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太子爺生氣
字數:7000 加入書籤
石舜華聞言,福至心靈:“那我們就自己做。”
“自己做?”
“對,自己做。”石舜華眼裏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我,不對,阿笙——”
“等等,等等。”太子連忙拉住她,“怎麽說風就是雨。阿笙,出去。”見石舜華的丫鬟進來,擺擺手,“門關好,別讓人靠近。福晉,以前洋人進貢自鳴鍾和懷表的時候,汗阿瑪看著有意思,就讓內務府的工匠試著做,但是都沒做出來。”
“內務府才幾個人。”石舜華道,“他們做不出來並不表示大清沒人會做。福州、泉州、徽州商人見得洋物件多,蘇、杭兩地能工巧匠多,咱們去這些地方找工匠,再請幾個洋人幫他們一起琢磨,肯定能做得出來。”
“你說得輕巧。”太子道,“洋人指望西洋物件換咱們的絲綢、瓷器和茶葉,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事他們肯定不幹,想都不用想。”
“西洋商人不願意,咱們就找傳教士。”石舜華想了想,“來自西洋的傳教士即便不知道怎麽製鍾表,打小在西洋長大,應該聽說過一點。傳教士把他們所知道的告訴咱們的工匠,我不信連司南和地動儀都能琢磨出來的人,會被小小的自鳴鍾難倒。”
“福晉,琢磨出司南和地動儀的兩位早已作古。”太子提醒她,隨即又說:“不過,倒是可以一試。內務府匠人做出的天球儀,西洋人第一次見到的時候也很吃驚。有傳教士幫忙,說不定內務府的工匠真能琢磨出自鳴鍾和懷表。”
石舜華眉頭微皺:“爺打算叫內務府的工匠做?”
“不然呢?”太子問。
“妾身有一處莊子,莊上大概有三四百人。先以石家的名義廣招對西洋物件感興趣的匠人,把這些人和他們的家眷安排到莊上,工匠無後顧之憂,一心琢磨鍾表,妾身覺得比在內務府好。”石舜華想一下,繼續說,“咱們不用內務府的人,知道的人少,假如過了三年五載還沒琢磨出來,咱們想繼續就繼續,不想繼續隨時可以喊停止。用內務府的匠人,妾身覺得還不夠大哥一人攪和的。”
太子仔細想了想:“你說得對,是孤考慮不周。那這事就這麽辦。你大哥和你額娘會聽你的麽?”
石舜華飄了兩千多年,見多了男人朝三暮四靠不住,在和太子說起金、玉、滿、堂店時,就故意說那四家店是石家的,而不是她是石舜華的,便是為了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會的。”石舜華從未想過什麽都告訴太子,“當初開金銀樓,是我和額娘一起選的鋪子和掌櫃、夥計。大嫂和二嫂不懂鋪子裏的事,大哥和二哥公務繁忙無暇顧及,妾身在家時一直是妾身幫額娘打理鋪子。堂堂雜貨店剛開起來的時候,妾身隔三差五就會去店裏一次,金玉滿堂店的掌櫃都認識我。”
“那就好。”因石舜華是個女人,太子也就從未想過金玉滿堂店是石舜華的,不疑有他,“汗阿瑪叫王以誠送來不少奏折,孤去前院了。”
“爺忙去吧。”石舜華道,“妾身也去書房琢磨琢磨招人的事。”
翌日早上,退朝後,胤禛撐著油紙傘,再次跟著太子來到惇本殿東次間。
“查清楚了?”太子問。
胤禛“嗯”一聲,接過太監遞來的毛巾擦了擦衣袍上麵的水滴,“這雨怎麽越下越大啊。”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太子望著門外陰沉沉的天空,“每年這個時節都得下七八天。”
胤禛不喜歡雨天,聽到“啪嗒、啪嗒”的雨聲,煩躁的皺眉:“二哥,弟弟餓了,先用飯,飯後再說?”
太子也餓了,一見霍林從食盒裏拿出來的粥,不禁疑惑:“今兒沒做冰糖燕窩粥?”
“阿箏子時起來泡燕窩的時候,雨下的大,天又黑,不小心把手給摔破皮了。”霍林道,“阿笛聽到響聲出來一看阿箏坐在地上,著急跑過去就沒顧得看路,地上又滑,一下子摔在阿箏身上。奴才們把阿箏和阿笛安頓好,想起燕窩粥的事已經快寅時。阿箏一看來不及,就叫膳房改做紅棗小米粥。”
太子並不是重口腹之欲之人,見事出有因,便問:“大阿哥也是吃的這個?”
