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 六十五 章
字數:6969 加入書籤
早在紀婉青清醒之前,天亮後, 皇後便火急火燎遣人前往陳王府別院, 召小兒子進宮。
魏王觸怒聖上, 連夜被押回府, 勒令閉門思過。這麽大一件事, 此時已經沸沸揚揚了。
陳王昨夜的動作是很謹慎的, 用的都是潛伏在坤寧宮人手中的心腹, 他肯定,並無半點痕跡留下, 更不可能被人察覺。
隻不過, 他明麵上是關切兄長的好弟弟,實際上,也極關注謀算是否達到預期效果, 當然立即稍作整理,準備出門。
剛要上馬, 便碰上前來召他進宮的太監, 於是, 目的地便是行宮。
“燁兒。”
陳王一踏進戲蓮閣, 皇後便握住他的手, 焦慮道:“你哥哥昨天遭了東宮算計。”
昨夜皇帝拂袖離去之後, 立即下令將事情徹查一番。東宮幾乎沒伸手, 那丁點痕跡早已抹幹淨, 而陳王也確實沒露餡。唯獨皇後, 全程幾乎是她布置的, 事後潑髒水也被高煦洞悉先機,利落避開。
她雖謹慎,但影影綽綽的指向還是有的。
這正好印證了昌平帝心中猜想,他大怒,天不亮便令孫進忠前來,嚴厲嗬斥皇後長達一個時辰。
皇後正位中宮十多年,頭一次遭遇這等挫折,麵子裏子都沒了。她臉色陰沉,眉心緊蹙,對東宮恨得咬牙切齒。
隻不過,雖顏麵掃地,宮權被分割,但對於焦頭爛額的皇後而言,當務之急依舊是魏王。畢竟,她這輩子最大的倚仗,是膝下兩個嫡出皇子,以及聚攏在麾下的朝中勢力。
隻要兩者無恙,其他的稍後都能扳回來。
“你哥哥如今惹了陛下厭棄,正閉門思過,手上差事也卸了。”一見了小兒子,皇後也顧不上敘述其他,趕緊撿最要緊的事務說起。
“母後已經給你舅舅傳了信,他會使勁,你先把差事接過來,暫時先替你哥哥掌著。”
聽到皇後前半句,陳王先一喜,隻是後半截子話一出來,他的心便從半空重重落地。
“暫時”替他哥哥掌著。
魏王已經被大受打擊,觸怒皇帝,結下一個幾乎不可能解的疙瘩。皇後卻從未想過舍棄大兒子,視眼前優秀的小兒子而不見。
陳王的嘴角有些僵硬,頓了頓,才接話道:“我知道的,母後。”
皇後心神不寧,並未有發現兒子的小異常,得了陳王回應,她點了點頭,“燁兒,如今境況不好,母後也不多留你,你趕緊出宮,先找你舅舅,商量一下該如何替你哥哥解困。”
從進門到離開,陳王不過站了片刻,連椅子也沒沾邊,便立即出宮,前往臨江侯府別院。
他以為,母後始終是婦人,而舅舅浸淫朝堂已久,眼光終究不同。
可惜,陳王失望了。
“你母後的傳話,我已接到,並安排下去了。”
魏王手上大部分朝務,都是紀皇後一黨要員協助的,這些事情換了人來,桃子肯定摘不好。皇太子避風頭不會插手,而中立黨也不會涉足,臨江侯周旋一番,讓陳王接過來不難。
“近日,殿下要辛苦些。”
紀宗文拍了拍小外甥仍響單薄的肩膀,歎了口氣,“魏王殿下,恐怕仍需閉門一段時間。”
聞弦音而知雅意,很明顯,臨江侯也沒有讓陳王取魏王而代之的念頭。
陳王的心一下子沉到穀底。
昨夜,他固然想過此事不易,一次肯定無法徹底成功,但他卻完全沒想過,會無法撼動魏王的地位分毫。
皇後與臨江侯,兩個坤寧宮一黨的靈魂人物,魏王捅了這般大的一個婁子,卻無半點埋怨憤怒之意。
陳王慣會掩飾情緒,心下諸般念頭閃過,表麵也不露一絲,應了之後,他隱晦試探道:“那二哥之事,該如何是好?”
提起這件糟心事,紀宗文也蹙起眉頭,“昨夜得了你母後的傳信,我已細思良久。”
“目前陛下正在氣頭上,魏王殿下及我等應暫且蟄伏,不動即是上策。”
他再次拍了拍小外甥的肩膀,勸慰道:“你也莫要太過擔憂,你兄長到底是嫡出皇子,要與東宮抗衡,暫時還是無人能取代的。”
麗妃所出的四皇子,要成長起來還遠得很,等昌平帝冷靜下來,他還是得把魏王放出來,並給予差事的。
“無人能取代?”
陳王心底默念一遍這句話,他再次被忽略,但作為一個擔憂兄長的弟弟,他狀似釋然笑了笑,“舅舅說的是。”
“好。”
紀宗文點了點頭,既然目前的策略方針已定下,他便說起另一件事,“我近日需悄悄回京一趟,殿下接過朝務後,蕭規曹隨即可。”
諸事商量妥當後,陳王跨馬離開臨江侯府別院,剛轉過街口,他立即陰了臉。
看來,要取魏王而代之,任重而道遠。
*
陳王滿懷期待出門,大受打擊而歸,回府閉門一個多時辰後,他除了心思更深沉,眸光更堅定,表麵看著,並無甚變化。
他儼然是個努力幫襯兄長的好弟弟,已在馬不停蹄接手朝務。
然而,雖皇後臨江侯二人與陳王說話時,是屏退來了所有人的,但隻要知悉內情者,從陳王的表現,便能窺出端倪。
消息在午膳前,便到了高煦手裏,並沒有讓他詫異。
如今妻子問起,他便告訴了她。
紀婉青大奇,“難道皇後與臨江侯,一絲一毫動搖的念頭亦無?”
