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第 240 章

字數:4466   加入書籤

A+A-




    柯敬業眼皮子都沒抬, 異常平淡地道:“東瀛的太刀源自唐刀,而唐刀本是由漢代環首刀變化而來。至於東瀛的拔刀術,本就從我華夏雙手刀法腰擊式變化而來。”

    說完,行了一禮,退回自己的位置去了。

    賈琰這才慢悠悠地道:“使節大人言重了。誰人不知道,你們的馬刀配合草原上的快馬的速度, 當馬刀飛掠而過的時候, 就是敵人一刀封喉飲恨退場的時刻。使節大人如今以己之短攻彼之長,在先天上已經失了一成。若是戰場之上, 隻怕勝敗難定。”

    烏拉於茲的臉色越發不好看了。

    賈琰的話看似是打圓場, 可實際上,哪裏不是直接點出了各國戰法的實際差異?

    他幾乎是猙獰著臉, 道:“戰場上,戰機稍逝瞬變, 決定勝敗的,馬匹當屬第一。”

    賈琰道:“是啊, 草原上的馬,的確不同凡響。雖然高度不如西洋馬,卻生在易養活,耐力遠勝於西洋馬。乃是當世最經濟也最實用的馬匹。”

    賈琰的語氣之中不無豔羨和感傷,烏拉於茲卻聽得心中直冒寒氣。

    雖然說賈琰肯定了他們喀爾喀人的馬的優勢,但是, 賈琰既然能夠說得出西洋馬的好處, 她自然能夠弄到西洋馬。如果跟中原拚財力, 草原上也隻有甘拜下風一個下場。

    這位皇後娘娘,跟先頭的孟皇後可不同呢。

    當年孟皇後在的時候,烏拉於茲曾經跟著父親一起出使大晉,知道當時的大晉對外采取的是保守政策。可是現在,這位皇後卻是……

    烏拉於茲不是蠢貨,他當然知道,每當中原強大的時候,就是他們草原上的部族不得不向北、向西遷徙是時候。那首民謠是怎麽唱的?奪我牧場無顏色。大晉,這是準備好了嗎?

    烏拉於茲強自鎮定地向賈琰行禮,道:“皇後娘娘,是外臣過於看重得失,失禮了。”

    賈琰笑道:“草原上,勇者為王。本宮知道。免你無罪。”

    因為賈赦的關係,賈琰從來不會說赦你無罪,而是說免你無罪或則是恕你無罪。

    對於大晉方麵來說,這次的宮宴可以說是圓滿結束,而對於各國使節來說,這就不是一個好兆頭了。

    各國使節都知道,皇後的態度,往往就是君王的態度的折射。對比這位皇後娘娘,當年的孟皇後時期的大晉朝簡直不能更軟了。可是現在……

    一時之間,鴻臚寺那邊熱鬧越發熱鬧,不僅小吏們忙壞了,譯官們也忙壞了。

    也就是在宮宴過去大約半個多月,這日金星還沒有升起,宮中內侍再度臨門,把柯敬業召進了宮。

    柯敬業從西華門側門進入宮城,走了許久,穿過好幾座城門,每一道宮門都要經過一次搜身,如此數次,這才到了一座院落裏麵,內侍示意柯敬業在一間屋子裏等候。

    此時已經是卯時初刻了,柯敬業肚子餓的咕咕叫。隻得用屋子裏的點心,就著邊上的冷茶充饑。

    過了好一會兒,外麵傳來一陣腳步聲,方才有一紅袍官員進來,示意柯敬業去另外的屋子。

    進京這些日子,又充任了一段時間的千牛衛,可柯敬業還是認不全樞密院的那些文官武將。

    不過,即便是不知道人家的品級,柯敬業還是以見過上官的禮節見過了諸位大人,這才站在了角落裏。

    過了好一會兒,就聽見內侍一陣陣傳唱:“萬歲駕到~皇後娘娘駕到~”

