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酒後殺人

字數:3417   加入書籤

A+A-




    “我的三十丈長刀呢?”元敬陽醉醺醺地走來。訂做的三把刀,兩把肋差都已完工,一把給了崔宣雨、一把自己用,現在就差那把大號的了。

    正宗太郎就跟見著親人一樣,連忙上去招呼道:“您可來了,您訂的刀現在正在別人手裏呢。”

    “什麽?”借著酒勁,元敬陽撥開幾個身材強壯卻膽子很小的鐵匠,晃晃悠悠走進鋪子裏,瞧見幾個衣著奢侈的漢子正在裏麵把玩一根磨成鏡麵、閃閃奪目的刀條。元敬陽心想:想必這就是我的刀了吧?於是他衝拿著刀條的那人道:“給老子放下,那是我的!”

    “你的?”青年見是個身形同猿猴一般的醜漢子,輕蔑地瞥了他一眼,道:“有何憑證啊?”

    如今的元敬陽已不像去年剛出深山時候那般衝動了,他問道:“你是何人?”

    青年冷哼一聲,道:“知道王佑經嗎?我便是他的侄子王光雷!”

    喝——,名字起的還真瓷實!

    不待元敬陽接著說話,這王光雷就又譏諷道:“知道了吧,這天底下沒有小爺我買不起的東西。就憑你這土鱉模樣,還是快點滾吧!”

    元敬陽歪著頭,指著自個兒耳朵,一眉高一眉低,問:“啊,你再說一遍?”他是要確認所聽到的後半段內容。

    王光雷嗤笑一聲,衝隨行的漢子道:“瞧他這小畜生的德行,就是個市井中的潑皮,見縫就鑽,聽風就是雨,遇到事就要鬧騰一通占便宜。看,這會兒不依不饒賴上我了。幾位弟兄,你說我是不是該掏個幾兩碎銀子把他給打發了?唉,對了,菜市口外邊要飯的,一年能吃多少?”

    講道理,你若是好好說話,按價錢商量,興許我還能把這口刀讓給你。可你不但未經同意就把玩我訂的刀具,而且還以貌取人、出言侮辱,這就不是能輕易忍下去的了。元敬陽紅著腮卻陰著臉,冷冷道:“你是想當第二個董立安呐!”

    這幾個紈絝子弟當然不知道元敬陽此話的含義。他們還嬉鬧著,說著一些極為粗俗的話。

    正宗太郎找機會想插話解釋,就在他搶著間隙的時候,王光雷喉上貫入一支箭,瞪大了眼睛跪在了地上。

    元敬陽思維清醒歸思維清醒,但還是喝上頭了,火氣可壓不住。

    隨王光雷逛街的四個漢子顯然被嚇得一怔,但稍許他們便意識到眼前這瘦漢子殺人了。於是幾人忙從周圍擺放的滿滿的武器中抽出幾件來,殺向元敬陽。

    “崩崩崩”三聲響,三名漢子均身上插著箭,直挺挺倒在武器架上,“嘩啦啦”將刀劍弄翻了一地。

    最後一人都沒來得及恐懼,依然在往前衝,一刀劈向元敬陽的頭顱。

    元敬陽一個側身,從束腰裏拔出肋差,隨即“噗”一下淺淺紮進了漢子的心窩,漢子隻覺心尖被陶片刺了一下,並不是很痛,但也丟掉手上家夥不敢亂動了。元敬陽輕輕一拔,閃開身去,那漢子的胸口隨著身體的傾倒,就如花灑一般噴射出鮮紅的血液,將正對著的一排農具架噴了個遍。

    心房輕刺一個小口,人躺著血都能噴到屋頂。殺人嘛,也要講究藝術。

    在場的鐵匠們呆滯了半晌,接著驟然爆發出了“殺人了”的呼喊,紛紛躥到街上躲避。正宗太郎也欲逃離的時候,卻被一隻鐵鉗般的手擒住了。他低著頭不敢直視元敬陽。元敬陽也沒打算看他,直直地將一把"chi luo"的刀條橫在他鼻尖前,道了一聲:“裝具還沒弄。我要真魚皮、牛角加黃銅的。”

    禹邊雲監督著工匠們幹了一下午的活,這會兒累了就抄了把椅子坐到門口,翻出《楚軍大營裏的呂後》消遣。看了幾頁,正讀到妙處的時候,一人風風火火地跑到了麵前。

    “快收拾收拾!”

    “怎麽了?”禹邊雲抬頭一瞧,乃是元敬陽。“喲,刀拿到了?”

    元敬陽揩了把額角的汗,道:“我殺人了,五個。”

    “在城裏你也敢——”禹邊雲剛欲叫嚷,頓覺不妥,忙起身回屋,低聲道:“我這第八刊剛排完版印了一百冊,打算明天投進書市裏。怎麽,誰又招惹你了?”

    元敬陽稍作考慮,道:“那你和董兄弟、高兄弟先繼續待在揚州,手頭事情辦完了就去平江。”正好他也打算回平江去經營總堂,現在順便再避一回風頭。“雨兒呢?”

    “玩泥巴呢。”

    元敬陽走進裏屋,瞧見臉上有兩道泥印的崔宣雨正挽著袖子把一個個膠泥活字碼好,頗有成就感地欣賞忙活了一下午的成果。原本緊急火燎的元敬陽見到崔宣雨的這副模樣,不禁啞然失笑。

    崔宣雨聽腳步就知道是誰,一邊蘸墨一邊頭也不回道:“良人,快來看看我的傑作!”她抄起紙和刷子,往印版上過了一把,就急忙亮給元敬陽看:“我送給你的。”

    盡管事態緊急,為了讓雨兒開心,元敬陽還是耐著性子讀了一遍:“古巷幽幽未可知,待字丁香歎浮沉。男兒許是雲煙客,掌燈時分見一分。盼爾常居虛無夢,淅淅冷雨落襲春。三寸金蓮拾階上,但聞清露不聞聲。”

    崔宣雨急跳著問道:“你看寫的怎麽樣?”

    元敬陽搖頭晃腦:“呣——,字不錯。”

    “去你的!”崔宣雨狠狠拍了他一把,道,“我說詩句。”

    元敬陽不禁莞爾道:“你都是天足,哪兒來的三寸金蓮啊!”不待崔宣雨發作,他又道:“不過,天足也有天足的好處,不怵走遠路。”

    崔宣雨疑道:“怎麽,又要去哪裏?”

    元敬陽低聲耳語了一通,告訴了她下午發生的事。

    “啊,你怎麽又——”崔宣雨頓了頓,道,“殺生了?”

    元敬陽咬著下嘴唇道:“再等一會兒,黃昏時候城門將關未關,車流很大,容易混出去。我們還是走陸路。”有那麽方便的運河為啥還走了好幾回陸路呢?一是過運河得一直讓著官船,速度並不快;二是運河上有關卡,既要交錢又恐怕被公人認出來。所以出了事情避風頭,還是走陸上小路安全。

    元敬陽盤算好,就靜等時辰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