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1章 完美的一周

字數:3257   加入書籤

A+A-


    劉青山改革了小買賣的經營模式之後,自己便從這個小買賣裏麵解放了出來。然後每天自己早晨把倉庫的鑰匙交給劉淑河,下午的時候劉淑河把整理好的賬目、貨款和鑰匙再還給劉青山。對於賬目,劉青山並不太在意,反正做這個買賣,自己也不是為了賺錢,主要是無聊打發時間用的。

    現在看著買賣一天天做起來,也倒是有些許的成就感。而同時自己也慢慢在整個學校裏麵開始有了更大的影響力,為自己下一步幹事情打下了不錯的基礎。

    可以說,劉青山的生意做了沒有幾天,他便成了整個廟子村小學的影子老大了。

    而在這些經營活動中,劉青山也慢慢地發現每個人的能力大小,以及能力特點,將來自己幹大事,也可以因才使用。

    劉青山的生意一天天好起來,到周六上午最後一單買賣,倉庫裏麵所有的貨物幾乎都快賣光了,甚至於那些小手槍,也已經賣出去了二十把了。

    玩什麽玩具就是一陣風,流行起小手槍來了,所有人恨不能都擁有一把小手槍,然而這陣風過去了,小朋友又把那心愛的小手槍丟到一邊不理不睬了。

    上周日,劉青山到泰南市小商品批發市場購買了87塊錢的貨物,然後周一第一天自己分了4塊錢;第二天因為供銷社經理韓克搗亂,他們沒有經營成功;第三天,劉青山改革盈利分配模式,然後自己的收益一下子就翻了倍,達到了8塊錢;第四天,劉青山的盈利模式改革刺激了消費,更高的銷售額讓劉青山獲得了10塊錢的純收入;第五天,劉青山的收入再次刷新紀錄,達到了12塊錢;第六天,也就是周六,劉青山收入了24塊錢,曹明把那把19塊錢買進的氣槍以50塊錢的價格賣掉了。

    這樣,到周六中午的時候,劉青山上周進的貨,除了少數的玩具以外,文具、零食早就賣光了。而玩具也賣出去了大部分,隻剩下幾把小手槍。

    這樣,一周的時間,劉青山不但把87塊錢的本錢回收了上來,還淨賺了56塊錢。而曹明他們,包括劉淑河和吳洋,也都賺了8塊到50塊錢不等的收入。

    其中曹明的收入最多,賺了50塊錢。光周六那把氣槍,就讓他賺了15塊錢。那把能打鳥的氣槍被他們班一個同學的哥哥買去了,當天周六下午就拿著到廟子村村裏打鳥去了。

    第一周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現在劉青山采取的營業模式比較隱蔽,沒有擺攤,供銷社裏麵搗亂的人也無從下手了。

    周六,學校上半天就放假了,然後劉青山早早得跟劉淑河算完帳,鎖好倉庫門,拿著倉庫的鑰匙就跟曹明他們一塊回家了。

    曹明他們這一周最開心了,什麽成本也不搭,一周功夫,賺的最少的曹玲玲也賺了12塊錢,而曹明更是賺了50塊錢。曹明的收入,甚至於比那些幹建築的都多了不少。

    幹建築的,一年到頭風裏來雨裏去,到最後結算的時候,一天能合七八塊錢就不錯了。而曹明這一周,一天能平均賺接近10塊錢了,非常了不起。

    劉青山也賺了56塊錢,自然也很開心。

    路上大家商量著明天早晨早早得坐火車去泰南城進貨的事情,然後曹明又問劉青山下午有什麽打算。

    劉青山回去之後要先配料,接著打算去釣魚。

    聽到劉青山要釣魚的打算,曹明他們也紛紛表示要跟著曹明去。

    回家之後,劉青山先吃了午飯,然後便到了打麥場。

    他們家在打麥場蓋的那一排房子現在已經開始壘牆了,估計再有十來天的功夫就能上梁了。在這個年代,紅磚還沒有被禁止燒製,所以劉振遠選擇的建築材料就是紅磚。

    燒製紅磚的主要材料是黏土,會大量破壞耕地,製造人工沙漠。不過紅磚砌牆與泥漿的結合要比其他材料好,房屋更結實,所以劉振遠當然會選擇紅磚了。

    紅磚將來是會被禁止的,但是現在還不用擔心這件事。

    劉青山到了打麥場之後,看到那100多人正在馬向江的指揮下,認真的踩料。自己一句玩笑話,就讓100多人找到了一個待遇很不錯的工作,自己有時候都佩服自己。

    父親劉振遠正在工地上指揮建築工人蓋房子,然後包海亮和馬軍在往工地上拉沙子,林士花和何太昌在石頭屋子裏麵算賬,然後劉青山在配料室裏麵把料配好了,接著就讓馬向江指揮自己手下100人把他們腳底下的料收拾好,接著再踩自己剛才配的料。

    自己今天的工作已經完成了,看看時間,剛好兩點,於是劉青山便扛著自己父親花10塊錢給自己買的釣魚竿,用塑料袋裝了小一斤的魚餌,打算找個地方去釣魚。

    這會兒,剛好曹明他們打聽著來到了打麥場這邊。

    天色見暖,萬物開始複蘇,遠處山坡已經開始露出了淡黃的青草色。

    看到曹明向自己這邊走過來,劉青山揮手致意。

    “山子,你打算到哪兒釣魚去?”

    “春釣淺草,一日三遷,這會兒蓮花山水庫肯定能釣大魚,不過那邊太遠了,咱們去了也釣不了多會兒,咱們今天下午就到河裏找個水窪子過過癮。”

    曹明他們都沒有真正的釣魚竿,每次釣魚也不過是弄一根竹竿,上麵拴點粗線,完了之後把燒彎的大頭針綁在線頭上,這樣就成了一根簡易的釣魚竿了。

    不過,就這樣簡易的裝備,曹玲玲和曹華也沒有,他們自己根本就做不來這樣的東西。曹喜才和曹明年齡大些,能夠完成這項工作。

    劉青山沒打算釣大魚,然後連抄網也沒有準備,直接扛著釣魚竿,手裏提著魚餌,便向著村子北邊的小河方向走去。

    這小河,在1992年的時候還是終年不斷流的河流,可是越到後來,每年斷流的天數越來越多起來。

    小河上有不少挖沙挖出來的深坑,那深坑裏麵,往往有些大魚,劉青山他們找了個水坑,便釣了起來。(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