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古庵妙音

字數:3184   加入書籤

A+A-




    卻說元敬陽狄萬英等一行人來到普陀山,遊覽一番後,時至中午,其他人均去往客苑用膳暫歇,而元敬陽直奔山門,盤算著買一尊觀音像當紀念品。他剛要去寶陀寺,心裏卻想:史衙內尚知道不要趕熱鬧,人家神仙沒空料理,我又怎能去香火最旺,興許半年排不到號的寶陀寺呢?史衙內不是看見觀音的真身了嘛,人家觀音其實是男的,當然喜歡女人多的地方了。於是元敬陽抱著略顯猥瑣的想法鬼使神差地折身拐向了別處的一座尼姑庵。

    元敬陽到了尼姑庵院門外,剛欲踏足進去,有個小尼姑攔住了他:“施主,你不能進來。”

    “這是為何?”

    小尼姑略有些羞澀道:“這裏是尼姑庵,男施主怎能隨便進來?”

    元敬陽疑惑道:“想當年我去青城山少陽門的時候,人家那裏不分男女隨便進的,怎麽你這兒就區別看待呢?”他一開始沒想著佛道有別,佛家認為男女接觸一是易生愛然。二是招人譏謗,醜累佛法,所以在佛門男女是盡量避免接觸的;道家就不一樣了,有的派別還專門講究采陰補陽呢。

    等到想明白過來,元敬陽賠笑道:“不是,我就是來買——請一尊觀音像的,不常住。”

    小尼姑倒抽了一口涼氣:“不常住?你還打算留宿啊?快滾快滾!”

    “我沒打算留宿啊,我就是進去一下而已。”

    小尼姑聽罷罵道:“瞧你一臉尖嘴猴腮的猢猻相就知道不是什麽好人,此番前來定是圖謀不軌,你要是再不走,我可喊人了,叫隔壁寶陀寺的武僧把你打殘!”元敬陽心中不忿:我哪裏就不像是好人了,還說叫人把我打殘,你一個修行的人,說話也太粗俗了。於是兩人嘴上互不相讓,很快就嗆起火,吵起架來。

    兩人正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忽聽院內傳來低沉的聲音:“慶音,你又惹是生非了?”

    小尼姑聽到身後的聲音,罵聲當即減弱了許多,回頭喊了聲“師傅”。

    元敬陽循聲看去,原來是一位中年比丘尼正朝這邊走來。隻見那尼姑儀容莊重,神態祥和,散發的氣場就比這牙尖嘴利的小尼姑令人舒服得多。那尼姑走來,衝元敬陽合掌作禮,說道:“貧尼道育,這是徒兒慶音,教導不周,若有無禮之處,還望施主原宥。貧尼回頭自會懲戒徒兒的。”瞧瞧,人家師傅多會說話,元敬陽心裏舒坦了許多,便道:“其實也沒什麽大不了的。”道育說:“那施主來此是有何貴幹?”元敬陽便說出了自己所來何為,乃是要請一尊觀音像回去。

    道育並不急著回應,而是反問一句:“敢問施主何年何月生人?”

    元敬陽更糊塗了,不過依然答道:“我是紹興三十一年,辛巳年七月生人。”

    豈料道育忽地一笑,道:“你果然來了。”

    “啊,什麽?”元敬陽懵裏懵懂,不明白尼姑所言何意。

    道育伸手示意他進來,笑道:“請隨貧尼來。”

    “師父,你還真讓男人進庵裏啊!”

    然而慶音的話語沒有任何效力,道育引著元敬陽進了院子,入了一間禪堂。

    “法師究竟有什麽要說的?”元敬陽問。

    道育笑而不語,從書架底搬出一方木盒,打開之後取出了一封帛書,隻見帛書上寫的乃是某人的姓名及生辰八字,此外還有四句偈語。元敬陽不解,便問這是何意。道育方才解釋道:“這正是徒兒慶音的俗名和生辰。”原來小尼姑慶音本是一走投無路的江湖人留在普陀山尼姑庵的女兒,慶音一直不知道自己的身世,隻當自己從小就是出家人。但道育心中一直對此事放不下,上個月曾有一位高僧遊覽普陀,留下了四句偈語:霹靂火逢白臘金,戊子嬌娘再染塵。辛巳好男留餘慶,青燈不聞秒梵音。

    這四句話相當直白,小尼姑慶音是戊子年生人,乃屬霹靂火命;而元敬陽恰好辛巳年生人,乃屬白臘金命(所以他比較吝嗇,這是有道理的,咱不是瞎編)。偈語中說的便是慶音本不應在古刹青燈下念經,自要入了凡塵,而帶她走的,就應當是一個屬蛇的男子。

    道育這麽一解釋,元敬陽站不住了,他忽地滿額冒汗,猜測這是一場未知的陰謀,忙說道:“辛巳年生人多的是,你怎能就說是我呢?再說了,你讓我平白無故帶個小尼姑回去,這像話嗎?”

    怎料道育卻說:“蔽庵向來少香客,而且即便來此進香的人,也幾乎都是婦人,唯獨今日你一個漢子來蔽庵求請觀音像,豈不是冥冥之中預定好的?偈語中所說的辛巳好男,定然是你了。”

    元敬陽拒絕道:“別瞎鬧,我可剛剛娶妻不足兩月。況且這一年還未到頭,或許下月和下下月還會有男香客來的,你到時候再問問,我先告辭,有緣再會。”他忙不迭就推門要走。正當此時,道育叫道:“施主且慢,那位留下偈語的高僧乃是臨安靈隱寺的道濟長老。”

    元敬陽一聽,把抬起的腳又收了回來。道濟?怎麽哪兒都有他啊!再回想一下,這老尼姑說了,偈語是上個月才留下的。合著這道濟是把老子的行程都預測出來的,特地留著這幾句等著我啊!

    這麽一想就通了,其實就是小尼姑慶音的身世比較惹眼,所以當年才被她父母丟在普陀,等到閨女長大,風頭也避過去了,這麽年輕的丫頭待在庵裏當一輩子尼姑可惜了;道育關切慶音的前程,想叫她還俗,可又想不出適當的方法。恰在此時,瘋和尚道濟周遊到普陀山了,聽了這事,大手一揮:嗐,我知道有個目前正處於發展階段的社團,現在是什麽人都收,我給你留下四句話,到時候誆他就行了。

    “施主,道濟長老說了,如果您一意拒絕,便讓我報出他的法號,興許您能多考慮一番。”

    元敬陽的確在考慮,不過不是考慮是否帶走慶音,而是考慮下次見到道濟怎麽收拾他。怎麽什麽人都往我這兒塞啊,把我萬羽堂當成雜物儲藏室了嗎?

    道育見他猶疑,心中忐忑,忍不住問道:“施主想好了嗎?”

    元敬陽沉吟片刻,道:“我想好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