霍林道:“大阿哥這幾日吃的跟爺和福晉一樣。今兒禦膳房送來一條七八斤重的鯉魚和一條羊腿,福晉說晌午做魚腹藏羊肉,叫奴才問四爺在不在宮裏吃,如果在就多放點羊肉。”
“魚腹裏麵放羊肉?”霍林點頭,胤禛好奇:“我還沒吃過,你去回二嫂,叨擾了。”
十二點三刻,裹著厚厚食鹽烤熟的魚腹藏羊肉上桌,石舜華就說:“給大阿哥挑幾塊魚腩,再切幾塊魚肉給幾位側福晉送過去。”
“她們有的吃。”太子說。
石舜華:“這麽大的魚咱們吃不完。到東廂房就說爺叫你們送的。”
“嗻!”張起麟親自送過去。
連著吃幾天燕窩和雞蛋羹的大阿哥一看到魚肉,眼中一亮:“我可以吃魚肉?嬤嬤。”
劉嬤嬤見狀,笑道:“當然可以。奴婢瞧著這幾塊還是魚腩,福晉真疼你。”
“嫡額娘,她好。”太子的長子自小身體就弱,太醫也不敢保證他能不能長大,以致於他未滿周歲的弟弟都有名字,他至今還沒個正式名字。小小的人兒每次聽到生母喊弟弟的名字,到他這兒就是“阿哥,阿哥”,大阿哥總忍不住想,他是不是快死了?
雖然他並不知道什麽是死,以前聽範嬤嬤和孫嬤嬤說過,隱約猜到“死”是從世上消失,“劉嬤嬤,我沒喝藥病就好了,是不是說我不會死?”
劉嬤嬤看到小孩滿眼希冀,家中也有幾個孩子的劉嬤嬤鼻頭一酸:“阿哥不會死的。阿哥好好喝粥,乖乖吃肉,以後會比二阿哥壯實。”
“嗯,那我多吃點。”小孩使勁點了點頭,吃得肚子圓鼓鼓的。滿肚子粥和魚肉,幾位伺候他的嬤嬤倒也不擔心他積食。
七八斤的大鯉魚腹中塞滿羊肉,石舜華本以為至少得剩一半。然而等她吃個八分飽,長長的魚形碟子上隻剩一副魚骨架。
胤禛順著她的視線看去,不好意思道:“我的飯量有點大,讓二嫂見笑了。”
“你二哥也沒少吃。”石舜華看到太子麵前一堆魚刺,“喝點羊肉湯吧。膳房的廚子說這是長在黃河岸邊的羊肉。”
“寧夏送來的?”太子問。
石舜華頷首:“以前聽人說黃河岸邊的魚肉不腥,羊肉不膻,還說天下黃河富寧夏,我還當他們誇張。”
“寧夏城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之稱。”太子道,“那邊的大米也不錯。不過,最好的還是黃河鯉魚。”
“寧夏城是很富裕。”胤禛道,“可惜再過兩三個月又到洪水泛濫的時候,苦了山東、江蘇兩地百姓。”
“如果靳輔還在就好了。”太子歎了一口氣。
靳輔?
石舜華不認識,看了看太子又看了看胤禛,聽到兩人心裏擔憂洪水,而靳輔是治河能臣,卻死好多年了,登時後悔提起黃河:“朝中能吏眾多,沒了靳輔可能還有李輔張輔。爺,四弟,別想這麽多,汗阿瑪自有辦法,喝點湯暖暖身。”
五月初的京城還有點涼,趕上下雨天,屋裏陰冷陰冷的。太子也沒推辭,隻是一想到黃河水患,頓時覺得羊肉湯索然無味。
石舜華見狀,不敢再多嘴,怕兩人連晚飯也吃不下去,飯後就起身回後院,問阿簫:“妝奩整理好了沒?”
