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看秋月春風十七

字數:5732   加入書籤

A+A-


    這個時代,譚昭不敢小瞧任何一個人, 雖然貂蟬如今隻是孤身一人, 但有時候, 一個人的力量在某種特殊的時候, 可以發揮無限大的力量。

    於是轉頭,他還是派了人盯著, 自己就去參加軍宴了。

    軍中盛宴,也算是增設後的領導班子第一次聚會, 該吃吃該喝喝,將士們比文人更放得開, 這會兒已經有人下場舞劍摔跤了。

    譚昭托著腮看得饒有興致,難得多喝了兩杯酒。

    他現在喝酒容易上頭, 喝了兩杯郭嘉就看不過去奪過了他的酒杯“別糟蹋美酒了。”

    “我自己釀的, 怎麽叫做糟蹋”

    郭嘉振振有詞“美酒無罪,乖,兄長替你分擔。”

    “好你個郭奉孝,果然好生不要臉,這酒可是主公犒賞軍中將士的, 你也好意思喝”呂布也好這杯中物, 這會兒聞到酒味過來,立刻就不幹了。

    兩個人懟在一塊兒,譚昭都沒看清楚事情的發展升華, 兩方就說要比試,贏了的就能得到這壇酒。

    譚昭你們, 有問過他的意見沒有

    “比試比試比試”

    “將軍必勝,將軍必勝”

    連賈文和這老狐狸都笑得露出了看好戲的笑容,譚昭譚昭覺得自己作為一個公正的主公,必須讚成啊

    “好那就比運氣吧”

    手黑的郭嘉臉黑的呂布喲

    然後話已出口,再無反悔的機會,比試的規則很簡單,就是抽花色,看誰先抽到花簽,就算誰贏。

    簽筒裏一共放了十一支簽,兩人分別輪流抽簽,譚昭自問見過命裏帶衰的,但這麽衰的,真的第一次見到。

    兩人分別輪流抽了五個回合,直到簽筒裏隻剩下一根簽,依然沒有抽中。

    在場所有人

    “看來這美酒,還是要本公自己享用啊”譚昭輕巧一提最後一支簽,上頭畫著小小的梅花,眾人見了,終於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一場慶功宴,直到深夜才進入尾聲。

    第二日醒來,又是一個好天,同時,譚昭收到了來自各方諸侯的問好信。算算日子,這些信都差不多是呂布班師回來之時發出的。

    這就非常有意思了,大到袁紹、公孫瓚、陶謙等人,小到各種郡守,都非常地現實呢。隻有一人,在此之前就來了信,這個人就是劉備劉皇叔。

    “文和先生,以為如何”

    賈詡早懶得糾正自家主公的稱謂,反正等到了人前,自會改正的,便道“據傳此人乃是中山靖王的後代,宅心仁厚,素有賢名,乃是一等一的好人。”

    “所以”

    “所以老朽覺得,以主公的脾性,恐怕與他很難做朋友。”

    賈老頭你幾個意思,說他不是好人嘍

    “況他所領平原相在冀州境內,主公其實不必太多在意。”賈詡的意思很明白,劉備現在資本還不夠,名聲也不夠響,主公你在意這麽個人做什麽,可以說是非常的狂妄了。

    譚昭想了想,也是,他操那麽多閑心做什麽,便點頭道“既是如此,那回禮之事,便交托給先生去辦了。”

    “”賈詡不太開心,然後他順手就拉上了徐庶一起背。

    因為中二少年諸葛亮一心苦學廚藝,徐庶這個護送人也不好說什麽,而且荊州劉表也送來了賀信,剛好他要去荊州,順路還可以送回信,便不再催促。

    這會兒已經開春了,農事已經全部動起來了,除了每家每戶領的良田,青州還有很多山地和比較貧瘠的土地,剛好呂布又帶回了二十萬大軍,都是大小夥子,免費勞動力,不用白不用。

    如今這種時候,譚昭也不奢求什麽商市、經濟發展什麽的,先把基本的人民需求滿足再說,吃穿住行,加上軍需,兩年內能走上正途,他都覺得自己是條響當當的漢子了。

    世道亂,人心亂,可若是世道安穩,人心又如何會亂啊。

    “你又在想什麽你這一出一出的,因你那戰馬裝備,你兄長我已經七日沒睡上一個好覺了。”郭嘉打了個哈欠,他這人也是懶散慣了,加之刺史是他弟弟,偷懶也偷得理直氣壯,難怪諸葛亮個小孩會以此來攻訐他。

    還你倒是別去找小姐姐們喝酒啊,譚昭心中腹誹,不過心裏還是挺擔心的,郭嘉這身體他養了這麽久才好上一些,別回頭又作壞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安心,我有分寸的。”

    “”無力吐槽,遂譚昭決定什麽都不說,“算算日子,戲先生的回信應該也是到了吧。”

