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見識超凡

字數:3739   加入書籤

A+A-




    白羽箭旋轉著,在空氣中一寸一寸地向前行進,好似銀河中的彗星。

    不久,白羽箭與一支弩矢產生了撞擊,它全身都迎了上去,以至於前半部分劇烈膨脹開來。

    “劈啪”,箭頭抵擋不住衝擊,順著纖維被生生撕裂開來,露出雪白的內裏。那迎麵而來的弩矢好似直入通徑的長篙,進入白羽箭的箭身,一路扯開箭杆,從尾部貫穿而出。

    就在破出的一瞬,那弩矢好似得了萬馬馳騁的力量,如光梭一般劃過,仿佛要一直前進到光芒消散才會停下。

    然而它僅僅飛了瞬息就戛然而止——

    元敬陽閉著一隻眼,用右眼看著左眼前即將碰到眼皮的弩矢,還有些恍惚。直到朦朧中聽見叫好聲,他的汗腺才如打開閥門一般如是沐浴,遍流全身。

    我懂了,我知道辛棄疾為什麽能接住箭了。元敬陽頓悟出了其中奧妙:正麵對敵,堂堂迎戰,看清弓弩的方向,找準時機,訓練有素的人是可以接住箭矢的。對射之前檀翠語喊的“一二三”,正好幫助自己找到了出手的時機。而稼軒公更上一層,可以獨立預判機會。知道了其中竅門,日後如果再有類似對峙的情景,也必是十拿九穩了。

    當然,暗箭另算。

    在元敬陽眼中仿佛經年累月的對射,在旁人眼中不過短短一瞬。眼瞧著弩矢穿過箭身,到跟前被接住,他們紛紛之叫好,對元敬陽這個貌寢身瘦的年輕人多了些敬佩之意。

    而一直在元敬陽身旁的史霽風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在下習武十餘年,從未見過如此神乎其技的弓術!”

    “那是自然!”元敬陽神遊在外的思緒重新回到了軀殼裏,頗有些得意地說道。

    他一甩手,丟了弩矢,衝檀翠語趾高氣揚地問道:“怎麽樣,服不服?”

    檀翠語仿佛還沉浸在驚疑中,聽到這麽一問,才緩過神來,垂首歎了口氣,將神臂弩遞給了手下,走過來一拱手,道:“心服口服。”原本她是真服氣了,可抬眼瞧見元敬陽就跟洗過澡一樣滿頭的汗,心裏也就認為他是運氣使然,感覺不過爾爾了。

    吃了兩回癟的史彌遠忍不住舉杯走過來,稱讚元敬陽道:“元兄弓術非凡,今日讓在下大開眼界,請讓在下敬你一杯。”

    元敬陽笑道:“你姓史,我這朋友也姓史,你倆五百年前可是一家。那我可得陪你喝一杯。”

    畢竟先前命懸一線,如今飽受讚揚,元敬陽不免覺得視野有些昏暗,似乎眼前這一切都是虛幻。他隻清醒過那麽半柱香的功夫,剩下來的時間都在接受其他客人們的敬酒,就這麽一杯接一杯,一口接一口,很快,天旋地轉,燈影迷離,他就不省人事了……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

    “一曰什麽?”

    “一曰……”

    “第一個就不會,把手伸出來!”

    戒尺打在一名男孩的手上,啪啪作響。男孩兒忍著淚,還得繼續背。

    元敬陽睜開通紅的眼,一縷陽光從窗外刺入瞳仁,弄得他右腦殼一陣脹痛。他從榻上爬起來,還沒回想起昨晚發生了什麽,就聽見了外麵的聲音。

    元敬陽推開門,發現外麵是一處花園,園中一座涼亭,亭外有八名甲士守衛,亭內是一名婦人在監督小孩背書。

    “這是哪兒啊?”他想找人問問自己身在何處,便朝涼亭走去。

    那男孩還在噙著淚背道:“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五曰……法。”

    婦人歎了口氣,道:“下去吧。”

    “是。”男孩轉過身,扮了個鬼臉一溜煙跑開了。

    元敬陽不禁莞爾一笑,想當年自己小時候被祖父和父親兩人一起監督練弓,也是差不多的情形,動作稍稍不對就是父子雙打,那時自己常常怨恨祖父和父親。可一想到現在身懷絕世弓術,又得感謝那已經去世的爺倆。

    “元兄弟,你醒了。”說話的是涼亭外的一名甲士。

    元敬陽正覺得奇怪,這人怎麽會認識自己,這才想起來,昨晚第一個進九裏堂錘死特使的就是眼前這位說話的青年。

    元敬陽打了個寒噤,問:“兄弟貴姓?”

    青年甲士道:“免貴姓李,我叫李檢深,你叫我李兄就可以了。”

    “他呀,可是五代晉王十三太保李存孝的後人,最是以力大無窮著稱。”此時說話的卻是剛才教小孩背書的婦人。

    元敬陽瞧出這個婦人身份應該不一般,不然不會有八名一流武士保護,於是他細心端詳起她來。隻見這婦人梳著朝雲近香髻,插著瑪瑙對金簪,臉上一對羽玉眉,兩隻瑞鳳眼,鼻長顴窄,唇潤耳園,雖薄施粉黛,然三十有餘亦顯得聰慧不凡、姿貌絕倫。

    李檢深聽到婦人發話,忙側身垂首道:“軍師過譽了。”

    元敬陽皺起眉:“軍師?”

    婦人輕輕笑了聲,道:“不過是個美稱罷了。”

    元敬陽不認為像說的這麽輕巧,這個婦人一定是個不一般的人物。但她不願多說,自己也隻好不再多問。於是他扯開話題,隨口問道:“剛才那個男孩兒是您兒子?”

    婦人搖搖頭,道:“侄子。”

    “侄子?”

    “是沈社主的兒子,也是我的侄子。”

    “喔……”元敬陽意識到,自己認為沈玉璃此人不存在的想法應該是錯誤的,因為剛才自己都眼睜睜看著人家的兒子滿地跑了。他接著問道:“那您姓沈?”

    婦人又搖了搖頭:“不姓沈。”

    元敬陽奇怪了:“不姓沈,那您為什麽說那是您的侄子?”

    婦人道:“我和社主交情比較深,所以稱他的兒子為侄子。”

    “原來是這樣,”元敬陽道,“那您自己姓什麽呢?”

    婦人笑不露牙齒,淡淡地說出了自己的姓氏。她所說的姓氏,因為一位傳奇的古人平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這個姓氏的家族在千年歲月長河裏幾經遷徙,未來百年後還會前往兩浙一帶,平地拔起一座以著名一種陣法為名的村落。

    “我姓諸葛。”(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