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第 268 章
字數:5276 加入書籤
柯承業不知道皇後跟自己說的話是不是得到皇帝的授意的, 但是, 他不敢久留。本來他從寧壽宮裏出來的時候就不早了,現在眼看著宮門就要落鎖, 自然是先出宮去為宜。
反而是皇帝這邊,因為政務繁忙,當天和第二天都沒有時間進後宮,直到第三天,才踏入後宮。
可巧,這幾天正好皇後身上不方便, 加上天色也晚了, 皇帝也不想費事兒, 直接就召幸了某寶林去寢宮侍寢,然後, 這位寶林就把皇後見了外臣這事兒告訴了皇帝。
當然, 皇後擺開全套執事見某位臣子, 這都不是什麽大事兒, 而且,皇後擺開全套執事見某個臣子,也是皇後的權利。真正讓皇帝留心的,竟然是這位寶林說的內容。
她把皇後跟柯承業的具體談話內容透露給了皇帝。
皇帝本來隻是想解決一下生理需要的,聽說之後,就冷笑道:“這宮裏頭連塊石頭都會說話, 朕跟澂兒一般大的時候就知道。可是怎麽總是有人以為, 自己能夠越過皇後?沒錯, 皇子妃和宮妃看的是家世。但是,唯有皇後,絕對不能沒有眼界。不,應該說,皇後的眼界,比皇後的肚皮更加重要。”
如果皇帝是那種看重肚皮的皇帝,隻怕他當年就會在竺貴人和吳賢妃、周德妃、趙敬妃之間擇一為後,而不是選擇賈琰這個不知道會不會生養的人了。
要知道,他們賈家的姑娘本不是以能生養出名的。賈敏更是在四十歲才得了林黛玉一個女娃。
那寶林這才知道犯了忌諱,她連忙想撲上去求饒,不過,皇帝沒動,高順卻先一步,把她踢了出去。
這個寶林,進宮七八年了,說沒寵,好歹一年也能輪到個一兩回,說有寵,她還不如嚴婕妤呢,好歹嚴婕妤一年也有五六回。隻不過,她們幾個因為年輕,承寵的次數也差不多,因此比較抱團而已。這個寶林會跟嚴夢茹混,自然是知道嚴家儼然一副嶺南的甄家,而且因為嚴夢茹的“得寵”,因此選擇了做這個馬前卒而已。
她萬萬沒想到自己竟然被直接抬了回去。而且還不止如此。
皇帝直接道:“去查一查,看看這些女人背後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兒。不,還是不用了,以前侍過寢的,以後就不必抬來了。”
皇帝很清楚這些人是怎麽一回事兒。他當年會給賈琰優待,那是因為賈琰有功,而且賈琰沒有窺視帝蹤,也沒有詆毀上殿,賈琰做的,也不過是基於她的身份地位和愛國之心的思考,就是有針對竺貴人,那也是妾妃與妾妃之間的爭鬥,而不是詆毀皇後。
別說當年孟皇後還好好的,就是現在,賈琰偶爾提起孟皇後,也都是以姐姐呼之,而且語氣十分恭敬和懷念,從來沒有說孟皇後的壞話的。
可是這些妃子呢?她們卻是在企圖離間帝後!
不是皇帝說,妃子之間爭寵,弄點小手段,吃點小醋,他都不介意,但是,作為妃子,尤其是低位妃嬪,竟然打探起皇後在交泰殿跟臣子的對話來了!這些人能夠把手伸進交泰殿和皇後身邊,那下一次,她們是不是要把手伸進福寧殿和他的身邊了?
皇帝本來是想查,轉念一想,會在背後打見不得人的主意的,無非是那幾個人罷了。這些人以為,這些年來,自己隻寵幸了她們幾個,她們就是有寵的了?
皇帝才沒有這個耐性呢。
他甚至連調查的精神都沒有,直接把這些妃子全部打入了深淵。
得,這些低位妃嬪,無論年紀大小,之前侍寢過的,都沒了侍寢的機會。至於剩下的那些,如果背後發現不幹淨的,一樣被皇帝束之高閣。
這就是皇帝。
宮裏本來就沒有秘密。
很快,已經侍寢過的那些妃嬪們,個個如喪考妣。至於嚴夢茹,更是如三九嚴寒天被冰水澆了個透心涼。
卻說皇帝,回到勤政殿正殿之後,就沒了興致,索性批了鬥篷,往清涼殿而來。巧的是,這個時候的賈琰也沒有入睡,而是在燈下寫寫畫畫,在她麵前大大的書案上七零八落的,散著好些紙張。
因為皇帝沒有讓人通報,所以賈琰也不知道皇帝進來了,直到皇帝伸手,擋住了燭光,才聽她頭也不抬地道:“何尚宮,幫忙換根蠟燭。”
半天不見人動,賈琰納悶地抬起頭來,這才抬起頭,愕然看見皇帝麵帶微笑站在她的麵前。
賈琰連忙向皇帝行禮,拜見皇帝。皇帝伸手把她拉了起來,道:“皇後這是在做什麽呢?”
