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田間比試
字數:8192 加入書籤
晉江防盜係統, 防盜比例為60%, 不滿60%v章的親要24小時 石舜華嚇得手一抖,連忙拿起繡帕把眉毛顏色擦淺, 紅唇擦淡,看起來依然是副鬼樣子,好歹不會把她給嚇死:“額娘,這個樣成嗎?”
富察氏歎了一口氣, 吩咐阿笙領全福嬤嬤出去喝茶:“現如今不是成不成的問題,是該怎麽跟太子解釋。晚上洗漱時, 終歸要洗掉的。”
“當然不能實話實話。”石舜華雖然對她阿瑪口中的太子很有好感,在喜歡和日後可能整天被禦史批成“禍國殃民的褒姒”、“紅顏禍水的楊玉環”, 石舜華堅定不移的選擇先堵住文人的口, 把“平凡”堅持到底。可這話她不敢跟富察氏說,“聽說您那位便宜外甥女如今在永和宮德妃跟前當差。回頭我見著太子就說您外甥女見我生的比她美,心生羨慕,便請人散布我很醜的謠言。”
富察氏實在不明白,便小聲問:“她如今是個宮女,你是太子妃,犯得著跟她一般見識?更何況這話誰信呢。”
“你查到他們家在後麵推一把, 太子想查也能查到。”石舜華道:“事實如此, 由不得太子不信。好啦, 額娘, 我說笑呢。太子如果問起, 我有辦法。”
“先說你想怎麽做。”閨女的膽子大, 富察氏不放心。
石舜華:“額娘,福晉帶來的朝服還沒換上。”
“你呀你,又故意岔開話。”富察氏咬了咬牙,交代道:“今天出了這個門,毓慶宮就是你的家。太子是你一輩子的依仗,他好你好,他不好,你也會跟著吃掛落。”
“一榮俱榮,我都懂。”石舜華曆經千年來到大清,曾親眼看到劉據自殺,李承乾被判充軍。深刻明白當太子難,當個不好不壞,熬死皇帝的太子更難。
石舜華認真道:“額娘,為了我下半輩子,我也會竭盡所能幫助太子。不過,我還有句話要說,把你那個庶姐打發得遠遠的,以後別跟她家來往。她那個閨女不安分,早晚惹出事來禍及家人。”
“額娘知道。”富察氏道:“你走後我就吩咐下去,以後他們再上門,我們閉門不見。隻是這樣一來難免有人在背後說道,咱家瞧不起娘家人。”
“她算哪門子娘家人。”石舜華冷笑:“十五年前隨夫到關外,逢年過節連封信都沒有。兩年前閨女參加選秀,想攀龍附鳳找上咱家了。您不說她是您庶姐,我還當她早死了呢。”
“呸呸呸!大喜的日子,別說晦氣話。”富察氏道:“去年年底你說你的‘堂堂雜貨店’日進鬥金,多虧了那丫頭,我以為她給你出的主意,這才叫你大哥拂照一二。誰知你大哥忒實誠,今年把你姨丈弄進了禮部。”
“是她的主意不假。”石舜華心說不是她告訴我,是她找我套近乎時,我聽她的心聲,繼而想到的點子,“所以她在宮裏告訴所有秀女她是我表妹,暗示我倆關係好,我沒當眾拆穿她,還配合她演一出姐妹情深。
“若不是因為和我的關係,她甭想留在宮中。說起來,德妃那麽有心機的女人居然也能被她給騙了,運氣來了說不定她還真能飛上枝頭。”
“德妃怎著你了?”富察氏擰眉。
石舜華道:“她可不敢怎麽著我。隻是大選時單獨把我喊出來話家常,那個語氣一副是我小娘的樣子,家裏的姨娘也不敢在我麵前這番作態,也不知誰給她的臉。”
“皇上。”
石舜華噎住:“……你說錯了,母憑子貴罷了。”
“看來你什麽都明白。”富察氏放心下來,抬頭一見她醜的慘絕人寰,皺眉道:“再收拾收拾,老太太待會兒過來送你,別把她給嚇出個好歹。”
石舜華擦掉臉色的鬼畫符,重新上妝。
四位福晉命婦幫石舜華穿上內服務趕製,屬於太子妃的隆重朝服。
瓜爾佳▪石氏嫁給太子,皇上要求迎娶章程按照準皇後標準,嫁妝由朝廷幫助籌辦。可把內務府、禮部一班大臣為難得不輕。
準皇後是個什麽標準,貴妃還是皇貴妃?
