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道出感悟,勸說師叔

字數:2837   加入書籤

A+A-




    因為淡一真人的要求,在將翠霞劍派秘傳的道家三昧真火修煉法傳下之後,姬別天沒有當即如往常一般教導弟子一般開始講述自己對此法的修煉經驗和感悟,而是在讓葉軒思索一會兒,要求葉軒先講述一番自己的體會。

    雖然因為喀斯特沃鴻鈞為他奠定的先天優勢和幾世的積累,葉軒的天資在這方世界足以比肩千年難得一出的修道天才。但是這道家三昧真火修煉法也不是普通的法術神通,其並不隻有練氣行氣、武道技擊及肉身錘煉三方麵的玄奧,而成功修煉之人也都起碼是通幽階修為,他現在不過是入室階修為就想要立得其中精妙自然是不可。

    葉軒認真聽教、仔細參悟,卻依舊未能將這三昧真火的全部精妙盡數悟得、參透,隻能是粗略的講一些所得。

    :“這三昧真火修煉法的確是玄奧非凡且艱澀無比,弟子所得不過了了,亦不知正誤,如今道來若有錯誤還請師叔見諒。”

    :“無妨,隻是要因材施教、對症下藥才能將教學臻至極致,方要你講述一番自己所感。正昌你不過初聞此法,有所謬誤正是常理,我又有何可怪,說便是!”

    :“是,以弟子淺陋之見,這三昧真火核心就在於核心的部分在於精氣神三寶中凝出火種及將三火種匯成三昧真火的道家秘法。

    心之君火由神中得,神光內凝放於祖竅,則見外魔雜念始由外而來,以性光照攝之,凝定之,斬滅之,則性定神閑且神魂愈盛,自成智慧光焰。如此身心愈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又可生性光智慧再斬外魔雜念而壯神魂,至神魂如實應質,從是以咒念感天地,以密錄觀想真火,則生為神之火頭。

    精之臣火由身中得,遍觀百骸,得察四肢氣血諸冷暖,察其中優劣得缺,則以水穀脈吞納五穀血食為氣血之料,牽引血脈煉血凝氣為精,動骨脈而分血精氣華壯肉身,勤而行之,身之精血髓盡壯而至於人之皮肉筋骨氣血脈絡皆成清淨純陽,如此,以咒引意念一動,便化肉身有相之精血髓為光明,以密錄觀想真火,就於光明中生出精之火種。

    氣之民火從氣中求,,氣火之種即是髒器“心”火,人生而皆由無需再得,然凡俗氣不足心火不旺則不能外化禦使之,吾等修真之士欲求氣之民火便一如精神首重壯氣。正所謂‘肝木能生心火旺,心火致令脾土平。脾土生金金化水,水能生木徹通靈。’,欲狀心火便得以這五行相生之法行事,至心之火氣一足之後方可令氣火外化,此便為氣之火種。

    精氣神三火種既得,便可以咒語密錄內化於丹田,以神火禦精火,以精火牧民火,三火分置各司其位又相輔相成相融相依,便能得化道家三昧真火。

    這道家三昧真火牽生靈三寶之力,引天地三寶之玄,修至極致即可溫度由心,意念加重,注視不離,可稱武火,熱可比大日炎炎,意念輕鬆,似有似無,可稱文火,冷可如幽淵玄冰。既是修人之三寶,又是化真火護道,這三昧真火修煉之法誠為性命雙修之法也!”

    甫聽之時姬別天不過是雙眼微眯,但隨著葉軒侃侃而談,姬別天的雙眼卻是越睜越大,直至葉軒將三昧真火修煉法概要關鍵皆是道出,他的雙眼已如一對鈴鐺,精光射出數寸有餘。

    沉默了一會兒後,姬別天方才收斂了雙眼精光,長歎一聲後,讚道:“所說所言言簡意賅又精辟入理,一字一句皆是緊扣修煉關要,這番話堪稱是授人道家三昧真火修煉法的最佳序言了。

    正昌你果然是天陸正道一脈千年一出的修道種子啊,雖沒有將這道家三昧真火修煉法許多緊要細節道出,但是以如今所得為綱必足以修出三昧真火了。”

    葉軒的確是對道家三昧真火修煉法許多緊要細節一無所得,思索結束後唯一能夠確定的就算自己極難在沒有指導的情況下完成三昧真火的修煉,因此根本沒有想到姬別天對於自己所得的評價會那麽高,於是回道。

    :“師叔謬讚,弟子此番話語隻是討了個巧,將所得串了個骨架借以概括這三昧真火修煉法,其中血肉乃至於五髒六腑皆是沒有多少頭緒,若無師叔指點必難以修成三昧真火,如何當起師叔這般高的評價。”

    姬別天的看法與葉軒不同,尋常修真之士便是聽了三昧真火修煉法都要暈上一會兒,不知道言者所雲,更別談葉軒這般串出個骨架完成概括了,再者即便是許多緊要細節一無所得,葉軒所言也的的確確是足以為授人道家三昧真火修煉法的最佳序言,他認為自己所言不虛。

    臉上顯露出一絲落寞,微微頓了頓,姬別天又是歎道:“之前師兄要求我勿要如往常一般教導弟子立即講述自所得修煉經驗和感悟,而是讓正昌你先講述自己的體會,我還猶自暗笑,直覺師兄當真是舐犢之情太重,有些看不準分不清了。

    現在聽了你在初聞門內道家三昧真火修煉法所得的感悟後,當真是不由得羞愧萬分啊!到底是我姬別天有些老朽了,看這萬般事物都被重重久思雜念所桎梏了。”

    見到姬別天都出現懷疑自己的心境的情況,葉軒再不能沉默作壁上觀。

    姬別天若當真是因為這種問題懷疑心境有缺而閉關,不免就要浪費許多歲月,於翠霞、其個人修行及葉軒的禦火之術修煉都是相當不利的。

    俯身一拜後,葉軒回道:“師叔能於弟子麵前道出省身之言真乃誠者,然弟子以為師叔此番卻是過猶不及了。

    弟子之前所展並未有關於道術修煉的天賦,師叔於我也是知之不多。如此情況之下以常理斷之不正是合乎天道之舉?難道非要隨大流而人雲亦雲無自己所思。反之,若明了我之天賦,師叔難道會有錯判?因此所誤不過未能得全信息而,非師叔老朽而心為雜念桎梏。”(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