賈琰道:“萬歲,您看這裏,沿著蝦夷往北,然後繞過這裏,……”
“有夠遠的。”皇帝看了看這張地圖,道:“這裏有什麽?皇後為什麽用朱砂畫了一個圈?”
“我請欽天監的博士算了一下。這裏,按照東瀛的地脈走向,欽天監推算,這裏,還有一座金礦。應該沒有人找到。”
皇帝傻眼了:“真的?”
“嗯。所以我打算讓東瀛人去那邊找金子。”
皇帝低低地看了一眼地圖,笑道:“皇後打算把東瀛人驅逐到那邊,然後把我們中原人遷到東瀛、東洋諸島上?”
賈琰點了點頭,道:“是的,萬歲。您看,這裏是東瀛諸島,這裏是南洋諸島,這些島嶼,就好似一條鎖鏈,牢牢地鎖住了我華夏的一隻腳。所以,為了我們華夏,為了我們大晉,我們必須把這些地方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中國古代的地圖跟現代西方傳來的地圖不同。中國古代的地圖,南方在上,北方在下,就是當初的賈琰,第一次看到這種地圖的時候,也非常不適應。
不過,就跟賈琰說的那樣,如果把中國地圖倒過來看,東洋、琉球諸島,還真的跟一條鎖鏈一樣,重重地封鎖了帝國的東麵,封住了帝國擴張的腳步。
皇帝低著頭,在那張山河輿圖上點來點去,忽然道:“皇後,你有沒有覺得,這長江和金陵變得非常重要?你看,我們大晉的海岸線是弓,長江是箭,……”
賈琰低著頭,看了看,道:“萬歲說錯了呢。要我說,這東瀛諸島跟我大晉海岸線構成了一把反彎弓,長江則是已經在弦上的箭。大晉的未來,應該是在這廣闊的未知海域才對。”
皇帝先是愣愣地看著賈琰,忽然笑了。
“皇後果然不同。”
人會因為無知而恐懼,而會想到去探索未知,首先要克服的,就是自己內心深處的無知。
皇帝可是很清楚的,自古以來中原就有這樣的說法,海洋的盡頭,那是歸墟,是眾神的墓園,無數的古神長眠於此。膽敢進入歸墟之人,必會驚擾到遠古的眾神。
要想派出探險隊,就必須先克服國內的這些聲音。
這可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
皇帝道:“所以,皇後是打算讓東瀛人去海那邊?”
賈琰道:“是的,萬歲。臣妾聽說,東瀛多年戰亂,百姓民不聊生,可饒是如此,東瀛還有上千萬的人口,這還是不完全統計。萬歲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四百年來,東瀛一直處於藩鎮互相征伐的年代。這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東瀛,這是到了統一的時候了。”
賈琰道:“是啊,萬歲。如果不是柯承業,也許東瀛會誕生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一舉統一東瀛,然後讓東瀛成為我大晉心腹大患。”
“不,朕應該慶幸的是,朕娶對了妻子。如果當初不是立了你為後,那朕也不會注意到柯承業,自然,也就不可能救下他了。”
皇帝很清楚,無論是先頭的孟皇後還是竺貴人,都沒有這份遠見,說不定還會僅僅因為倭寇之亂四個字就把柯承業給處死,不,應該說,僅僅是聽了倭寇之亂四個字之後,就咬牙切齒地要下麵將柯承業處死。
所以,東瀛和倭寇能夠在大晉的掌握之下,這有一大半是賈琰的功勞。
這是皇帝最清楚的事情。
他這位皇後,跟他才是絕配。他掌控欲強烈,所以她從來不爭權奪勢,也不在任何地方安插任何人手;他有的時候會走入迷障,而她則用超凡的遠見,給他指引方向。
如果不是這位皇後,他會陷入跟太上皇爭鬥的迷障,然後在很多國策上做出錯誤的決斷。這些決斷,在當時看來是沒有什麽大問題的,但是將來一點一點地累積起來,就跟這些島嶼化成的鎖鏈一樣,會一直套在大晉的脖子上,越勒越緊,最後斷送了大晉朝。
那個時候,他不要說贏過太上皇了,他怕是百年之後要無顏麵對列祖列宗了。
自己的年紀也越來越大了,精力也越來越不足了。下麵的幾個孩子還年幼,不過,有皇後在,應該能夠守護好大晉呢。
賈琰可不知道皇帝這會兒正想著這樣的念頭,她看見皇帝一直看著她,便笑道:“萬歲今兒個盡說些好聽的話哄我,難道不是萬歲自己欣賞這個柯承業又不好意思自降身份接見一個海盜頭子,因此才拿著臣妾頂缸嗎?如果不是萬歲,臣妾能夠知道這個五船幫主才怪!行,萬歲說是臣妾的功勞,那臣妾就當全部是自己的功勞好了。”
皇帝笑笑:“你呀!小滑頭!”
不過,皇帝也知道,賈琰說的是實話。如果沒有他點頭,那柯承業的資料是不可能送到賈琰的麵前,自然也不可能即使救下柯承業一事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