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72章

字數:6094   加入書籤

A+A-


    第72章

    韓瑞一見到袁珊珊就叫苦, 他也加入了高考大軍,以前的日子過得好不自在,現在用他的話來說則是生不如死,隻不過老爸老媽盯得緊,不敢不下苦功夫, 再說有這麽個小師叔作對照,韓瑞也不好意思荒廢度日。

    韓母說:“別聽他的, 沒看多少年輕人盯著這次高考機會,有的人寧願辭了鐵飯碗的工作也要參加高考,十年了, 這機會可是來之不易,現在不拚命將來靠什麽?要是他能跟珊珊你一樣對中醫感興趣,這些年一直堅持學下來,那我也不管他了。”

    韓瑞趕緊閉嘴,他跟袁衛彬見過幾次, 倒看對了眼挺合得來, 幹脆拉著袁衛彬到一邊說悄悄話, 也聊起了學習上的事。韓瑞還是挺佩服袁衛彬的, 比自己年紀小, 隻有初中畢業,卻在下鄉插隊的時候仍把高中課程補完了, 回城後也一直沒放下, 跟在一位教授身邊學習, 很有向他姐看齊的趨勢。

    看完師父師兄後, 袁珊珊又往回趕,去的時候大包小包,回來的時候也沒空著手,兩位師兄和師嫂都為她準備了不少吃的用的,袁珊珊也沒忘了往許家跑一趟。

    因為這段時間居無定所,一直是她單方麵給許言森那邊寫信,所以並不清楚安平縣那邊的情況,許母倒說了不少,最重要的一點是,許言森在準備高考,她還真擔心這個傻兒子一門心思在農村紮根了呢,幸好幸好。

    回去路上,袁衛彬也說了不少有關這次高考的事,他和鄭學軍一起學習時,理科所用的材料除了課本外,就是那一整套《數理化自學叢書》:“姐你不知道,現在這套書外麵找瘋了,都說這套書是重點參考材料,新華書店剛進了一批書,外麵得到消息的人大半夜就在外麵排起了老長的隊伍,等著第二天早上開門搶書。咱們那套書走的時候不是留給軍軍了麽,知青院裏的知青都在找軍軍借書回去手抄,幸好咱們不缺。”

    而且,這幾年也把那套書吃透了,袁衛彬有些小得意。

    “當然要急了,想想耽誤了十年的時間,累積起了多少考生,也許這一年的高考錄取率會成為曆史上最低的。”可錄取率再低,也擋不住城鄉那麽多年輕人走上這一條路,與其他途徑相比,這一條是最好的也是最公平的走出農村的道路,不止是那些下鄉插隊的知青,還包括那些農村出身的青年,比如羅曉桐。

    曾經知識分子被打成臭老九,可隨著座談會的召開,以及恢複高考消息的公布,知識又重新成了改變命運的重要法寶,知識分子也重新得到大眾的重視。

    坡頭村,羅曉桐就屬於辭了鐵飯碗工作回來複習準備高考的一員,並且之前沒向羅母透露一點風聲,直到辭了職回來才說明,可把羅母氣壞了,哪怕有羅長樹從中說和,可依舊有好一陣子連話也不跟女兒說。

    坡頭村不少村民也覺得羅曉桐的做法太傻了,知青參加高考那是為了回城,可她一個農村姑娘好不容易捧上了鐵飯碗成了城裏人,居然放棄了這樣的機會跑回來,萬一考不上可不就雞飛蛋打,兩手空空?

    羅母氣了近半個月,還是自己緩過來,再氣又有什麽用,工作都已經丟了,回不了頭了,再回頭想捶女兒幾頓,可發現她倒好,幹脆搬去了知青院跟人家住到一起了,為的是住在一起好互相監督,並共同進步,有問題也可以一起探討,互相之間取長補短,就連鄭學軍也時常留在那裏,現在可沒誰會小瞧鄭學軍這個隻有初中畢業的家夥,互相一對照,也許除了唐芸好些,其他人還不及人家一個初中畢業生,究其根源,還在袁珊珊姐弟身上,他們不得不說這姐弟倆有眼光,有前瞻性。

    羅長樹和鄭常有倒是很支持這些知青和村裏有誌向的青年,投入到高考複習中,他們山窩裏也能飛出金鳳凰。為了表示大隊對他們的支持,工分照算,卻不用去上工,再說這時候忙得差不多了,農村裏也空閑了下來。

