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手珠

字數:4156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係統穿越:農家太子妃 !

    第726章 手珠

    因此這一次也不例外,在穀祺瑞話音落下之後,帝君立刻叫內侍公公將小阿鈺送回寢殿。

    聽說父皇要將自己趕走,敖鈺立時不開心了,超級委屈地說:“父皇,阿鈺的禮物還沒給你呢……父皇,阿鈺走了這麽久,你就不想再跟阿鈺說說話嗎?

    “這一次去古國,阿鈺見識了好多好玩的東西,還交到了一個好朋友呢!父皇,這些事情你都不想知道嗎?”

    一直以來,敖鈺在眾人心裏,都是一個還未長大的孩子。

    這裏麵當然有敖鈺心智不全,心理年齡隻有幾歲的原因。但更多的,還是帝君出於對小兒子的疼愛,而刻意將其寵成孩子模樣的。

    若是說穀博對穀舫落的寵愛,是出於一種愧疚和補償心理;那麽帝君對敖鈺的寵愛,那就完全隻是出於對幺子的疼惜了。

    這是純粹的父子之情,與穀博那種心情是完全不同的。

    因而帝君的麵色很快就變了。

    他站了起來,主動走到下麵,在敖鈺麵前站定。

    “好阿鈺,你都給父皇帶了什麽禮物?拿出來父皇瞧瞧。”

    說話間,帝君背著手,臉上是慈和淺淡的笑容。

    這一幕,看得地上跪著穀祺瑞瞠目結舌1當他反應過來,自己正在直愣愣地盯著帝君的臉看時,他立刻驚慌地垂下了頭,收回自己震驚的目光。

    父王不是說,帝君威嚴深重、不苟言笑,乃君威逼人的典範嗎?

    那現在這又是怎麽回事……

    穀祺瑞心裏一片混亂的時候,敖鈺卻是興高采烈的。

    帝君一下來,他就轉悲為喜了。臉上笑嘻嘻的他,無比寶貝地從懷裏拿出一串手珠,然後再小心翼翼地放在帝君掌心。

    望著掌中的珠串,帝君目光中閃著驚奇:“好阿鈺,這是何物?”

    敖鈺認真地看著自己父皇,道:“阿鈺這次去了容族之人居住的山洞,在那裏,阿鈺同容族的人一起打撈,找到了不少好東西。

    “這個珠子,聽說是可以助人延年益壽的,因此阿鈺便想著用來給父皇做一串手珠。這樣父皇就能一直都這麽年輕,永遠不會變得跟海爺爺一樣老了。”

    掌心的質感告訴帝君,這串手珠既溫暖又柔軟,與普通的珠子並不同。

    雖說不知道所謂的“延年益壽”之功效,是否真有其事。可就憑著敖鈺的這份心思,都能讓帝君將此物視作珍寶。

    當下,帝君便將手珠戴到了手腕。

    同時為了避免這跟卵一樣的珠子磕碎,帝君的動作還十分小心謹慎,看起來與他的形象一點兒不符。

    穀祺瑞再一次遭到了衝擊。

    “好了,小阿鈺,你先回去休息。等父皇忙完了,便去看你,再聽你說你的那些故事,可好?”

    帝君目光溫和地看著敖鈺。

    就連說話的語氣,那也是有商有量的,聽得穀祺瑞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真對這個樣子的帝君,感到極其不適應啊……

    “那阿鈺便先去二兄的寢殿,阿鈺也跟二兄帶了禮物!”敖鈺著,轉身就要跑。

    帝君心裏頗不是滋味兒,還以為小阿鈺隻給吾帶了禮物呢……

    吃醋吃習慣了的帝君,絲毫不以同自己兒子“爭風吃醋”為恥。就這一點來看,他跟太子殿下真的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不愧是父子。

    敖鈺一走,禦書房的氣氛就變得肅冷了。

    帝君望向地麵跪著的穀祺瑞,淡然道:“你也不必跪著了,有事起來再說。”

    說罷又轉向敖千。

    目光微緩,帝君問道:“此行前去古國,任務完成得如何?”

    對於自己的太子,帝君向來是信心滿滿的,不過還是要循例問一下,免得被人誤以為他對此事不上心。

    而敖千的回答也沒有讓帝君失望。

    他拱手,沉聲答:“幸不辱命。”

    “好!”帝君喜,轉身朝龍椅走。

    待坐下後,帝君才望向穀祺瑞。

    “此番殿下前去你古國執行任務,想必你們也出了不少力。吾大喜,自然是要賞賜古國的。”

    “臣惶恐,不敢領受帝君賞賜!”穀祺瑞立即抱拳躬身,出聲道:“此次多虧殿下來得及時,才讓古國免受了一場滅頂之災!若不是殿下鼎力相助,隻怕穀城如今已成了魂種為禍之地。”

    “哦?”帝君沉思,莫非那邪靈殿的動作,竟如此快?

    難不成,連高等王國的王城防禦之力,也抵擋不了靈師的入侵……

    “在古國為禍的靈識荀向芳,已被兒臣押解回宮。”

    然後,敖千便將他們抓捕荀向芳的經過,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說到靳宛出力的時候,敖千並沒有任何誇大的成分。他隻是如實告訴帝君,荀向芳的老巢是靳宛找到的,荀向芳的身份也是靳宛確認的。

    當然了,敖千自己也是有這樣的懷疑的,隻是敖千沒有刻意提起。

    從到古國後的種種,再到靳宛的判斷,與靳宛的付出……這些細節裏,能讓帝君看到的東西很多。

    一開始,帝君就知道敖千是和靳宛同行的。因此對於兩人由始至終都一起行動,帝君並未露出任何異樣的神態。

    而帝君這鎮定的表現,被古祺瑞看在眼裏,那就成了帝君默認了殿下與郡主婚事的信號。

    如果是在以前,那麽古祺瑞或許還會覺得不理解。

    靖凰郡主明明隻是平民出身,靠著好運氣才脫離了平民籍,成為了帝國尊貴的郡主。為何殿下對郡主情根深種,而帝君對此事的態度也是默許的呢?

    但是有了靳宛在古國的種種作為後,穀祺瑞心中就沒有這種疑慮了。

    正如伯樂識馬,即便是好的馬,也需要有一雙慧眼的伯樂才能相中。

    靖凰郡主,就如同那匹好馬。而帝君與殿下,他們就是“慧眼識英雄”的人物,至於另外的人……那隻能說是自己不識貨。

    有些事情的經過,隻有敖千清楚,所以每當這個時候,穀祺瑞便會保持安靜。等到了後麵,需要穀祺瑞補充的地方,穀祺瑞才會開口。

    待得敖千匯報完了,穀祺瑞方才將自己要稟報的事情,呈報給帝君……

    因為事情牽涉到了容族,所以他們談論的時間便長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