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7章(改錯字)

字數:6190   加入書籤

A+A-


    第7章來一堂魔法理論課

    加爾比恩沒學過什麽魔法。

    在英國巫師界,小巫師沒滿十一歲前,大人們是不會刻意去教導他們魔咒的。

    因為,在十一歲前,小巫師的魔力往往才剛剛開始顯現,有些發育遲緩的孩子,甚至會更晚一點兒。

    正是小巫師的這種現象,使得部分傳統巫師家族認為:魔力是與生俱來的,小巫師越早出現魔力的征兆,他的魔力就越強大。

    甚至還有一些傳言,說當年的黑魔王伏地魔就是因為魔力太強大,以至於母親沒辦法承受,才難產而死的。

    [伏地魔:人都已經死了,求不背鍋。那個蠢女人是饑寒交迫營養不良失戀傷心喪失活下去勇氣,才死的。]

    在赫敏格蘭傑正式成為魔法部部長前,這種關於魔力天賦論的說法,一直是巫師界雖然沒有明文說明,卻口口相傳,近乎鐵律的一條規則。

    但當明明是個格蘭芬多,卻一向把拉文克勞的活兒全搶光的格蘭傑部長正式掌權。

    她對這種說法完全嗤之以鼻,一如當年在霍格沃茨時那麽氣勢逼人的訓斥著自家男人羅恩:“這種毫無科學依據的結論,你們到底是怎麽得出的?而且,最好反駁的證據不就在你們身邊嗎?納威8歲才有魔法反應,可現在,誰敢說他是個魔力低下的巫師?”

    羅恩一如既往被她數落的張口結舌。

    最終,他還悻悻地試圖狡辯:“納威是個變異,也許,當年他是被哈利救世主的光環籠罩爆種了一把……”

    “你以為哈利是梅林嗎?還有,你能不能學點兒好,少玩麻瓜遊戲,多看書。”

    赫敏繼續不客氣地說。

    羅恩氣的要死,指著赫敏對哈利抱怨說:“你瞧瞧她,你瞧瞧……”

    站在兩個童年好友之間,哈利無奈地舉起手,示意自己兩不相幫。

    赫敏擺出一副‘我懶得和你吵’的表情。

    她隨手一揮的開始使喚起兩個男人,就像當年決定解救家養小精靈那樣雷厲風行、毫不猶豫、說幹就幹:“少廢話了,都去查資料查資料查資料,分析數據,總結數據……總之,不把魔力發展規律這玩意兒弄明白了,我是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

    羅恩和哈利麵麵相覷,最終,又一次屈服了。

    盡管在這個過程中,羅恩一直嘀嘀咕咕地抱怨。

    但很多年後,哈利不諱言地在傳記中直言:“在伏地魔死後,如果沒有赫敏的督促,我和羅恩大概隻會是做一個普普通通的傲羅,平平凡凡地過一輩子,而不是取得現在這麽多的成就。”

    “怎麽說呢,雖然她讓我做的,我全都不願意……”

    另一頭,羅恩撓著腦袋,在這本傳記裏誠實地說:“但誰叫我愛她。”

    於是,昔日霍格沃茨三人組,時隔多年,再次聚集,開始大張旗鼓的搞事。

    他們通過總結曆年來巫師幼時和成人後的魔力發展,有力的反駁了流傳在傳統巫師家庭中的‘魔法天賦論’。

    “所謂的越早出現魔法征兆,魔力就越強的說法,完全是錯誤的。”

    赫敏在[預言家日報]上的照片中侃侃而談,旁邊配著大量的文字解說:“由於條件限製,我們隻能先簡單調查和大致分析了近五十年的巫師們的魔力發展情況。左邊這張數據圖,是xxx年入學巫師的反饋,其中,大約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小巫師,是在四歲到六歲出現魔力征兆,也就是通常定義上的普通巫師的正常水平;百分之十左右是三歲出現魔力征兆,也就是你們以前常說的天才巫師;還有大約百分之十七所有,是在七歲以後,最晚甚至十歲,臨近入學前才被發現有魔力;最後的數據,有一部分是啞炮,一部分是能收到霍格沃茨錄取通知書,卻在入學將近半年後,魔力才漸漸出現。而這後兩者,就是大家通常意義上的傻瓜、笨蛋巫師。”

    “但讓我們現在看看這些巫師未來的發展……”

    照片中的哈利站在赫敏旁邊,自信滿滿地也掏出了另一份厚厚的本子,裏麵寫滿了各種令人望而生畏的數據:“首先,你們所說的天才巫師,我們前不久專門去測試過,魔力的存儲水平,並沒有像大家想象的那麽龐大。”

    他並沒有去點名,繼續說:“正常水平的普通巫師當中,魔力水平,有好有壞,大家可以看數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至於大眾認知的傻子、笨蛋巫師,事實上,也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麽一事無成,他們的魔力水平……經過最新的測試,目前,絕大多數已經發展的和普通正常巫師的魔力水平差不多,有個別的,甚至魔力水平不遜色於曾經被你們認為是天才巫師的那一類人。”

    最後,羅恩做了一個氣勢逼人的收尾。

    他拿出一隻記號筆,在一張寫著‘魔法天賦論’的紙上劃了一個大大的x,義正言辭地對著所有看報的讀者說:“我宣布,錯誤的魔法天賦論,從這一刻起,成為曆史。”

    (羅恩:為什麽你們說了那麽多,而我隻有一句台詞?)