答案是肯定的,否則陳王絕不會這般受挫。
“麗妃要協理宮務,四皇子即將封王開府,皇後與臨江侯,就感覺不到威脅嗎?”
紀婉青一臉疑惑,高煦失笑搖頭,“青兒,這是你不了解朝中局勢。”
昌平帝雖為人強勢,但說實話,他理政能力真心一般。他在位已經二十載了,王朝之所以沒有顯出頹勢,原因有二。
其一,先帝英明,給打了一個很好的底子。
其二,俱因朝堂內外,還有一幹能力卓絕的文臣武將保皇黨。
譬如,當初的紀婉青之父紀宗慶。
這群人大部分曆經兩朝,不管他們怎樣認可皇太子為繼承人,那也僅是繼承人罷了,如今,他們是尊皇帝為主子的。
昌平帝雖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他卻有一個好處,那就他非常清楚自己倚仗,若想穩坐龍椅,離不開這群人。
這群人忠心於他,雖說在繼承人上偏向太子,但小問題影響不大。
他不放心的話,抬起人來與東宮抗衡便是了。
於是,便有了紀皇後母子的崛起。
皇帝的心思,中立保皇黨也知道。既然奪嫡必須存在,那麽作為繼後嫡出的魏王陳王,便被這群中堅力量承認了資格。
哪怕他們並不支持對方。
魏王能被默認,少不了他嫡出的身份。若是換了庶出的四皇子,就很不容易了,多費些心思也不是不成,不過難度會大太多。
特殊的君臣關係,造就了特殊的朝中局勢,若是皇帝英明神武,四皇子的困難將不複存在,可惜沒有如果。
短時間內,四皇子想要取代皇後母子,成為抗衡東宮的新力量,是不可能的。
所以,昌平帝最後,還是不會讓坤寧宮倒下去的,即使憋著氣,也不會繼續打壓。
“日後有了契機,魏王便會重返朝堂。”況且,這個契機也不會太遠。
高煦看得分明,想必臨江侯也懂。
他將如今局勢掰扯開來,細細給妻子解釋清楚,“再者,十幾年時間,培養一個繼承人並不易,不到萬不得已,魏王是不會被替換的。”
如今若輕易不要魏王,萬一日後陳王也出差錯,那又該換成誰?
也是因此,高煦才會借陳王的手謀算魏王。畢竟,陳王明顯比其兄優秀,二人相比,當然魏王更好對付。
紀婉青恍然,說來也是,魏王還能挽救一下,沒到非舍棄不可的地步。
“想必,陳王不會死心吧。”
有壓迫就有反抗,越不公平,怨憤就越大,強自按捺在心底,隻會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
紀婉青得出結論,仰臉看向高煦,“殿下,你說可是?”
“正是。”他頷首。
妻子為人聰敏,從前不過少了這方麵的教導,如今一點即透,高煦讚賞欣然,目露嘉許。
“殿下,可是要誇一誇我?”
諸事已說罷,她又俏皮打趣,半跪著直起身子,微微側頭與他平視,笑嘻嘻眨了眨美眸。
不過,紀婉青起身的動作大了些,牽扯了小腹深處,又有些許悶悶痛感傳來,她用手捂了捂。
痛感不明顯,她沒太在意,隻是,高煦卻蹙了眉。
他細細端詳妻子,發現她的臉色與方才相比,似乎差了些,“你身子可還疼?”
那白玉匣中的藥是好藥,以往夫妻房事稍過,紀婉青用了以後,次日睡醒便好全了。怎麽今兒看著,效果好像不大明顯。
也不是不明顯,她身上瘀痕已經淡了,活動自如,就是腹部疼痛沒見好轉。
“張德海,去傳劉太醫。”
說到底,昨夜實在太過,高煦怕自己傷了她。
“殿下,我無事,隻是有些許悶疼罷了,無需召太醫的。”
紀婉青連忙製止張德海,畢竟這種隱晦傷勢,怎麽說怎麽看?羞於啟齒不說,把脈能把出來嗎?
張德海是個機靈的,聞言站住腳跟,麵露難色。
“即便無事,也召太醫過來診個平安脈。”
高煦雖神色溫和,但語氣不容質詢,紀婉青到底沒拗得過他。張德海得令,趕緊出了正房,打發人去太醫署。
“青兒,醫者眼中無男女之別,劉太醫年近六旬,你莫要介懷。”
高煦站起身,直接抱起妻子往床榻上行去,溫聲安撫道:“不過把一把脈,若須近身,還有醫女。”
他這話倒是在理,且已經這樣,那就隻能診個平安脈吧,總不能,讓個六十老頭頂著大太陽白跑一趟。
紀婉青真不覺得自己不妥,畢竟下腹位置隻是微微悶疼而已,很輕,應是昨夜房.事太過所致,緩一兩天就好了。
不過高煦此舉,也是關心她身體罷了。
她“嗯”地應了一聲。
劉太醫很快來了,他是東宮的人,主子傳召,焉敢怠慢,自然是緊趕慢趕。
隔著簾帳,這脈一把,結果出乎所有人預料。
紀婉青有孕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