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埋頭苦幹

字數:5685   加入書籤

A+A-




    穆子期提著考籃慢吞吞地走出小學的大門, 心裏有些唏噓。

    “總算是考完了。”不知何時, 季無病走到他身邊,歎道,“這幾天真是折騰人啊,家裏人比我還緊張, 我爹差點就想親自送我入場了。”

    “嗬嗬, 說明老師對你很關心呀。”相處時間越久, 穆子期自然清楚季無病和季文甫這對父子之間真正的關係,兩人都相互掛念著對方,偏偏很少說出口。這種羞於啟齒的感情大概是源於季文甫對季無病從小到大的嚴格要求, 或者是與季無病母親的早逝有關,也有兩人相互間溝通較少的緣故。

    對於穆子期說的話, 這次季無病難得沒有反駁,他抿了抿薄唇, 右手在袖口和懷裏摸索了會, 終於記起不能將手帕等雜物帶入考場的規定, 想了想, 還是沒有用衣袖擦汗。

    穆子期嗬嗬一笑,現在季文甫已經不是芙蓉小學的山長了, 半年前他被調到縣城,職務是小學副山長,估計沒有幾年就會由副變為正。

    “不知道明州高級中學的錄取率如何?上一年的師兄們才有兩人考上, 今年有四個縣的考生一同參加考試, 合計有兩千餘人競爭。聽阿初說上一年度錄取率隻有百分之六。”穆子期隨口說了一句, 按照這個概率的話,他們三個都是能考上的,剛從考場出來的他明白,沒有意外的話,他肯定能考上,唯一的問題是,他到底能不能排在頭名?

    頭名不僅意味著榮譽,更意味著金錢。呃,雖然他還不知道如果得到第一名會有多少獎勵,但以教育部和官衙一向的作風,不會沒有,定會比小學那次還要多。

    不要怪他鑽進錢眼裏,穆子期始終認為,對於目前的他來說,錢財是必須講究的。有時候,想孝順也是需要金錢的。比如老葉氏,如果他們家有錢,何必讓她老人家親自出來開店,親自動手幹活?

    老葉氏養尊處優大半輩子,如果不是生計所迫,又何必出來辛苦勞作?

    “我不怎麽關心這個。”季無病皺了皺眉,即使他這次不幸落榜,以他的算學成績,再去參加半個月後舉行的特長招考也來得及,這是專門為一些偏科的學生設置的。

    唯一值得猶豫的是,通過特長進入高中的學生,如果跟得上進度,以後的工作大半都會與此有關。比如算學,如果季無病通過算學成績入學,那大學他就必定被安排讀算學專業。

    “你們兩個當然不用關心這些。”有一位同窗正好走在他們身旁,頗為羨慕地接口,“你和穆子期一定能考上高中,我就不一定了,這次格物和算學的題目非常難,我正好算學太弱,怕是要丟很多分。唉,考不上高中的話,我可能得去那個什麽職業技術學校了,不過聽說造船專業最好,還未畢業就被朝廷的幾大船坊預定,船坊的待遇一向好。”

    他的成績還算不錯,但對考高中沒有很大把握。

    穆子期對於這種古今結合的詞語已經聽習慣了,不再覺得別扭和違和。相反,這讓他有一種回到前世的錯覺,心情頗為愉悅。

    再仔細想想,此時的大夏有著前一世剛解放時那種百業俱興的衝勁,從上到下都充滿了拚勁,大家都在努力生活。

    “去讀師範專業也不錯。”穆子期建議,“老師每年有兩個假期,不會太辛苦。”福利待遇也非常好,是他理想職業中的一種。

    “真不明白,想當老師竟然要專門經過學習?咱們班上的老師可從來沒有讀過這些專業,都是高中一畢業就過來教我們。”這位同窗吐槽。

    “朝廷開設這所師範學校自然有他的道理,這總歸是一件好事,大家可以多出一個選擇。”穆子期馬上道。

    是的,大夏連這種職業技術學院和師範學院都冒出來了,畢業的學曆會是中專,專門為各行各業培養中等人才,比如造船、會計、棉花加工、棉花檢驗、棉花經營等專業,這是為了應付越來越大的貿易需求,也讓初中生多出一個選擇。

    當然,目前整個大夏各建立一所,主要是師資力量不行,培養的專業人才還不夠多,要不然高中也不會招生那麽少了,老師不夠用啊。

    穆子期知道,如果可以的話,三位大佬可能恨不得馬上培養出一批經過新型教育的大學生出來,好加快大夏進入工業社會的腳步。

    回首曆史,他們知道後麵的發展,自然知曉教育的重要性。

    他看過報紙,早已大致推測出自己所處的年代,這時的英國已經出現改良過的蒸汽機,第一次工業革命已經吹響了號角,如果按照上個世紀的時間來算,應該是十八世紀七十年代。

    在這場暫時不見硝煙的戰場中,他們大夏要把握好天賜良機,快速發展才是硬道理,這一次,地球霸主興許就是自己了。

    “穆子期說得有理,萬一考不上高中,如果不想考軍校,又不想複讀,我們還得到各個作坊麵試,在等待的時間裏肯定很煎熬。”

    這位同窗的話拉回了穆子期飄遠的思緒,他發現自己想太多了,國家大事暫時輪不到他關心,有這個精力,他還不如想想這個假期該做些什麽。

    一個多月的假期啊,想想就很美好。

    恰好這時,穆子期看到季無病家裏的下人了,大家就揮手告別。

    今天是最後一場考試,穆子期早就說過不許家人來接,他自己回去就行。他的身體健壯得很,一連考四天都遊刃有餘,不像旁人,有些體弱點的考生臉色變得蒼白,再加上考不好的影響,現在整個人已經搖搖欲墜了。

    他看向季無病的背影,注意到他走得極穩當的腳步,心下稍鬆,看來好友身體真的大好了,心中很是高興。

    在回去的路上,發現穆子清早早就在榕樹街的街口等候,一見到他就不顧方才一起說話的小夥伴,整個人直接衝了過來,抱住穆子期的胳膊,歡喜極了,眉梢都帶著喜悅:“大哥,一切順利吧?”

