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第 152 章
字數:5791 加入書籤
從賈琰的感恩堂出來, 薛寶琴終於忍不住,顧不得禮儀把薛寶釵拉回綴錦樓。一進屋子, 薛寶琴就讓丫頭婆子們下去了, 這才道:“大姐姐, 你這是怎麽了?方才在娘娘跟前的話,可不像是你會說的啊。”
薛寶釵先是一愣, 然後整個人就好像被抽了骨頭一樣, 跌坐在邊上的繡花墩上, 過了好一會兒才聽她道:“妹妹可知道, 當初我那位好姨娘表麵上跟我媽說得好好的,說兩家聯姻,我既然是她的外甥女兒, 親上加親,嫁過去就跟她的親閨女一般, 可實際上,她卻不是真心求娶!她是要我給賈寶玉做妾!”
薛寶琴倒吸一口涼氣, 她立刻明白了怎麽一回事兒。
在這個世界上,但凡略有氣性一點兒的女孩兒都不會願意做妾的。打唐宋時期開始,這戶律上就明明白白地寫著:妾,立女也, 通買賣。
也就是說,即便是良家女, 做了妾也是奴婢, 正房奶奶要賣掉也是一句話的事兒。
雖然如今講究情理法, 也要求女人賢良淑德,正房奶奶就是為了名聲也輕易不會把良家妾賣掉,最多也隻是在背地裏下暗手不許良家妾生孩子以防威脅到自己的孩子的地位,可是這條律令依舊在法典上掛著,在國法上,上至官宦之家勳爵貴胄之族下至尋常百姓,這家裏的良家妾的法律地位依舊等同於奴婢。
薛寶釵不是尤二姐那種軟骨頭,薛家也不是尤家。跟尤老娘尤二姐尤三姐這樣,尤老娘本來就是改嫁之人,而且還沒有給已故的尤老太爺生下一兒半女,按照國法和世俗慣例,尤老太爺過世而且尤老太爺的親閨女尤氏出嫁之後,尤氏一族可以為尤老太爺選擇嗣子並且要走除去尤氏的嫁妝之外的尤老太爺的其餘的財產。如果尤老娘會來事兒,又會做人,那麽嗣子會繼續奉養她,如果她行事、品性都不好,尤氏一族就是找借口把她跟尤二姐尤三姐兩個拖油瓶趕走,也是民不舉官不究、別人最多說一句嚴苛了些就完了的。
尤老娘還是填房呢!
尤二姐給賈璉做妾,可以說是人窮誌短、窮怕了。可薛家缺養女兒的銀錢還是她薛寶釵沒有嫁妝又容貌醜陋還品性不好名聲敗壞所以隻能給別人做妾?
“大姐姐,這,這可是真的??會不會,會不會,你弄錯了?”
薛寶釵苦笑著搖搖頭。
薛姨媽十分信賴王夫人,哪怕王夫人進了佛堂,薛姨媽也從來在這上麵懷疑過王夫人。可是薛姨媽不會懷疑,封氏卻不是。封氏也是因為信賴娘家人結果家財耗盡、夫妻離散的受害人,有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之前封氏是沒有辦法,女兒丟了,丈夫跟著道士跑了,她無處可去,隻能依靠娘家,哪怕她明知道娘家的父親兄弟都十分不可靠。可是現在呢?她女兒找回來了,薛蟠雖然呆了一些,可是在對待親人這方麵卻是十足十的赤子之心,這兩年下來,不但時不時地貼錢給她們母女花,甚至還對封氏說,就是以後他跟甄英蓮結婚以後他也會盡半子的責任奉養封氏。
這樣的女婿,封氏如何不喜歡?就是因為薛蟠這樣的態度,封氏也把薛蟠當成親兒子一般看待。搬過來沒幾天,封氏就看出來了,薛蟠有些呆,薛姨媽又是個耳根子機軟的,而自己的女兒終究還沒有嫁過來,哪怕已經定給了薛家,可依舊不好插手薛家的事兒,尤其是薛寶釵的婚事。
一次機偶然的機會,封氏發現了不對,就悄悄地找薛寶釵談了話。
薛寶釵剛開始的時候也是不相信的,可同喜的話卻證實了封氏所言非虛。
王夫人還真的沒有想過讓薛寶釵給她做正經兒媳婦,她隻想要他們薛家的錢財,所以當初薛蟠的案子才會以薛蟠被厲鬼索命身亡從此律法上沒有薛蟠這個人結案,目的就是通過薛寶釵把薛家的錢財弄到手。
薛寶釵雖然出身商戶人家,可是她是何等驕傲的女孩兒!薛寶釵可是自認除了家室,自己的才貌就是放到宮裏也是不比那些宮妃們差的,因為薛蟠的案子斷了青雲路,薛寶釵曾經一度恨上了自己一母同胞的親哥哥薛蟠,如今知道這一切原來是王夫人的算計,薛寶釵如何不恨?
