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諸事順暢
字數:6900 加入書籤
大地回春,萬物複蘇。新城到處都是一副春耕繁忙的景象。
杜正杜大人自從開春後每個月都會跑到新城來轉一轉,看著田裏麥苗長勢喜人他比我還高興。雖然他沒提但我知道他其實心裏很煎熬,這段時間潭邑每日都在餓死人。據薑常安排的眼線回報,潭邑人口已經從超過20000下降到了16000多人。由於打仗就會征兵盼望著能當兵吃糧的饑民湧入了好幾千,實際餓死的人是下降人口數的至少一倍。
我坐牛車去巡視各地的農田,杜正毫不猶豫地就跟我一起坐了,真是勇氣可嘉。周國貴族視牛車為平民的東西,薑家用皎光牛作戰都會惹來白眼。
果然人最強的就是學習的能力,有了一次經驗後第二次不但能做得更好還能發現新的事物。今年新城百姓不但更熟悉麥子的習性,還摸索出要在臘熟末期收割,也推斷出了收割的最好時段。各種新的農具在使用著,翻車、筒車甚至是風力、水力磨房這樣的複雜機械都一一建起。農民們很愛惜農具和耕牛,知道怎麽更合理的使用它們,不必要的農具損壞和耕牛受傷患病都比去年大為減少。新城水利設施也更趨於完備,但這不是個能一蹴而就的事情,水利設施建設會隨著土地開墾不斷進行下去。
很多東西我隻有大概的草圖和一個模糊的概念,而新城的人民將它們一個個變成了實物變成了完善的理論,果然一切偉力來自於人民。
杜正一路上感歎良多,他雖沒說但我看出來他很自責,他為自己不能早早引進高產作物和新的農業耕作方法而懊惱。我很想安慰他,但這牽扯到本應該是千百年後才使用的耕作方法和工具,解釋起來實在太麻煩我選擇了沉默。他沒少誇我,但那真不是我的本事,那是我的先人們用了千萬年的時間才積累起來的知識,我隻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感謝天,感謝地,新城風調雨順到了3月底。
按照先前的協議,杜正遷移了超過4000人來新城。他確實是忠厚之人,男女老幼搭配的很合理沒有把老幼病殘趁機拋過來。按說好的,他多分了500多適齡女子在遷移過來的人裏,也給遷移過來的人配發了足夠半月食用的糧食。杜正能做的也隻能到這了,剩下的就是看5月麥收了。
我堅持以工代賑,來的人們立刻被投入了插秧的工作裏,一些虛弱的人就這麽倒在了田地裏再也起不來了。可我隻能狠下心堅持原則,新城沒有餘糧養閑人,必須熬過今年。不過也不能就這麽仍他們自生自滅,我購買了一些肥豬殺了給他們滋補身體。他們對我千恩萬謝,對累死親人的事情當做沒發生過一般,還忙著去爭奪死者留下的食物和衣物,在旱魃肆虐下人們都已經對死亡感到麻木了。
新開的稻田加上去年的稻田,我們共計在新城種下了超過17萬畝水稻,在河西種下了93000餘畝水稻光是稻種就播了近22500石。人民真的很辛苦,我們配給製度以存夠種子為第一原則,民眾的配給已經盡量壓縮了。雖然是豐收了,但人民還是吃糠咽菜艱難度日,有些民眾私藏了些糧食,隻要量不大我命令對此睜隻眼閉隻眼。
各地的商人湧到新城來企圖收購民眾私藏的那點糧食,這反而使得新城呈現一派繁榮景象。新城因為有新式農具、新的食品和調料,所以並沒因為那點糧食被收刮幹淨而重歸沉寂,來的商人越來越多,城區已經過於擁擠。
和原住民商議並取得他們同意後,2月初的時候我讓周端、潘省籌備召開了拍賣會。組織商人們競價購買原住民們居所所在的城區土地,拍賣所得六成作為給原住民們的補貼,讓他們搬去了自己的田間地頭另蓋房屋。拍賣的效果很理想,搬去田間地頭另蓋房屋的原住民都蓋起了幾間磚瓦房,而我們的府庫也大大充實了。城中商業街如今已經初具規模,磚木結構的屋子已經完全取代了昔日的茅草屋。隻是很多還在建。
