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看秋月春風四十九

字數:4937   加入書籤

A+A-


    這寒涼的亂世,終究還是有那麽一些令人溫暖的東西, 比如寒夜裏尚帶溫熱的食物, 再比如上司全然的信任與托付。

    於是, 就在曹操借著袁紹的勢力硬杠袁術, 一路將人打到揚州,又拐道去打徐州陶謙的時候, 青州突然就換了主人。

    沒有預兆,非常突然, 卻莫名有種預料之中的感覺。

    呂布在邊境大勝,在擊退袁紹大軍後, 竟揮軍南下青州府,一路攻破刺史府, 軟禁郭元璟與其兄郭嘉, 自表為青州刺史,同時又任命賈詡為從事,總領內外事務。

    青州境內一片嘩然,傳到袁術耳中時,就變成了呂布民心所向。

    係統論謠言傳播的可怕性, 也論通訊困難的弊病。

    然後, 袁術並不開心,因為呂布這個玩意兒特麽的真的太糟心了,這貨莫名其妙記恨他給他寫竄反信的事情, 竟然跟著曹操來打揚州,袁紹竟然也不去打青州了, 幾個意思驢他玩呢合著從送信說郭元璟是帝星開始,就算計他呢

    袁術出離憤怒了,不過他到底出身袁家,又是嫡子,家族人脈還是非常廣的,帶著一撥人硬杠了曹操和呂布,還直接撐了下來。

    這時候,已經是初平五年,也就是公元194年。

    就在袁術慶幸自己抵抗住了袁紹的陰謀,看破了青州這群狗比的立場之後,一個噩耗從徐州傳來,陶謙死了,說是憂慮而亡。

    呂布趁此入主徐州,徐州與揚州交界,呂布之勇猛他已領教過,如此一來,揚州危矣。

    幸好,此時呂布沒打算再拓張地盤,曹操也退回了兗州一帶,就在大家心平氣和準備度過春種之時,朝廷的旨意來了。

    可以說是非常地“及時”了。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個人在裏麵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個人就是劉備劉太尉。劉備起先,對太尉之位,那是一千一萬個不願意的,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雖說頂著劉皇叔的名頭,但他根本沒有豐厚的家族底蘊。

    一沒人脈,二無銀錢,三無兵馬,想跑路都不成,劉備隻能苦逼逼地留下來當太尉了,反正他臉皮厚,多蹭人兩頓,估計也是合意的。

    於是,劉太尉就走馬上任了,既是如此,任城就必須舍棄。當然他早在聽聞陳宮引金尚入主兗州時,他就決意舍棄了。當初他給二弟的命令就是,若金尚刺史有任何異動,便撤離任城。

    張飛其實膽大心細,否則劉備也不會留他一人在任城與金尚等人斡旋。人也是非常當機立斷,就在金尚離開任城的時候,就直接帶著剩餘的三千人馬往長安來了。

    剛好走到半路上,接到了大哥讓他速去長安的急信。

    等張飛趕到長安,加上路上招安的和任城騙來的人馬,滿打滿算,劉備終於也有五位數的人馬了,三兄弟會師,還挺高興,摳錢成性的劉備難得開了一壇好酒,喝著喝著就論起了未來大勢。

    反正這年頭有點兒理想的男兒,那都誌在四方的,劉備也不例外。

    但他手上資本太薄,既然留了下來,他就決定以長安為跳板,師兄公孫瓚那裏的感情聯絡不能停,但也絕不能像從前那般熱絡,他絕不是目光淺視之人,但能做的卻太少。

    於是,交際太尉劉玄德正式上線,就連劉協也沒想到,這世上竟然有一個人可以同時跟那麽多人稱兄道弟還不翻車的,這種技能到底是怎麽來的

    不過好在,長安並非所有人都歡迎劉備,皇甫堅壽就非常不喜歡這個皇叔劉玄德,甚至直接拒不見其來使。

    誰知道,這劉玄德也是非常人也,竟自己帶著關羽就來扶風找人,其品行皇甫堅壽仍然非常果斷地大門緊閉嗬嗬跟他玩這套,早幾日烏恒南下時,怎麽連個影子都沒有啊

    劉備

    劉備隻能非常好脾氣地返回長安都城,然後所有人都開始攻訐皇甫堅壽,皇甫堅壽非常地硬氣,他反正現在連都城都不入,大不了閑著的時候,去田裏巡視地瓜苗。

    而事實上呢,劉備其實也挺冤的。

    整件事情非常地巧合,他前腳走,後腳烏恒南下。他接到消息的時候,比譚昭和曹操他們晚了整整一日,等他帶兵返回時,烏恒還沒到長安,按照基本法,他是能趕上同盟軍開拔的,但又運氣非常好地遇上了少帝。

