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一九 嚐試的後果很可怕
字數:4063 加入書籤
那排屋舍不算壯觀,但勝在特別!不說其他,單是那一片片晶瑩的琉璃,就足夠讓人瘋狂。紈絝們終於明白,之前被人稱作梁大傻的梁範敢賣琉璃器,因為在此,他都用來當瓦片!
不對,不叫瓦片,不叫琉璃,喚作玻璃!
春風多寒冷,但陽光並不差。暖房窗戶與尋常人家不同,是木做框,上嵌玻璃,看起來晶瑩剔透,水晶宮殿一樣。
陽光照進來,熱氣蒸騰,日上三竿時甚至需要打開窗子換氣,不然裏麵青菜熱的受不了。
一行人一番請求,總算獲準進入,畢竟花房家家都有,但是做成暖房還用來種青菜的,可是少見,而把暖房做的如同水晶宮,全天下獨此一份。
看著健康青脆的菜蔬,張鎰、潘飛浪、韓傳胄都是不敢置信。這麽好的房子,真用來種菜?太過暴殄天物!
當然,轉瞬間,都找準自己目標,有的人對著玻璃仔細摸索,好生感歎,這麽貴重東西放來做窗戶,簡直要了親命。
也有人對青菜很熱情,比如潘飛浪撅起一根小蔥吃的香甜,香蔥辛而不辣,最是舒坦。
至於那些青瓜和蘿卜,更是嘎嘣脆,脆梨味,鮮嫩多汁,入口生津。
曹珍看看他們,說,“你看看,當初還說俺不像樣,這些個憨貨,有一個算一個,可有半分紈絝樣子?都跟沒見過青草的羊一般!”一邊說著,一邊滿臉惋惜。
“唉,你他娘的,給老子留根大青瓜!”他還沒批評完,發現幾個人眼看就要摘完能吃的,趕緊上去搶。
“竟說他們,你也沒饒了我這青菜啊!”
梁範在後邊喊道。
曹珍一邊往嘴裏塞,一邊嘟囔,“怨誰,冬日裏能吃到新鮮瓜果,城裏那些正店,有一個算一個,一根青瓜發蔫的收你一貫錢,都算他良心!現在不要錢,不吃才傻!吃到就是賺到!”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這是你的名言,還給你。”張鎰也配合道。
“別,別,別,有便宜不占還給我就行,王八蛋這幾個你自己留著。”
幾個人打嘴上官司,隻怕眾人笑成一片。
“病從口入!看看你們,還不如我幾個哥哥聽話!”小七舉著小拳頭喊著。
“七老師,您是擔心我吃完您的零嘴,還是真擔心我們吃壞肚子啊。”徐柏鬆緩過勁來,那股子賤兮兮毛病回來。
“哼,都有!”小七氣鼓鼓的嘟囔道,“是為你們好!”
看著漂亮小娘生氣,紈絝們又是一陣哄笑。
不過,相比起來,更多的注意力還是在滿園菜果上。
尤其在暖房邊上,還一塊單獨隔離場合,其中一叢矮小,一叢高壯。幾人都沒見過,畢竟務農與他們無關,即便有些每年要去自己莊子操持兩天,仍舊沒有見過兩種奇怪東西。
隻見那叢矮的都是小窄葉子,中間結一捧一捧細長果子,有的紅,有的綠,有的剛剛泛黃,看上去很是可愛。
“那是何物?可能吃?”趙洪進問道。
梁範在另一側,沒聽見他說話,反倒是小七眨巴著眼睛,“不是不可以吃,隻是,後果你要負責喏!”
趙洪進小脾氣噌就起來,自己好歹是皇族,雖說是趙廷美一脈,但是,也不是你個小娘能隨意擠兌!
拔起一個,狠狠的咬上一口!
啊!!!
直娘賊!!!
一口,隻有一口,他嘴裏和著火一般,整個人都不好了。趴到水缸邊上不斷往嘴裏潑著水,舌頭外吐,不斷喘息,仿佛是熱極的狗兒一般!
趙洪進這副模樣,剩下幾個人遠遠躲開,生怕他生出幾個獠牙,上來撕咬他們。
“老趙,你……還好?”張子康試探問著。
“完了,不會說話,看來多半是傻掉!”王自敬搖著頭說。
陳鳳翔老神在在的看著那一汪植物,“這魔鬼般的東西,或許是西域來的催情藥吧,你看老趙臉色紅潤,像極了服下……”
“嗯???”
幾個人齊齊轉向他。
“王老八,好東西不拿出來分享。”
“就是,太不地道。”
“總吃獨食,下次有清倌人,不告訴你。”
“唉,我說,你們幾個犢子,喊我要麽老八,要麽八哥,別他娘的王和八一起喊不行?還有,那玩意給你們時候,也不要,現在裝起不曉得?”
“你們幾個,惦記下老子不成?看看成了甚樣。”趙洪進有氣無力的說。
“喏,跟你說了自己承擔後果,沒有騙你罷!”小七遞上來一塊手巾,說著。
“我的七老師啊,這到底是何神物,一口能要人半條命。”
“大哥說了,這可是遠道而來的好東西,名喚辣椒,味道可比胡椒厲害多,尋常人吃上幾個,隻怕幾天緩不過來,用作調味才是美妙,冬日灌上一口湯,身子能暖和半天。”
“有此奇效?”田定光問一句。
“自然……是……能的……也不看看我這渾身汗,一口便如此……”
趙洪進深受其害,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他就是拿摸辣椒的手揉揉眼睛,此刻已經紅腫起來,跟被人打了一拳般。
眾人再看辣椒,雖然依舊長勢不錯,模樣嬌小,但是那些小小的辣椒此刻竟然有些紮眼,仿佛是來自地獄的小惡魔一般,分明在嘲諷他們……
他們不敢停留,都遠遠避開到一旁高壯作物邊上。隻見約有八尺高,六尺左右結有兩個東西,層層綠衣包裹,看不出來模樣,但是恁大果實,意味著產量將會很大。
同樣高度的高粱,可是結不了幾個子。但是幾人吸取經驗,再也不敢觸碰。
看見梁範和張鎰、曹珍才打開一個果實看。幾人圍過去一看。
喝!
好大的籽粒,一個約有小拇指蓋大小,一個綠衣裏全是籽粒,看著都像是高產東西。
“這個玉米,能產多少?”張鎰問著。
“多則一百擔,少則五十擔,不懼鹽堿,不懼苦寒,一年一收,可與麥子輪作。”
“多少?你在說一遍!”
“一百擔!”
“啊???!!!”
一陣驚歎之聲。(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