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皇城之旅
字數:3495 加入書籤
“什麽,周大人的孫女居然被他們殺了?”史彌遠還有點不敢相信。
“千真萬確,我們正是為此事而來臨安的。”
史彌遠這才舔了舔此前一直因為心有不甘而緊緊握著的筷子,然後放下道:“殺害官員家屬——別說官員家屬了,殺普通百姓也是重罪,更何況還是周大人的家屬。方才你還說李季敞欲族滅狄氏,此事若真如此,那便非同小可。二位在此等候,我去告訴家君,家君是皇上近臣,他若進言,皇上很容易聽進去。”
“皇上?”元敬陽做夢也沒想過,自己一個平頭老百姓,竟然要和皇帝扯上關係了,雖然是比較牽強間接的關係。
“你們稍後。”史彌遠拔腿就走,急匆匆出了屋,去找父親史浩了。
史彌遠走後,耶律宓打趣道:“想不到你一個山野村夫,居然還和朝中大臣子弟有交情。”
元敬陽往後一仰,頭枕雙臂,頗顯愜意道:“豈止這樣,我還和外族貴胄有交情呢!”
耶律宓知道這是在說自己,十分受用,也像他那樣倚在椅背上,蹺起了二郎腿。
大約過了三刻,史彌遠總算是回來了。
二人忙重新坐好,詢問道:“怎麽樣,衙內,如何?”
史彌遠來回看了二人一遍,眼神中透著難以言說的緊張與激動,道:“你們把東西放好,與我同家父一起,速速麵聖!”
“麵聖?”
“就是見皇帝。”
元敬陽聽到這句,瞳仁往上一翻,在眉骨下轉了半圈,下巴微張,半天沒出聲。縱然被江湖上稱為大宋第一神射手,但他內心還是個黔首草頭,聽到“見皇帝”仨字犯慫也是人之常情。別說那個年代了,就算現代,有人要你去麵見某主席、某總理,你也不敢保證不會緊張。良久,他瞥了眼窗外,才問道:“天這麽晚了,皇宮早關門了吧?”
史彌遠道:“家君是皇上近臣,可以直接去中書門托人傳話,等候召見。”
“中書門?”聽起來就不是什麽尋常的門,元敬陽犯怵,道:“還是算了吧,我們貿然去皇宮不合適吧?”
耶律宓道:“你怕甚,讓我們去必定是為了有問題方便問詢。”
“呃……好吧。”
元敬陽和耶律宓將不得帶入皇宮的物品先寄放在史府,隨史彌遠一路趕往皇宮。說是同史浩一起去,實際上史浩已經提前出發,讓他們三人在後步行。
一路上史彌遠千叮嚀萬囑咐,告誡元敬陽二人入了皇城言行舉止務必謹慎,不要亂摸亂看,萬一觸犯了哪條戒律,就要拖到天井裏吃一頓殺威棒,嚇得他們一愣一愣的。其實倒也沒那麽誇張,隻是史彌遠擔心二人頭次進皇城會出什麽幺蛾子,還不如出言嚇唬嚇唬他倆,讓他們拘謹一些。
一路南行到了皇城北門、和寧門門口,由於有史浩在前知會過,三人接受侍衛檢查後順利進到了裏麵。
“先往右邊走。”史彌遠引著二人直奔宮內“服務區”。
元敬陽跟著史彌遠一路走著,見門樓牌匾字樣有異,悄聲問道:“你不是說去中書門的嗎?”
史彌遠道:“中書門哪是我們能去的地方?先找個地方坐會兒,等大內的宦官來傳喚,我們才能去麵聖。此外如果皇帝傳喚,一定要在門外跪著答話,記清楚了嗎?”
“放心吧,不會出差池的。”
“先進來等著。”史彌遠請宦官開了舍門,進屋找把椅子隨便坐下了,一坐下,此前一直在顫抖的手哆嗦得更明顯了。
元敬陽也不自覺地抖著腿道:“衙內,我看你這副模樣,怎麽好像比我還緊張?”
“晚飯吃的少,有點冷而已”史彌遠嗬嗬笑著,掩飾內心興奮與忐忑。
時間不斷流逝,夜色越來越濃。幾口龍井下肚,茶葉中的化學成分倒更刺激了三人的情緒。他們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來回踱步緩解焦慮。
終於,一名打著燈籠的宦官過來,結束了三人的焦灼:“你們幾個,跟我到垂拱殿來。”
南宋皇宮並不是特別大,幾人走了不多時,便來到了一處大殿前,此處便是垂拱殿了。自太上皇起,垂拱殿便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召見大臣的地方。現在皇帝正好還在忙著閱覽奏折,沒有休息,殿內燈火通明。
“你們在殿外候著。”宦官吩咐完,便進了殿裏。
草頭百姓和低級地方官,一般沒有特別指示是不能進殿裏的。史彌遠拉著二人候在殿外,囑咐他們一會兒或許會有人來轉述皇帝的問話,屆時吐字一定要清晰。
元敬陽和耶律宓頭一回被強加上這麽多規矩,難免覺得拘束,但為防出現難以意料的後果,還是把史彌遠的囑托牢牢記在了心裏。
時間又是逐漸流逝過去,三人杵在外麵又白白被晾了半天。他們原本以為到了垂拱殿,就可以馬上接受召見說幾句話,卻沒想到隻是換了個地方等而已。可任憑你心裏不爽,也不能在皇城裏發泄吧。三位,繼續恭恭敬敬地候著吧。
趁著沒人注意,元敬陽扭過臉打了個哈欠,卻恰好見到不遠處一名身著方心曲領朱紅長袍的老者拄著根龍頭拐杖緩步走來。太宗、真宗時期,有一位名叫折賽花的彪悍婦人長年拄著龍頭拐行走在皇城,而今又有一老官員也拿著粗拐杖,肯定不是一般人。元敬陽下意識地低下頭,盡量不與之接觸。
而那老官員走過來,根本就沒理睬殿外等候的三人,同守門的宦官說了幾句,就從容走進了殿裏。
“杜大人。”殿內的尚書仆射史浩見到那官員,按照官場上的禮節行了個禮。
老官員隻是微微抿了下眼皮表示回禮,接著他扶著拐杖,衝上頭跪拜道:“官家深夜召臣前來,不知有何要務?”
“杜卿不必多禮,來人,賜座。”說話的人長著一對八字眉,鼻長帶鉤。相書上說鷹鉤鼻者命運多舛,以奸詐著稱。然而這人卻容色溫厚和藹,那副高鼻非但不顯詭詐,倒平添了一份英武神氣。此人不是別人,便是當今皇帝趙昚了。
那老官員剛坐好,就突然說出了趙昚的心聲:“陛下,重組烈風令嗎?”(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