    “我正是為此而來。”郭嘉道。

    “如何”

    郭嘉搖了搖頭“誌才為人倔強,他與我其實有很多相同之處,所以他絕不會來。”

    “那兄長還寫信與他”

    郭嘉一歎“我隻是想提醒他愛惜身體,若當真時也命也,便是強迫他來了,他也不會開心的。”

    人生的每一件事,怎麽可能都順順利利的。

    郭嘉想喝酒了,然後他就看到了手邊的一杯酒,酒香帶著藥香,求生欲使他立刻站了起來,然而已經完全來不及了。

    朋友,痛快地飲下這一盞苦酒吧。

    郭嘉喝完,覺得自己未來三天都可以清心寡欲地隻吃青菜燉豆腐了:。

    冀州府,袁紹府外,有一身穿鍺色道袍的男子立於門外,他自言乃是先賢鄒衍之後,乃長安禦前典官,因董卓之亂被迫離京,仰慕袁家四世三公的威名,特來投奔。還言有大事相報,以助袁公得償所願。

    說實話,這樣的說辭袁府門房聽得耳朵都要起膩子了。

    這些個讀書人,各個能說會道,聽著都是大有來頭,可事實上呢,鬼才知道,若主公每一個都見,豈非一日都不用做正事了。

    所以門房這裏,自有一套流程班子,先要核對路引,再確認你這個人是真心來投奔,這才安排時間,先與主公的長史見上一麵,若當真是個人才,再考慮是否引薦給主公。

    所以說嗎,旱的旱死,澇的澇死,若某青州刺史知道了冀州這般模樣,定是要心生嫉妒的。

    鄒明也沒法子,他服了毒,若不能完成任務,王司徒定會要他命的。

    “還請這位官爺通傳,老朽敢說,若袁公錯失此次良機,此後必定抱憾終身”

    臥槽這個有點剛,不過就衝這句話,門房也高看人一眼,他接了帖子就去找長史,也是湊巧,這會兒長史正跟袁公匯報工作任務呢,他剛匯報完,外頭就有人進來,大抵是有什麽好消息,袁公竟說破例要一見此人。

    門房也不知道自己該同情還是嫉妒這位鄒明了,若說錯半分,怕是要人頭落地了。

    “鄒先生裏麵請。”

    鄒明一哆嗦,但還是強迫自己鎮定自若地走進去,他倒也不怯,主要是他在洛陽時是見過袁紹兩兄弟的,故而他行了禮,還能稍微擺點桀驁的態度。

    隻可惜,袁紹最不喜歡的就是這種人,他都不用出口,長史就削了人一通,鄒明都要被拖出去了,也是直接豁出去了,大聲喊道“帝星將起,卻非劉氏”

    “等等。”

    “老朽素來仰慕袁公大義,卻未料袁公如此粗魯,老朽冒著天機泄露的危險來勸,袁公卻”

    “你再說一句,本公現在就殺了你。”

    鄒明、鄒明立刻就慫了。

    袁紹很滿意自己看到的,他就喜歡這種大權在握,掌控一切的感覺“說,是何人”

    雖然他並不信此人,但好話他還是很喜歡聽的,他都已經做好對方說出他的名字了,卻未料

    “便是那新任青州刺史郭”琛。

    這最後一個琛字還未出口,鄒明竟當然七竅流血而死,他整個人軟倒在地上,臉上是難以自抑的驚恐,他或許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死的。

    “啟稟主公,死了。”

    袁紹也是大驚“死了如何死的”

    “暴斃身亡。”長史垂下眸子,恭敬道。

    “暴斃好端端的,如何”袁紹一頓,他是不太信什麽鬼神之說的,若當真天命所歸,那也必定是他,而非旁人;“來人,帶下去處理了,今日之事,由他口,入你耳,若有第三人知曉,你可明白”

    “卑職明白。”

    鄒明的屍體立刻被人待下去,甚至連地毯都換了一塊兒,房間本就些微的血腥氣很快就散了。袁紹一人坐在堂上,許久他招來人,言道去請田先生。

    田先生,自然就是去歲才被他請到帳下的田豐田元皓。

    袁紹並不蠢,鄒明來得太巧了,他不得不謹慎,等田豐來了,他屏退左右,這才開口“田先生覺得,若本公欲取青州,待如何”

    田豐臉上一楞,心道咱前幾日不是剛合計過,先取幽州,再取兗州,這青州哪個倒黴玩意兒又進讒言了,可主公獨斷,他不能正麵指出來,思慮片刻,便道“取青州之事,無非早晚,隻此時主公與青州並無恩怨,若貿然出兵,恐怕有損主公聲名。”

    袁紹、袁紹就不愛聽這個,他隨意應付了田豐,隨後就做了一個決定。半日之後,又一信使從冀州府出發,往淮南袁術的地方去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