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五章 虛應故事

字數:4294   加入書籤

A+A-




    萬羽堂在玉泉山經過兩場戰鬥後,廂軍又因為不想卷入軍社紛爭白白損失兵馬,不願參戰,所以周圍的瀟湘社一時不知該怎麽處理這幫人,隻是在周圍塢堡村落加強防禦,以防被襲擊,同時運輸等事宜都從大道改到小道遠路,算是放任萬羽堂不管了,覺得反正你也就一千多人,能鬧出多大動靜?等前線戰局明了,派主力過來圍剿也不遲。

    而萬羽堂囤積了三個月的物資,以及漫山遍野的燃料(木炭),老巢裏有水有食物,也就懶得動彈,預備過冬算了。雙方達成了某種程度上的默契,當陽縣也就安定下來了。

    江陵這邊是平靜了,與之相比形成巨大反差的,莫過於鄂州地帶。

    此前忠義社放出話來,派遣主力五十萬眾猛攻江州、鄂州至嶽州一線,聽起來甚是嚇人,其實是誇張了。但以忠義社為主,安豐軍鄉社、廬州軍社等為輔的軍社聯盟勢力,的確有不下十萬經驗豐富的社眾攜帶著管製刀具聲勢浩大地從江州抵達鄂州,圍攻鄉間的瀟湘社塢堡。

    但鄂州乃是瀟湘社的前身鄂州劍社原本的勢力範圍,防守嚴密,兩方人在轄境邊界上斷斷續續打了近一年,也沒分出個勝負。軍社中人平時為民,需要時為軍,目前時至晚秋,所以雙方均偃旗息鼓,打算先好好過冬,明年再戰。

    而元敬陽的好大哥狄萬英,帶著愈發壯大的玄影社,嘴上口號喊得響亮,其實卻一直隨流而動,消極避戰,根本沒有主動出擊的意思。而且就在聯軍紛紛在鄂州東部的各集鎮修建營房暫住的時候,他把大隊全數交給了分管的管領,自己居然帶著家屬和少數隨從跑到江南東路徽州南郊遊黃山去了。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絕頂,俯窺天目鬆。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餘蹤。亦聞溫伯雪,獨往今相逢。采秀辭五嶽,攀巒曆萬重。歸休白鵝嶺,渴飲丹砂井。風吹我時來,雲車爾當整。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回溪十六度,碧嶂盡晴空。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

    古今詩人,狄萬英最愛李白,他欣賞著黃山風景,不禁想起詩仙的那首《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隨口就吟誦了出來。有時候他也想過,如果真能羽化登仙,“乘橋躡彩虹”,化入天道,不受人間煩惱,該是多麽美妙的一件事?隻可惜,這件事相當有操作難度,難到不亞於和妻子同床共枕。

    虧她這回沒跟著我,總算能過上幾天輕鬆日子。狄萬英對周沅的冷淡態度一直保持了數年之久,在周必大致仕之前,他決不能讓周沅知道妹妹的死因,而夢囈也在管控範圍之內,所以妻子周沅相當於是守了幾年的活寡。經過一千多個日夜不懈的努力,狄萬英終於把妻子逼瘋了,現在周沅整個人瘋瘋癲癲,成天就待在平江狄宅裏麵爬樹掏鳥玩泥巴,已經徹底沒有風險了。在沒有風險的同時,也讓狄萬英徹底喪失了和她同房的**,雖然他本來就沒有這個打算。

    “社主,有消息。”石景崇的聲音把狄萬英從遐想中喚醒。

    “什麽消息?”

    石景崇倒拎著兩隻鳥,道:“兩隻鴿子,一隻從西麵飛來的,一隻從東麵飛來的,社主先看哪一個?”

    狄萬英不看消息,先把石景崇訓了一通:“信鴿是這麽拿的嗎?你當過年買老母雞啊!告訴你多少次了,還是不會!”然後他指指其中一隻:“把那個先拿給我看看——不是看鴿子!”

    石景崇噤若寒蟬,把兩隻鴿子腳上綁的字條解下,交給狄萬英。

    狄萬英麵若寒霜,拿過字條把其中一張看了一遍,很快轉怒為喜。他笑道:“元兄弟做的漂亮。”隨行的狄千慧湊過臉來看到字條上的內容,也不禁欣喜道:“他們真的成功了!”狄萬英道:“是啊,一開始我還很擔心,他們鋌而走險,是去玩命。卻沒想到,他們穿林海跨河灘,繞了大半個荊湖南路,一路跑到了江陵當陽縣玉泉山,修建了堡壘,前後還一共消滅了一千多瀟湘社社眾。”狄千慧道:“難怪元兄弟叫你加把勁,多搶點功勞呢。”

    狄萬英笑了笑,又打開另一張字條,默讀一遍後,他的麵色逐漸沉了下來。狄千慧見狀便問怎麽回事。

    狄萬英臉上不知是憂是喜:“葛樞密說,當今聖上的種種表現,似乎不盡如人意。”