皇帝大婚時滿人入關沒多久,一家比一家窮,以致於赫舍裏皇後出嫁時沒多少嫁妝。可之前又沒舊曆,內務府便按照赫舍裏皇後的妝奩開單,由皇上定奪。
康熙添添加加,遞給太子過目。太子看到那一串串朝冠、鳳鈿、首飾、玉器嚇得不輕,直呼太過。康熙見狀,令內服務按照單子籌辦。
五月初一,整整一百台妝奩送到石家。
石舜華看也沒看,交代大丫鬟阿簫把她籌辦的六十台妝奩和內務府送來的放在一處。昨天嫁妝送去毓慶宮,石舜華又吩咐阿簫和妝奩一起入宮。
阿簫是石舜華的小管家,最是清楚六十台妝奩中混進了什麽東西。無需主子交代,阿簫也會盯緊了。
吉時到,四位福晉命婦,多名女官擁簇著石舜華登上充滿喜慶的喜字鳳輿。
隨著一聲升輿,石舜華不由自主地想起多年前她阿瑪說,太子是同齡的皇族中最完美無缺的。石舜華忍不住抿嘴傻笑,對未來充滿期待。
鳳輿經天街,過午門。中和韶樂隱隱約約傳入耳中,鳳輿降下,石舜華一激靈。聽到裕親王福晉恭敬道:“福晉,慢一點,小心腳下。”隨後,眼前多出一個寶瓶。
前世今生,第一次這麽正兒八經出嫁的石舜華連忙把手中的蘋果遞出去,接過寶瓶。在兩位福晉的攙扶下走進毓慶宮東次間。
眼前出現一抹杏黃,石舜華心中一突,莫名有些緊張,不由自主地吞口口水。
轉瞬間,蓋頭除去,眼前大亮。
石舜華條件反射般抬頭,看到一位高大俊美,氣宇軒昂的男子。石舜華心頭發緊,阿瑪真沒騙她。繼而又見男人眉頭緊鎖,顯然十分意外新娘比傳言更不堪。
石舜華低垂眉眼,掩飾心虛,更加不敢偷聽太子心裏麵怎麽想的,端是怕忍不住笑出聲。
知曉真相的四位福晉命婦抿著嘴忍住笑,提醒太子儀式還沒結束。
太子興致不高的“嗯”一聲,牽著令他萬分失望的太子妃食子孫餑餑,飲交杯酒。
禮成,女官端著器皿魚貫而出。
廊簷下排排站的眾阿哥砰地一聲擠開門,堵住正要出去的裕親王福晉等人。
“大阿哥,三阿哥,你們這一個個不去文華殿吃酒,來這裏做什麽?”裕親王福晉心說剛才沒看到這班爺們,還以為都規矩了,合著是等著禮成,他們可以放心大鬧。
“咱們不愛吃酒。”站在最前麵的大阿哥說起謊來也不臉紅:“二伯娘也累了一天,快快去休息吧,不用管我們。”
經上妝一事,裕親王福晉也看出太子妃是個識大體的。裕親王福晉相信有這麽一位容貌才情俱佳,家中子弟皆有出息的太子妃幫襯,太子的地位會更加穩固。
難道有機會在未來皇後麵前表現,裕親王福晉打算為難一下這班爺們,故意問:“那你們是來找太子爺的?”