    許言森和姚海波也成了坡頭村知青院的常住客,許言森倒無所謂,哪裏學不是學,可姚海波卻不樂意跟唐芸分開,並非要把許言森拉過來,目的為了什麽?當然不是為許言森了,而是將他當成免費的指導老師,有問題好隨時向他請教,目的還是為了討好唐芸。

    許言森和鄭學軍成了這批高考隊伍裏最從容的兩個人,唐芸也還好些,其他人就隻能化身為拚命三郎,半夜煤油燈點到老晚才滅掉。

    許言森兩邊跑,不像姚海波這家夥可以把濟口村完全拋開,如今濟口村的知青,誰不說這家夥見色忘友,眼裏心裏隻有唐芸一個了。

    “許哥,有你的信,還有一個包裹,會不會就是那套叢書?”現在都盯上了這套書,跟家裏也聯係了,想方設法要弄來,可城裏守著的年輕人也不少,為了一本書能打破腦袋,要滿足全國所有報考的青年,隻怕所有的印刷廠全部加班加點也無法在短時間內供應上。

    這包裹他們拎了拎,手感與質感同書是一樣的,不過許言森沒回來,他們也沒敢動。

    許言森一眼看到其中一封信的字跡是袁珊珊的,不過很快收回了目光,沒讓其他人看出異樣,先拆包裹:“應該是吧,上次電話裏我爸說讓人去找這套書了,應該有結果的。”

    拆開一看,果然是,而且有兩套,可把圍著許言森的知青樂壞了,兩套叢書,足夠他們使用了,因為許言森手上已有一套,一邊抽出一本翻看一邊朝往屋裏走的許言森說:“謝了啊,許哥。”

    許言森沒回頭,隻有手朝後擺了擺,回了屋先拆信看起來,這是袁珊珊從省城回家後寫來的,說明了近況,以及之前的一路見聞,所以這封信和之前的一樣並不短,許言森反複看了好幾遍才不舍地丟下,然後才看起其他人的信件,有家裏的,有袁衛彬的,還有其他朋友的。

    回到豐城的袁珊珊,又恢複了正常的學習生活,她和袁衛彬已經將名報上去了,因為關係和檔案都轉了回來,所以會參加由本省主持的高考。

    讓姐弟倆吃驚的是,陸睿明也將參加這次高考,而陸正農將陸睿明送過來後,便要奔赴省裏,他是此次主持高考工作人員之一。

    用陸正農的話來說:“反正年紀小,失敗了也不怕,當走個過場檢驗一下這些年的學習成果。”並一副交給袁珊珊他很放心的樣子,袁珊珊哭笑不得,接下了這個任務,到時候將會和陸睿明這個小家夥一起走上考場。

    這一次高考不僅會是參加人數最多,錄取率最低,還會是參加人員年齡落差最大的一次。

    不過說實話,袁珊珊沒覺得陸睿明會落榜,他年紀雖小,頭腦卻聰明得很,屬於天才一枚,如今接觸多了,袁珊珊也知道,陸睿明對於數字特別敏感,如今這年紀也已經掌握了兩門外語,英語和德語,隻可惜第一年沒有外語這一門科目,否則他的成績會更好。

    袁衛彬一直將陸睿明當弟弟照顧,想想跟他一起上考場,以後還說不定在一起讀大學,感覺有點別扭,還有一些自豪,如果說再要有點什麽,那就是壓力太大了,身邊人都這麽厲害,他不拚命怎能行?

    雖然袁衛彬想拚命,但在袁珊珊安排下,與別人的熬夜苦讀相比,他們的複習迎考生活還是挺輕鬆的,早上會一起晨練,下午還會到操場上活動一下,晚上也早早睡覺,非常有規律。

    相比起來,袁父就緊張多了,盡量把繁忙的工作壓縮在工作時間裏,爭取按時上下班,托人買了足夠三人每天兩隻的雞蛋量,每天還有一小桶新鮮的牛奶,早晚一杯,再加上份量足材料新鮮的三餐,吃得袁衛彬和陸睿明主動增加每天的訓練量,否則要長肥肉啦。

    規律的生活,讓袁珊珊姐弟與隔壁孫家的接觸也少了起來,猛地意識到這一點時,袁珊珊略一想,發現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們作息規律的原因,還有孫叔夫妻倆故意避開的緣故,她想起剛從省城回來的第二天,趙阿姨抓住她的手說了好一會兒話,主要是替孫美紅道歉的。

