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建飼料廠

字數:3791   加入書籤

A+A-




    三年級下學期,唐誌東家裏的養雞事業做了有三年,同村也有不少人跟著做起了養雞。鄰近村及鎮上,也有不少人跟著做了。雞飼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不用唐誌東提醒,唐柳華自己也看到了雞飼料的市場需求,但他還是沒辦法下決心建一個雞飼料廠。

    唐誌東於是就不停地在父親跟前講自己家裏建了飼料廠之後的各種優點及自家辦飼料廠的一些優勢,還不經意將一些自己想到的銷售方法跟父親講了一些。

    最終,在八六年初,唐柳華終於決定辦一個飼料廠。飼料廠從設備、場地,原材料等共投入差不多要兩萬多元,這三四年,家裏存的錢加上爸爸的工資,全部加一起都不夠,還得跟住在大城市的二伯借了五千元。

    因為辦廠是有風險的,唐柳華不願自己離職做,隻好找一個人來幫忙。唐柳華和蘇英商量後,最後決定由唐誌東的大舅蘇強來負責飼料廠的生產。銷售工作仍由唐柳華在業餘時間進行。

    關於大舅蘇強的報酬問題,唐柳華和蘇英確定的方案是每月給蘇強一百五十元工資。這時八六年,唐柳華的每月工資也才一百二十元,蘇強的工資比唐柳華還高,應該是合理的。

    唐誌東有著後世的經驗,覺得大舅蘇強的報酬有些少,想幫他再爭取一些,當然同樣他自己也有小算盤,算借機從父母手中要些錢。

    唐誌東對父親說道:“爸爸,我覺得大舅除了工資外,我們還應給他一些股份,這樣,他才會覺得,這個廠也是他的,他的工作積極性就更高。”

    唐柳華聽了眯了眯眼然後說:“阿東,你小子從哪裏學的這些東西,聽起來有些道理。”

    “爸爸,我這是從電視上看到的,香港和廣東那些大企業都是這樣做的。”唐誌東裝著驕傲地說道。

    “那我跟你媽媽商量一下,還是給點股份給你大舅。阿東,你覺得給多少合適?”

    “你跟媽媽商量吧,我覺得百分之十就行了。”

    “百分之十是很合適。”

    “爸爸,飼料廠還是我叫你開的,還有一些銷售點子也是我告訴你的。以後,我還可以提供一些新的銷售辦法。爸爸,我也要有股份。”唐誌東借機亮出自己的心思。

    “你小子要股份幹什麽?等我老了,我的股份還不都是你的。”唐柳華並沒有答應。

    “爸爸,等你老了也要幾十年後了,我過幾年就長大了,肯定有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不能總是找你要錢。你現在給我股份,以後每年我領我的分紅,我的錢我要自己管理。”唐誌東認真地說道。

    “小子,你說說,如果你有了錢想幹什麽?”

    “當然是想讓錢再生錢了,兒子生孫子,孫子再生孫子,這樣錢就會越來越多。”

    唐柳華聽了哈哈大笑說:“小子,哪有這種好事,那我也不開廠了,就讓錢多生幾個孫子,我就坐等數錢了。”

    “現在是沒有,不等於以後沒有。我看電視上,香港很多有錢人都是買股票發財的。現在我們這裏沒有股票,說不定過幾年就有了。我現在就要存錢,等有了股票,我就去買去。肯定能生出錢兒子。”唐誌東說道。

    唐柳華聽罷停了笑,吃驚地看著唐誌東:“阿東,沒想到你看電視能看出這麽多名堂。買股票真能賺錢?那大家都去買,不就不用做工了。”

    “爸爸,這東西還沒出來,我也說不清楚。反正,我也要股份,你給還是不給?”

    唐柳華想了一下說道:“給,你要多少股份?”

    “跟大舅一樣,給我百分之十吧。我保證我獻出的銷售點子幫你賺到更多的錢。”

    “好。就給你百分之十。”唐柳華終於同意了。

    唐誌東繼續說道:“爸爸,養雞這邊的事恐怕你顧不上了,你就轉給我負責吧。那裏也按股份算,你留百分之三十,剩下我要百分之五十,媽媽百分之十,妹妹百分之十。如何?”

    唐柳華笑著點頭說:“阿東,你才九歲,現在就鑽錢眼裏去了。你還要讀書,養雞那邊你管得了嗎?”

    “我哪次考試不是一百分。讀書這麽簡單的事,占不了多少時間,我是發現自己有太多的時間,才想到要自己管養雞的。”唐誌東說道。

    “說說你準備怎麽做?”

    “有了你的飼料廠,我當然是擴大規模了。我準備一點點擴大,最後建成一個年產萬隻雞的養雞廠。”

    “好,既然你想管養雞,那就給你,我就看你是否能弄出個萬隻雞的大養雞廠來。”

    唐誌東趕緊說:“爸爸你同意了?那我等一下將我們的協議寫出來,你要簽字,不可反悔。”

    唐柳華又哈哈大笑說道:“好,我簽字。”

    唐柳華還把唐誌東要股份及養雞場的事對蘇英講了,蘇英雖然說唐誌東有些不著調,可最終還是支持唐誌東。

    唐家飼料廠從八六年底就開始生產了,廠名是唐誌東取的,叫‘好日子飼料廠’。飼料廠剛開始隻提供雞飼料和小豬飼料。

    有了自家的飼料廠,唐誌東的養雞廠不愁飼料,終於可以擴大規模了。在村裏找來兩個老年人幫忙,養雞廠的規模終於升到每年四千隻雞的規模。

    唐誌東的養雞廠賣雞蛋、小雞、種雞、肉雞,每年利潤約有一萬元錢。唐誌東占五成,每年從養雞廠收入五千元,這比一個成年工人三年的工資收入都要多。

    唐家的飼料廠,八七年的利潤為兩萬元,唐誌東有一成的分紅,收入為二千元。唐誌東用媽媽蘇英的身份證辦了一個存折,自己將錢存起來。準備等國家的股市開始時,就去買第一手的股票。

    這幾年,農村的養雞、養豬發展很快,飼料的需求更是一年比一年大,唐家的飼料廠的銷售很好,市場基本在本縣的範圍內,暫時沒有競爭對手。

    唐誌東跟父親商量,過兩年準備在鄰縣辦一個飼料廠,將整個地區的飼料市場占領下來,然後下一步再看是否發展到全省、全國。

    唐柳華看到飼料廠站穩了腳跟,賺的錢比他十年的工資都多,這時他就沒有再猶豫,準備過年後就辭職,投身到經商之中。八七年,八八年,這兩年經商的氣氛很濃,但敢於拋去國家鐵飯碗下海的,唐柳華是整個縣裏的第一個。

    麵對唐柳華的選擇,蘇英並沒有反對,因為這幾年來,她也看到了經商給家裏帶來的變化,她也看到未來幾年,自己家的飼料廠肯定還有更大的發展。當然,最得要的是,唐誌東經常會在她的耳朵邊灌輸一些國家經濟發展的大勢力,以及說一些沿海發達地區和國外的生活方式,她也想著自己家有一天,能像國外那些人一樣,住著大房子,開著小汽車。

    八八年,是唐誌東家開始騰飛的元年。(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