裕親王是康熙皇上的二哥,康熙十分敬重他的兄長,大阿哥這些小輩自是不敢在裕親王福晉跟前放肆。以致於裕親王福晉不讓路,沒人敢繞過她。
“不是,我們不找太子二哥。”小蘿卜頭十四阿哥從大阿哥和三阿哥腿縫間鑽出來:“我們是來看二嫂的。”
“阿哥認識二福晉?”皇帝兒子多,裕親王福晉一時也弄不清麵前的小阿哥是十三還是十四:“二福晉累一天了,正在休息,你們體諒我,怎麽就不知道體諒你們二嫂?”
十四阿哥噎住,朝大阿哥腿上掐一把。
大阿哥一痛,低頭看到十四弟擠眉弄眼。大阿哥不會跟女性長輩打交道,用胳膊肘戳一下身邊的人。
三阿哥痛的呲一聲,心裏想罵人,麵上討好地笑道:“咱們又不是什麽豺狼虎豹,二伯娘,您就行行好,讓咱們過去吧。”
裕親王福晉微微一笑,眾阿哥驚覺有戲,“幾位阿哥這麽一說,老身還真有點餓了。但是……”眾阿哥心梗,說話怎麽可以大喘氣啊。“太子,阿哥們要進去。”大有隻要太子說不,她們就繼續攔著的意味。
“進來吧。”嫡福晉相貌平平,太子早有心理準備,可他以為嫡福晉容貌寡淡,沒什麽特色,才傳出“平平無奇”的風言風語。
太子眼角餘光瞥到羅漢床上的人,粗黑的眉毛,紅紅的嘴唇,蠟黃的臉上還有點點麻子……太子心堵,多看一眼就頭痛。這哪是平凡,跟他的幾個妾侍相比簡直醜的慘絕人寰。
想他二十一歲才成親,盼了三年五載就盼來這麽個東西,汗阿瑪害他不淺啊。
大阿哥打頭繞過紫檀嵌象牙屏風,往四周看了看:“弟妹呢?”
“那兒呢。”太子深吸一口氣,指著左後方,一副死了親娘的模樣。
眾阿哥相視一眼,什麽情況?太子神色不對啊。今天是他成親,不是他送親。
“老三,快去見見你嫂子。”大阿哥謹慎起見,抬手把弟弟推出去。
三阿哥踉蹌了一下,回頭瞪一眼大阿哥,是不是個當兄長的!?
大阿哥擺手,甭磨嘰,趕緊的。
“胤祉見過二嫂。”三阿哥往前一步走,拱手道:“咱們兄弟聽說二嫂知書達理,最是賢惠,迫不及待的想見到嫂子,還望嫂子見諒。”
床上的人站起來:“三弟言重了。”
“嫂子的聲音真好聽。”
不知誰說一句。打算躲出去的太子腳步一頓,回頭正好看到他的嫡福晉緩緩抬起頭,羞澀道:“謝謝。”
胤祉踉蹌了一下,連連後退。
大阿哥目瞪口呆,活像見鬼了一樣。
太子莫名想笑,心中那點鬱悶頓時散了:“老三,幹麽呢?”明知故問。
“沒,沒幹麽。”胤祉意識到失態,連忙說:“二嫂,我額娘找我有點事,先走了。不打擾你和太子。”
“弟妹,我家中還有事,告辭。”大阿哥想一下,“祝你和太子百年好合。”說完麻溜出去。
“太,太子二哥,這是弟弟準備的禮物。”四阿哥猶豫片刻,還是把龍鳳呈祥紫檀木擺件遞給太子,“時辰不早了,弟弟也先,先回去了。”
“我們也走了。”五阿哥拽著九阿哥奪門而出,其他阿哥跟著跑出去,仿佛跑慢一點就會被財狼抓住。
轉瞬間,擁擠的東次間變得空空蕩蕩。
太子連連冷笑。
晉|江文學城獨家發表
石舜華看太子嘴裏沒東西,不會再嗆到,“妾身還知道金陵、蘇州、杭州和福州也有金、玉、滿、堂店。”
“你…不會認識金玉滿堂的東家吧?”太子試探道。
石舜華微微頷首,不等他開口,就說:“東家姓石。”
“石?”太子說出口,對上石舜華那雙秋水盈盈的眸子,瞠目結舌,“你,你家的?!”
