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第 242 章

字數:3661   加入書籤

A+A-




    且說皇帝這邊, 經過政事堂和樞密院的反複討論, 群臣終於肯定,把蝦夷州納入大晉版圖的可能性高達八成, 不過,要讓這個地方的百姓真正認為自己乃是大晉子民至少需要十五年時間。要把東瀛納入大晉版圖, 需要的時間至少也是五十年, 至於把東瀛真正納入大晉版圖,起碼也要上百年的時間!

    這是一個龐大而又細致的工作。

    絕對不容差錯。

    柯敬業不是笨蛋,在聽過樞密院諸位大臣的報告和爭吵之後,他在當天稍晚一些就把自己手下一半的大船獻給了皇帝。據說, 其中最大的那一種, 可是滿載兩千人、甲板上能夠跑馬的巨艦!

    皇帝當然是龍顏大悅,當場封柯敬業為千牛衛備身。

    雖然名義上乃是皇後衛隊實際上不過是儀仗隊,比起太上皇的龍禁尉、皇帝的虎賁衛,千牛衛無論是人數上還是質量上, 都相差很多。

    更準確的說, 就跟原著裏賈珍用以前兩銀子給賈蓉買了個龍禁尉的頭銜一樣, 千牛衛的衛士也差不多, 其中有一多半,都是跟原著裏的賈蓉那樣的花拳繡腿的勳爵貴胄子弟。真正久經沙場、武藝高強之輩, 真心沒幾個。

    不過,在品級上, 千牛衛大將軍跟虎賁衛大將軍一個等級。虎賁衛左右大將軍下麵設中郎將各二人, 千牛衛也有四位中郎將。中郎將之下, 便是備身,一共十二人。備身之下,就是校尉。

    千牛衛也好,虎賁衛也罷,最普通的衛士也擁有校尉的頭銜。

    隻不過,要禮讓太上皇,所以,無論是虎賁衛還是千牛衛的將士,都比龍禁尉要低一等。龍禁尉左右大將軍是正三品,虎賁衛大將軍和千牛衛大將軍則是從三品。

    柯敬業是大晉朝第一個領兵在外的千牛衛將官,從五品武官,千牛衛備身。

    同時,皇帝將從各地水師之中挑選三千將士,由柯敬業統領,在不久之後,遠赴海外,開疆拓土。

    二皇子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求見皇帝的。

    皇帝聽說了兒子的來意之後,更加高興,當場就封兒子為福王,兒媳婦胡氏為福王妃,孫子為福王世子。

    皇帝還道:“皇後,你有什麽跟老二說的嗎?”

    一直坐在邊上的賈琰這才開口,道:“老二,你打算如何治理蝦夷國又打算如何對待東瀛諸多領主割據的現狀呢?”

    新出爐的福王立刻躬身道:“兒子必定待下以寬……”

    賈琰立刻咳嗽了起來。

    “母後娘娘,兒臣說得不對嗎?”

    賈琰道:“老二,你要記住,在過去的四百年裏麵,東瀛三島一直混亂不堪,各方勢力你方唱罷我登場,而決定這些勢力更替的,是什麽,你知道嗎?”

    福王道:“是,軍權?”

    “應該說,是拳頭,是手裏的軍隊,而不是軍權。老二,記住,四百年的戰亂讓勝者為王這四個字深深地刻在了東瀛人的骨髓之中。你跟他們講仁義,他們隻會覺得你軟弱可欺。所以,仁義,將是你踏上那片土地之後第一時間要拋諸身後的。你可以對你的妻兒講仁義,可以對你的士兵講仁義。但是,對那些東瀛人、蝦夷人講仁義,那大可不必。更直白地說,我不怕你在外頭暴虐之名名滿天下,我隻擔心你因為仁慈而被人欺負。”

    福王心中一動,連忙對著賈琰長拜在地:“兒臣多謝母後。兒臣思慮有欠妥當,讓母後娘娘費心了。”

    賈琰道:“你若是牢牢記住本宮的話,那本宮就放心了。回頭讓你媳婦得了閑兒進宮來瞧瞧你母親。”

    “是,母後娘娘。”

    賈琰這才轉頭對皇帝道:“陛下,既然福王有意為陛下解憂,陛下也應該為福王多多準備些衛士才是。”

    皇帝立刻道:“那特許讓福王開府,領上府。”

    賈琰就道:“陛下,一府怎麽夠?東瀛的那些大名尚且有三千人馬呢!上府就是加恩也不過一千五百人,夠什麽使的。要我說,怎麽也應該是四府。才能夠確保福王的安全。”

    領上府,這裏說的府是折衝府,分上中下三等,上等一般情況下為一千兩百人,加恩則可以擴張到一千五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

    領四府的意思,就是允許福王擁有四千八百人馬。如果加恩,就是六千人馬。這麽多的人,隻要不是中了埋伏,就是遇到那些大名,福王也能夠全身而退。

    對於一個藩王來說,這是一個非常了不得的數字了。而且府兵乃是職業軍人,跟廂軍又不同,戰鬥力和軍備,都是杠杠的。

    福王都傻眼了。

    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還有能夠開府的這一天。

    反而是皇帝,他遲疑了一下,最後很幹脆地應了下來:“皇後說的不錯。東瀛好戰,強者為王,若是不多給你一些兵馬,朕也不放心。就這樣定了。許你開四府。”

    “是,兒臣謝過父皇,兒臣謝過母後。”

    皇帝滿意地點了點頭。

    賈琰卻道:“好了,福王。人馬給你了,以後呢,衝鋒陷陣,有那些將士們去,你隻要坐鎮後方就可以了。不過,有一點。”

    “母後盡管吩咐。”

    賈琰道:“我不管你遠赴東瀛,身邊帶幾個女人,也不管日後,你身邊會不會多出幾個東瀛女人、蝦夷女人出來。但是,有一點,絕對不允許東瀛女子和蝦夷女子誕下你的血脈。”

    “母後?”

    “各國風情不同。我也不確定那東瀛女子和蝦夷女子內心深處有多少向著她們的娘家、母族。我隻知道,大晉,絕對不能白忙一場。”

    福王一凜,道:“那,母後的意思,兒臣明白了。隻是這樣一來,那兒子豈不是要把鈺兒一起帶上。”

    “這個,要問你父皇。”

    福王連忙去看皇帝。

    皇帝咳嗽一聲,道:“你要帶,就帶上。如果舍不得,過兩年為父送他跟你團聚也是可以的。”

    “是。兒臣領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