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第 264 章

字數:5082   加入書籤

A+A-




    博陵公主這才開口, 道:“好了,這嚴婕妤是主因嗎?她不過是宮中婦人, 隻要我們點個頭, 她連自己的宮室的門都出不來, 又能如何?母後會為了這麽個東西傷神!你們也太小看母後了!”

    “皇姐,那是誰,讓母後傷心了?”

    “不是讓母後傷心。這件事兒, 母後也是今天才剛剛知道, 還來不及傷神傷心!不過, 我卻要氣炸了!”

    楚王和寧國公主連忙問緣故。

    “你們自己看。”

    博陵公主早就知道會有今天的一談,所以, 她把邢夫人的信件抄了備份。原件現在在皇帝麵前,而備份卻可以拿來跟弟弟妹妹們分享。

    秦王、楚王和寧國公主三個看完這份書信之後,臉色立刻就變了。

    好一會兒,他們每一個人都看完之後, 寧國公主這才憤憤地道:“二舅舅這是沒長心眼兒吧?把表姐嫁到嚴家, 虧他想得出來!”

    秦王搶在弟弟楚王發作之前道:“可是那個嚴氏的主意?”

    博陵公主又拿出厚厚的一疊紙, 道:“這是調查結果。”

    在收到邢夫人的信件交給賈琰之前,博陵公主已經先一步派人進行了調查。

    “據我猜測, 也許這個嚴氏內心深處隱隱有些按捺不住, 不過至少在表麵上,她還是守規矩的。而把大表姐嫁到則是二舅舅主動提出的。”

    二舅舅沒長心眼兒!

    這句話立刻光閃閃、亮瞪瞪地掛在了在場地每一個皇子皇女的腦袋上, 就連坐在博陵公主懷裏的晉王也高叫了一聲:“二舅舅!傻!”

    博陵公主重重地點了點頭, 道:“對!二舅舅, 傻!父皇剛才還說,二舅舅這輩子就是命好,有外祖父和母後給他鋪路,因此平平安安地走到了今天。父皇已經答應母後,將來隻給二舅舅體麵不給官職,讓二舅舅在家打理家業。我們現在來說說嚴家。”

    秦王、楚王、寧國公主立刻微微挺了挺胸脯,表示自己洗耳恭聽。

    博陵公主道:“外祖家,三舅舅已經分出去了。三舅舅是一直跟著外祖父大的,跟我們也熟,三舅母我們也都見過,因此不用擔心。而二舅舅那邊,雖然有外祖母壓著,可外祖母到底是繼室,二舅母又新進門沒多久,二舅舅是那個樣子,嚴家確實野心勃勃的,需要我們多上點心。”

    秦王補充道:“嚴家畢竟是父皇比較看重的臣子,守的又是通往高句麗和東瀛的門戶,所以,必須要慎重行事。”

    “什麽慎重行事!七哥!你就直接說,嚴家一度是母後的錢袋子,現在他們想自立門戶了,我們要先找個能夠頂替他們的人家不就好了?”楚王有些不耐煩地撇撇嘴,明明痞氣十足的動作,卻因為他那張臉,顯得份外好看:“反正我們以後都要開府的,現在看幾個用著,將來推薦給母後也是理所當然的。”

    寧國公主道:“什麽以後開府用得著?我們現在就用不著了嗎?”

    不得不說,嫡出的皇子皇女跟庶出的就是不同。就好比說竺貴人的六皇子,當年夠得寵了吧?可是他直到十五歲都沒有自己的屬官配置,跟光頭皇子沒有什麽兩樣。就是現在有了屬官配置,也是他結婚了,滿了二十歲,到了弱冠的時節,才有皇後開口,讓皇帝幫他把人配上。

    不止是六皇子,五皇子也是如此。前頭的二皇子、四皇子更家倒黴一點,二皇子直到二十三歲,才開始配置這些。

    反而是賈琰的孩子們,好比說,博陵公主,她的封地在保定那一帶,封地的邊緣就是長城!皇帝借著女兒的名頭,往保定塞了三千人馬!

    秦王和晉王,他們的王府屬官和衛士們也差不多整齊了,隻不過這些人都不歸他們管,直接跟皇帝報備,為的,就是加強秦川和晉中的控製,確保秦川和晉中的治沙工程的順利進行。

    楚王的封地在浙江一帶,皇帝直接拿著楚王的名頭在甬州建了專門的水師和碼頭,呂宋島的孔雀石、小爪哇群島的糧食、香料,都是先到甬州,再轉發金陵。

    寧國公主的封地在漢陽平原。皇帝在這裏建了一千人馬,專門收拾洞庭湖一帶的水寇!保證長江流域的水路暢通!