    起先,他還被蒙蔽了兩日,以為是天子避難而出,他也確實收到了消息,但很快他就發現這些宦官與同僚在蒙騙他,於是劉備安排關羽先在半夜救出少帝,再將這群官宦全部抓住。

    後來這批人被帶回長安,少帝下令將其統統砍頭了。

    不得不說,隻要給劉備跳板,他經營人脈的手段還是非常了得的,因他“劉”姓的關係,城中許多士族對他都非常有好感,甚至隱隱有些越過少帝的意思。

    少帝又慌了,他這會兒忽然看皇甫堅壽有點兒順眼了,也沒有那麽記恨對方了。

    所以說,帝皇的喜好和懷疑,是非常善變的。劉協畢竟年紀小,這點兒心思劉備多看兩眼就瞧出來了,他原本想低調一些,然後外頭就變了世界。

    先是金尚兵敗退出兗州,被曹操像攆敗家之犬一樣地攆到了淮南,再是袁紹出兵青州,青州轉瞬間就換了主人。

    劉備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頭不由湧起一股可惜意味,他還蠻喜歡郭元璟這個少年郎的,而此時此刻,少帝劉協的表情就非常非常非常地有意思了。

    那是一種釋然,又或者是一種全無掩飾的喜悅,但聽到郭元璟未死時,這股喜悅又低落了下去。

    劉備本皇叔聞到了陰謀的味道。

    不過,雖說是各有心思,但長安對此並沒有任何的動作,不管你怎麽出兵怎麽幹架,沒決出個雌雄來,長安是不會有任何詔令出來的。而直到東南方的戰爭落下帷幕,長安的詔令終於慢慢悠悠地來了。

    首先,就是各打三十大板,無關痛癢地申斥了大家一頓,不要打架不要打架,然後神來一筆,任命袁譚為徐州牧。

    袁譚誰啊袁紹長子,長安這是要抬舉袁紹滅袁術威風

    先不談這道政令能不能落實下去,先說袁術聽到這個消息,氣得就砸了一套青州瓷,要知道這可是他前兩年最喜歡的一套瓷器了。

    袁譚這小子,膽子肥了,當初覬覦揚州,如今竟敢伸手拿徐州,也不嫌燙手他明白,呂布終究是個莽夫,他雖厲害,但他與曹操這些人的聯盟並不牢靠,隻要找準利益,未嚐不能策反。

    但袁譚不同,袁譚他姓袁,是袁本初那廝的兒子,就憑這一點,他就不會允許袁譚入主徐州。

    剛好,譚昭和呂布也是這麽想的。

    相比其他人的各種猜測,譚昭想這或許是少帝想逼死青州的一石二鳥之計,真的,這麽執著地想要弄死他,也是非常厲害了。

    “主公,袁譚此人,並不如其父睿智,甚至有些好大喜功,狂妄自大,袁紹對他並不十分喜愛。”賈詡可以說是當世百事通了,誰的消息都知道一二,“若此人入主徐州,恐怕不會得人心,不過屆時冀州、兗州、徐州成圍困青州之勢,恐怕並不得好。”

    譚昭示意對方繼續說下去,他這會兒仍然住在刺史府,連居所都沒換一下,隻是要出門的話,須得變個裝,他還蠻享受這種偷偷的樂趣的。

    “不過這種局勢,恐怕非常難出現。”賈詡一笑,譚昭就知道某些東西穩了,“奉先來信說,徐州有一能人,名喚陳登,不知主公可聽說過”

    譚昭想了想,搖了搖頭“未曾聽過。”其實應該聽過,不過他忘得差不多了。

    “其父陳珪乃廣漢太守之孫,陳家世代居徐州,對徐州百姓非常愛護。”賈詡掏出一封信,遞過去,“袁譚之品行,必定做不到愛護百姓,陳登必生二心。”

    譚昭接過信,才看到呂奉先非常粗獷的大字,上麵寫得瑣瑣碎碎,就說徐州有個沙雕文士愣頭青竟然看不起他呂大爺,表麵一套背地裏一套,對他非常不客氣,他呂大爺也就如今脾氣好了修身養性才沒一刀結果了這個沙雕文士。通篇非常有感情,到最後才說這個沙雕文士還挺有才華,順便還提了一句,他帶的酒已經快喝完了。

    譚昭抬起頭“文和,你辛苦了,聽說呂將軍每天給你寫一封信”

    賈詡非常地淡定“所以主公,這是工傷,不考慮給屬下多兩壇美酒補償一下嗎”

    譚昭算了算了,他就不該對青州這個班子有太大的期望。

    “什麽美酒院子裏的酒都是姓郭的,你們想都不要想”外有傳來郭奉孝的聲音,大有一副誓不改姓的模樣。

    譚昭今日份的青州藥丸,已經和著酒水送服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