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看秋月春風三十三
字數:5986 加入書籤
一別長安也已一年多了,走在長安街頭, 卻沒有太多的變化。
曾經的長安因為董卓的殘暴統治而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怎麽如今瞧著也沒見多好, 百姓仍然有些戰戰兢兢, 不過因為天子壽辰的關係,街上人倒是不少。
“大公子, 咱們往何處去呀”
諸葛亮“”刺史大人,您就沒點兒上位者的包袱嗎
“若是未作決定, 不如往那邊去瞧瞧如何,瞧著好生熱鬧呀”譚昭承認, 他就是個俗人,平生一大愛好, 就是喜歡看熱鬧。
“如此甚好。”
雖然心裏一言難盡, 但顯然小武侯的眼睛出賣了他,兩人歡歡喜喜跑去看熱鬧,當然後來兩人發現,熱鬧它不是那麽好看的。
“你這年輕後生莫不是欺我老道落魄,竟如此羞辱老道”隻聽得一身穿道袍的老者憤憤而言, 怒指兩個俊朗的少年郎。
“分明是你自己胡言亂語訛我大哥錢財, 似你這般的騙子,就該抓你見官”這少年郎瞧著毓秀天成,誰卻料是個暴脾氣, 出口就要拿人去見官。
一聽“老道”二字,譚昭就生理性地不適, 他現在最怕這些人了,連忙拉著小武侯就要離開,然而為時晚矣。
“哎,二位且慢走,二位公子氣韻不凡,老夫觀氣從未出錯,這二位”老道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一時竟然楞在了原地。
“這二位如何編不出來了吧大哥,咱們拿他去見官,好生治治這些胡言亂語的諂媚之徒”青年一時得意,神色飛揚,當真是好樣貌。
譚昭卻是暗道不好,他立刻就搶白,甚至“十分護主”“你是何人,竟敢攔我家公子,是不要命了嗎”
諸葛亮“”為什麽我心裏有點暗爽
“你”
“我如何,我雖不過一介書童,但若是我家公子有半分差池,仔細你的老命”囂張跋扈本人就是譚昭了。
係統佩服佩服,自歎不如。
老道一時失魂落魄,他也不糾纏兩個少年郎了,整個人頹在原地,看著書童譚昭,低聲說著什麽。忽的,他抬起頭,道“你當真隻是個書童”
“那當然,我爺爺是給老太爺當書童的,我父親是我家老爺的書童,我給我家大公子當書童,何錯之有”祖傳書童,你值得擁有。
譚昭易容的臉普通得緊,說起來話帶著微微的蠻橫和驕傲自得,就跟接班當書童,是什麽無上榮耀了不得的差事一樣。
愣是誰,也無法相信這樣的人竟然身帶這般耀眼的紫氣。
老道也無法接受這個現實,如果他再年輕五十歲,他說不得要哇地一聲哭出來,這賊老天,是當真要亡天下嗎
他立刻轉頭看向另外一位身穿紫衣的少年郎,幾乎是撲過去的“這位公子,請你務必相信老道的話,孰是孰非,便看公子的了”
說吧,便掙開人群,飛遁而走了。
譚昭這麽輕鬆以後他是不是可以考慮賣蠢
係統不用賣,本色出演而已。
統統啊,你最近有點皮啊,介不介意我替你鬆一下啊
係統立刻就匿了,此時沒有熱鬧可看,人群自然也散了,做戲做全套,譚昭非常恭順地退到了諸葛亮的身後,小武侯嘴角微微抽搐,但好在他最後繃住了。
“此事是我二人牽連公子了。”
“無妨,是我自己要看的熱鬧,與你們無關。”要擱以往,諸葛亮肯定拍拍手就走人了,但現下還有個未來主公,怎麽都要表現下他的溫良吧。
“在下吳郡孫策,見過這位公子。”
“在下琅琊諸葛亮。”
“在下周瑜。”
在下是在下輸了,在下三代祖傳的書童。
“諸葛兄,你這書童有些意思,伶牙俐齒,頗有幾分脾性啊”
幾人結識,譚昭都盡量藏匿自己了,偏生周瑜眼睛尖,眼睛一轉,便扯到了他的身上。譚昭承認,平日裏他最喜歡揮鋤頭,但他現在這個賣相拒絕,實力拒絕好嗎。
小武侯不愧是將來要見大場麵的,半點兒沒掉鏈子“他在家中頑劣慣了,讓二位見笑了。”
頑劣的某人
係統很想說其實小武侯這話半點沒說錯,但它求生欲強,不敢開口。
相逢即是有緣,特別是聽說兩人自南邊而來時,諸葛亮就熱情了許多。父親去世那邊,因為災禍,他與兄長諸葛瑾失散,正是在徐州,若兄長與繼母尚在,恐怕應是往南方去了。
