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第 94 章
字數:5170 加入書籤
對於皇帝來說,賈琰就是一個作女。一般來說, 對於這些作女, 皇帝心情好的時候呢就配合兩下, 心情不好的時候呢就丟一邊。
作, 有的時候也不過是男女之間的情趣而已。隻不過, 對於皇帝來說, 有資格在他麵前作的女人就那麽幾個,沒資格作的女人偏偏還很作,那就隻有一個下場, 那就是失寵、打入冷宮。
而賈琰偏偏占據了對皇帝有用的作。
哪怕她的態度說不上好,或者說,假如皇帝是劉備,賈琰是諸葛亮, 那絕對沒有問題。
偏偏賈琰是個女人, 而且還是皇帝的妃子!
因此,在別人眼裏,無論是賈琰的親爹賈赦, 還是那些女官內侍們, 都覺得賈琰太作了, 要求太多。
不過, 這種作, 不同的人的標準是不同的。
賈琰對皇帝有用, 在欽天監沒有通知皇帝之前, 她就已經做好了抵禦蝗災的準備?
那就沒有問題。
說不定在皇帝的心眼兒裏, 有本事就是有那麽一點小怪癖的,一句話就帶過了。
更重要的是,那天皇帝來賈家本來是想告訴賈琰,宣徽府造辦處的玻璃製作出來了。
要不是賈琰給了皇帝一個蝗災預警,皇帝說不定就把玻璃上的第一期收益當著賈赦的麵收給賈琰了。
不過,目前來說,也不差。
皇帝駕臨賈家這種事情肯定是瞞不過人的,別說薛寶釵這種一心想要討好賈琰的,就是賈母都與有榮焉。
雖然不知道皇帝跟賈琰到底說了些什麽,但是在賈母的眼裏,皇帝會專門來看賈琰,本身就是一種榮耀。
因此,經過賈母這麽一炫耀,很快,賈家上上下下,從賈敬賈政到後街上的族人乃至是薛姨媽薛寶釵母女,都知道了這件事情。
本來薛姨媽和薛寶釵還膈應香菱,不想讓香菱做了薛蟠的正妻的,可是想到賈琰的榮寵,又想到這可是賈琰幫她們出的主意,因此改變的態度,對香菱也不那麽冷漠,甚至之前還默許家裏的仆婦作賤香菱的話,那麽現在她們開始維護香菱了。
賈家就這麽大,更別說薛家的那個院子門口人來人往的,並不是什麽安靜的所在,因此很快大家都知道了。
這不,這日眾姐妹都在賈琰跟前的時候,尤三姐就第一個說起了這件事兒:
“寶妹妹,聽說你哥哥要辦喜事兒了?”
尤三姐之前為著尤二姐的事兒不曾留心,如今她姐姐生了一個閨女,她也空閑了下來,因此倒是有心關心其他來了。
如果說史湘雲是因為賈寶玉的緣故看薛寶釵不順眼的話,那麽尤三姐就是舊年跟薛寶釵不對付因此看薛寶釵不順眼了。
她其實已經聽說了薛蟠要迎娶香菱的事兒,隻不過她跟薛寶釵不對付,因此故作不知,隻是好奇地道:“我姐姐這個月剛剛生產,我都不曾留心。薛大哥哥說的是哪家閨秀啊?家住何方?家裏都有什麽人呀?”
史湘雲就道:“啊呀!原來尤三姐姐不知道!不是別人,正是香菱。”
“香菱?可是舊年薛大哥哥為了她犯下案子的那個?”
“可不是她!”史湘雲道:“跟我們這樣的人家,從來就沒有以婢為妻的。也不知道薛姨媽和寶姐姐是怎麽想的?即便是這個香菱眼色好,擺兩桌酒,給薛大哥哥做了妾也就是了。怎麽就給薛大哥哥做了正房呢?”
薛寶釵這才開口道:“不瞞大家,我哥哥原來有個指腹為婚的未婚妻,原是蘇州人,三四歲上被拐子拐了去。她父母就她這麽一個女兒,哪裏不愛如珍寶?為了這個,她父親瘋魔了,她娘也無心打理家事,家裏這才漸漸敗落了下去。我哥哥當初就是因為看到香菱眉間那米粒一般的胭脂痣,這才認出了她……”
史湘雲道:“那豈不是說,她本來就是薛大哥哥的未婚妻?那寶姐姐和姨媽還把她當丫頭使喚?”
薛寶釵心中暗怒。
明明上次她來求賈琰的時候,史湘雲和探春惜春都在,隻有尤三姐不在而已。這條路子也是賈琰指點她的。
可是史湘雲偏偏在這裏提起,還是在尤三姐麵前提起。
想到這個,薛寶釵的心就跟油煎一樣。
她在誰麵前丟臉都可以,唯有這個尤三姐麵前不行!