    (赫敏:說的好象你能記住那麽多詞一樣。)

    (哈利:別吵,別吵,唉,你們。)

    那一年,所有的巫師,都被三人組震的鴉雀無聲。

    盡管很多沒學過數學的巫師,麵對著那一堆堆的數據和各種分析圖表示不明覺厲。

    可通過三人組的傻瓜式說明後,他們還是能明白是怎麽回事,一時間,三觀都徹底顛覆了。

    無數巫師們議論紛紛:

    “臥槽,原來我不是傻子巫師,蒼天不公,爸爸媽媽,要不是你們總給我灌輸些魔力低微,隨便學學就行了,我當年努努力,搞不好現在也是天才”;

    “我早特麽說了,我不是天才,你們這群老不死的非逼我學學學,振興個狗屎家族!現在知道了吧!快別找我了,我急著去開黑。”

    總之,自此以後,‘魔法天賦論’正式成為了過去式。

    霍格沃茨三人組隨後再次聯名,推出了一本‘論小巫師魔法科學發展規則’的著作,並嚐試著提出一個‘魔法感應論’的猜測。

    赫敏在書的第一頁上,用優雅的字體,親筆寫下了這麽一段話:

    魔法究竟是什麽?魔力來源於哪裏?

    這是所有巫師都想追尋的答案。

    如今,我們率先踏上這條真理探索之路,前路漫長,無所畏懼。

    也許幾百年後,同樣會有後人推翻我們的猜想。

    但我們都會為此欣慰和鼓舞,因為……

    真理追索之路,將永不斷絕。

    哈利在書中說:“越是成長,越是對世界充滿敬畏。”

    他不愧格蘭芬多學院之名,大膽提出設想:“魔力到底是否真的源於血脈?在此,我冒昧提出一個猜測,魔力不存在於血脈中,而是本就存於世界中。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巫師應該屬於一群可以吸收、運用魔力體質的一群特殊人。”

    “假如哈利的猜測是對的,那麽,純血對巫師的作用從來不是決定性的,而應該是……加強。”

    作為純血叛逆韋斯萊家庭出身的羅恩,盡管在知識層麵上不如赫敏,在魔法敏銳方麵不如哈利,當他同樣站在傳統魔法家庭的角度,提出了可信度極高的猜想:“魔力也許不源於血脈,但血脈的力量會讓巫師更容易吸引魔力,以及更容易地去運用魔力。”

    “所以,讓我們忘記所謂的天賦,試著用科學的方式來培養小巫師,是不是能讓巫師變得更加強大?”赫敏在書中這樣寫著:“在麻瓜社會中,一些生物學家,會將人的生長和發展劃分階段。我根據之前的那些數據,同樣嚐試著,將巫師的魔力發展,也初步劃分為三個時期:少兒期、青少年期、成人期。”

    少兒期,也就是十一歲前的巫師,剛剛感應到魔力,身體也在慢慢地調整,以適應魔力。

    這一階段的小巫師,不宜學習魔咒,但可以做一些相應的輕微刺激,來進行喚醒,或盡量生活在魔力充足的巫師界。

    青少年期,十一歲到十六歲,這是巫師魔力發展最重要的階段。

    而霍格沃茨會保護每一個小巫師,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發育魔力的家。

    成人期,十六歲之後,這一階段的小巫師成長發育大體告一個段落,但並不意味結束。

    魔力的增長是巫師畢生都可以追求的事情,隻是不會如發育期那麽快速而已。

    經過如此詳細的猜想、有理有據分析,以及一些看起來非常值得一試的建議後……

    三人組在書籍尾頁的照片上一起做了總結:

    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魔力。

    始終存敬畏之心,但要永遠保持敢於反抗權威、探索真實的勇氣。

    這本著作,在魔法界堪稱石破天驚。

    堅定純血主義者德拉科馬爾福在看完後,什麽也沒說。

    但保持沉默,本身也就代表了一種態度。

    一時間,巫師界的魔法理論呈現出了井噴式的爆發。

    無數巫師提出了各種各樣的魔力猜想……

    小巫師們也不再向過去那樣,仿佛從一出生就被定性了一樣。

    他們全都欣欣向榮,滿臉期待地走進學校:‘就算我魔力出現的晚又怎麽了,赫敏部長和救世主哈利說了,學校階段才是最重要的,說不定畢業後,我也是天才巫師呢’。

    因此,生活在新時代魔法界的加爾比恩,在少兒時期各種吃喝玩樂,完全沒有去學魔法的行為,似乎也不那麽奇怪了。

    但潛力往往源於壓力,並不想有朝一日,讓自己的內褲也變成黑珍珠風帆的一部分……

    在一眾長輩言傳身教下,從不缺乏勇氣,如今雖然隻會把火柴變成針的小巫師,卻在每個夜晚都努力的探索著,把黑色內褲變成金紅色,再不濟,銀綠色也行啊!

    作者有話要說:  唔……這章大概會比較枯燥,以前為了避免枯燥,我總會省略一些單純的設定,但這次想試一試,看看把設定說清楚的寫法,會不會對後文的講故事有所幫助?雖然我一直進步不大,但寫東西,總要不停的嚐試和探索嘛。

    然後,對於hp的魔法理論,全是我胡編亂造的,請不用過多考據。

    但假如有bug,請告知我,我會認真去修改,改不了,作者水平確實有限,也請大家多多見諒。

    給大家筆芯!(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