麥收在即,幾日以來我騎著戰羊和林青帶著10名甲兵在各處巡視。
到處都是金黃的麥浪起伏著,在五月火辣辣的陽光下,田地裏辛苦耕耘的農人們滿是汗水的黝黑臉龐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半年的辛苦終於能有所回報了,看著他們的笑容我也感到心情大好。
走到城西農田區時,遠遠就看到一群農民和幾個甲兵在爭執。
我便讓林青上前了解情況。
林青上去詢問了一會後就將農民和甲兵都帶到了我跟前。
帶到我眼前的甲兵我很眼生,由於甲兵操練時我都會借著監督操練為名在旁學習如何操練士兵,我雖不能喊出所有甲兵的名字,但基本一看就知道他是屬於騎兵還是步兵。可是林青帶過來的這4名甲兵我都沒印象,看來是調往汝城的薑寶釧的部下。
看著他們我就頭疼,薑寶釧與我官職同級,所以她的部下並不服我管轄。這次借著薑寶釧懷孕我讓王益前去接管了她的部下。據王益的回報,她的部下一部分人自恃征戰多年勞苦功高根本沒把王益當回事,尤其一部分人在隊長薑恒的領頭下常常頂撞、怠慢王益。
在我麵前的甲兵中有個身穿金屬甲的,態度很是倨傲,他就是薑恒吧。
我轉向林青問:“怎麽回事?”
“啟稟守備大人,這5名軍士摘了麥田裏的麥穗被農人們撞見便與他們理論。”
聽了林青的稟報我看向了薑恒,他急急忙忙把手裏的麥穗丟到了地上。
我直視著他冷冷地問:“你叫什麽名字?”
隨意站著的薑恒很隨便地向我一抱拳傲氣地說:“卑職乃是薑寶釧薑督同麾下的薑家家兵隊長薑恒。”
“汝等不是在汝城嗎?”
“啊,王益需要人回新城辦事,我就跟他說我很久沒見薑督同了就來新城了。”
“王益要你們來做何事?”
“送下麵三個月需要的物資清單,然後護送物資返回。”
“你們的車呢?”
“車坐久了兄弟們悶得慌,就讓車隊先去新城塞了,哥幾個慢慢走過去。”
“為何要摘田裏的麥穗?”
“不知道那是麥穗,以為隻是狗尾巴草而已,所以順手摘了一根,沒想到那些刁民就圍住說要我們賠。”
問完後我不再看對我愛理不理的薑恒轉向農人問道:“他們所說屬實嗎?”
跪在我麵前的農人中一個滿臉溝壑縱橫一身黝黑的老農開口回答:“老爺,眼看還有幾日就能收割了,被摘了我們看著急才上來與兵爺們理論的。”
“你們那麽急為什麽啊?”
“老爺啊,這田裏的哪裏是麥穗啊,都是我們的命啊。老農本是雷城的,我們一村200多口出來逃荒,能走到新城的不到20人啊。”
說完老農俯地大哭,他身後的農人也都泣不成聲。
薑恒見此情景一臉不屑地呸了一口數落道:“你這老奴才真是無事生非,幾根麥穗能值幾何!哼!根本就是想訛錢。”
此話一出跪在地上的農人們臉上都露出憤懣的神色,但是都不敢說話。
薑恒見了更加得意起來,他歪著頭瞅著我口氣輕浮地說:“安少主,您可是我們薑家的少主啊,是我們督同大人的弟弟。這事您可得給主持公道啊。”
聽了他的話,農人們眼中紛紛露出懼色偷瞥我。
我從戰羊上下來,走到了老農跟前伸出雙手邊將他扶起來邊柔聲說:“老人家,您年紀大了本官受不起您的跪啊,快快請起。”
老農誠惶誠恐地看著我,但還是按我要求站起了身來。
等老農站起來後我轉向他身後的農人說:“大夥請都起來吧。”
農人們相互看了看也紛紛站了起來。
等農人全站起來後,我轉向薑恒問他:“本官是何職務啊?”
薑恒漫不經心地回答:“新城、汝城兩城守備。”
“薑寶釧來此為何?你們因何而來?”
薑恒臉色有點白了,他小聲地答道:“薑督同奉薑子命前來協助大人您,我等奉薑子命前來供大人驅策。”
“你眼裏有我這個大人嗎?”
薑恒臉色更白趕忙說:“當然有。”
“督同何種職務,守備何種職務?”