    “還好,能做的事我都做了,現在隻剩下盡人事聽天命了。”穆子期嘴角微翹,看向樟樹下的幾位小少年,見他們正往這邊看,於是就朝他們點頭示意,再看向穆子清,“你們明天要繼續上學,後天就要考試了,需要大哥幫忙做什麽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穆子清今年就要上初中了。

    “大哥,你再幫我把格物課串講一遍吧,我就這門課覺得不大有把握。”穆子清想了想就說道。

    “好,明天你們應該不會上什麽課,去學校報到後就可以回來,我再跟你講。”穆子期毫無壓力,由於一直輔導弟弟妹妹的功課,他對於四年級的課本很是熟悉,加上有以前的經曆,依然能把整本背下來。

    “子期哥哥,你這次考試能得第一名嗎?”兩人還未說幾句話,樟樹下就突然竄出一名年約十一二歲的孩子,他跑到穆子期兄弟前麵,劈頭就問。

    穆子期微微一驚,很快就收斂起來,看著他笑道:“小鐵頭,你為什麽想知道這個?”他叫起對方的乳名,這是穆子清的同班同學,平時玩得比較好,住在街口附近,家裏開有一家絲綢店。

    “因為好多人都想知道呀,大家都說你讀書很厲害,老是第一名,不知道這次能不能考好。”鐵頭很是認真地回答,抬起頭來盯著他,一字一字地說,“子期哥哥,你一定要考第一名啊,我覺得你是我見過的,讀書最厲害的人。”

    穆子期聞言,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他微微彎腰,用手摸摸鐵頭的腦袋,語氣很是溫和,道:“你現在還太小了,見識太少,等你以後見多了就知道,子期哥哥可不是讀書最厲害的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其他地方厲害的人可不少,子期哥哥和你說實話,成績還未出來,我不知道到底考得如何,興許會讓你失望。”

    這次中考可是除去南洋之外的所有地區一起統考,大家用的是同一套卷子。當然,剛加入版圖的福省不算,那裏剛剛解放,滿目蒼夷。

    “才不會失望呢!”鐵頭的腦袋也不敢動了,紅著小臉蛋低聲說道,“我覺得子期哥哥是最厲害的,什麽題都難不倒你,你都會做。”

    他平日裏最羨慕的是穆子清有這樣一位讀書好的哥哥。

    “哥,奶奶在家等我們了,快回去吧。”穆子清看到這一幕,猛然搖搖穆子期的手臂,語氣帶著一絲嬌氣。

    穆子期略有些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轉頭對著鐵頭笑道:“你的朋友在叫你呢,快回去吧。”

    鐵頭有些依依不舍地離開,這邊,兄弟倆繼續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不少熟人,有街坊鄰居,也有經常來吃餃子的熟客,大家對他們很是熱情,紛紛關心穆子期的考試情況。

    穆子期淡定自若地應付一通,說話滴水不漏,省得叫人抓住把柄。說真的,這些人熱情歸熱情,八卦能力也著實厲害,他可不敢把話說太滿,省得傳得滿城風雨。

    好不容易回到家,老葉氏見到他很是高興,一個勁地拉著穆子期的手說考試都考瘦了,這讓他哭笑不得。

    才四天的功夫,怎麽可能會瘦?

    “老太太,穆大哥,開始擺飯了?”兩人說話告一段落,一直站在旁邊的劉延萱脆聲問了一句,還看了穆子期一眼。

    “擺吧,大郎一定餓了。”老葉氏立即說道。

    穆子期扶著她的臂膀,見劉延萱和瑞珠從村裏趕過來,已經在做開店的準備工作,忍不住笑道:“奶奶,你總算重新開業了,再不開,那些熟客就該有意見了。”

    “有意見也沒用,誰叫正好碰上你要考試?這中考可是頂頂要緊的,不比小升初。”老葉氏不以為然,“隻要咱們店鋪幹淨,味道好,價格適中,他們還會回來吃。再說了,等你考好了,店裏的生意會更好。”

    大概是知道穆子期的成績,他們這裏有不少人會特意帶著孩子來吃一頓餃子。當初老葉氏看久了才明白。

    “對了,今天下午驛站那裏送來一封信,寫著你的名字,我看了下信封,是那什麽算學報紙寄過來的,估計是稿費。”老葉氏不等穆子期回答,突然想起了什麽,又一臉驕傲地說道。

    “應該是我上次的投稿被錄取了。”穆子期點點頭,這不是第一次收到中學算學報的稿費,想了想,他終於知道自己這個暑期該做什麽了。

    寫一篇推理破案的小故事,再把自己的讀書筆記整理一遍,就這兩項工作就足夠他忙活了。

    於是,從第二天開始,等穆子清考完小升初的考試後,穆子期就搬回清溪村居住,正式閉關,不理會外麵的風風雨雨,埋頭苦幹。(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