“咱家的六十抬妝奩找出來了。”阿簫道,“隻是箱子裏的東西,奴婢不知道該放在哪兒。”
石舜華想了想:“剛才吃飯的時候,我聽四弟的意思爺今兒挺忙。你去喊張起麟,找幾人把那六十抬妝奩抬去西次間書房裏。阿笙,爺如果半途過來,你就說借他的書房一用,叫爺先去前院書房。”
六十個大小不一的箱子抬到太子書房裏,阿笙和阿笛守在門口。石舜華帶著阿簫和阿箏進去,吩咐兩人先騰出三個空箱子。
石舜華最初開金銀樓,的確是因為家裏沒錢,想做點小生意補貼家用。後來跟著她額娘富察氏學管家,看到一家人的生活開銷,便問她額娘,東宮吃穿用度是內務府出,還是內務府把銀錢給太子,由東宮的人出去采買。
富察氏不甚清楚,就叫石舜華去問石家老太太。
老太太告訴石舜華,雖然太子的衣食住行由內務府包攬,如果太子想吃的東西,剛好那一天禦膳房沒有,就得自己派人出去買。
石舜華一聽太子住在宮裏也得用錢,在石家給她準備嫁妝時,石舜華就說她自己準備。
去年年初,石舜華把金玉滿堂店一分為十,她占五份,兩位兄長分別占兩份,富察氏獨占一份。
石舜華的兩位兄長平時就幫她跑跑腿,石舜華的嫂子雖然羨慕小姑子有錢,也不好說些什麽。石舜華這麽一分,今年年初石家兩位少夫人拿到好大一筆銀子,非但不羨慕,還把石舜華當成財神爺。
富察氏不同意石舜華自己備嫁,石家兩位少夫人就出麵勸婆婆,小姑子能幹,您就放心吧。
石舜華見兩位嫂子這麽有眼色,準備首飾時,很是大方的送兩人一套頭麵。
富察氏沒能插手,也就不知道六十抬妝奩裏混進五萬兩白銀,兩萬兩黃金和一箱子珍珠、玉石。
“主子,這些金銀放回西廂房還是放你和爺房裏?”阿簫問。
石舜華往周圍看了看,書房裏沒有空地:“黃金和珍珠、玉石抬東次間,銀子放西廂。阿簫,東宮賬本拿到了嗎?”
“謝嬤嬤昨兒給奴婢了。”阿簫道,“謝嬤嬤說以前是孫嬤嬤管賬,奴婢粗粗看一遍,不出您所料,賬目特別亂。有些花銷名目,奴婢長這麽大聽都沒聽說過。”
“那你慢慢整理。”石舜華道,“賬上還有銀子嗎?”
阿簫道:“不多。不過,謝嬤嬤說爺每月都有俸銀,月初發放。”
“那就叫張起麟把剩下的銀子和爺的俸祿交給你,以後用銀子從你這邊支。”石舜華道,“張起麟如果敢猶猶豫豫,叫他來見我。”
“有您這句話,奴婢相信沒人敢說什麽。”阿簫笑道,“回門禮今兒一塊整理出來麽?”
石舜華微微頷首:“一塊備好,省得過兩天還得翻找。”
“主子,說起回門禮,奴婢剛剛想到,昨兒謝嬤嬤跟奴婢說,過兩日是四福晉的生時,您要不要送四福晉個禮物。”阿簫問。
石舜華想了想:“我先前聽爺說,四弟想管他要懷表給他福晉,趕明兒你挑個不起眼的懷表送過去,省得太刻意。”
“奴婢親自送過去嗎?”阿簫問。
石舜華看她一眼,阿簫如今才十四歲,宮裏人知道她是自己的大丫鬟,外人不明真相,還以為她故意排個小丫頭送賀禮,“阿箏去吧。”
言畢,主仆三人開始整理妝奩,忙到房裏漆黑,才把所有東西整理好。
晚上休息,太子見外間多出六個黃花梨木大箱子,以為是石舜華的衣裳首飾,便問:“怎麽不放在裏間?”
石舜華聽到他心裏想什麽,笑著說:“爺打開看看就知道為什麽了。”
“你又幹嘛?”太子見她故弄玄虛,想也沒想,拿起放在箱子上麵的鑰匙,啪嗒一下,掀開箱子,裏麵金光乍現,太子下意識閉上雙眼,意識到他在做什麽,又連忙睜開眼,“這,這些是……”看清楚箱子裏的東西,太子目瞪口呆。
“爺,怎麽了?”石舜華推他一把,“沒見過這麽多黃金?”
太子打一個激靈,想也沒想,開口就問:“你,你怎麽會有這麽多黃金?”
這麽大一筆金銀,石舜華有心瞞著也瞞不了所有人。他日被張起麟和謝嬤嬤看出端倪,太子就會知道。既然他早晚都要知道,石舜華自然選擇先坦白,“西廂房還有五萬兩白銀,這是兩萬兩黃金。妾身幫額娘管鋪子,額娘分給我的。”
“石舜華!”太子扭頭盯著他,“你當孤是棒槌?金陵、蘇、杭、福州和京城五家堂堂雜貨店一年也賺不了這麽多,還敢說你額娘給你的?怎麽不說你阿瑪給你的。”
“我阿瑪走了快一年了。”石舜華心中一凜,“他給我,我也不敢要。”
太子冷哼一聲,轉身坐下:“繼續跟孤胡扯,孤洗耳恭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