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委以重任
字數:3564 加入書籤
“不過,想要在朝堂之上有所建樹,光靠死讀書是行不通的。”淩玨又動用了自己的口舌之優,想要誆常鉞做事。
“那我還應怎樣?”常鉞虛心求教,將一隻快要埋進書本裏的腦袋探起來詢問。
“真是孺子可教。”淩玨笑笑,但他眼底笑容背後的深意可不是常鉞這樣一個書呆子便能輕易看懂的:“隻問你,陛下會重用哪類人?”
哪類人?常鉞下意識便要低頭翻書去尋,隻是目光所及立馬被淩玨的一隻手掌給遮擋了個新嚴實。頭頂上方正是淩玨的聲音傳來:“這些書上沒有,你靜心聽著,我告訴你就是。”
常鉞很受教地點了點頭,一雙眼睛亮了一亮。
“賢臣,佞臣,某一程度上,是可以互通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做一個默默無聞的賢臣,是出不了頭的。”雖然是為了讓常鉞幫忙為眼前的難題出謀劃策,盡盡力,但這些言論也並非是淩玨臨時捏造而出的。
實則,有些經驗之談,還是要早早傳授給常鉞一些的。常鉞自是不會向常知府一般,但是官場太過黑暗無邊,早有所了解,便可早早規避掉那些不必要的麻煩。
“賢臣,都不能被重用嗎?”常鉞的一雙淡眉蹙在了一起,他怎麽覺得聽了一番這淩玨十分懇切的言辭之後,自己更迷糊了呢?
羅庭地處天盛極南,南人一向便比北人多了一些儒雅秀氣。又許是自小偏愛風花雪月之類的詩詞歌賦,讓常鉞在骨子裏更多了一些旁人所沒有的柔和的氣質。
他這淡眉一蹙,倒真像是深受其惑卻不得解的學子。
指望這位未入大道的學子自己悟到,想來是不可能的事了。淩玨幹脆解釋起來:“我幾時說過賢臣不被重用的這等荒唐話了?”
雖然賢佞之分有的時候並非渭涇分明,但事實證明,有些劣根難除的奸佞,有不如無。
“那你是?”常鉞總有一種自己被耍了的感覺,可偏生理智告訴他,淩玨並不是那種人。
“我的意思是,默默無聞的賢臣,這句話的重點在默默無聞四字上。”奸佞一般善於與人同謀,無論是何種心理,懷著何種目的。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一般多擅將自己的長處揮於極致,進而謀求私利,以達到某種目的。
怕隻怕,處於官場,懷著一種為民請命的心思,卻還不知如何在陛下麵前展現。那可真是一腔心思白白存於心。不可謂不是憋屈二字。朝堂之上這樣的人亦是大有人在。
“所以,我要適時地會表現自己?”常鉞自言自語了起來,感覺自己好像於這一瞬學到了很多書本典籍上所沒有的東西:“找到契機,才好行事。”
要的就是常鉞這種覺悟,淩玨看著常鉞一步步踏上了他提前鋪好的道路,自然心樂:“所以,現在就有這樣的一個契機。想一想,你的赤誠已經讓陛下刮目相看,還特意準你春闈之試。你難道不該借此做些什麽嗎?”
常鉞即便到現在,也未能反應過來,淩玨這是想讓他幫忙提出些法子:“是應該做些什麽。淩玨,眼下莫非是有什麽難處?我,可以幫上忙嗎?”
淩玨便將劉青山身死前後一事均說與了常鉞聽,“我一切都安排好了,可是不知為何,那人遲遲不上鉤。”
第三百三十四章 委以重任-->>(第1/2頁),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淩玨便將劉青山身死前後一事均說與了常鉞聽,“我一切都安排好了,可是不知為何,那人遲遲不上鉤。”
孔侑伯是沒有問題的,婁元應該也不會有什麽異心,當日知曉此事真相的不過他們三人。而淩玨為了防著隔牆有耳的情況生,還特意提前遣散了無關的旁人,談及計劃之時,也故意壓低了嗓音。
實在不知哪一環節,是出了問題。還是另有其他緣故。
“孔侑伯等人皆是武將,在此事上,還是應有文臣相助。”毫無疑問,在淩玨看來,常鉞便是充當文臣的那個。盡管他現在還不是,可那不過是遲早的事情。
“孔大人。”提到這個名字,常鉞終於反應過來。原來淩玨忽然問起他這麽嚴肅的事情,為的不過就是這這裏等著他。
這是淩玨相信自己的證明,常鉞不惱反喜,遭遇這諸多的種種麻煩,這種情形之下,還能有人高看於他,自然是值得慶幸的一事。
“越是沉得住氣,越是說明他們沒有那麽輕易上當,這也符合他們之前靜心的密謀。否則,這麽笨手腳的人,誰敢隨便亂用?”常鉞給人一種穩坐泰山的感覺,倒是絲毫不急。
淩玨何嚐不知道這樣的道理,隻是最先設計了這個計劃的人不是常鉞,常鉞自然可以寬心站著說話了:“所以,我才耐心等了許久。可時至今日,也是一點風聲都沒傳來。我甚至懷疑,是否真是哪裏出了差錯。”
“你說中了他們的心思。”常鉞忍不住打起了一個響指,“這不過是你們雙方的試探,你在試探他夠不夠膽,他也在試探這消息的真假。說來說去,還是你太過心急了一些。”
沉吟片刻,常鉞的臉色卻又更加嚴肅了幾分:“或許,隻有你把握先機,還可以逼出他來。”
淩玨握緊了雙拳,他知道常鉞的意思是什麽。放出的消息裏,他不日之後,便會帶著遺書先行一步回京去。
這自然不是那些人樂於見到的,無論事情真假,他們必然會派人來查探一番虛實。可是,他遲遲未有動作,自然那些人也不會那麽著急咬鉤。
隻是,這實乃下策。
“你看看你,還不樂意。”常鉞聳了聳肩,“那我也沒有更好的法子了。畢竟論經驗學識,我比你還遜色幾分。”
這話並非是奉承或是吹捧之言,確確實實是常鉞心中所想。單論家世來看,其父是開國元老平陽侯,而他的父親卻是……賣國求榮之徒。
又加之一個不得忽視的因素,那就是淩玨自小生長都在京都,什麽大風大浪就算沒有親身體會,其實也必有什麽耳聞。
“妄自菲薄是大忌,這樣的蠢話往後就休要再提了。”淩玨看了看常鉞麵前堆積如山的書卷,斂去了眸中的神色:“經驗學識都可累積,你慢慢看吧,我不打擾了。”
看來,常府的變故,還是影響了常鉞。這是常鉞無論如何表麵裝著再怎麽淡然,再如何費心隱藏都藏不掉的。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