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程回京
字數:5849 加入書籤
十月初, 京城已進入冬季,康熙還沒有回來, 胤礽怒了。初三早上, 命侍衛帶著他的親筆信前往山東。
胤礽並不知道船行到哪裏,但是中途在哪些地方補給是提前定好的。康熙是他爹, 胤礽沒法命令他趕緊回來, 便在信中提醒康熙, 小太子的武術課缺有半年,弘晏和弘曜快成親了,兩人的府邸還沒收拾, 不能再玩了。
十月初七, 船在萊州府靠岸歇息, 康熙收到兒子的信也記起兩個嫡孫年後就要成親, 羞得老臉通紅,當天就登船返回。
一直在萊州府等康熙的侍衛策馬回京, 比船走得快, 提前向胤礽稟報太上皇不日便歸。
石舜華當即命宮人打掃慈寧宮、毓慶宮和兩個大兒子的住所。一切收拾妥當,康熙也回來了。
康熙抵達京城當日, 天空飄起雪。本不想出去接老父的胤礽靈機一動, 帶著侍衛、內侍在午門外迎接康熙。
馬車驟停,康熙撩開車簾, 一見兒子頭上戴的剪絨帽上麵全是雪,又是心疼又是震驚,想也沒想就下車朝胤礽走去, “下這麽大的雪出來做什麽,趕緊回宮。”
“剛下大。”胤礽自然不敢說故意讓他爹自責,“許久不見汗阿瑪,汗阿瑪好像瘦了。”
小太子跑過來,上去抱住胤礽的胳膊:“汗阿瑪,汗阿瑪,海產不胖人,兒臣每頓吃好多還是瘦了。兒臣覺得明年還去還能瘦一圈。”
胤礽自動忽略最後一句,認真打量他一番:“沒看出來有瘦。”
小太子癟癟嘴:“兒臣去問皇額娘。”
“汗阿瑪,先回宮歇歇。”胤礽對康熙道,“慈寧宮已生了火爐。”
弘晏走過來道:“兒臣送皇瑪法回宮。”
“朕又不是老得不能動了。”康熙擺擺手,“你們都回去,朕自己走。”
胤礽在外麵站有半個時辰,此時迫不及待地回去暖和暖和,一見康熙再次登上車,立刻回乾清宮,同時不忘把準備偷溜的小太子拎去乾清宮。
傍晚,一家七口聚到景仁宮圍著暖鍋子涮肉。
胤礽喝點湯暖暖胃就問弘晏:“你們都去了哪些地方?”
“八月中從海南回來,經過廣東呆十來天,後來又在台灣呆十來天,皇瑪法說春節前能趕回去就行,船就慢慢的走,沒有急著趕路。”弘晏說。
石舜華:“你們沒去福州?”
“隻在福州逗留一天。兒臣去了雜貨店,不如京城的雜貨店生意好,不過比其他鋪子的生意好。”弘晏道,“皇瑪法覺得那麽沒什麽有趣的,就命船往台灣開。”
胤礽:“台灣那邊怎麽樣?”
“生活習俗跟福州沒多大差異,也有可能台灣那邊的人多是從福建遷過去的。”弘晏道,“不過,不太喜歡咱們。”
胤礽:“那是一定的,畢竟台灣以前姓鄭。你們到島上,當地百姓沒向你們吐唾沫?”
“老百姓哪有那個膽子。”弘晏笑道,“除了極少數,大部分百姓其實並不在乎台灣省的當家人是鄭還是姓愛新覺羅,隻要是炎黃子孫就行。”
胤礽點了點頭,看到小兒子一直吃個不停:“弘晅,沒什麽要說的?”
“兒臣覺得汗阿瑪可以派三哥去南海,派四哥去台灣。”小太子不假思索道。
弘晏無語:“你——”
“三哥,聽孤說完啦。”小太子道,“台灣省離咱們不算遠,但收回來沒多少年,那邊的百姓跟咱們不親。
“南海諸島上的百姓知道他們是炎黃子孫,可離的太遠,常年見不到京城的人,也不親咱們。你和四哥是皇子,到那邊即便什麽都不幹,在島上住上幾年,百姓也會覺得跟京城的關係近了。”
弘曜白他一眼:“你的主意真好!”
“朕也覺得挺不錯。”胤礽道。
小太子瞧見兩個哥哥一臉震驚,抿嘴笑笑:“孤是太子,孤的主意自然是最好。”
“真的?”石舜華問。
小太子張嘴就想說當然,對上石舜華的眼神,頓時有種被看穿的感覺:“皇額娘不相信兒臣,兒臣說再多真的也沒用啊。”
“鬼靈精,我什麽時候不信你了。不打自招。”石舜華揉揉他的腦袋,“明兒別忘了早點起來去尚書房。”
弘晅臉色一拉:“兒臣剛回來欸。”
“玩了半年還沒玩夠?”胤礽盯著他問。
小太子低下頭,往嘴裏塞一口羊肉。
弘晏和弘曜刻意留到最後,等胤礽放下筷子,弘晏就解釋:“汗阿瑪,您別聽小五亂講,他是為了找理由出去玩,才向你提議派我兒臣和弘曜去南海和台灣。”
胤礽道:“吃的正香還能說出那麽一大段話,弘晅肯定別有目的,果然不出朕所料。你倆的宅子已經收拾出來,去看看還缺什麽盡快補上,妥當了就去戶部。年底了,戶部挺忙,幫你們四叔分擔一點。”
“兒臣遵命。”弘晏還想說,弘曜拉他一下。
哥倆出了景仁宮,弘晏就問:“為什麽不讓我說完?”
