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 九 章

字數:5831   加入書籤

A+A-




    舅母陶氏麵如滿月,細眉長目,模樣頗為端莊,行走間鬢邊步搖流蘇不搖,裙擺不動,是一個規矩十足並刻進骨子裏的婦人。

    想來也是,舅舅莊士嚴為人最是嚴謹,陶氏能深得他敬重讚賞,規矩必然不會差。

    陶氏用細棉線給紀婉湘絞幹淨臉,梳了婦人發髻,上了妝,折騰一番,等一切妥當時,天色早已大亮。

    她端詳一番,滿意頷首,罷手後,又道:“你今日出嫁為人婦,當勤勉克儉,外敬舅姑,內侍夫婿,不得怠慢。”

    這些臨出嫁前的訓話,本來應當是母親囑咐,陶氏想著姐妹二人已沒了母親,她便代了此責。

    舅母的話有些嚴厲,不過陶氏本人就是這般要求自己的,紀婉湘已萬分感激,她認真聽了,起身深福一禮。

    陶氏扶起她,目光轉向紀婉青,暗歎了一口氣。

    “你妹妹雖少年失怙,但命還是好的,我就不多說了。”有一個好姐姐。

    “倒是你,日後怕是要艱難些。”

    紀婉青被聖旨賜婚皇太子之事,莊士嚴夫妻昨日便知道了,其中糾葛,明眼人一看便知不妥,說句實話,陶氏很惋惜。

    紀父紀母早逝,莊士嚴與紀宗賢打過交道,他認為這人是不大可靠的,身為親舅,他覺得自己有替外甥女們尋一門好親事的責任。

    姐妹出孝前,是不能議親的,不過這人選,莊士嚴已經命陶氏物色起來了,就選在宛州,他也能就近照看一二。

    人選得差不多了,等紀氏姐妹出孝後,莊士嚴便打算北上,與靖北侯府商量此事,不想出門前夕,便接到紀婉青來信,說妹妹出嫁,邀請舅舅舅母赴宴。

    紀氏姐妹雖到了適婚年齡,但真沒趕到這種程度,而且紀婉青的書信,比靖北侯府的喜帖快上太多,莊士嚴陶氏快到京城了,才接到家裏飛鴿傳書,說接到喜帖。

    如果沒有紀婉青提前通知,莊氏夫妻絕對趕不上婚宴。

    這情況很詭異,是個人都知道有問題,誰料莊士嚴剛抵達京城,還沒站穩腳跟,就收到消息,說靖北侯府的紀大姑娘,被賜婚當朝皇太子。

    莊士嚴為人雖古板嚴謹,但他不傻,往昔為官多年他也很了解朝堂規則,其中關竅一眼便知。

    “我出門之前,你舅舅特地囑咐了我,讓我給你帶幾句話。”

    今日內宅女賓雲集,莊士嚴並不能往裏麵來,且最重要的是,這幾句話很敏感,即便是靖北侯府下仆,也不能聽見,隻能由陶氏在朝霞院轉述。

    紀婉青心領神會,知道舅母顧忌,她也不說自己身邊都是心腹,隻盡數屏退,室內僅餘陶氏與姐妹三人。

    陶氏徐徐說:“你舅舅說,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進東宮後必定處境不易,但切記不可灰心喪氣,需緊記如今世上,你父母僅剩兩點骨血,當珍而重之。”

    紀婉青認真聽罷,深深一福,“婉青定當謹記舅舅教誨,以保存自身為要務。”

    舅舅舅母說的話,已是肺腑之言了,紀婉青萬分感激,近來疾風驟雨,處處有威逼,她首次被人溫言關懷,一時情緒激昂,眼眶微微發熱。

    陶氏微歎扶起她,輕拍了拍她的手。

    舅母一雙手微涼,但卻讓紀婉青心內暖熱,她道:“婉青必然好好過,舅父舅母勿要擔憂。”

    陶氏頷首,又囑咐她幾句,這時候,吉時已經到了,外麵鞭炮聲炸響,鄭家迎親隊伍臨門。

    本來作為未婚閨秀,紀婉青應當回避的,但她卻沒有,她靜靜坐在明堂,等著鄭毅到來。

    鄭毅濃眉大眼,英氣勃勃,被一群接親的人簇擁進了朝霞院。

    較之三年前認識那個小少年,他如今肩膀寬了,身高長了,失去父親以後,他已迅速成長,成為了一家人的頂梁柱。

    他站定在紀婉青麵前,拱手作揖,深深施了一禮,“姐姐,謝謝你。”

    鄭毅比紀婉青年長三歲,但這一句姐姐叫得無比甘願,他深知,若無對方出手幹預,他與心上人必然擦肩而過,此生有緣無分。

    紀婉青頷首,虛扶起麵前比她高大半頭的小夥子,仔細端詳對方。

    鄭毅同樣驟然失父,麵對困難亦不少,三年時間,足夠他成長成一個成熟的的男子,不過此刻,他神色欣喜,一雙眸子掩飾不住激動之意,顯然能迎娶紀婉湘,他喜出望外。

    他確實沒變,紀婉青心略略放下。

    這時候,喜嬤嬤已將一身婚服,蒙了大紅鴛鴦蓋頭新娘子引了出來,紀婉青接過妹妹的手,鄭重交到鄭毅手中,“鄭毅,你要好好照顧她。”

    她說得非常認真,鄭毅肅了臉色,端端正正站定,舉起另一手,當即立誓道:“我鄭毅,今日在此起誓,此生待湘兒妹妹一如父親待母親,紀伯父待紀伯母,如有違誓,當五雷轟頂。”

