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第 159 章
字數:4987 加入書籤
薛寶釵是個有主意的, 她知道這是中了算計, 也深深地厭惡史湘雲。隻是她也知道自己的身份,也知道自己沒有資格去辯白而且這種事情是越描越黑, 因此她隻能人前人後避著賈寶玉走, 就是不得不跟賈寶玉麵對麵的時候, 也十分端莊自恃,不肯與賈寶玉言笑,偶然不得不跟賈寶玉談話,也盡挑賈寶玉不愛聽的仕途經濟,惹得賈寶玉每每湊上來不不久就會扭過頭去。因此,隻要是跟賈家熟悉些的人都十分納悶:
說這位薛家姑娘想攀高枝兒的話, 那為何這位姑娘天天往娘娘身邊跑?為何這政老爺家的哥兒極力親近, 她卻是如此端莊守禮的模樣?
有那好事兒之人不免跟賈家的奴仆們打探。賈家的奴仆被上頭教育過後,倒是不敢說自家姑娘的事兒了,但是說薛寶釵的事兒卻是不妨的, 更別說薛家在背地裏使了銀子。因此,王夫人算計著薛蟠的性命、算計著薛家的財產的事兒被傳了出去,王夫人騙婚想讓薛寶釵給賈寶玉做妾的事兒也被傳了出去, 就連薛家、薛寶釵早就跟王夫人結了仇一事都給傳了出去。
知道這些事兒的人再去看薛寶釵, 都不覺得這個女孩兒和她的家族有跟王夫人、賈寶玉母子結親的意思, 因此, 同情她的人都不少。
也有人猜出來, 這是史湘雲的金蟬脫殼之計, 就是拿薛寶釵做擋箭牌, 讓自己脫身的法子,這背後幹不幹淨都還兩說!
這些話,雖然沒有馬上傳到衛家和衛若蘭的耳朵裏麵,卻也讓京師很多人家都聽說了。雖然薛寶釵的名聲不好聽,但是,越來越多的人都相信史湘雲的人品更加不堪。
史家兩位侯夫人得知之後,大急。
他們知道,如果不坐成薛寶釵和賈寶玉的婚事,那她們的兒女就別想婚嫁了,就是史家的家風也會被人瞧不起。
史家兩位侯夫人特地拜訪賈母,乘著薛姨媽不在,把事情跟賈母說了,然後道:“我們都知道姑母最是疼雲丫頭的,這事兒若是做得不好,雲丫頭一輩子毀了不說,就是您兩個侄兒……”
說著,就拿起帕子擦眼角。
賈母也知道輕重,可是她不覺得薛寶釵配得上賈寶玉:
“當初老二家的並沒有讓寶丫頭給寶玉做正妻的意思。”
讓寶玉娶一個身份微賤的妻子,還有薛蟠那樣的隻會惹事兒的大舅哥,賈母寧可多花些功夫,瞪大眼睛瞧瞧,給賈寶玉找個跟史湘雲類似的自幼父母雙亡又沒有親兄弟連過繼的嗣兄弟都沒有的貴族千金。
賈母覺得,如果是以前,賈琰沒有起來,賈寶玉的婚事的確沒有多少餘地。可是現在,賈琰都已經是皇後了,賈寶玉的婚事為何不能挑揀一番?娘家固然重要,可她已經出嫁一甲子了,就是在賈家做老封君、太夫人也做了幾十年了,如今這榮慶侯府的爵爺是她的兒子,新皇後還是她的孫女,史家對於賈母來說,已經不那麽重要了。
保齡侯夫人跟忠靖侯夫人對視一眼,連忙道:“姑母,我們知道姑母的意思。娘娘即將入主中宮,這是天大的喜事兒。可是這京裏大多數人家都知道,府上兩位表哥之間並不和睦,就是娘娘也放過話,說不會提拔二表哥一家。這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兒了。更何況,侄兒小小年紀,屋裏就那麽多人了,誰家會願意背上刻薄侄女的名頭,把侄女嫁過來?而且,”
見賈母放下了臉,一副很不高興的模樣,兩位侯夫人隻得拿出了殺手鐧:“姑母可知道,這薛家丫頭臉上一點都不露,就是因為她搭上了娘娘。我們聽說,娘娘委派薛家去做了什麽事兒,已經做了兩年了。說不定來年薛家就是另一個嚴家。到時候,就是她名聲有瑕,也有的是人願意求娶。姑母,時不我待啊。”
“是啊,姑母。”跟在保齡侯夫人之後,忠靖侯夫人也道:“我們雖然不常過來,卻也聽說,娘娘對這個薛家丫頭的感覺不差。這丫頭又是個行事周到之人,侄兒若是娶了她,這房裏必定是被她打理得整整齊齊的,她又能討好娘娘,侄兒就是萬事不成,將來養個孩子,不一樣享兒孫的福?”