“原是如此,諸葛兄請放心,若有你兄長的消息,在下必定去信通知。”孫策初初守孝完,三年過去,不敢忘血仇。在知道諸葛亮如此年紀便因此與兄長失去聯係,便起了惻隱之心。
他這般年紀時,尚且還在軍中瀟灑頑劣。
“那便多謝孫兄了。”
都是年輕人,沒過一會兒就談在一處,諸葛亮原先沒抱什麽希望,卻未想到兩人才思敏捷竟能跟上他,他也來了興致,兩個時辰下來,已是相見恨晚了。
直到城門快關,四人才揮別。
孫策和周瑜回到城中落腳之地,孫策以前也是橫行江東的,隻是孫堅一死,他一夜長大,才沒了那麽多少年心性,今日這走上一遭,倒是心情開闊了許多。
“大哥何必這般迫著自己,伯父在天之靈看到,也定是擔憂。”周瑜與孫策自小相識,感情甚好,因是擔心,才一路跟來長安。
孫策遙遙望向如血的殘陽,久久未開口。
周瑜心知大哥不想提起此事,故而另起話題“大哥可是覺得今日那書童有異”
“應是喬裝打扮,如今長安城中探子眾多,恐怕你那諸葛兄,也是一方勢力的人。”
“是便是,我是與他做朋友,又非是與他的主公做朋友,知道那麽多做甚”周瑜非常痛快地開口。
“愚兄不及你。”
這邊廂兄弟談心,那邊譚書童卻是一臉感歎,這年頭活得長,見的鬼就是比旁的人多,誰會想到幾十年後的宿敵,青蔥年少時遇見,還能交上朋友呢。
“阿亮覺得此二人如何”
“不錯,確實大才,主公可是想”
譚昭輕咳了兩聲,他也不是什麽人都挖的好不好,這兩個他可挖不動“別有負擔,你自管交朋友便是。”
說起這個,他還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統統,出來一下。
係統貼心為您服務。
我帶著阿和小天使,會不會影響這個世界的和氏璧啊
係統不衝突,不過兩者相遇,可能會有點兒氣場不和,屆時發生什麽,都是未知數。
你這麽說,就有點兒嚇人了。
譚昭托著腮想了想,他在得到和氏璧之後,還曾經去惡補過和氏璧的來曆和傳承,其中有一段就說孫堅曾在入洛陽時偶然得到和氏璧,後來身死傳給其子孫策,孫策用和氏璧與袁術換回父親人馬回吳郡發展,和氏璧就落入了袁術手中。
所以算算時間,這會兒和氏璧尚在孫策手中
係統b答對了,但是沒有獎勵,宿主你是想走捷徑稱帝嗎
胡說八道,他怎麽可能是那種人,而且誰也不是傻子,這年頭什麽妖魔鬼怪都有,以神鬼之道搞事情要能成功,黃巾軍說不定早就稱帝了。
回到駐紮的軍營,譚昭換回衣服,等了大概又有一個時辰的功夫,“郭元璟”才被賈詡和呂布拖回來。
唔,拖
“這是怎麽了”
賈詡一臉難言,譚昭望向呂布,呂布就痛快多了“趙子龍這個軟貨,三杯酒就倒了,難怪趙子榮不讓他喝酒”
“我沒醉再喝”
係統我仿佛見證了青州良心的隕落,默哀。
“”譚昭控製了一下自己的表情,這才一臉悲痛地開口,“那咱們,是不是要收拾收拾細軟,早點兒跑路啊”
都演露餡了,哎。
“誒為什麽”
唔
“子龍甚好,今日晚宴,二位袁公還與主公一處飲酒,相談甚歡。”
“”你們今天,到底經曆了什麽
青州唯一的良心終於撐不住醉意,趴在榻上打起了小酣,譚昭給人把臉上的易容去了,換了衣服,就讓呂布將人扛回住處。
兩人離開,空氣裏仍然帶著若有似無的酒氣,顯然賈詡也喝了不少。
“文和先生,如何”
“今日算是混過去了,可如此之計,到底不能長久,若是明日入長安,少帝算計於您,恐怕還需有更好的良策才是。”
譚昭卻是不怕“不瞞先生,今日我與阿亮入長安時,遇上了一位道士。”
“哦”
“這人倒是有趣得緊,他竟是同先生一樣一眼就認了出來。”譚昭開口道。
賈詡也不急“既是如此,此人現在何處”
譚昭聞言,眼睛微微一轉,望向軍帳的上方“先生這就有所不知了,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便是說的此時了。”
說吧,譚昭便抬頭“老先生,跟了一路,不下來喝杯水酒歇歇腳嗎”(m.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