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禁軍馳援
字數:3291 加入書籤
“社主,您看這怎麽辦才好?”管事見涉水登岸的社眾又一次被擊退,回問李季敞。
李季敞臉上未見絲毫慌亂,他鎮定自若道:“拿繩索。”
一隻隻鐵飛爪丟到了對岸,掛在了竹柵欄上。
“拉!”
一聲令後,三個門對麵的將近一百名社眾一起用力,試圖拉倒那些柵欄。可他們即便用上了吃奶的力氣,柵欄也隻是稍稍朝小渠凸起而已。玄影門人就站在門口看他們玩拔河,未作半點反應。
這竹柵欄猶如一個個等腰三角形的支架緊密連接,十分結實,而飛爪其實相當於扣在了三角的頂點上,你向頂點施力,想將其輕易拉動,簡直是笑話,真當木工不學幾何的嗎?
不管高肄風學沒學過幾何,反正李季敞看來是沒學過。即便沒學過幾何,他還是明白一個道理的:拉不動,就往上加人數。
又有近百名社眾添上,加入了“拔河”的行列。
“一二三、唉喲!一二三、唉喲!”就連口中喊的號子也是拔河的號子。
“再上一撥!”李季敞揮揮手,又是一百名社眾放下手中樸刀,衝手心唾了一口,走上去攥住了麻繩。
終於,在不斷累加的力量的作用下,竹柵欄緩緩朝渠水位移,最後撲通落入了水裏。京口社眾們爆發出一陣歡呼:終於把這直娘賊的破玩意兒給搞掂了。搞掉了柵欄,接下來就該渡水了。上百名社眾輪流下水,跨過現在落在水中的柵欄,衝對岸攀爬。
“壞了!趕快迎戰!”玄影門管領喝令,幾十個門人都拿著竹槍站在離岸五尺的地方衝上岸的人捅。一時間,許多社眾被重新插進了水裏,成了後麵人的腳墊。
但京口社人數實在太多,一個接一個地靠近,按下葫蘆浮起瓢,令玄影門人應接不暇。
眼看上岸的人越來越多,管領花宗訓忙令道:“快進去!”
玄影門人端著槍疾步後撤,管事打開大門,放他們進去了。人是進去了,三扇大門卻沒有立即關上,京口社眾見狀大喜過望,紛紛跑步過去,搶著要進門。但不關門總是有原因的,這些跑在最前麵的社眾很快就會明白為什麽了。
門後突然推過來幾輛小推車,車上豎著整塊木板,板上還插著二十多把殺豬刀。這種車,便是成本低廉、但性價比很高的防守工具——塞門刀車。狄宅就是個地主大院,不可能有城樓讓人站在上麵潑滾油,開門堵刀車算是比較好的防禦措施了,而這種塞門刀車就是上佳選擇,此種防禦武器製作工藝簡單得令人發指,就是車加木板和刀片,這三樣常見物品組合起來卻很厲害,守中帶攻,如果說蒺藜和柵欄是刺蝟的話,那刀車就是豪豬。
京口社眾有沒見識過的,貿然前去進攻,當場就被殺豬刀刺得皮開肉綻,如活吞螃蟹的野貓,痛叫著退了回來。不光如此,狄宅門口的刀車還鑽了許多窟窿眼,長槍從窟窿眼裏伸出來,給這個聒噪的社眾來了個透心涼,擼成了烤串。
門進不去,不會翻牆嗎?社眾們拾掇了繩索飛爪,衝牆頭丟了過去,一時間,人如蟻附。
就在京口社數百眾圍攻玄影門的時候,平江府城南郊,一支隊伍正兼程趕來。
一百名身穿銀色白披山字甲、手握鴉項槍、腰配精裝銅裝劍的騎兵策馬疾馳。而騎兵的最前列,是一名騎著五尺高駿馬、著禦賜黑漆順水三字甲,背弓帶箭,配官製倚天劍的中年將領。
這支隊伍,便是重新組建的烈風令選鋒騎兵。也許有人覺得騎兵人數太少了,其實這很正常。整個禁軍中也隻有七分之一的騎兵,而且這七分之一的騎兵中也就十分之三是有馬的。而烈風令目前人數約為一千,有一百人騎馬已經是相當大的比重了,足以看出皇帝的“誠意”了。
“畢指揮,已經快到了。”將軍身稍後方一名身穿紅披金漆山文甲,麵容清秀、但神色稍顯憔悴的男子指向平江城門道。他口中的畢指揮,自然指的是畢再遇了。
畢再遇朝那男子所指方向一瞧,果見一座大城,“侯爺眼神不錯,在我身後卻比我看得清楚。”那清秀男子自是總指揮、紹興侯趙彧。畢再遇身為武人,時刻注意說幾句話奉承一下這位大爺。
說話的工夫,騎兵隊就趕到了平江城陸路南大門。
“什麽人?”見一支精騎揚塵而來,守城官兵挑著燈籠喝問道。
紹興侯趙彧趕馬向前,亮出了手中銀牌,道:“我等乃是大內禁軍,奉皇上之名特來調停民團紛爭。還不速速開門?”
“民團紛爭?”守城官兵若有所思,道:“平江城內並無民團紛爭啊?知府大人說了。”
“沒有?”畢再遇看了看趙彧。
趙彧當即會意,衝守城士卒道:“你們知府是誰?另外,你是哪個軍、哪個營的?”
守城士兵也不是傻子,當然聽出城下禁軍問責的意思。一般來說,在宋武人的地位就如同文官的孫子,遇上了都得點頭哈腰、行諂媚之舉,可這名穿著紅披金漆山文甲的將軍竟敢直接問詢知府大人名諱,看起來定是奉皇帝特命而來的大內禁軍高階長官無疑了。隻是知府大人事先交代過,無論城裏打成什麽樣子都不要插手,而且若有臨安來人,一定要想辦法周旋,等府衙的人把事情處理完了再接待,如果此事辦妥,知府就收他當幹兒子。於是乎,盡管心裏揣著明白,守城官兵還是裝糊塗:“這位將軍,按照規矩,這麽晚了不能開城門啊。”
“那有皇上的命令也不行嗎?”趙彧問道。他聽兩句就差不多明白了,平江知府是怕自己轄地發生這麽大規模的鬥毆,要是關係不好的禦史添油加醋地參一本,保不齊就要被刺配雷州了。
“這個……”官兵支支吾吾,不敢回應。
“讓你開門就開門,誤了聖上的事,小心把你拉到菜市口!”
事實證明,長年遊走在朝堂的趙彧說了半天,也不及畢再遇的一嗓子。
聽到“菜市口”仨字,官兵慌忙叫人起閘開門,讓這一百號裝備精良的騎兵進入城中。(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