如果說她曾經怨恨過哥哥的莽撞、在不應該的時候闖了禍連累了她,如果說她曾經埋怨過母親不曾為她考慮過的話,那麽現在,薛寶釵的內心深處就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撕了王夫人!
看著薛寶釵的模樣,薛寶琴便知道,這件事情,她勸不得,她隻能道:“大姐姐,我也知道大姐姐苦。可是,有些話,卻不是我們這樣的人可以說的。今兒這話若是傳揚出去了,大姐姐你可就……”
薛寶琴雖然年幼,可是她一樣知道,如果今天的話傳揚出去了,薛寶釵就別想嫁入高門大戶成為權貴人家的媳婦了。
薛寶釵衝口而出:“若是這金玉良緣繼續杵在這裏,我一樣不可能嫁入豪門!”
看見堂妹縮了一下,薛寶釵這才發現自己失態了,連忙逼著自己深吸一口氣,緩了神色,然後方道:“妹妹,以前我堅信母親比我長了一輩,見過的事情比我多,在這種事情上母親肯定不會騙我的。可如今我才明白,求人不如求己。就是親外甥女兒又如何呢?親姨娘一樣會嫌棄我出身卑微,更何況是外人?與其在這裏浪費時間,還不如跟娘娘一樣,先想著法子,讓咱們家裏起來了,再來考慮自己的前程。”
以前的薛寶釵相信嫁入豪門、麻雀變鳳凰的童話的話,那麽現在,薛寶釵更加願意跟著賈琰走:先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然後通過自己的影響力改變自己的家族。
薛寶釵對比過自己跟賈琰當年的處境:賈琰還需要先去賈赦那邊討好賣乖想辦法說服賈赦,然後才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兒。
對比當初的賈琰,薛蟠可比賈赦好說話多了,就是薛姨媽,也是耳根子軟的,以薛寶釵的口才,要說服這兩位不要太容易,薛寶釵甚至敢說,就是薛姨媽跟薛蟠加起來,都不如賈赦難說服。
更重要的是,薛寶釵能夠摸到薛家的賬本!
這是薛寶釵跟賈琰最大的不同。
別說是以前,就是現在,賈琰也不曾看過賈家的大賬,因此賈琰想了解賈家的財務狀況,要麽靠猜,靠自己從日常的蛛絲馬跡去推測,要麽就隻能細細地甄別別人說的話。可薛寶釵不同,甚至可以說,薛家的大賬就在她的麵前,隻要她願意,她甚至還能夠調動薛家一定程度上的資源並且不會讓薛姨媽薛蟠發現。更甚者,如果她說服了母親和哥哥,整個薛家都會聽從她的安排!
這是連賈琰都沒有的、絕對的優勢。
遲疑了半晌,薛寶琴這才道:“大姐姐這是下定了決心嗎?”
薛寶琴很清楚薛寶釵做出這樣的決定意味著什麽,這意味著她很有可能犧牲自己的婚姻和前程。薛蟠是那個樣子,就是她哥哥薛蝌也是男子,可是她哥哥年紀實在是太小了,還不滿十五歲,根本就不頂事兒。如果薛蝌再長兩歲,也許還能夠派上用場?可是現在呢?十三四歲的哥兒,在外人的眼裏隻有給堂哥薛蟠做跟班的份兒。
問題是,哪怕賈琰已經抬舉了賈芸和嚴家,可是那都是人家的運道,憑什麽他們薛家就一定有這個運道?
