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於禁的苦心
字數:3187 加入書籤
曹操頷首,顯然是明白了於禁話語中的深意,若事有不濟,真的是瘟疫,而且又控製不住的話,那就隻能壯士斷腕了。
這時臉上有些憂愁神色的荀彧問道:“文則可知有多少人曾經接觸過這些患病的士卒?”
“荀令君,末將曾估算過,由於是袁氏降卒及傷兵,除了醫官以及軍中人士之外,接觸他們的人不多。”於禁沉聲說道。
“那也有七萬餘眾,司空該早作打算。”向來醉酒的郭嘉也難得清醒一回,語氣凝重的說道,實在是瘟疫太嚇人了。
據史書明確記載,桓帝時大疫三次,靈帝時大疫五次,獻帝建安年間疫病流行更甚。
成千累萬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難。
其中尤以靈帝時的公元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等幾次的疾病流行規模最大。
有個戶口增減的數字很可以說明問題,恒帝永壽二年有丁1607萬多戶,人口是5006萬多口。
到三國末年魏蜀吳合計隻有戶數149萬多戶,人口剩下560萬零200多口,僅存十分之一,這是何等驚心駭目的數字。
當然,這裏沒算上戰爭和流動人口,但其數字也讓人害怕。
就拿赫赫有名的神醫張仲景來說,張家本為大族人口多達二百餘人,後來南陽地區也接連發生瘟疫大流行,許多人因此喪生。
然自從建安初年以來,不到十年,張家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於傷寒者竟占十分之七。
因此,張仲景痛下決心,潛心研究傷寒病的診治,這才有了《傷寒雜病論》的誕生,話題有些扯遠了。
曹操曾親自經曆過瘟疫爆發時的淒慘景象,所以本來躊躇滿誌的他,現在變得有些消沉。
但曹操還是強笑道:“諸君勿憂,文則已經先期控製住了局勢,現在就派遣醫官隨某前去察看一番。”
於禁聞言不禁說道:“司空,還是末將去吧!若真的是瘟疫,末將恐怕也····”
雖然不知道情況如何,但大夫已經判斷八九成是瘟疫,那斷不會有假,因為“大兵之後,必有災年”,戰亂頻繁,不斷的戰爭導致瘟疫流行。
而冀州自袁紹父子入住之後,一直在征伐,不是徭役,就是戰亂,不是與公孫瓚爭奪冀州霸主,就是驅趕黑山賊,又曾與他曹操決戰官渡,尤其是剛剛的鄴城攻防戰,這一切都表明,在鄴城周圍出現瘟疫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這時曹操明白,為何自己的心腹愛將於禁一直站在門口與他們說話,原來其意在此,看著又恢複到那冷峻模樣的於禁,曹操是如鯁在喉,眼圈不由的紅了些,這可是跟隨自己的老將了,從初平年間開始已經十二年有餘了,曹操不忍心啊!
但於禁話語中未盡的話語也表明,若真的是瘟疫,恐怕於禁也難逃一死,因為接觸最多的就是他了。
於禁,曹營中善於練兵的人,是一員不可多得的良將,曹操很心痛,但他更心狠,因為此時確實沒有再比於禁更合適的人,降卒以及傷兵一直是他統領的,他在其中又素有威信,他不能跑,更不能撒手不管,否則局勢隻會更惡劣。
這時的智計百出的荀彧、郭嘉也毫無辦法,因為這是瘟疫,比戰爭更可怕的瘟疫,他們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如何將損失降到最低,波及的人員減到最少。
於禁見堂中眾人沉默,於是繼續說道:“司空,末將當日依漳河而安營,為的是取水方便,不曾想竟有今日之禍,是末將失了計較。”
“若是瘟疫,司空當早早定計。”於禁又抱拳說道:“司空珍重,末將···末將告辭了!”
於禁說完,深深的鞠了一躬,而後毫不猶豫的轉身離去。
“文則···”曹操起身,眼中含有淚花,深情的呼喚,然而於禁的身影僅僅是停了片刻,就大步踏出了門口。
“司空,文則這是在用生命給我們爭取時間,不可辜負了他的一片苦心啊!”荀彧雖然語有不忍,但還是勸道。
曹操深吸了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心情,沉聲說道:“文若以為該當如何?”
“司空,以在下估計,若是瘟疫隻是一旦確診,恐怕僅憑於文則的威望,壓製不了多久。漳水大營周邊應當部署兵力,以防不測。”荀彧思索了一會兒,緩緩的說道:“而且現在僅有袁氏降卒及傷兵發現得了此病,但其餘的軍營有沒有?我們都不敢確定,因此,當務之急就是排查諸營,一旦發現得此病者,連同接觸者一並送入漳水大營,由文則看管,絕不能引起諸營的嘩變。”
荀彧說的曹操也想到了,雖然現在還沒確定,但僅憑借捕風捉影的說法,在古代就有炸營的可能,更何況說是瘟疫這種要人命的事了,曹操也是知兵之人,顯然明白事情的重要性。
“其次,將鄴城及周邊的名醫全部請來,商討治療瘟疫之法,盡人事,聽天命。”荀彧的話中帶著蕭索之意,因為每一次瘟疫來襲,不死個十萬八萬的那是不可能結束的,特別是古代的醫療條件又差,根本就無力抵抗這種病災。
至於荀彧為何沒說鄴城實行宵禁之類的,那是因為此時還不到人心惶惶的時候,他們都在等於禁最後的通報,還抱有萬分之一的希望,最好是虛驚一場。
荀彧說完了,郭嘉拿起酒杯想要喝上一口,可平日裏感覺甘甜無比的烈酒,此時竟然散發出一股濃濃的屍臭味,十分的惡心,所以郭嘉難得的放下酒杯凝聲說道:“司空,瘟疫之事一旦確診,還必須防備北方的袁譚袁熙高幹等人,否則對方趁機來襲,我軍最好結果也是退守鄴城,更有可能一敗塗地,畢竟瘟疫非比尋常。”
曹操皺眉思索道:“奉孝所言,我已知曉,然如今諸營兵馬尚不知患病否,怎能出戰?”(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