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 四十一 章

字數:7492   加入書籤

A+A-




    如今紀皇後一黨正逢困局, 紀婉青剛接手暗探勢力, 便吩咐多多注意這方麵消息。

    不過她沒想到消息來得這麽快,隔日一早, 何嬤嬤便取回來一張小紙條。

    “娘娘, 這是劉婆子剛遞過來的。”何嬤嬤將紙條交給主子, 又道:“我剛剛吩咐屋裏幾個人,午膳前分時段出去走一趟。”

    高煦的信任讓紀婉青頗為感動,隻是她仍然希望這批人手獨屬於自己,況且劉婆子已在清寧宮蟄伏多年,她也不想橫生枝節。

    於是,何嬤嬤提議混淆消息來源時, 她便順勢答應下來了。

    反正有消息, 她半點不隱瞞高煦就可以了。

    紀婉青接過窄小的紙條,定睛一看,“當斷不斷, 必受其亂。為大業計,鈞兒你當有所取舍。”

    這紙條上字跡很普通很潦草,甚至分辨不出是男是女, 很合格的一個探子手筆, 大概因為時間緊湊, 上麵就寫了這麽一句話。

    能特地送過來的, 顯然是要緊的消息, 而據紀婉青所知, 這魏王本名就是高鈞。

    能稱魏王為鈞兒的人不多, 很明顯,這是皇後對大兒子說的話。

    紀婉青秀眉微蹙,“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紀皇後一黨麵臨危機,要立即下決斷的,大約就是梁振軒一案了。她一個多時辰前才聽說,這主審刑官張大人,已關押了好幾名六部要員。

    危機升級,皇後母子大約想了個法子,要擺脫此事了。

    不過這個決定大約有些兩難,因此皇後才會這般說。

    至於“為大業計”,這所謂的大業,隻能是帝王大業,奪嫡計劃了。

    那麽究竟是怎麽樣的“取舍”呢?

    紀婉青一邊打發人去前殿請高煦,一邊回身到軟塌上坐下,凝眉細思。

    易地而處,她大約會盡快與梁振軒等人撇清關係,爭取將損失減少到最低。

    棄卒保車,想必張進今早的舉動一出,皇後等人也是這麽決斷的。

    可魏王也不是傻子啊,能參與奪嫡多年,並一直被紀後一黨奉為新太子人選,他必然知道這厲害關係的,何需皇後特地囑咐?

    霍地,紀婉青眉心一跳。

    她想起了魏王妃。

    據她所知,這魏王妃正是那梁振軒的親外甥女,當初皇後千挑萬選,方選定了這麽一個兒媳婦。

    有了這麽一層關係在,雙方關係要掰扯清楚,似乎頗有難度。

    紀婉青心跳加快,不會是她想的那樣吧?

    “青兒,這是怎麽了?”

    她想事情太過入神,高煦進門沒讓通報,他進來了她也未能察覺。

    紀婉青被心中想法所駭,寒冬臘月,白皙玉額竟被驚出了一層細汗。

    高煦在她身邊坐下,抬手用絲帕給她抹汗,劍眉微蹙,“你細細與孤說了便是,莫要驚慌。”

    好端端的,紀婉青突然這般模樣,再聯想她剛接手了暗探,又是頭回使人喚他回屋。她因何事驚慌,高煦已心中有數。

    對於已納入羽翼下的妻子,他自然而然有了責任感,若出了什麽事,不是還有他嗎?

    高煦大手放在她的細腰上,輕拍了拍,以作安撫。

    自己的夫君有責任心,紀婉青是很滿意的,她忙將字條遞過去,“殿下,這是今早傳過來的消息。”

    “殿下,你說這話什麽意思。”

    高煦接過字條垂目掃過,挑唇冷笑一聲,這皇後母子,果然當機立斷,一見事情不好,割舍得幹脆利落。

    紀婉青目光惴惴,他輕輕一歎,“就是你想的那樣。”

