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一四 算學傳承

字數:3264   加入書籤

A+A-


    遠看古代以及近代科學史,尤其西方,大多充滿血腥和殉道者。

    古希臘時期,有著名學派,就是傳聞中發現勾股定理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學派名以創始人名字命名,畢達哥拉斯曾旅居埃及,後又到各地漫遊,很可能還曾去過印度。他遊曆生活中,受到當地文化影響,了解到許多神秘宗教儀式,還熟悉它們與數的知識及幾何規則之間聯係。旅行結束後,他返回家鄉開啟開掛人生。

    由於政治原因,他遷往位於南意大利的希臘港口克羅內居住。在此創辦一個研究哲學、數學和自然科學的團體,後來便發展成為有秘密儀式和嚴格戒律的宗教性學派組織。畢氏學派認為,對幾何形式和數字關係的沉思能達到精神上解脫,而音樂卻被看作是淨化靈魂從而達到解脫的手段。

    作為科學,原本應該是追求事物的本源,發現其背後的內在聯係,當時當他和神秘學以及宗教聯係起來,也就變了味道。

    有許多關於畢達哥拉斯的神奇傳說。如,他在同一時間會出現在兩個不同地方,被不同人看到;還有傳說,當他過河時,河神站起身來向他問候:“你好啊,畢達哥拉斯”;還有人說,他的一條腿肚子是金子做的。畢達哥拉斯相信人的靈魂可以轉生,有人為嘲弄他的宗教教義而傳言,一次當他看到一隻狗正遭人打時,他便說:別打了,我從他的聲音中已認出,我朋友的靈魂是附在這條狗身上。

    如果有人要想加入畢氏團體,就必須接受一段時期的考驗,經過挑選後才被允許去聽坐在簾後畢達哥拉斯的講授。隻有再過若幹年後當他們靈魂因為受音樂不斷熏陶和經曆貞潔的生活而變得更加純淨時,才允許見到畢達哥拉斯本人。他們認為,經過純化並進入和諧及數的神秘境界,可以使靈魂趨近神聖而從輪回轉生中得到解脫。

    把科學和宗教兩種事物結合起來,或者出對於一些無法解釋現象的妥協,或者是想用精神控製法宣揚學派。

    “勾股定理的證明,大概還應當歸功於畢達哥拉斯。傳說,他在得出此定理時曾宰殺一百頭牛來祭繆斯女神,以酬謝神靈的啟示。

    畢達哥拉斯是科學史上最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思想不僅影響柏拉圖,而且還一直影響到文藝複興時期的一些哲學家和科學家。

    然而就是這樣個大家,在因為一個人的無意發現與之相左,竟然殺了他。

    希帕索斯發現,正方形的對角線不能用整數之比來表達。這就觸犯學派的信條,於是規定一條紀律:誰都不準泄露存在無理數的秘密。天真的希帕索斯無意中向別人談到他的發現,結果被拋入大海。

    學派之爭,便是如此,算學傳統的著作,《周髀算經》、《九章算術》、《孫子算經》、《五曹算經》、《夏侯陽算經》、《孫丘建算經》、《海島算經》、《五經算術》、《綴術》、《緝古算機》等書,被稱為“算經十書”。是先輩們總結出的算學經典,也是貨真價實的算學教材和學術著作。

    他們都是經過千百年流傳下來的算學著作,也是目前算學生學習的倚仗,你一個無名小卒,隨隨便便就發表文章用全新的符號來代替,問過他們算學生的感受麽。

    雖然算學方法理論並不落後,在是在梁範要爆發的科學麵前,還是有些繁瑣。用文字來描述一個計算過程,想想都可怕。

    道統之爭,原本是腥風血雨。

    不過,好在算學之人大部分都官職低微,位卑權輕,沒有強勢代表。也多虧如此,算學生走過來時,沒有那份殺氣騰騰味道,梁範感覺自己不會被扔進海裏,也就泰然處之。

    “梁官人,我原有算術應用良好,即便您有新方法,自用便是,為何要詆毀我等舊有方法?”

    人家來找茬倒是無可厚非,梁範發表文章之時,毫不客氣的說古老的計數方法是早該進墳塋的方法,不應該繼續留在在大宋。

    沒辦法,要想讓人們習慣新方式,必然要標新立異。而引起話題,便是以個好方法。

    可惜,方法有了,他忘記算學勢力雖然渺小,並不是對立麵,應該是值得團結的對象。

    轉念一想,也就把打臉計劃藏了起來,畢竟一時爽快,反倒結下梁子,對新型數字和運算符號的推廣可不是什麽好事情。

    “是在下不對,遣詞造句失誤,望各位見諒。”

    一行人傻眼了,這般輕易的就認錯,那他們來的目的又是什麽……

    算學是一門務實學科,得益於千年來儒道昌盛,並沒有出現畢達哥拉斯學派將異見者扔下船或者將布魯諾之類燒了的事情,算學生的精氣神,比較起普通太學生,也差很多,一個仰望星空優越感十足,一個眼看腳下,更多執著於算學本源。

    沒有辦法,原本就是少數派,沒有趾高氣揚本錢。

    看著他們,梁範莫名起了惻隱之心,也是可憐人啊。

    “來,你們看,相比算經,這些祖師們從他處總結來的符號,更為方便和快捷。”

    沒有爭吵,沒有撕逼,算學生們懷著複雜的心情來,卻全都被梁範的忽悠所征服。

    在一個不管是詩詞還是楹聯或者格物之學都超過他們的麵前,沒有任何強勢可言。見識新方法,無異於得到新玩具的孩子,每個人發自內心沉醉其中。以至於,算學博士驚慌失措跑來時,看見一群三三兩兩在討論教材的學生,不禁呆了。

    “你們,不來鬧事?”

    “先生,您快來看,梁官人這些數字和運算符號,能大幅減少書寫,卻又能精準傳達意思。”

    算學博士看那一串符號,“但是修改起來,未免太容易些!”

    梁範笑笑,“涉及到需要防止篡改的場合,其下再用文字書寫便是,數字好改,但是文字卻難。”

    “高,實在是高!”

    不得不說,大宋的數學家或者科學家們,更加有包容精神。或許找一個知己不易,交流還來不及,哪裏有心思去互相攻訐。(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