“是的。”石舜華沒繞彎子,“爺別急,先聽我說。”
“那你快說!”
“我們一家隨阿瑪到杭州沒幾年,大哥就到了該娶妻的年齡。額娘給大哥置辦聘禮時發現賬上的銀錢不夠用,可二哥眼看著也大了,額娘感到捉襟見肘,就想做點什麽補貼家用。”事實上,富察氏想破頭皮也沒想出辦法,反倒是見多識廣,也想為家人分擔的石舜華發現,“杭州城的金銀首飾不如京城多,我們家便打算在杭州開一家金銀樓。
“金銀樓開起來,我額娘發現挺賺錢,就借著阿瑪的人脈把杭州龍井運到京城,開了第一家玉茗軒。而江南的胭脂水粉比京城好,隨後又在京城開一家滿庭芳。後來阿瑪去福州,福州離泉州近,很多西洋人從泉州靠岸都會先去福州逛一圈,導致那邊的西洋物件比京城多而且還便宜。我們看到有利可圖,就開了堂堂雜貨店專門賣西洋物件。”
堂堂雜貨店最初並不賺錢,石舜華打算關掉的時候,聽到她的便宜表妹心裏嫌棄,雜貨店雜貨店,店裏隻有幾樣洋人的東西,還好意思叫雜貨店,也不嫌丟人。
石舜華瞬間通了任督二脈,寫信告知金陵、杭州、蘇州和福州的掌櫃,把那邊獨有的東西送過來。
沒過多久,堂堂雜貨店便成了名副其實的雜貨店。從針頭線腦到西洋物品,隻要京城百姓想得到的,就能在堂堂雜貨店裏買到。
康熙三十二年,年初,堂堂雜貨店轉虧為盈。秋收時節,京城就湧現出好多家雜貨店。然而這些雜貨店要麽沒有“堂堂雜貨店”物件齊全,要麽比它賣的貴。
開門做生意,隻能看同行賺錢,這可不成。於是,就有商戶故意壓價,打壓堂堂雜貨店。
掌櫃見狀,並沒有跟著降價,而是在門口立個牌子,堂堂雜貨店,貨真價實,童叟無欺。
生意上門,跑堂小二隻要聽到有人嫌東西貴,就很大聲地說:“一分價錢一分貨,店裏的東西貴,但您用得放心。”
石舜華收到消息有人打壓她的雜貨店,就請她大哥出麵查打壓堂堂雜貨店的商號。
京城大部分商號都很注重信譽,不會輕易幹那等齷齪事。石舜華不出家門,也能猜到打壓同行的人不是什麽君子。
石家大少爺托他大舅哥去查,果然查出許多事。
統共沒用三個月,打壓“堂堂雜貨店”的鋪子就被官府查封。消息靈通的王公大臣也因此認為堂堂雜貨店是石家的姻親開的。
那時石舜華已經接到賜婚的聖旨,不久的將來她就是太子妃。石家是太子的妻族,太子地位穩固,以致於有人羨慕嫉妒“堂堂雜貨店”生意興隆,也不敢再惡意打壓太子妃的親戚的鋪子了。
經過“打壓”一事,堂堂雜貨店如日中天。然而,雜貨店並沒有因此加價,針頭線腦這類百姓用得著的東西,雜貨店以前賣多少,如今還是賣多少。
老百姓覺得雜貨店的東家厚道,自是不吝誇讚。談論的人多了,京城百姓以用“堂堂雜貨店”的東西為榮。
去年年初,金陵、杭州、蘇州和福州也相繼開了堂堂雜貨店分號。同時也放出消息,金、玉、滿、堂店的東家是同一個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