“去台灣還是南海這事,汗阿瑪自有安排。”弘曜道,“汗阿瑪想做的事,皇瑪法如今都阻攔不住,你說了也是白說。”
弘晏看一眼左邊的毓慶宮,咬牙道:“這小子又欠揍。”
“他如今是太子,把他逗急了,他真說你以下犯上,為難的是汗阿瑪和皇額娘。”弘曜摟著他的肩膀,“想整他以後有的是機會。”
弘晏回頭看一眼毓慶宮:“又懶又貪玩,我就沒見過這樣的太子。”
“說得好像你像他這麽大的時候不貪玩一樣。”
“你哪邊的?”弘晏一把推開胳膊上的手。
弘曜瞥他一眼,大步離開。
石舜華看到宮門關上,便跟胤礽說:“弘晏自打懂事以來就很少撒謊,妾身相信他。”
“朕也信他。”胤礽道,“弘晅那個小懶貨能幹得出這事。不過,弘晅的這個法子好,你別著急,聽朕說完。趕明兒弘晅大了,肯定會知道汗阿瑪當初看中的是弘晏和弘曜。
“民間有句俗話,遠了香近了臭。他們兄弟離得遠,之間少些衝突,一年難得見上一麵才會覺得親。再說了,他們也不能一直在那邊。否則就真應了你以前說話的話,成了土皇帝了。”
石舜華提醒:“他們如今才十九歲。”
“朕也沒說現在。”胤礽道,“什麽都不懂,去那邊也難以服眾。”
翌日,弘晏和弘曜出去查看宅院,石舜華也沒閑著,弘晅一走就是半年,她怕毓慶宮的奴才懶慣了不盡心,特意去毓慶宮敲打一番。
從毓慶宮回來,幾個兒子都在身邊,沒了憂心的事,石舜華終於想到:“弘昱的福晉沒再鬧過?”
孫河:“奴才去敬事房問問?”
石舜華點了點頭,就命阿鍾把胤禩送的阿月渾子拿出來,也不用奴才動手,自己剝一個吃一個。
方幾上剝一小堆殼出來,孫河才回來。
石舜華好奇:“又出事了?”
“沒有。”孫河道,“晉江說直親王府上個月賣一群奴才,後來又在外麵買許多補上去,估計是完顏福晉做的。”
石舜華:“看來張佳氏被架空了。她也嫁給弘昱好幾個月,肚子還沒動靜?”
“這件事,奴才們私下裏也聊過。”孫河往四周看了看,小聲說,“估計是世子爺的身子骨有問題。”
石舜華正想嗬斥,仔細一想弘昱的六個妾都沒懷過孩子,倒真有可能:“有沒有請太醫?”
“估計沒有。”孫河道,“晉江沒說這事,回頭奴才再去問問。對了,孫夫人遞牌子求見,晉江覺得昨兒不合適就沒向您稟報,打算過兩日再向您稟報。”
石舜華挑眉:“他的膽子倒是越來越大。”
“皇上大概知道。”孫河道,“晉江沒這麽大膽子。”
石舜華抬抬手:“得了,少幫他開脫。去跟晉江說本宮下午就有空,順便查查直親王府上的事。”
堂堂雜貨店裏原本有五個碧水的人,後來胤礽親自過問雜貨店的事,就把碧水的人提為掌櫃,又命他們再招一些人。
國子監招收一批工匠,也跟著多出許多雜務,胤礽就把原本在雜貨店的掌櫃和夥計調到那邊,雜貨店換了管事倒也沒引起旁人多想。
孫河以前幫晉江整理過宮外傳進來的消息,他雖然不知道消息從哪兒來的,但他知道宮外有天家夫婦的探子,自然也知道石舜華是叫誰查。因此孫河也沒多問,把石舜華的原話講給晉江聽。
下午未時一刻,胤礽在景仁宮東次間裏睡午覺,晉江過來了。
石舜華怕晚上睡不著就沒睡,瞧他過來挺意外:“這麽快就查清楚了?”
“直親王福晉管家不行。”晉江道,“直親王府上的事特好打聽,不過,也是在大阿哥的福晉嫁進來之前。奴才沒打聽到大阿哥身子不適,倒是打聽到完顏福晉請過三次同仁堂的大夫,給誰查病,奴才沒打聽到。”
石舜華:“這個人是本宮挑的,她知道有病就看大夫就行了,以後不用再打聽直親王府的事了。省得哪天傳到直親王耳朵裏,還以為皇上防著他。三丫頭遞牌子的時候有沒有說什麽事?”
“孫夫人沒說。”晉江道,“奴才使人出去的時候也打聽一下,她和孫大人之間也沒傳出什麽不好的。聽說小公子滿月了,估計是進宮謝謝您。”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