賈母終於被說動了。
大約元皇後出殯後的一周年過後沒多久,皇帝開始派遣使節往賈家下聘、送彩禮,包括八十萬疋綢緞、十二匹沒有一根雜毛的白馬、頂級玉璧一塊,還有皇帝親自獵來的大雁。
完成納采之後,禮部、戶部、宣徽府開始去全國各地給賈琰置辦妝奩,朝野上下文武百官也送來了無數的禮物,其中嚴家拿出來的珠寶就價值上百萬兩白銀!
雖然新皇後的妝奩清單要送給皇帝過目,但是皇帝更擔心今年的風調雨順會使得紅薯價格走低最後穀賤傷農反而害慘了那些農民,因此,皇帝把大部分的經曆都放在了紅薯上麵,至於新皇後的妝奩,則交給了沂王把關,沂王看過之後,可行,再交給他批複。
皇帝相信,沂王會按照他的意思,把事情辦得妥妥當當的。
沂王聽說皇帝隻支取了一百二十萬兩銀子給新皇後置辦嫁妝,他什麽都沒有說 。
無論是皇帝還是沂王,他們都很清楚,就是這個數字遠遠少於會典上的上限,可是有朝中文武百官、勳爵貴胄還有高門大戶相幫,賈琰最後的妝奩也隻多不少。
那些人,要他們歸還虧空,一個比一個窮,可輪到這種事情,各種鬥富、誇耀就上來了。
想到空空如也的國庫,想到各處都要用錢的國家財政,皇帝就越發有氣,也越發不想理會這些人。
沂王也知道皇帝介意,不過,他什麽都沒說。因為說了也沒用。
不過,沂王很快就被一份暗折給吸引住。
折子是賈赦遞上來的,可是這內容一看就知道是賈琰的注意,最多也隻是叫人捉刀,潤了潤辭藻,即便是如此,那句式也以清晰明白扼要為主,而不是跟某些官員的折子一樣,辭藻華麗,卻沒有什麽實質的內容。
這份暗折上隻拿出了兩樣東西,一個是紅薯燒酒,不過蒸餾酒這玩意兒在中原已經上千年曆史了,無非就是多蒸幾次,不勾兌而已——橫豎這些酒是用來清洗傷口的不是用來喝的,味道刺不刺,那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暗折上的傷口縫合術!
沂王看到這份折子的時候就跳起來了。
沂王很清楚,這種傷口縫合術對軍隊意味著什麽!這意味著,他們大晉朝軍隊的非戰鬥減員即將減少至少兩成!
這別小看這兩成!這兩成都是曆經沙場的老兵!這兩成的士兵如果放到戰場上足夠左右一場戰場的勝負!
看明白了這份暗折的內容,沂王自己站了起來,不是借由邊上侍立著的內侍,而是親自把這份折子送到了皇帝的禦案上。
正在努力辦公的皇帝被麵前忽然多出來了折子下了一跳:
“這是……”
“萬歲應該看一看。”沂王如此道,“皇後娘娘送來了了不得的東西呢。”
皇帝看了看沂王,選擇放下了手裏的文件,接過沂王手頭的這本先看。
不看還了得,看了之後,皇帝唰的一下,直接站起來了。
不止站起來了,皇帝還僅僅地抓著那本奏折在屋子中央轉圈:
“好!皇後做了一件令我極其滿意的事兒!”
皇帝當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軍心!
古時有華佗,就會這種縫合術,而皇帝需要做的,就是讓太醫院順著賈琰的折子上的對齊紋理減少流血八個字深入研究,然後讓失傳的青囊經上的醫術重現人間即可。
而這件事情,隻有皇家能做,也隻有皇家有足夠的資源訓練得出足夠多的人以滿足邊疆戰地需求。
如果運作得好,皇帝對軍隊的掌控力就會大大增加。
身為君王,皇帝怎麽可能拒絕得了這樣的誘惑?
沂王抓準時機,對皇帝道:“萬歲,娘娘此策不僅對軍事有利,對百姓民生亦有利。至少,這禁酒令一開,朝廷開始采購紅薯燒酒,就不用擔心這紅薯也會跟稻米一樣,穀賤傷農了。”
沂王知道,這是皇帝眼下最擔心的事兒:“娘娘這份折子,真是及時雨啊!”
皇帝冷哼一聲,道:“這丫頭怕是早就算計好了,等著朕入鷇呢!朕偏不恩賞她!國丈也一樣!對了,許家可是在瓊州?”
“回萬歲,是的。”
這裏說的許家,就是賈赦第二任妻子許氏的娘家。當年,許家也被老義忠親王牽連,闔家被流放到瓊州去了。
“朕記得許家老二文章寫的不錯。下詔,赦免許家,許家老二先回翰林院,如果他本事沒有丟到話,通過考核再授官。”
就是沒有通過也不要緊,反正皇帝這裏的侍讀學士沒有定員,看在賈琰的麵子上,讓他白占一個位置又何妨。(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