    古人敬畏天地,五雷轟頂是個很重的誓言,紀婉青沒有阻止鄭毅發毒誓,她靜靜聽對方說罷,方展顏一笑,道:“我相信你,願你與小妹白頭偕老,兒孫繞膝。”

    蒙著紅蓋頭的紀婉湘靜靜聽罷,眨了眨眼睛,終於忍不住落了淚,此生最重要的兩個人,就在她左右。

    她小心低頭,不讓淚水花了妝容,紀婉湘笑道:“哭什麽?傻丫頭,今兒是大好日子,可不許哭,不然你鄭哥哥要笑話你了。”

    鄭毅沒有笑話紀婉湘,反倒心疼得很,他手足無措片刻,忙從身上掏出一方帕子,遞過去,輕聲說:“湘兒妹妹,莫要哭了。”

    紀婉湘用力點頭,接過帕子小心抹了淚,這時一直站在旁邊的舅母陶氏便道:“好了,時辰差不多了,還得趕回去拜堂了,可不能耽擱了。”

    離別在即,紀婉湘緊緊握住胞姐的手,不願放開,二人形影不離十六年,對方已經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如今將各處一方,濃濃的不舍將她淹沒。

    紀婉青也紅了眼,深呼吸片刻,她壓抑住淚意,主動鬆開妹妹的手,將紅綢塞過去,“好了,不能再耽擱了。”

    紅綢的另一端,握在鄭毅手裏,人高馬大的小夥子放緩步伐,不時回頭看紀婉湘是否走得太急,引領著她,走向人生另一端。

    最後,紀婉湘被引出了朝霞院,引出靖北侯府大門,上了八台喜轎,喜樂奏響,吹吹打打往鄭家去了。

    朝霞院披紅掛彩,一院丫鬟婆子麵帶喜色,還殘留著熱鬧熙然的氣息。

    紀婉青環視一圈,心裏空落落的,惆然若失。

    小妹能嫁個好人家,其實是件極好的事。紀婉青這般再三告訴自己,方勉強心中失落之意,她打起精神,撫了撫衣襟,往院外行去。

    不管內裏有多少齷蹉,今天卻是靖北侯府頭位姑娘出門子,大排筵席少不了。既然賓客都請來了,好生招待是必須的,曹氏雖然不聰明,但硬將好生一場請客弄成結怨的事情,她還幹不出來。

    紀婉青好生觀察一番,席麵菜品、茶水小戲之類都挑不出毛病,她點了點頭,還算滿意。

    酒宴期間,發生了一點小插曲,紀婉青遇上了東川侯夫人楊氏。

    這東川侯府,就是紀父紀母在世時,給紀婉青看好的夫家,如今楊氏嫌棄她是孤女,不顧兒子反對,硬要重新相看媳婦,兩人見麵很是尷尬。

    楊氏很不喜紀婉青,認為對方命硬不說,還讓她母子吵翻,抿了抿唇,收回視線,假裝沒看見。

    紀婉青也不在意,世子為人倒不錯,不過既然沒緣分,多說沒益,她犯不上討好一個不喜歡自己的人,目光也不停頓,一掠而過,繼續往前行去。

    到了申時初,酒宴漸漸散了,紀婉青親自送舅母陶氏上了馬車,方被丫鬟婆子簇擁返回朝霞院。

    紀婉青臉頰有些發熱,因為她喝了兩杯桂花酒,平日不怎麽喝酒的人,碰一點便粉頰泛紅。

    今天是親妹妹婚宴,喜酒喜酒,怎麽也得喝一點,她便意思意思。

    一回到屋裏,何嬤嬤便奉上一盞酸梅湯。

    她失笑,“嬤嬤,我又沒醉,喝什麽解酒湯。”

    不過未免乳母嘮叨,紀婉青還是端起來喝了,她嗅了嗅身上氣息,似乎也沾了點酒氣,便吩咐打水沐浴。

    梨花立即應了,出去傳話,紀婉青收回視線,正要起身回裏屋,不想,卻聽到外麵傳來一陣喧鬧聲。

    “三姑娘,我家姑娘已經歇下了,怕是不好打攪。”這是梨花的聲音,這丫頭聲音清脆,劈裏啪啦一句,聽得出來,她似乎不大高興。

    梨花確實不高興,三姑娘紀婉姝帶著一群人,大咧咧闖進朝霞院,對方人多勢眾,守門婆子攔不住,被對方順利進了中庭,院中立即多了一群外人東張西望。

    “大膽賤婢!三姑娘也是你能阻擋的麽?”對方一婆子大喝道。

    “你……”梨花氣結,真沒見過亂闖人家院子還大呼大喝,她正要說話,便見主子從正房出來了。

    梨花連忙上前,將事兒都稟報一遍。

    紀婉青頷首,將目光投到堂妹身上,見對方眉飛色舞,卻目帶醉意,顯然方才酒宴喝了不少,她挑眉,淡淡道:“三妹喝多了酒,不回屋好好歇著,來我這兒作甚。”

    她其實不太高興,梨花是她的人,那婆子闖了院子,還一口一個賤婢的,好一個狗仗人勢。

    且最關鍵的是,堂妹紀婉姝興致勃勃打量院子,似乎已經此地視為囊中之物,旁邊貼身丫鬟還湊趣說著這裏那裏怎麽改,聲音雖低,但紀婉青還是隱約聽見了。

    她登時陰了臉。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所有看文、收藏、評論及灌溉營養液的親們噠,阿秀愛你們,比一顆小心心!

    (*^▽^*)

    嘿嘿,還要感謝讀者“淩晨”扔了1個地雷,咪啾~

    親們,明天見哦~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