薑恒臉色微青地顫聲回答:“督同領一營,守備守一方。”
“你眼裏有軍法嗎?”
薑恒臉色鐵青地說:“當然有!”
“哼!對上官自呼其名,對本官毫不尊敬,軍命在身卻四處閑逛,本官頒布不得損害農作物爾卻公然藐視,以身試法!”
聽了我的話,薑恒臉色一下漲紅了,大叫道:“你,你這是羅織罪名,我要麵見督同大人申述!”
“會給你機會見到的。林青全部綁了。”
“諾!”
我從身上掏出了幾文錢拿給老農作為被摘的麥穗賠償,然後騎上戰羊返回了新城塞。
請來了薑寶釧,她此時已經身懷六甲孕肚高挺。
我很簡單地向她交代了事情始末,沒給她機會開口便宣布了對薑恒等人的處罰。
薑恒目無上級,怠誤軍機,違反政令,杖責50,革去家兵隊長之職,逐出新城。
其他4名家兵念及是從犯從輕發落,罰麥收時去麥田協助收割。
我宣布完後,薑寶釧想要開口,我冷冷地凝視她,她被我視線鎮住低下頭不敢言語。
事情傳回汝城,原來跟薑恒狼狽為奸的家兵們再也不敢造次,王益趁機掌控了軍隊;新城居民為我的判罰大聲叫好,士兵們也更加約束自己的行為。
就這樣5月初到來了,各處開始陸續收割小麥。
杜正早早趕來,直接賴在我這裏,看來準備吃到麥收完才走。
新城36000多畝,收小麥95000餘石,畝產26石,入庫47000多石;河西31000多畝,收小麥73000餘石,畝產23石。由於糧食大豐收,經商議決定貸出的麥種不用民眾還了,年內會將應付給軍民的利息進行清償,但是不取消糧食配給製度,不過會供給滿足登記在冊的農戶人口溫飽的口糧。首先清償利息的是的屯田士兵們,對他們直接償還了本息,於是麥收後新城塞進行了盛大的婚禮儀式。張北他們的24個人補辦了婚禮,不過他們的妻子大多沒能出場,快得已經在奶孩子了,慢得肚子也很大了。
根據張雲他們傳回的消息,龍寶的3500多畝小麥田收了小麥7500餘石。杜正強行要求以粟米換小麥,直接派兵丁下田全收走入庫作為秋天的種子儲備起來了。潭邑缺水,從漢水汲水也很困難,小麥比稻田更適合潭邑的需要。
不過潭邑依舊開出了稻田15000餘畝,按之前的承諾我給杜正借出了稻種1300石。本來說借了他小麥10000石,他各種撒潑耍賴我不得不給他增加到了14000石。終於這位大爺願意挪窩了,可臨走他又要求張雲、黃安再在他那幫忙到秋收。我開價一人1000石,他馬上同意當場跟我立了字據後就回潭邑安排人手車輛來新城拉糧。他親率車隊返回新城卻隻拉了12000石小麥上車,剩的2000石和我換了張雲、黃安的借用字據。不好意思了,張雲、黃安你們再在潭邑當一陣子外勞吧。
等他走後晚上我跟鳳鳴、龍行說起此事,他們倆相對一視苦笑起來。連我都想到杜正會要求張雲、黃安留在潭邑,所以我們一起合計決定開個天價讓杜正放棄,誰知道他老人家連點猶豫都沒有就答應了。木已成舟後悔也沒用,於是我們開始商議以前一直計劃的事情——招民墾殖。
由於以前缺糧我們沒有大量召集饑民開墾,現在有糧了完全可以主動去召集民眾了。龍行負責新城,鳳鳴負責河西。
沒幾天,汪鵬、夏鬆傳來消息囚龍灣和苦魚灘的長牆、屯堡都已經建好。每道長牆各開兩門,牆高8米兩邊石砌中間夯土,上鋪條石寬3米可供跑馬。屯堡與城牆相連處設有碉樓,如果有變碉樓上有石門落下可以切斷聯係。戍守鄉卒的招募按計劃執行中,各增招騎兵300人,步兵700人,已經大部分完成了。
好事真是不斷啊,六月初傳來了薑子的家令:薑宮俊和薑璃兒大婚,薑家子弟皆需在九月一日前趕回家中。
我、薑寶釧、薑常被指名召回。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