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看秋月春風十五
字數:5651 加入書籤
擁有一員良將是什麽樣的體驗
如果現在有知乎,譚昭就有這個資格去回答那真是太爽了。
從博山一路打到青州府, 隻花了半月的功夫。其中不乏有黃巾軍比較菜的原因, 好吧, 還有被呂布之名嚇破膽直接投降的, 排除這些,也非常之爽。
不過呂布本人卻不太爽, 主要是敵人太多,體現不出他的真實水平來, 反正青州府以東的地方還是黃巾軍占著,譚昭就讓他自己拿主意。
呂布一聽, 眼睛都亮了,那還等什麽, 分分鍾抄上家夥走人啊。
高順有點愁, 張文遠是個夯貨,將軍說什麽就是什麽,而他們將軍簡直不說也罷。
但他還是念著將軍的好,思前想後想了兩日,悄悄來到了將軍的帳前, 他是有點兒智將的感覺, 說話並不直接,其中意思大概是“將軍您可長點心吧,這麽剛你讓刺史怎麽想”。
呂布也不蠢, 可他心裏開心啊,況且他直覺很準, 一個人有沒有真正地信任他,他還是能夠感覺到的。說起來,郭琛這人在這方麵就十分有意思了,隻要用了的人,就絕不會有半分的猜忌。
士為知己者死,被一個人全然地信任,不得不說這種感覺真的非常好。
“這麽說,你是讓本將軍反”
高順一臉驚恐,連道不是。說實話,他很為如今的將軍開心,現在的主公年紀雖小,待人卻很舒服,他隻是想規勸將軍約束下邊的兵將,不是這個意思啊
呂布看夠了,這才說話“的閑心,我與主公好著呢走,下場打一回去”
高順、高順滿臉都寫著開心:。
基本在青州府安頓下來後,呂布就迫不及待帶著五萬大軍揮師東進了。譚昭站在城樓上望著大軍遠去,心裏那個愁啊,都要滴出水來了。
是真的愁,青州窮啊,是真的窮,黃巾軍一過,就跟蝗蟲過境一樣,關鍵是去歲青州真的發過蝗災,連年收成不好,加上沿路收編和敗軍,他有大約二十萬的軍隊和一百萬的人口要養活。
這還是不算流民和奴隸的數字,譚昭托著腮,是真的蠻愁的。
“這個季節,該是要下種了吧”
“是,春播已是開始了。”
“種的何田地幾畝有何人督辦”
這些都是趙豐在負責,然而說實話情況不容樂觀。青州的土地其實蠻肥沃的,焦和這個刺史當的真是快樂,好處全享受了,丟給後來人一個大爛攤子,也是一枚能人。
趙豐說完,譚昭就覺得不太行。
雖說現在人少,但糧食也少啊,還連年兵禍,老百姓就是拚命種地也吃不上,這多打擊種地積極性啊,所以現在最需要的是安定民心,然後吹一波呂布的英勇。
“這是否會讓呂奉先”
譚昭搖頭“不,我賭他不會。”
賈詡就不往下說了,此時主公心中明白,他便不用多說什麽了。能被給予這樣的信任,若他日呂布叛了投到他人帳下,不定心有落差,不甘於此。
“找個人,去下麵做人口入冊,每一戶都統計好,找個親切又威嚴點的。”
趙豐“”主公你這是在強人所難好不好。
賈詡卻聞到了一絲味道“主公這是要動士族”這可不太妙啊。
譚昭笑著搖頭“哪裏的事,厲害點的世家都舉家搬遷,不是往冀州去了就是去了北海,你讓我上哪動去”
“”也不用這麽直白吧。
譚昭順勢賣了一波慘,又說人才少,又說沒飯吃,然後就提出了“土地承包”,當然了,這個年代還是區別於後世的,他也知道類似於“一條鞭法”這樣的政令,但放在這會兒就治理一個州,並不現實。
所以,按人頭承包田地,種多少政府征收一定的分成,種的多就得到的多。還有養殖和種植,各種事情,譚昭提個開頭,下頭的人總會幫他完善明白的。
就是,人手極度不夠。
他其實並不需要多麽有才,多智近乎妖的人,就是那種幹實事的就成,要論拔尖,賈詡和他兄長已經完全足夠應付一個州了。
“兄長,你看看我這頭發”
郭嘉這幾日一直忙,畢竟是弟弟的地盤,他要是跟個沒事人一樣天天懶在家裏,那真的是連他自己都看不下去。看不下去的結果,就是他累得像條狗一樣,每天處理堆積的軍務,還要見人。
這半月下來,要不是有藥丸養著,估計他又要病了。
