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 121 章
字數:4256 加入書籤
這是賈琰成為皇妃之後第一次招待客人,雖然隻是一些女眷, 而且名頭上也隻是自家親眷聚一聚, 因此除了剛開始的時候用了二跪六叩大禮, 之後全部用扶簪禮取代, 以免太過嚴肅掃了興致。可是這周圍侍立著的女官內侍,還有空氣中的氣場,無形地昭顯著皇家氣派。
不說李紈的寡嬸李家太太, 就是邢夫人也一樣拘謹。
反而是薛姨媽,她知道女兒已經得了上頭這位娘娘的心, 連帶著她們薛家就要起來了, 因此這心態上放鬆了許多。
畢竟她們薛家是商戶人家,若是跟其他人擺著貴族派頭,那肯定會惹人嗤笑,相反, 她若是錯個一點半點兒的,別人反而會不以為意。
因此有的時候,薛姨媽也會利用這個|潛|規|則來刷刷好感度,也跟對方拉近關係。
看場麵有些冷, 薛姨媽便指著兩邊高幾上的美人斛裏麵供奉的紅梅道:“這紅梅文雅又精致,到底是娘娘,不與我們同。”
賈琰笑道:“薛家太太說錯了, 這可不是我布置的, 是蓉兒媳婦今天一大早送來的。”
秦可卿當然不可能孤零零地隻送那麽幾支紅梅。她可是一大早帶著丫頭婆子去她們自家的會芳園裏麵剪了她認為最好的紅梅若幹支, 從中挑選出頂好的, 插在一對官窯美人斛裏親自給賈琰送來。另外的紅梅,自然有人送到各處任由姑娘們布置屋子。
邢夫人笑道:“若論在這方麵的心思自然是老太太當屬第一,然後就是林丫頭和四丫頭,一個詩情一個畫意,都是頂頂尖兒。往日裏我隻知道蓉兒媳婦是個好的,卻不知道好在哪裏。如今看了這這幾支紅梅,方知蓉兒媳婦果然可憐可愛,難怪往日裏老太太總是說蓉兒媳婦是重孫媳婦裏麵的第一人。”
雖然說秦可卿已經過了明路了,但是邢夫人心裏依舊對她存著膈應,因此對往日裏對秦可卿也不過是麵子情分而已。
就是這慶榮侯府的事兒,邢夫人也寧可去問尤氏,也不願意去找秦可卿。
邢夫人這話說得是客氣好聽,可在座的人誰心裏不是明鏡兒一般?
隻不過別人都不敢在這裏理論罷了。
就是尤氏,哪怕對這個兒媳婦有膈應,也知道賈蓉並不喜歡這個妻子,可是在表麵上,尤氏還是要幫秦可卿說話的。
尤氏便道:“太太過獎了。她小小的人兒,哪裏當得太太如此誇讚?”
沒有戲,賈琰又不愛喝酒,隻用了些自家釀的葡萄汁作陪,一會兒散了,賈琰自己回了感恩堂,讓賈母等人自己去園子裏遊玩。
賈母也知道,賈琰如今是皇妃了,如果她跟她們一起遊賞這大觀園的冬日雪景,看似是一家子親香,可皇妃的排場在那裏擺著,她們這些長輩拘束,賈琰也不自在,因此領了賈琰的話,自己帶著客人,並兒媳婦孫媳婦和一幹孫女兒出了沐德殿,往別處來。
這行宮入口處的假山與中間的殿宇之間有一座大大的湖泊,喚作福池,福池東側又是半畝荷塘,荷塘過去就是史湘雲的藕香榭。
藕香榭的丫頭婆子們早就得了話,將那火牆和地龍燒得旺旺的,一進屋,就是一片暖香撲麵而來。
賈母早就看見了那一片燦若煙霞的銀紅軟煙羅,讓這冬日裏銀裝素裹的藕香榭多了三分|春|色。
再看屋裏的陳設,雖然少了些古董,卻一樣精致,還有好些玩器,什麽九連玉環之類,就隨手擱在百寶閣上,跟那些竹編的螞蚱、蛐蛐籠兒擺放在一處。邊上還有幾盆水仙,其中一盆的花都歪了,耷拉在一邊。
賈母知道賈琰跟史湘雲鬧過幾回不高興,本來還擔心史湘雲進了園子之後會不自在,如今見史湘雲臉上陰鬱之氣盡掃,又看了這屋子裏,便知道史湘雲過得不錯。
又見史湘雲不見任何陰霾,反而比往日裏更加活潑,就知道她過得極好。
在史湘雲這裏用了茶,鬆快了一會兒,賈母這才移步探春的秋爽齋。
一進門,賈母就當中的大圓桌給吸引了目光:“怎麽回事?這花匠也太不精心了。方才在雲丫頭那邊我就想說,那水仙都耷拉下來了。還有三丫頭這裏的花兒,才抽了花苞,竟然一朵都沒開!”
