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 逍遙派首席大弟子

字數:4845   加入書籤

A+A-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梁範感歎一聲,魏弓頭拍拍他肩膀,繼續前行。

    決曹掾沒有單獨公房,屬於州府屬官。

    魏弓頭讓他在小院外等候,自己先行稟報。

    步入公獬,隻見一人在伏案寫作,想必就是名滿千古的陸遊,陸務觀。

    一道剛毅的目光射來,麵龐堅毅,眼鼻堅挺。堅韌不拔的鬥士!千古詩人不但麵像堅毅,身姿也是挺拔高峻,精壯魁梧,若是著一身武士服,更像一員儒將。

    “小子,魏弓頭說遇見海外歸來的讀書人,你騙他尚可,在某家麵前,還不露狐狸尾巴?”

    聲若洪鍾,雄渾寬厚,若非梁範見過世麵,非市井小民,說不得就跪在地上。

    他可是穿越千年的來客,什麽大場麵沒見過,這等下馬威,小意思。

    不過見到活陸遊的激動,仍舊是難以言表。

    “總算是見到活人了!”

    “嗯?”

    “見過陸決曹,不是那個意思,隻是一時激動。”

    “……”

    “在下逍遙派首席大弟子,梁範,草字臨波,決曹若有疑慮,盡管詢問,小子不敢有絲毫隱瞞。”

    陸遊的第一感覺,此子確實出身大家,見過世麵。

    但是真實背景麽,還需慢慢確認。

    “你是從南洋歸來?”

    “久不在君子之鄉,師尊恐我沾染野性,特意帶回故土。”

    “那你來說說,勃泥和麻逸,風物如何?”

    梁範雖然沒去過菲律賓、印尼,但電視上見的不少,反正陸遊尚未去過。那就牛撿大了吹,反正沒人收稅。

    ……

    “見識不錯,學識如何?少年郎,我來問你,既然素來漂泊,對眼下我大宋,可曾有感而發?”

    考校文采,還是命題作文,還好梁範腦海有千年詩詞庫中精品,稍作思考,眼前一亮。

    “在下追隨師父行走大江南北,有些念想,當中一首一直未能圓滿,今日得見一小女娘,總算完成。”

    “吟來。”

    醉裏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裏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

    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太年輕

    “妙極,妙極!這闋破陣子,比之前朝李氏那首,高明太多。難得你一屆高門弟子,也曉得為國盡忠,不過,最後一句太年輕,未免有些淺白,尚需斟酌。”

    “還請決曹賜教。”

    梁範麵不紅,心不跳,心安理得把辛棄疾作品據為己有。

    至於如何回報,那也簡單,幫助其實現願望,不給他寫這闕詞的機會便是。

    “詞中沙場征戰的熱烈,意境雄奇,能看出你小小年紀便有殺敵報國、恢複山河、建立功名之壯懷。這最後一句,的確不好接。若是年歲大一些,比如老夫,自可換成‘可憐華發生’。”

    陸遊徘徊幾步,說出想法。

    梁範嘴裏如同塞個鴨蛋般,怔在原地。

    宋詩第一,果然非同凡響,可憐華發生和原作當中的可憐白發生,何其相似!

    這就是大詩人的底氣吧。

    “梁小子佩服,決曹此句,點睛全文。”

    陸遊說著,執筆就在宣紙上開寫,筆走龍蛇,蒼勁有力,一口氣噴薄而出。

    “這闕詞送與老夫可否?”

    “寶劍贈英雄,在下拙作雖非保劍,若決曹喜歡,樂意至極。”

    見梁範應允,陸遊便在題頭寫上一句“贈福州決曹陸務觀”。

    不得不說,陸遊的字體,古往今來也是一等一的佳作。

    “燈下書成鐵硯穿”,並非浪得虛名,能看出鑽研各大家,兼容並蓄的痕跡,最終自成一派。

    “大家之風!”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沒人不喜歡恭維。

    顯然,陸遊對自己寫的頗為滿意,不過一轉頭看見作者,“臨波,既然是你的詞,不如寫一篇?”

    梁範一聽,腦袋搖的和撥浪鼓一樣,連忙推辭。

    “晚輩跟隨師父習得硬筆,乃逍遙派千年獨門秘技,尋常筆用的生疏,不敢獻醜。”

    陸遊一聽,翻看他手,果然見不到常年握筆的痕跡。歎息一聲,“貴派祖師鐵心遠離俗世,寫不得一手毛筆字,自然也就得不到青睞,好手段。”

    梁範知道陸遊是傑出詩人,卻想不到上來就考校。心裏暗自僥幸,幸虧學生時代喜歡背詩,腦中藏貨不少。

    不過,並未結束。

    “金人勢大,收複中原、複我宋室,乃我輩畢生事業。臨波既是名門高足,可有何見解?”

    這是策問,單考校文學素養不行,還要問及國家大事。

    也難怪,梁範奇裝異服,口音怪異,不懷疑才有問題。

    這難不倒他,作為一名軍迷、曆史謎,後人關於宋金形勢爭論數百年,從曆代學者到論壇,不少成型方案,信手拈來即可。

    “在下以為,若要收複失地,無外乎強我弱敵。”

    “紹興合議之後,中興名將凋零,軍士也在奸相秦檜手段下,削弱的厲害。若靠現有軍兵,欲實現北伐大業,恐難上加難。”

    “其一,嶽家軍昔日精神早已不再,遑論其他兵士。”

    “其二,現有軍士不是多年兵痞就是失去銳勁的兵油,或許經驗充足,但戰意成疑。”

    “其三,金兵勢大,戰力雖有下降,但兵員眾多,兵鋒猶在。”

    “因此,在下以為,可在西邊利州路及海上采取攻勢,逐漸蠶食金人,而淮河一線,則以襲擾為主,保持防禦態勢。在後方編練幾隻敢戰新軍,徐徐圖之,一但時機成熟,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狠狠的在金人腹心來上一刀。”

    他喘口氣,繼續。

    “發揮我宋人能工巧匠特長,造新戰船火器,增強遠程打擊能力,編練抗擊騎軍合適戰法;養精蓄銳,和市抽吸女真西夏血液,海船貿易從勃泥、麻逸等地獲取物資。如此,大業可圖。”

    梁範一番慷慨陳詞,陸遊聽的耐心。

    富國強兵,十個士子中,八個都能說出花。

    但能條理分明,細化如斯,便少之又少。

    “為何兩線攻擊,中線防禦?”陸遊問。

    “中線雖有淮水大江阻隔,但平原為主,金人騎兵一馬平川,能夠防禦已是萬幸,若以步軍進攻,實乃以短擊長。”

    “西線不然,山地為主,地形破碎,不利騎兵展開。海上更不肖說,大宋國土之上,最好的造船工匠在福州泉州,改良大食遠海戰艦,金人水師徒有數目優勢,在堅船大艦麵前,必落下風。”

    “遠程打擊火器又作何解?”(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