第五十一章 有鳳來儀

字數:4234   加入書籤

A+A-


    秦秋水的轎子在侯府大門處的影壁停下,她則由左右的婢女攙下。

    寒霜早已得了淩瑤的吩咐等候在此,隻待轎簾一掀,她便上前迎接引路。

    “秦姑娘,請隨婢子來。”寒霜見勢便要上前攙扶秦秋水:“我家姑娘已經等候多時了。”

    她的一腔熱情在還沒有觸碰到秦秋水衣角的時候,便被阿若全部攔截:“我家姑娘是貴客上門,少不得要打扮一番,你這話是嫌我們來遲了還是怎麽著?”

    秦秋水微微頷:“瑤姑娘怕是等急了,我們這就走吧。”

    寒霜下不來台,秦秋水的那個丫鬟咄咄逼人,可秦秋水對這一切根本視而不見,可見是存了心思要維護的。

    繞過幾處垂花門,早已進入了侯府內宅,可就是遲遲不見淩瑤的身影。

    秦秋水倒還沒什麽,權當遊覽府中景色。

    可阿若卻不大願意了,嘟囔起來:“瑤姑娘住得到底是有多偏遠,怎麽走了許久還不見她?”

    被無情地一語道破,寒霜自然臉上掛不住:“快了,快了,這就要到了。”好在以背示人,沒有讓她們瞧了她的神色去。

    終於在一片碎石鋪就的庭院裏,立著一位身姿窈窕的少女。待再走近幾步,那樣貌卻遠遠不如身姿驚豔了。

    “秋水姐姐,你可來了。”淩瑤立馬上前,裙角因為疾步快走而漾出優美的弧度,更襯得其風姿綽約。

    不過,也僅僅是風姿綽約罷了。

    “來儀居,瑤姑娘的院子倒是別具一格。”秦秋水早就注意到了眼前小樓上掛著的匾額。至於那匾額上的大字刺得她眼眶酸澀。

    來儀來儀,再看看這滿庭院裏栽種的為何。秦秋水在這一瞬間全然懂了淩瑤好心邀自己過府的目的何在了。

    她這是想要在入宮前就給自己一個下馬威啊。可是,秦秋水反而有些自慚形穢。

    對方把她當對手,她卻全然無爭奪之意。她自小便是個有主意的,誰都左右不了她的心思。

    可是,這一回寧願變成傀儡,天天聽從太後的擺弄,為的是什麽?

    難道是鏡花水月的後位,還是一輩子享用不盡的榮華富貴?都不是,秦秋水心裏清楚得很。

    妃位後位,那也得有命得到才行。她不願把自己活成勾心鬥角的工具,那樣太累。

    若是為了榮華富貴,那就更沒有必要了。在秦家,就算一輩子無所作為,也不愁吃喝。

    僅僅隻有明燁,才是她真正傾心的。

    即便,明燁和她隻能算作萍水相逢,表妹表哥的互稱也隻是表麵上的禮節性稱呼。

    微風乍起,空氣中燥熱的鬱結氣氛好像被吹散不少。

    耳中颯颯摩擦的竹葉讓秦秋水別過頭去,視野極力想找到一處空地:“瑤姑娘,不請我進屋坐坐嗎?”

    “寒霜,去把小廚房備好的點心端上來,給秋水姐姐嚐嚐。”淩瑤笑得眼角泛起細紋,可她自己卻還全然不知。

    秦秋水打量起屋內陳設,又似漫不經心說了一句:“我那日被瑤姑娘的舞姿吸引,總想著什麽時候能來見一見你。”

    淩瑤上來就被人誇讚一番,自然喜不自禁。可她慢慢地就覺察出,話題的方向好像並不在她這裏。

    秦秋水是拋磚引玉,而她淩瑤就是那塊並不起眼的磚頭。

    第五十一章  有鳳來儀-->>(第1/2頁),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秦秋水是拋磚引玉,而她淩瑤就是那塊並不起眼的磚頭。

    “早聽聞平陽侯教女有方,不僅有瑤姑娘這樣舞姿曼妙的女兒,我見了玥姑娘,心內也十分地歡喜。”秦秋水投來一雙閃亮的眼眸,印證出她的話倒是自肺腑。

    “原來,秋水姐姐是想見見玥兒啊。”淩瑤咬牙切齒,說出口的話也有些陰陽怪氣。

    不多時,寒霜提著一個食盒進屋,手腳利落地在桌上碼下四五隻器具,有碟有盅,倒是豐盛。

    “不如先在妹妹這裏用些點心,過後,我們再一並去找玥兒。”淩瑤表情控製得當,並沒有被秦秋水看去神色異常。

    秦秋水自然欣然答應,端詳起桌上的點心來。

    從左到右,依次排開,裏麵盛著的分別是:海棠酥、棗泥山藥糕、芸豆卷、糖蒸酥酪和碧粳粥。

    雖然都是大戶人家常見的式樣,可這麽一樣樣備齊了,少不得要花些許人力與時間。

    看來,這次淩瑤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可她這麽盛情款待自己,難道是為了往後做一對和睦姐妹?

    這原因就是秦秋水願意放下成見去相信,她淩瑤自己怕也不是不信的吧。

    “嚐嚐我這裏的糕點,雖說不是京都一絕,味道也是很不錯的。”淩瑤見秦秋水不為所動,還以為是她看不上眼,忙著解釋起來。

    京都一絕,指的是東蘭齋。

    東蘭齋裏的糕點深受京都百姓的熱愛,有不少密不外傳的秘方,就是皇宮大內也做不出來那種獨有的風味。

    據說那裏上到東家,下到雜役,均來自於東蘭。

    東蘭隸屬天盛境內,緊鄰江水,背靠青山,是以占了一片得天獨厚的好山水。

    山頂之上的清泉流水自帶一種清甜幹爽,用以和麵製糕是再好不過。

    久而久之,東蘭的糕點技藝也就漸漸流傳開來。

    自先帝打下這片江山,荒草不生的大地才慢慢恢複生機。可是偏遠一些的山村古道,那裏的百姓仍然飽受戰亂之苦。

    迫於生計,天盛各地的百姓紛紛舉家來到京都。不為別的,隻因這裏是天子腳下,貿易商業最為達。

    三百六十行,隻要有一手立於人先的技藝,就不愁在京都無法立足。

    安翊元年,不少起初舉家遷移的人紮根在此。京都的商業幾乎達到了一種空前繁盛的階段。

    隻是,極其繁盛的表麵下,因為魚龍混雜,往往更難以管理。

    東蘭齋的情況有些複雜,不過大多數人隻是因為它的糕點慕名而來,背後的來曆誰也不願多加以探聽。

    秦秋水拿起一塊海棠酥,最外層裹著的麵皮入口即化,外酥內甜:“的確不比東蘭齋的差。”

    她並不知道的是,淩瑤的小廚房裏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備齊這各種名目繁多的糕點,味道還不遜色於京都一絕。

    那是因為淩瑤請了東蘭齋裏的專人,在高效的情況下味道還能如出一轍。

    “那姐姐說說,如若妹妹掌握了這一星半點的廚藝,陛下會不會對妹妹青眼有加?”

    寒暄也寒暄過了,吃也吃過了。等了許久的話語終於被放上了桌麵。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