探春笑道:“老太太,這水仙不是花匠那邊送來的,是我們自己養的呢。”
“你們自己養的?”
探春道:“可不是。剛進園子的那會兒,二姐姐就說,往日裏的水仙,都是下麵養好了直接送進來的,好看是好看了,卻沒什麽趣兒。因此叫人送了些水仙球來,讓我們自己養。我們隻當這水仙好養,卻想不到會這麽難!寶姐姐的花兒是開得最早的,雲妹妹不當心,因此養歪了,到了我這裏,卻是遲遲不開花。若是說姐妹裏麵誰養得好,一個是林姐姐,一個是邢妹妹。尤其是林姐姐那裏的一本,晶瑩剔透,就跟那水晶雕的一般。我們都說稀罕呢。”
薛姨媽都大感驚訝,賈母遲疑了一下,道:“我知道了。必定是林丫頭把那花兒放在房間的暗處,曬不到太陽,因此變得那般模樣。”
探春笑道:“還是老太太見多識廣!雲妹妹看到那本水仙的時候,就喜歡得不得了,忍不住跟林姐姐討要,不想四妹妹也喜歡得緊。林姐姐就把那養花的法兒跟我們說了。如今不止雲妹妹和四妹妹,就是我們幾個,都在那暗處養著這宛如水晶一般的水仙呢。”
邢夫人等人都說稀罕。
探春就叫侍書等丫頭把裏屋角落高幾下麵的那幾盆水仙搬出來。
雖然這幾盆水仙還小,隻抽了幾片葉子,卻也有幾分晶瑩剔透的意思了。
薛姨媽便道:“縣君娘娘果然好巧的心思,倒不像是老太太的外孫女兒,倒像是老太太的親孫女兒。”
說得賈母頭一個笑了起來:“當初鳳丫頭也說過一樣的話。”頓了頓,賈母帶著幾分懷念的模樣,道:“這個法兒,是她母親小的時候無意中發現的,還給我跟老太爺看過。不想,一轉眼,半輩子都過去了,就是她娘也沒了。”
史家跟賈家也是世交,隻是不如賈家體麵、不是四王八公中的一員罷了,可賈母跟賈代善的婚姻,也是門當戶對的。
想當初,賈母跟賈代善也是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的恩愛夫妻,賈母進門之後更是先後剩下了兩子一女三個孩子,穩穩地站穩了腳跟。即便賈代善也曾經納過些姬妾,卻完全動不了賈母的地位。
隻是,縱容夫妻恩愛,可賈母的心中依然有缺憾,而這種缺憾早就伴隨著賈代善的過世而成為永恒。
如果說賈母這輩子最開心的時候,自然是賈敏還小的時候,那個時候賈赦還是東宮伴讀,賈政也勤奮好學,賈敏天真可愛,再加上賈代善位高權重又得太上皇器重,賈母如何不順心?
反而是老了老了,女兒先一步走了,讓她白發人送黑發人,兩個兒子也不如小時候,逼得她不得不狠下心腸算計女兒留在這世上唯一的骨肉。
偏偏她的這番算計還讓小輩給看出來了。
賈母對林黛玉的心思是複雜的:一來林黛玉作為賈敏的親生女兒,對於賈母來說,這血緣上的親近就跟幾個孫女兒不同;二來,賈母不得不算計林黛玉,她對林黛玉的心中是存著一點抱歉的,可是同樣,賈母也是尷尬的。尤其是,這一切都被賈琰看在了眼裏,甚至還被賈琰半道兒上截了胡。
因此,賈母對林黛玉住在東大院兒的事情不說話,也對林黛玉在大觀園裏麵服喪守孝一事保持了沉默。
時隔多年,再看到當年家庭和滿母女和樂的冰晶水仙,賈母的心裏會好受?
可是賈母終歸是隻剩下了一聲歎息。(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