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1章

字數:5745   加入書籤

A+A-




    買完東西,丁小甜用背篼把女兒秀琳背著,一隻手提著木桶,一隻手提著一個籃子,籃子裏麵是她今天買的十隻小雞仔。

    丁建國則是肩上扛著一把鋤頭和一個鐵鏟,另外他背上的竹背簍裏麵裝著他姐今天買的那些生活用品。

    姐弟兩人去公社西邊的一棵黃葛樹下,那裏停放著老陳趕來的牛車。

    前進村來趕集的村民們都會在上午十一點左右到黃葛樹下集合,坐上老陳的牛車回村吃午飯,誰都舍不得花錢在公社辦的飯館裏吃飯。

    今天來趕集,就數丁小甜買的東西多,上了牛車之後,坐在車上的婦女們紛紛往丁建國手邊的籃子裏看,看過之後就說:“買這麽多啊,一定不少花錢。”

    丁小甜以一句家裏什麽都缺,必須每樣都要買點兒應付過去了。

    也有女的小聲議論,說丁小甜的男人是部隊裏的連長,一個月掙的工資比得上村子裏一家人整整一年掙的公分,當然不缺錢花。不過,現在丁小甜回娘家來住,還買了這麽多東西,看著像是要長住,是不是跟她那個部隊上當官的男人鬧矛盾了?又或者說,丁小甜跟她婆家的人鬧起來了?這樣鬧下去,就不怕離婚嗎?

    就有人接話說,跟軍人結婚是不能離婚的,所以,丁小甜才把她婆家吃定了,才敢回娘家來住,還打算長時間的住下去。

    丁小甜假裝沒聽見坐在牛車上的女人們的小聲議論,摸出一顆水果糖,剝掉糖紙喂給秀琳吃,然後逗她玩兒。現在的她可不是以前那個在年輕時當包子的丁小甜,而是經曆過幾十年風風雨雨的老太太,什麽樣的難聽的話沒聽過,什麽樣的困難沒遇到過,周圍那些女人的議論對她來說都是小事一樁。

    現在的她,根本就不會怕周圍人的風言風語,她優先考慮的是在這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怎麽樣來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牛車在中午十二點半左右到了前進村,去趕集的村民紛紛下車,拿著自己趕集買的東西回家。

    丁小甜抱著孩子,丁建國拿著東西,兩姐弟先回了老房子,把東西放了,手洗了,一起去新房子那邊吃午飯。

    他們兩姐弟到的時候,丁建軍等人已經吃過了飯,不過,唐玉香給他們留了飯和菜。

    紅薯稀飯,小鹹菜,半碗炒的空心菜。

    這些飯菜是這一帶的人夏天最經常吃的飯,隔了幾十年吃到這樣的飯菜,丁小甜胃口大開。

    她一連吃了三碗紅薯稀飯,肚子撐得圓圓的才停下來。

    丁建國在一旁咋呼:“二姐,你比我還能吃啊,我才吃兩碗,你都吃了三碗了,鍋裏的稀飯都被你吃完了。”

    丁小甜笑:“那我以後煮幹飯給你你,賠你三碗飯。”

    丁建國問:“二姐,你要自己在老房子那邊燒火做飯嗎?”

    丁小甜點頭說是,並且問丁建國老房子那邊的灶還能用不。

    “能用啊,去年冬天,我還跟三姐在灶上燒開水喝,燒熱水燙腳。對了,一會兒我給你把那個舊的水壺找出來擦洗下,就可以燒水喝了……”

    “你下午不去掙工分嗎?”

    “不去了,我下午幫二姐收拾下老房子那邊的灶房,再去給你弄些穀草柴火來,你好煮飯。”

    對於自己這個兄弟如此熱心地幫自己的忙,丁小甜內心十分欣慰。

    重生之後,她要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讓自己這個機靈的兄弟不要耽誤學習,六年之後好參加高考,跳出農門。而不是任由他跟知青點的一個女知青好上,最後感情失敗,衝動之下,傷害對方。自己也因此坐牢,出獄之後潦倒度日,不到四十歲就因為酗酒,得了肝硬化,最後變成肝癌不治身亡。

    她說:“那好,你吃完飯就過去收拾,我跟媽去換米。”