    要斷尾求生,少不得立即與梁振軒撇清楚關係。然而有魏王妃在,恐怕很難。

    皇家光鮮亮麗,是天底下最尊貴的人家。隻不過,在陽關照射不到的地方,它某一麵卻極其陰暗。

    皇宮大內血腥從來不少,要“病逝”上個把人,其實並不難。

    “難道陛下不管嗎?”紀婉青顫聲問道。

    她知道自己問了一句傻話,但話到嘴邊,她依舊選擇問了出來。

    紀婉青一顆心如墜冰窖,從前她便知皇家水深且渾,一旦到了要緊關頭,那人命便如草芥一般低賤。

    隻是認知歸認知,親身經曆一番,感覺是截然不同的。

    她與魏王妃有過幾麵之緣,對方雖驕矜,也有些蔑視她,但真遠不到恨得要死的地步。

    鮮花一般的美人,被父母嬌寵著長大,才十六七歲,正是最絢爛的的時候,如今,卻……

    紀婉青戰栗著,而同為皇家媳婦,她有一種深切的兔死狐悲之感。

    一雙有力的臂膀摟住她,將她抱緊在寬闊的懷抱中,醇厚而熟悉的男性氣息包圍著她,紀婉青有了依靠之感,她閉上美眸,緊緊偎依著她。

    大掌輕拍了拍她,她聽到高煦低聲安撫,“你莫要驚慌,你與魏王妃不同,你是太子妃,皇後可以使些小手段折騰你,但其他的,她不敢。”

    其實像對付魏王妃這般名目張膽,若非非常情況,皇後也是不敢的。

    皇家的兒媳婦,可以設法讓其吃虧生病導致病故,但明麵上,還是得保持和諧的,否則皇家威嚴何在?

    魏王妃太不幸運,她有了這麽一個舅舅,已被昌平帝深深厭惡。

    再者,皇帝若並沒打算放棄坤寧宮,那麽皇後母子這舉動,就是正平息他部分怒火。

    據高煦判斷,重新扶持其一股勢力與東宮抗衡不易,昌平帝權衡一番,最後必定會揭過此事的。

    皇後一黨的舉動,正好加速了事態發展。

    在皇帝默許的情況下,魏王妃隻能被炮灰了,大家心知肚明,卻沒人有異議。

    紀婉青其實不是不懂,隻是懂歸懂,卻不妨礙她憋屈。

    她突然很慶幸自己賜婚對象是太子,高煦是一個明理有責任心的男人,因此她當初處境雖難,卻還有掙紮的餘地。

    若換了魏王般人物,恐怕等待她的,就是徹底冷落個一年半載,等熱度下去後,再行“病逝”吧。

    紀婉青回抱高煦,力度很大很大。

    高煦又溫聲安撫幾句,他心中有憐惜,她再聰敏能幹,也不過年方十六罷了。

    “青兒,你也莫要太為那魏王妃傷感。”

    一種方法不大見效,高煦便換了一種,他徐徐道:“梁振軒勾結浙西大小官員,盜賣官糧多達二百餘萬擔,且還巧立名目,收繳各種水腳錢、口食錢之流的賦稅。”

    “農戶耕種不易,又剛經曆過一場大災,如何有餘力負擔?”

    說道此處,他聲音冷了起來,“半饑半飽混過一年,已算不錯,甚至有些饑腸轆轆,不得不賣兒賣女,好換取口糧。”

    這話題很沉重,紀婉青不禁抬起頭,靜靜聽高煦說話。

    “魏王妃娘家不算豪富,當初她出嫁卻十裏紅妝,琳琅滿目,這裏麵有親舅舅的大力添妝,幾乎已占據了她嫁妝的一半。”

    “這裏麵便有梁振軒貪昧下的錢銀。”高煦垂眸看紀婉青,道:“你想想被迫骨肉分離的人家,再想想饑腸轆轆,終日以薄粥飽腹的百姓,你就不會太為她感傷。”

    他眉目一片冷肅,“這等國之巨蛀,禍害百姓者,當連根拔起,一個不留。”

    “殿下說的是。” 經高煦這麽一說,紀婉青傷感全無。

    是啊,想必梁振軒多年也補貼了親姐娘幾個不少,魏王妃既然得了實際利益,享受了不應得的百姓血汗,那麽今日食了惡果,也算天理循環。

    她那些許物傷其類之感也盡去了,隻仰臉認真道:“殿下為皇太子,真乃百姓之福也。”

    紀婉青突然明白,為何諸多中立保皇黨,都默認皇太子為唯一皇位繼承人。為何她親爹對東宮如此推崇,寧願與紀皇後臨江侯府關係日漸緊繃,也堅持不改其誌。

    高煦當得起。

    “是嗎?”