    柯敬業連忙跟著一眾官員跪迎帝後。

    皇帝入內,讓群臣起身之後,這才道:“今日讓諸臣工齊集樞密院,乃是為了經略東瀛。”

    能夠進入樞密院的,自然是樞密院的相關官員。

    立刻就有一老臣微微顫顫地跪了下來,道:“陛下,窮兵黷武,非明君所為……”

    賈琰立刻道:“新元三年,豫州首發蝗災,席卷黃河兩岸三十餘州府,百姓流離失所。十年來,大晉休養生息。人口大大增加。”

    “此乃國家之幸,皇恩浩蕩啊,陛下……”

    “然後呢?土地的出產都是有限的。可是人口的增長卻是沒有底線的。怎麽,你也想我大晉的百姓生子不舉嗎?”

    生子不舉,乃是典故。據說南宋後期的農村,百姓生了兒子不養,直接把孩子扔掉或者溺死。原因也隻有一個,養不起。

    聽見賈琰這麽說,眾臣子隻能跪下了:“臣惶恐。”

    賈琰道:“本宮不管外頭也是怎麽想的,也不管文官那邊會有什麽反應。但是,請諸位記住,樞密院的職責,就是用手裏的刀劍,為華夏掙來更多的土地!”

    賈琰的聲音可以說是擲地有聲,樞密院的一把手二把手等幾個文官們還沒有反應過來,下麵的武將轉職的官員們已經先嚷了起來:“願為朝廷效死命!”

    對於武將們來說,征戰沙場,那才是他們應該的歸宿。在京裏養老?誰能甘心?!

    一時之間,就連柯敬業也有了幾分心動。

    皇帝這才道:“這裏是東瀛山河輿圖,諸臣工先看一看吧。”

    立刻有內侍展開了一張地圖。

    站在最後的柯敬業不看則已,一看,就忍不住啊了一聲。

    站在他前麵的一個紅袍官員忍不住回頭瞪了他一眼。

    皇帝立刻問道:“柯校尉,有什麽不對嗎?”

    柯敬業如今在千牛衛裏頭掛了個校尉的名頭。

    柯敬業出列,跪奏道:“啟稟萬歲,這張地圖乃是東瀛古早時期的地圖,少了蝦夷州。”

    皇帝立刻道:“你能在這張圖上標注出來嗎?”

    “能。”

    他再度沒有遵守君前奏對的禮數,引得好幾個大臣回頭去看他。

    柯敬業一點都不含糊,取過內侍遞過來的朱砂,在那張地圖上扭扭曲曲地畫了一個怪模怪樣的餅,這才退回了原位。

    竺明誠一看,就道:“這可很北麵了啊。”

    柯敬業道:“蝦夷州氣候約莫跟栗林口差不多。”

    諸位大臣立刻就有數了。

    皇帝道:“這蝦夷州為何不在東瀛的地圖上,這你可知道?”

    柯敬業道:“回萬歲。東瀛本有兩大民族,一為大和族,一為出雲國,不過,早在平安時代,大和族就滅了出雲國,如今,東瀛就隻剩下了大和族。至於蝦夷州,此地的百姓一直被東瀛人當成蠻夷之人,東瀛人視蝦夷人為豬狗牲畜無異。”

    樞密院使相黃元美就忍不住摸著胡子道:“這蝦夷人可用。”

    柯敬業立刻道:“大人,東瀛人狼子野心。最是欺軟怕硬。蝦夷人固然境遇悲慘,但是,您若是跟講什麽仁義道德,說不定明朝反噬的,便是他們了。”

    作為樞密院的二把手黃元美萬萬沒想到柯敬業竟然會直接頂了回來,不覺心中暗惱:到底是倭寇,不知禮數!

    賈琰跟皇帝交換了一個眼色,皇帝道:“論用兵,論智謀,樞密院諸位乃是我朝之翹楚。不過,請諸位展示才能之時也不要忘記,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蝦夷人,就眼下而言,驅狼吞虎,可用。若問將來,除非他們習漢字說漢語著我漢家衣衫以華夏為榮。否則,不可信!”

    “是!”(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