    丁建國一口答應了,吃完飯,他扔下碗筷就跑了,丁小甜跟母親一起把碗筷收撿起來洗了,就抱著秀琳跟在她身後去了村子裏的趙有康家。

    這個趙家是個大家庭,家裏男人多,掙的公分多,自留地也比別人家多些,他們又會種地,是村裏種地最厲害的人家,種出來的紅薯和麥子也多。

    所以每年他們家的糧食都有結餘,村裏一些糧食不夠吃的人家就會去偷偷找到趙家當家的趙老頭和趙老太換糧食。

    丁家也曾經去找過趙家換糧食,因此唐玉香帶著女兒去找趙老太換糧食可說是熟門熟路。

    去的時候,趙老頭和趙老太都在家。

    唐玉香帶著丁小甜進去把來意一說,趙老太就問丁小甜想換米還是換稻穀。

    如果是米的話,看在都是一個村的,就算她兩毛錢一斤,如果是要稻穀的是話就是一毛二。

    買了小雞仔之後,丁小甜考慮到要喂小雞吃米糠,因此她想要不然買稻穀。

    到底是買稻穀劃算還是買米劃算,丁小甜在心裏算了算。

    假如她買一百斤米,就要二十塊錢。

    同樣花二十塊錢,她可以買一百七十多斤的稻穀,而一斤稻穀拿去碾米,大約能碾出六兩的米。

    這樣一來,一百七十多斤的稻穀,出米一百零幾斤,不過,她能落下五六十斤米糠。

    前進村有碾米的集體的作坊,隻不過如果村民拿去碾米,一百斤稻穀要收一塊錢的手工費。這麽一算,一百七十多斤的稻穀,她就要出一塊七毛錢的碾米的手工費。

    接著她就問趙老太,她家有米糠賣沒。

    趙老太說有,每斤三分錢。

    於是丁小甜又算開賬了,五十斤米糠需要一塊五毛錢,六十斤的話就是一塊八毛錢。這跟集體的碾米的作坊碾二十塊錢的稻穀需要的工錢差不多。

    總的來說,花二十塊錢買米再買五十斤米糠,需要二十一塊五毛錢。

    而花二十塊錢買一百七十多斤的稻穀拿去集體的碾米作坊碾成大米,出米也是一百斤左右,雖然落下了五六十斤米糠,但是也花了一塊七毛的工費。加起來,得到一百斤大米,五十斤米糠,也會花掉二十一塊七毛錢。

    這樣一對比,丁小甜發現還是買米,喂小雞的米糠另外買劃算一些。

    畢竟這樣,會省掉不少勞力,這運送稻穀去村裏屬於集體的碾米作坊碾了,再把米和米糠運回家也是需要勞力的。現在她一個人還帶個孩子,顯然要幹這個活兒就需要人幫忙,能幫她的也就是她大哥三妹四弟了。

    既然花差不多的錢可以得到一樣的米和米糠,她又何必去麻煩人呢。

    於是她就對趙老太說:“我要五十斤米,五十斤米糠。”

    趙老太:“你不多買點嗎?”

    丁小甜搖頭:“不多買,暫時買五十斤,不夠了再來找您。”

    趙老太:“一共十一塊五,晚上,我讓我大兒子和二兒子給你送過來。”

    丁小甜:“好,那這錢是拿給他們還是現在就給你。”

    趙老太:“你給我吧。”

    丁小甜把早準備好的錢拿出來,數了十一塊五,遞給了趙老太,然後兩邊約定晚飯後,趙老太的大兒子和二兒子把五十斤米和五十斤米糠送到丁家老房子那邊。

    從趙家出來後,唐玉香問丁小甜為什麽不等趙老太的兩個兒子把米和米糠送到老房子再給錢,萬一趙老太收了錢,不給她送米和米糠來,又怎麽辦?

    丁小甜笑著說:“不會的,趙老太要那麽做,一個村的人都不會跟她換米了。放心,到晚她會把米給送來。”

    “那,今晚你還是在你大哥和大嫂那吃飯,要不,把你拿來的鴨子殺來吃了,反正明天以後你就要自己開火做飯了。”

    “也行,媽,你回去就跟大哥說,晚上吃苦瓜燒鴨子,你來做,我想了很久媽做的這道菜了。”

    “要得,我回去就跟你哥說,還有,你那裏缺什麽就到你大哥那邊來拿,不要管你大嫂說什麽,她那個人有點兒小氣,你也知道的。”

    “嗯。”

    丁小甜抱著女兒秀琳回到老房子,去打了點兒水來給她洗了臉和腳,哄她睡午覺,等她睡著了,這才出來去了老屋的灶房。

    隻見她四弟丁建國已經把老屋這邊的灶房打掃幹淨了,一隻燒水的舊水壺也被擦得幹幹淨淨放在灶上。

    另外他也不知道在哪裏去找了個獨輪車,推了許多的幹穀草和高粱杆回來,正在一捆一捆地往灶房裏搬。

    丁小甜問他:“老四,這些穀草和高粱杆是哪裏來的?”

    丁建國嘻嘻笑,告訴她:“這是我們家的,堆在自留地的地頭,我去給你弄了些來。不過,如果要硬木柴火的話,要花錢給人家換,但是一塊錢可以換一百斤。”

    “那我一會兒給你兩塊錢,你去給我換二百斤回來。”

    “好,等我把外麵的穀草和高粱杆都搬進來了就去。”

    丁小甜在四弟忙活的時候也沒閑著,她把今天買的那些鹽醋醬油等調料都拿到了廚房,擺到了灶台的一角。

    接著她把買回來的碗筷等都泡在一個木盆子裏。

    最後當她拍拍手,環視四周時,突然發現自己忘了買菜板和菜刀了,看來這幾天隻能吃蒸茄子炒雞蛋這樣不需要刀切的菜了。

    要等下一個集,才能去把菜刀和菜板買回來。

    丁建國這時候也把外麵獨輪車上的穀草和高粱杆都搬進了灶房,堆放在灶邊靠牆的一角。

    丁小甜從兜裏掏出來三塊錢給他,讓他去買二百斤硬木柴火回來,剩下的一塊錢算是給他的跑路錢。

    丁建國拿著三塊錢直親,樂嗬道:“今天我可賺了,一塊錢呢,比掙工分強多了,哈哈哈哈!”(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