    其實那天袁珊珊知道孫叔和趙阿姨就在門後,孫美紅的話讓他們難堪,沒臉出來見他們姐弟,再加上後來袁父所說的情況,袁珊珊也隻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

    他們老夫妻倆從沒想過從袁父這裏走後門,有一些老一輩的人自尊心特別重,可為了這個女兒破了例,來找了她爸,可沒想到將女兒弄回來了,得到的不是感激而抱怨和憤憤不平。

    袁珊珊能說什麽?隻能勸他們老兩口想開,以前女兒不在時雖然想念,但老兩口麵色還好,可女兒回來了,短短時間內,卻折騰得夫妻倆迅速老了幾歲。

    有一天早上出去買早點,袁珊珊看到穿了喇叭褲走路帶風的孫美紅,而且還燙了頭發,跟之前見到過的跟村姑沒差的人完全兩樣,看到袁珊珊時不說打招呼了,還高高揚著下巴,擦肩而過時,丟下了一個冷哼聲。

    袁珊珊隻當她神經病,其實那副打扮,讓她看得比第一次見到的韓瑞還辣眼睛,回到家問袁父:“爸,隔壁孫家怎麽了?剛碰到孫美紅了,那打扮真是……挺新潮?”袁珊珊違背本心地用新潮來替代辣眼睛。

    把早點擺開來,袁父也端出煮雞蛋和牛奶,叫陸睿明也趕緊過來坐下來吃,這才說起來:“還能有什麽,老孫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了,讓美紅接了他的班,有些可惜了。”

    “難怪如此,走路都帶風了,”袁珊珊搖頭,“隻是孫叔本來都是廠間主任了,這一退可什麽都沒有了。”

    袁父也歎:“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過咱家都是好的。”這點讓袁父很滿意,除了老大不在身邊,孩子都大了,沒有老婆也不覺得缺少什麽。

    袁珊珊和袁衛彬相視而笑,這還順帶誇了自家啊。

    袁珊珊如今對孫美紅這人一點好感都沒有,隻會怨天尤人,不會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如今恢複高考政策,有多少城鄉青年熬夜苦讀,可孫美紅寧願接受她爸讓出來的工作崗位,也不願意去通過高考嚐試改變自身的機會。

    不過是看到她和自己的落差對比,就心懷不忿,那到了廠子裏,看到與別人之間的對比,還能保持一顆平常心嗎?袁珊珊可不覺得這人能就此得到滿足,她隻看到自己吃盡了苦頭,所以別人都欠了她的,就應該補償她,應該對她有求必應,奇葩的腦回路。

    豐城大學和豐城各個中學,為順應這次高考舉辦了補習班,袁珊珊去聽了兩回,還是自己回來看書吧,這其中,看醫書還占了不少時間,倒是袁衛彬和陸睿明很認真地跑了好幾回。

    “姐,你知道我碰到了誰?”有天從補習班回來,袁衛彬神秘兮兮地跟他姐說。

    “誰?沒想到會碰上的人?”袁珊珊起初沒在意,忽然想起了一個人,不確定道,“不會是挨過你打的韋建明吧?”

    “就是他!”袁衛彬叫道,“不過根本沒敢往我這裏湊,而且補習班裏也有人認識他,一叫出他名字,所有人都知道了,他居然也厚著臉皮留下來了。”

    袁珊珊也奇了:“那曹美琴孩子應該生了吧?能同意他參加高考?”照她看來,曹美琴絕不可能有讓他脫離的機會的,一旦真讓他高中離開了豐城,以後再想拴住這人可難了。

    “當然生了,”袁衛彬歎氣,離他們上回看到大肚婆,這都快一年了,再不生出來要出人命的,“生了個女兒,不過聽別人說,之前他們家成天吵架,有時候還打起來,現在不知道了。”

    “少管人家閑事。”袁珊珊伸手彈了彈袁衛彬腦門,一點不關心這兩人會如何,讓袁衛彬也不用把心思花在這種人身上,不值得。

    12月10日,這一天終於到來了,袁父徇私了一回,找秘書安排了輛車子,特地用車將家裏的三個考生送去了考場,三人的考場正好都在豐城大學裏。

    怕姐弟倆,特別是年紀最小的陸睿明會緊張,一路上袁父並沒說太多有關考試的事,隻管讓他們輕鬆上陣,等中午再接他們出去吃飯。

    目送三人進了考場,袁父才轉身上了車,回去上班。(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