如果一兩年內能夠看到好結果,那也就罷了,如果一兩年內看不到結果,或者,不需要太多時間隻要三五年,一個家族花費三五年就能改換門庭已經是神速了,可對於一個女孩兒來說,耽擱個三五年,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就耽擱了去了。更重要的是,薛家如今隻是商戶人家,一個不小心,薛寶釵就隻有接受官媒的安排嫁給軍漢或者是地痞無賴的份兒了。
薛寶釵點了點頭,道:“妹妹,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人在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夠依靠的,就隻有自己。”
這也是賈琰用因材施教向大觀園裏的女孩子們傳達的訊息。
薛寶釵曾經遲疑過,可是現在,她想為自己努力一把。無論結果如何,她都不後悔。
薛寶琴點了點頭,沒在說話,反而是薛寶釵,在略略平靜下來之後,她便想到,自己的那番話很有可能影響了薛寶琴。
她拉著堂妹的手,對薛寶琴道:“妹妹,我知道你的擔心。其實,如果不是娘娘跟前,我斷然是不敢說這樣的話的。不過這裏是大觀園,是娘娘跟前,就跟娘娘說的那樣,娘娘身邊都是萬歲大人。如果沒有這次的事兒,我的話十有八|九會傳便整個京師。可是娘娘是辦大事兒的,又被人在背後中飭,萬歲肯定會護著娘娘。也就是說,在娘娘跟前,我最多是讓萬歲記住了而已。橫豎我已經絕了進宮的念頭也不想給娘娘添堵,就是萬歲對我印象不好,也無礙,說不定反而能夠討好了娘娘。至於那些姐姐妹妹們,……”
見薛寶琴認真聽著,薛寶釵便道:“最大大咧咧、喜歡在背後說人的史湘雲不在,這種事情,真要往外麵傳,三妹妹第一個丟臉。一筆寫不出兩個賈字不假,可是我那位好姨爹在他們賈氏一族的名聲可不好聽,也沒有人望,甚至可以說是貓嫌狗憎,最不得人心的一個。四妹妹是個極清高的性子,她也不會往外麵傳。邢妹妹雖然出身不高,可是她有她的傲骨,又是一個人在這裏的,如何會說?剩下的,就是蕙姐兒萱姐兒兩個,她們如今是最要緊的關頭,侯爺原來就是想從她們中間挑一個嫁去嚴家,哪裏會在這個時候做這種事兒。至於李家姐妹,她們跟這府裏的關係比我們還遠,更不如我們得娘娘的心。她們又是孤女,若是她們到處傳新聞,最後吃虧的還是她們自己。”
在薛寶釵看來,如果李家姐妹有地方可以去,她們也不會來賈家了。
李家姐妹就跟當初的薛寶釵一樣,都有舅舅。按照常理,她們進京以後就應該投靠舅舅先。薛家這裏還能說薛姨媽耳根子軟,又跟王夫人是親姐妹,因此在即將外放的哥哥和常住京裏的姐姐之間選擇了常住京裏的姐姐王夫人。可李家呢?李家姐妹選擇的是投靠出嫁了的堂姐,而且還是母女三人!
所以薛寶釵敢說,李家姐妹肯定是在京中沒有其他的親戚了,除非是賈家實在是不像話,為了自己的前程,因此不得不出去賃屋子住,否則,她們守寡的母親也不會帶著她們投靠李紈。說不定她們的嫁妝還要李紈費心呢。
這樣的人最好打發,隻要花一點錢,幾樣略略值錢一點的首飾,拚著幾百兩銀子一套就可以堵上她們的嘴。
比起她薛寶釵的前程和未來,幾百兩銀子算個球!
薛寶釵就是算到了這一點,這才在賈琰跟前說這樣的話。看似危險,其實完全可以安然過關。
事實也跟薛寶釵料想的那樣。誰讓她是個商戶人家的女兒呢?因為她的出身低,所以世人對她格外寬容些,就是有人在背後嘀咕,最多說一句“到底是商家女,沒什麽見識,什麽話都敢說!”
加上薛寶釵故意縱著綴錦樓的丫頭仆婦,又有薛姨媽和封氏的配合,很快,賈家的人都知道,王夫人當年騙了薛姨媽,她根本就沒有這個意思讓薛寶釵做她的兒媳婦,她隻想讓薛寶釵給她兒子做妾!
輿論很快就偏向了薛寶釵,說她可憐,說王夫人實在是太心狠,也難怪薛寶釵會控製不住,當眾表示對賈寶玉的不滿。
因為行事周密,大觀園內外的女孩子們很快都偏向了受騙的薛家,以至於薛姨媽薛寶釵兩個最後連送禮的首飾都省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