    氣氛漸鬆乏,他含笑撫了撫她的臉,挑眉問道:“青兒也知道百姓之福。”

    妻子目露激賞,大力誇讚,神色難掩崇拜,是個男人都會心情大好,高煦也不例外。

    “我怎麽不知道。”紀婉青嗔了他一眼,“殿下莫要小看人。”

    “好,好,孤不小看你。”

    回應他的,是一聲嬌哼。

    *

    魏親王府。

    王府大氣磅礴,庭院深深。後宅正殿雕梁畫棟,乃魏王妃所居之地。

    這個一貫安逸的人間富貴鄉,近幾日來卻一反常態,氣氛緊繃壓抑,來往宮人太監皆躡手躡腳,不敢多弄出丁點聲音,唯恐遭了殃。

    偏偏越是緊張在意,越是容易出岔子,丫鬟手一顫,“劈啪”一聲打碎了茶盞,她慌忙跪下請罪。

    “行了,笨手笨腳的,下去吧。”

    魏王妃連日心煩氣躁,憋了一肚子氣,不過這丫鬟是她陪嫁過來的,因小事太過責備不合適,她緊蹙眉心,揮了揮手。

    丫鬟忙撿起地上碎瓷,連爬帶滾出了門。

    “娘娘,娘娘!”

    這時門簾子一掀,王妃乳母李嬤嬤衝了進來,她一臉驚慌,讓正翹首以盼的魏王妃心中猛地一沉。

    “嬤嬤,可是舅舅那邊如何了?”

    魏王妃娘家並非世家,父親任三品光祿寺卿,官職倒能夠上皇子妃之父,不過這位置卻握不上太大權柄。

    她能被皇後選中,全因親舅梁振軒沒有嫡女,又非常疼愛她之故,舅舅就是她立身倚仗。

    如今這個倚仗眼看著倒下,她如何不驚慌失措。

    “娘娘,老奴剛命人打聽到消息,那張進已將吏部左侍郎呂亮,以及戶部郎中金立安、吏部郎中曹越都收押了。”

    魏王妃父親因為關係太近,被勒令閉門候查,親朋好友避之而不及。娘家無法第一時間得悉案件進展,她隻得使人從別處探聽。

    這樣直接導致了魏王妃消息的滯後,大清早便發生的事,她快響午才獲悉。

    她不可置信搖了搖頭,喃喃道:“嬤嬤,嬤嬤你說什麽?”

    實際魏王妃聽得很清楚,心底最後一絲僥幸盡去了,梁振軒不是被冤枉的,且案件之大超乎她的想象。

    “娘娘,舅老爺眼看撐不住了,那我們日後如何是好?”李嬤嬤目露恐懼。

    古代是農業社會,動了朝廷賦稅,便是動搖國本,沒有哪個皇帝能容忍的。且古代講究誅連,一旦案情過大,不但所有涉案人員,即便是主犯們的九族都跑不掉的。

    魏王妃娘家關係親近,必然是其中之一。

    至於嫁入皇家的魏王妃倒能幸免,不過這正妃之位,肯定是坐不住了。

    魏王殿下平日與王妃關係融洽,但這又當得了什麽,男人要翻臉,那會比翻書還快。

    魏王妃頹然坐回美人榻上,身軀微微顫抖,“還能如何,隻能靜觀其變。”

    她雖出身不算頂尖,但自幼有強勢舅家撐腰,過得是順風順水,沒想到平生第一次遭遇挫折,就這般大。

    李嬤嬤愁容滿麵,不過她瞥一眼滴漏,還是勸道:“娘娘,先傳午膳吧。”

    不吃不喝也挽回不了什麽,魏王妃心亂如麻點點頭。

    傳膳的丫鬟下去了,隻不過,這膳食到底沒能傳來,來的是另一群意想不到的人。

    這群人來得很突兀,連通傳也沒有,大喇喇闖進王妃正房內殿。(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