    沒錯,在名義上,他們兄弟姐妹五個都開了府,隻不過,這些屬官、衛士,都掌握在皇帝的手裏而已。

    秦王到底是皇帝教導出來的,對某些事情比較敏感,他知道,有些事情,肯定會引起皇帝的注意的。

    他隻是僵著一張小臉,嚴肅地道:“我們必須謹慎。”

    模樣很可愛,可是語氣卻一點都不可愛。

    很多話,他根本就不能說出口,哪怕是在他一母同胞的姐姐和弟弟妹妹麵前。

    博陵公主也點了點頭,道:“衛士,我們就不要想的。哪怕是多出一個來,也會有人報到父皇跟前,就是父皇剛開始的時候不在乎,也會有人提醒父皇在意!”

    秦王和楚王對視一眼,道:“皇姐,你這樣說,可是有了應對之策。”

    博陵公主道:“是的。男人不可以,但是女人卻沒有問題。別忘記了,自古以來,就不缺溺嬰之事。”

    生兒不舉還能夠見於史冊,因為那是男嬰,可是那些被溺死的女嬰呢?

    大晉皇宮裏麵的宮女是怎麽來的?大晉可沒有跟前朝一樣從民間采選民女充入後宮的事兒!大晉的宮女都是從小小的女嬰養起來的。這也是大晉皇家有許多皇莊之故。這些皇莊,它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周邊的村莊裏麵拋棄的女嬰撿回去,養到八、九歲的時候進行小宮女技能培訓,然後在十一歲到十三歲之間的女孩裏麵挑選出合格的人選入宮服役。

    宮中的老宮女們,等年紀到了又不想嫁人,就會去行宮、去這些皇莊培養新的小宮女,以供宮中使役。而皇莊裏沒有通過考核的女孩們,隻有少部分會留在皇莊裏麵,給退下來的老宮女打下手,更多的,則是進入官配流程,嫁給那些娶不上媳婦的軍漢。

    這是大晉|太|祖皇帝留下的祖訓之一。也是宮中宮女們的主要來源。相反,從臣子之家挑選,要麽就是揀擇後妃,要麽就是選女官、給公主們和榮養在宮裏的郡主們挑選伴讀和玩伴。

    就是賈琰,也是走的揀擇禮聘的路,先被定為皇帝的妃子,之後因為機緣巧合,這才做了皇後的。

    而當年賈家強行把賈元春塞進宮,甚至不惜讓賈元春給孟皇後做丫頭使喚,哪怕名頭很好聽,是個女史,屬於女官那一掛的,可實際上,沒有不在背後取笑的。

    論身份,賈元春本來就低了一些,如果賈元春是賈赦的女兒,她夠不上公主的伴讀、玩伴,伺候榮養在宮裏的郡主們,充當郡主們的伴讀、玩伴卻是夠的。可是賈元春不是,她隻是個五品的工部員外郎的女兒,還要擠進宮來,哪裏還有人看得上她!給她一個女史的位置,都是看在賈家幾輩子的老臉上了。

    在場除了晉王還年幼,隻能乖乖地坐在姐姐的懷裏聽之外,其餘的都不是笨蛋。也許那些大臣們覺得皇子皇女們隻要會讀聖賢書就好了,可是賈琰卻不這麽認為。她不但會跟子女們說些她對世事的理解,還幾次乘著親蠶禮外出的時節,讓兒女們接觸宮外的世界。而兄弟姐妹中,陪伴母親最多的,自然是博陵公主,博陵公主也習慣把自己從母親那裏學到的東西說給弟弟妹妹們聽。

    換而言之,無論是博陵公主,還是秦王、楚王、寧國公主,她們都不是溫室裏麵的嬌花。

    至少此刻,秦王的第一反應就是:

    “最近從各地送來的折子上看,大晉的人口漲了許多。光登記在冊的男丁就超過了五千萬。”

    男丁,自然是不包括女人的,也不包括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如果登記在冊的男丁超過了五千萬,那麽,全國的總人口絕對超過了一億三千萬。

    這已經逼近了中原每次開始戰亂、通過戰亂消耗人口的警戒線了。

    博陵公主的眉毛立刻豎了起來:“這是什麽時候的事兒?”

    秦王道:“皇姐,這是我悄悄做的統計。”

    意思是他沒有拿給皇帝看,但是皇帝知不知道,這是兩回事情。

    他沒有這個把握,認為皇帝不知道。

    “那父皇應該知道了。”

    博陵公主的話,立刻讓寧國公主和楚王交換了一個眼色。

    是的,他們的父親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也很清楚整個國家即將麵臨的風暴。如果在這個時候,他們愚蠢地、兄弟姐妹聯合起來對付嚴家,隻會讓他們的父皇對他們失望透頂。

    所以,

    寧國公主道:“皇姐,你認為,我們應該怎麽做,才能夠消弭即將而來的危機?”

    博陵公主道:“其實,方法,母後早就說過,那就是擴張。不再局限於中原,而是讓華夏的子民走到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你們別忘記了,如今呂宋島上,都是東瀛人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