    當年楊萬裏做太子侍讀的時候,就已經發現,皇家的子嗣後裔的表現都不太正常,而趙惇算是其中狀態最正常的了。但就在受禪後的不到一年內,皇帝的精神狀況急轉直下,身體時好時壞,連處理最基本的朝政都有了困難。皇後李鳳娘善妒,一直在設法為自己家族攫取利益。而朝中周必大、留正兩位丞相向來剛正,又屬不同黨派,實質上就是處於一種製衡的狀態,加上二人都年事已高,做起事來難免有時會感到力不從心。廟堂裏剛剛換班,大小事務都夠煩人的了,那些朝廷要員們根本無暇顧及荊湖及周邊的民團糾紛。

    狄千慧問:“大哥是在擔憂什麽?”

    狄萬英道:“病夫當國,廟堂老矣。”

    狄千慧又湊近低聲問:“那大哥喜的又是什麽?”

    狄萬英沉思片刻,道:“朝局混亂,理當有力挽狂瀾之人,但不知是誰。”他的話意思很明了,那就是朝廷重臣們都到了該下去休息的時節了,狄家是時候找新靠山了。

    不光是玄影社,其他一應軍社都有各自的後台,這麽多軍社分成兩派如此激鬥,其實和他們各自的靠山在朝野內攻訐傾軋是相互影響的。但鮮有幾個人能像狄萬英這般高瞻遠矚,首先想到放棄原有的支柱,尋找新的背景。

    “但不知是誰。”是啊,朝野裏和鄂州一樣,正打得不可開交,朝堂裏的鬥爭不見斧锧與硝煙,但血腥程度絲毫不亞於民團間的戰爭。

    “沒個兩三年看不出來結果,先老老實實等著吧。該吃吃該喝喝,在後麵壯壯聲威就足夠了。”狄萬英將字條撕成碎片,隨手拋掉,打算繼續遊賞黃山美景。他的策略就是跟著大部隊混,開戰的時候就搖旗呐喊,不開戰就安穩歇著,醉生夢死,等戰局接近明了再表現也不遲。

    隻可惜,他的方針恐怕要被迫改變了。

    花宗訓找到了這支旅遊觀光隊。十幾個人拄著硬木枝當拐杖,一級級爬到了狄萬英他們所處的山口,累得氣喘籲籲。不出意外地,花宗訓遭到了一通訓斥。

    “你身為管領,居然丟下本部人馬不管,跑到這裏來?難道所有消息都得你自己跑來傳達才放心嗎?兩隻翅膀快還是你的兩條腿快”狄萬英很不滿意。

    花宗訓忙道:“大哥——社主您誤會了,此消息若用信鴿或腳夫傳遞我實不放心,我同其他管領一同商議,決定還是由我來親自告知社主才行。”花宗訓擦擦汗,還小聲嘟囔:“我的天,這地方真難找。”狄萬英橫眉冷目道:“我不是把事情都交給你們了,還要來煩我?”花宗訓緊張地臉都紅了,從懷裏取出一封信件,遞給狄萬英。

    狄萬英皺著眉頭接過,拆開一瞧,頓時不淡定了。

    這封信是忠義社總社主劉焱親自寫給狄萬英的,內容大意就是:軍社聯盟猛攻鄂州快有一年,損耗頗多,卻依然沒有取得決定性的戰果。同時聽其他軍社的頭領們說你們玄影社出工不出力,偷懶或是保存實力都可以接受,但太明顯了也不好,大家都有怨言。你們玄影社也得表現一下,平息怨怒。所以我劉某人以盟主的身份交給你們一個任務,攻下花馬湖到天平山之間的兩座塢堡,希望年前能夠圓滿完成。

    花宗訓道:“忠義社送信的人見不到社主,而我等管領不好擅自決斷,所以才讓我來把信件交送到社主手裏。”

    “混賬!”狄萬英暴喝一聲,把其他人都嚇得一顫。“真是豈有此理,他們攻克不下,就要讓我們上去填命!”

    劉焱親筆手書,足以說明玄影社偷奸耍滑的行為已經引起公憤了。而兩派人都已經暫時休戰,劉焱還親自來催促玄影社參戰,並不是讓狄萬英最惱火的。最讓狄萬英不滿的,其實是信中提到那兩座塢堡。

    花馬湖和天平山之間的兩座塢堡,分別坐落在天平村和花湖集鎮,南北呼應,扼守著通往鄂州府治所的門戶,此前軍社聯盟在這兩座塢堡下已經葬送了千餘人。主力啃不下來,豈有讓輔助出馬的道理?

    狄萬英發了通火,待氣逐漸消了,旅遊的興致也消了。他冷靜下來考慮後道:“去鄂州吧。”

    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趙惇受父宋孝宗禪位登基,以次年為紹熙元年,是為宋光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