他都這麽累了,他弟弟肯定更累,說實話,這會兒郭嘉就有點兒心疼弟弟了,以前在潁川,他總擔心弟弟以後沒本事沒出息,現在是有大出息了,但他反而有些懷念從前的時光“挺好的呀,沒髒啊”
譚昭輕輕拍桌“兄長,你看看,再這樣下去,弟弟就要禿了”
“誰讓你天天洗頭的,嬌氣”
“”講衛生愛幹淨是他的錯嗎不是
雖然知道弟弟是裝的,不過郭別駕還是心疼了,但他不說,看了一會兒戲精刺史的表演,才開口“放心,早幾日我就寫信去找人了,過不多久,就會有回信了。”
譚昭一喜“當真”
“自是當真。”
“兄長的朋友,都與兄長一樣脾性嗎”要都是,他可要去整頓青州府的花街了。
郭嘉憤怒“郭琛,你膽子大了,竟敢編排起兄長來了”
然後,雖然很快,刺史府還是上演了一日一殺的兄弟情,簡直感人至深:。
便宜兄長果然沒有騙他,接下來的兩個月內,有至少十人來投,不算多有才能,但各個胸有文墨,足矣填補下頭的空缺。而若當真有大才,等幹出政績,再提拔也不晚。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譚昭剛接待完一位從涼州過來的謀士,外頭便有人來報說一位名叫徐庶的潁川長社人求見。
值得一提的是,他還帶著兩孩子。
譚昭這年頭投奔還拖家帶口的還有徐庶這個名字,怎麽聽著有點兒耳熟
“請他進來。”
徐庶就站在青州刺史府的門口,他原本並不打算來青州的,隻是因為一些陰差陽錯,這才來了青州。隻是他沒想到的是,青州竟與從前大不一樣了。
說大不一樣還是淺的,從百姓到官員,可以說是天翻地覆。
他忍不住,就對這位年齡堪堪十六的郭刺史有些好奇。加上他出身寒門,冀州不用他,他原本準備南下荊州,如今碰個運氣吧。
如果成了,還能見上一見那位呂將軍,他從前當過遊俠,很是羨慕對方的武力。
徐庶瞎想的功夫,守門的兵士已經出來了“徐先生,主公請您進去。”
不管此時成與不成,就衝這份禮遇,徐庶心裏就已是平和了。沒辦法,吃過太多的軟釘子,已經完全沒有從前的暴脾氣了。
要擱從前他沒讀書那時候,他能抄起雙刀砍過去:。
“二位小公子也可一同前往。”這是誤以為這兩孩子是他的了,天知道他還未成親,他就長得這麽顯老嗎
不過徐庶也未點破,隻笑了笑,才隨著人進去。
穿過長廊,到了廳堂,隻見一眉目斯文俊秀的少年郎長身玉立,見到他,還露出了笑容,令人頗感從容。
“草民徐庶,拜見刺史大人。”
兩小孩也同樣行禮,譚昭順手撫摸了兩小孩的發心,送了份小見麵禮。這年頭,隻要心思正,來多少他都能收下啊。
也是剛巧,他這幾日辦公辦得無趣,去麵試工匠,畫了個魔方圖紙讓人做,這會兒他袖中剛好有兩個,便剛好送作人情。
兩個孩子都很沉穩,小的那個雖眼神靈動,這會兒卻很是按捺,稍大的那個就已初見其容,倒是得了魔方,很有些小喜悅。
徐庶見此,已經能感覺到刺史大人的平易近人了。然後他才要開始自薦,吹一波自己的才華,就聽得這位年幼的刺史大人開口“先生與貴公子與本公十分投緣,先生幾時能上任啊”
徐庶“”這會不會太草率了一點兒萬一他要是非常無能怎麽辦開始有點兒擔憂青州的未來了
“先生眼神清明,必不是那般人。”
怎麽辦,突然有種暖意怎麽辦他好像知道為什麽青州的人變成如今這樣了這個青州刺史有毒吧
徐庶按捺了一下內心的激動,這才行了一個大禮“徐庶願為大人效勞,隻是”他看向兩個孩子。
譚昭誤以為是職工家屬福利問題,他立刻善意地點了點頭。
“隻是草民已答應這兩個孩子要送他們去往荊州,不知大人可否寬恕草民幾日。”說著說著,連徐庶自己也有些氣弱,他又沒什麽才名,憑什麽讓人等那麽久。
“咦他們二人不是先生的子嗣嗎”
徐庶我到底是有多顯老
哢噠一聲,鎖扣合住的聲音剛好響起,那年長的半大孩子將已經完全拚好的魔方舉起來,臉上帶著微微的開心“學生諸葛亮,拜見刺史大人。”
譚昭誒(m.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