薛寶釵咬咬牙,決定照著賈琰吩咐地去做。
她在賭。
賭史湘雲不會完全戳穿這件事情。
如果史湘雲完全捅開了這件事情,隻會讓人覺得她可惡,從此遠了她。而對於她薛寶釵來說,不過是丟一次臉而已。
橫豎她不過是商家女,丟臉就丟臉。重要的是,她要讓賈琰知道,她是真的把她的話記在心底並且老老實實地照做:她已經接受了甄英蓮,也就是香菱做她的嫂子,她們薛家也會好好地待甄英蓮。
薛寶釵道:“這樁婚事原本是我父親當年定下的,我跟我媽都不曾見過她們母女,因此不認得。反而是我哥哥,一見到她便說是她。我媽無法,隻好把她帶在身邊。”
雖然說這話的時候,薛寶釵的表情的確有幾分僵硬,但是,尤三姐並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對。
史湘雲道:“那麽現在可是確定了?”
薛寶釵道:“京兆府已經幫忙找到了她母親。因為她母親,我們這才知道我哥哥沒有認錯了人。”
這裏頭,還有一番緣故。
當時京兆府問及香菱,也就是甄英蓮的姻緣的時候,封氏原本想說實話說並沒有這件事情的時候,卻從那小吏口中得知薛家要迎娶她的女兒為正妻,又細細地探聽了薛家的事兒,封氏立刻改了口,說她丈夫的確為女兒結了一門親事隻不過不知道是不是這家,依稀記得是金陵人,因為甄士隱這一房乃是金陵甄家的庶支,對方又是商戶人家。都說這商人是重利輕別離的,她們家又敗了,害怕對方如今看不上她們母女,因此不敢提。
封氏雖然不是那等聰明的女子,但是,在娘家吃了這麽多苦楚的她,哪怕當年不夠聰明,但是,被娘家磋磨至今,她也被磋磨出了一點精明。
她知道,跟她女兒這樣,被拐賣過的女孩兒,很少能夠嫁到跟她們家當年差不多的人家家裏,更別說,她們甄家已經敗了,隻剩下她們母女了。
可以說,薛家是她們母女能夠攀上的最好的一門親。
嫁到薛家,甄英蓮可以不愁吃不愁穿,還能夠接濟她。
離開了薛家,她女兒甄英蓮又是一副好模樣,說不定才出了京城的城門,女兒就被不知道哪裏的惡霸給搶了。
當然,如果這薛家隻想要她的女兒作妾,封氏絕對是不肯的,可既然這薛家都說了,甄英蓮是他們家兒子的未婚妻,要以正妻之禮迎娶甄英蓮,那封氏沒有不同意的理由。
薛家這裏也怕封氏不同意,所以薛姨媽親自跑去見了封氏一麵,跟封氏說了實話,又許諾了許多條件,答應連甄英蓮的嫁妝一起準備,這才定下這樁婚事。
真要說起來,薛蟠才是薛家接受這件事情最快的人。
薛蟠很清楚,為了自己的事情,自己的母親走了多少彎路,這件事情又是家裏花費了多少銀錢才換來的。
薛蟠隻是沒有教導他的呆,並不意味著他是蠢貨。尤其是伴隨著王夫人倒黴之後,他也被賈家人背地裏譏諷了好幾次,因此也開始成熟起來。
薛蟠就這樣說過:“……有道是娶妻娶賢,討老婆回來,就是要孝敬媽、照顧妹妹的,若是討了個鳳姐姐那樣的,又有什麽趣兒?我是饞香菱,之前還跟媽鬧了快一年,不過,那不是我中意她嗎?再說了,她的性子也軟和些,我也不怕她跟鳳姐姐那樣不孝敬嗎、給妹妹甩臉子。等她進門了,養一個孩子,媽若是不放心,可以親自帶著,讓她伺候我就是了……”
薛姨媽見兒子都這樣說了,因此才張羅起來。
因為香菱的年紀還小,因此倒是不忙著現在就結婚,隻是兩家還是去了京兆府補了婚書。
而京兆府重新定了薛蟠的罪責,隻是說因為奪妻之恨,雖然薛蟠存在重大過失,但是奪妻之恨其情可憫,加上薛蟠隻是打死了那個人販子,那個馮淵並不是被當場打死,可見薛蟠是手下留情了,隻是這個馮淵以前胡鬧壞了身子,受傷之後又沒有及時延請良醫,所以,馮淵之死,薛蟠需要負責任但不是負全責。
最後京兆府隻是判處了流放三百裏。
薛姨媽又花費了三五萬銀子,替兒子贖了罪就完了。
雖然錢花了不少,但是從那一天起,薛蟠就是律法上的良民了,隻不過有汙點,卻在情有可原範圍之內,但是不妨礙薛蟠娶妻生子。
對於薛姨媽和薛寶釵來說,也是了了一樁心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