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34章

字數:11215   加入書籤

A+A-




    飯桌上,一家人吃飯吃到最後, 李珍月放下碗筷, 朝著丁小甜笑了笑,說:“二妹, 明天我跟你大哥要進城去,除了幫你取匯款,還想去縣城供銷社買點兒布做兩件衣服。你大哥說,這次不但給我做,還要給媽和三妹做……”

    “這是真的嗎?”還沒吃完飯的丁小蘭一聽就興奮地問,連飯也不吃了。

    李珍月點頭:“當然是真的。”

    唐玉香聽了卻說:“我有衣服穿, 不用浪費布票和錢給我買衣服, 我老了,舊衣服都穿不完。”

    丁小甜猜, 大嫂沒說完的話是, 大哥手裏沒那麽多布票或者沒那麽多錢,想要讓自己想辦法。

    果然,隨後李珍月繼續說:“二妹, 我跟你大哥手上沒那麽多布票, 還有錢……”

    話沒說完, 丁建軍已經啪一聲把筷子拍在了桌子上,他眉毛擰起,非常不快地說:“珍月, 你住口!我說過, 這個家我是頂梁柱, 給我媽和我三妹做衣服,由我負責!”

    李珍月好像已經下定決心,這次絕不退讓,把沒說完的話說完,她繼續說:“二妹,你大哥就是倔脾氣,明明手裏沒錢,卻要窮大方,你就幫忙換十二尺布票,讓你大哥拿去買了布給媽和三妹做衣服吧。”

    丁建軍已經氣紅了臉,憤怒地盯著李珍月,眼看就要發作。

    丁小甜見了,趕忙說:“大哥,都是一家人,你別見外。我這裏正好還有些布票,是上一次忠燦回來探親時帶回來的。我做了兩件衣服之後還剩了幾尺,下一周去學校代課,我找學校老師再換幾尺,就可以給媽和三妹做衣服了。這樣吧,三妹和媽做衣服的事情你就別管了。”

    丁建軍斷然拒絕:“二妹,不行,你回娘家帶個孩子,要用錢的地方多,怎麽能讓你來買布。”

    丁小甜對於這個大哥的脾氣還是很清楚,知道他是一個好麵子,自尊心很強的男人。

    在父親死後,一直以丁家的當家人自居。

    明明他現在經濟困難,可還是要照顧到母親和妹妹。

    說實話,丁小甜挺佩服這個大哥的,也想要幫他分擔一點,雖然她現在也沒多少錢。

    “大哥,別說了,這次就讓我幫你分擔一點兒,幾尺布,做兩件衣服,我還是負擔得起。你不要再推辭了,不然我就不在娘家呆著了,我回何家去,我是認真的。”丁小甜說。

    “這……”丁建軍猶豫了。

    他看到二妹臉上的表情,很篤定的樣子,知道她不是隨便說說。

    “哎……”最終他長歎口氣說,“都是你大哥沒用啊……”

    “大哥,你在我心裏可是最能幹的大哥哦!”還在吃飯的丁建軍停下吃飯搶先笑著說。

    “就是,大哥,我也覺得你最好!”丁小蘭趕忙附和。

    聽著弟弟妹妹說的暖心的話,丁建軍臉上又有了笑容。

    不過,當他的視線轉過去,看到李珍月時,臉上卻沒了笑。

    李珍月有點兒忐忑,她知道,等下從老屋這邊回去,兩人晚上又要吵架了。

    果然,吃完晚飯回去後,丁建軍和李珍月就吵了一架,丁建軍怪李珍月沒跟自己商量就向自己的二妹提出布票的事情,甚至想讓二妹把布也給你買了,這純粹是太太貪心。而且,她那樣做,讓他在自己的弟弟妹妹跟前很沒麵子。

    李珍月卻回嘴說,她那也是為了這個家著想,也不是全為了自己。

    她知道自己要是不主動說出來,丁建軍就不會說,就是打腫臉充胖子,現在不管怎麽說,媽和三妹的衣服有著落了,家裏也不用支出那麽大一筆錢,這到底有什麽不好?

    吵了一陣兒,誰都占不了上風,各自氣鼓鼓地去洗了臉和腳睡覺。

    丁建軍一個人睡,李珍月卻跟自己的兩個孩子一起睡。

    早上起來,吃完早飯,丁建軍準備進城,換了幹淨衣服,要走之時,唐玉香過去勸說兒子,夫妻之間沒有隔夜仇。叫他還是去把李珍月叫著,一起進城去。

    丁建軍最後還是聽了母親的,去叫李珍月一起進城,給她買布做衣服。

    老屋那邊,丁小甜比平時起來得晚點兒,因為今天是星期天,她不用一早騎車到公社去代課。

    雖然到點兒就醒,但是丁小甜在床上陪著孩子玩了一會兒,看到鍾上的時針指到八點了才起來,她給自己和女兒都穿好衣服。接著開始每天早晨的日常,喂雞給老屋菜地澆水澆肥,做早飯吃飯。

    然後牽著女兒去隊部借自行車,再載著女兒去老屋,把女兒交給母親帶著。

    “媽,我今天要晚點兒回來,可能要下午四五點才到家。”臨走之前她對母親說。

    唐玉香:“曉得了,騎車注意安全,早去早回。”

    丁小甜“嗯”一聲,又囑咐女兒聽外婆的話,自己下午回來給她帶糖吃。

    秀琳抱著她,親了她臉,學著外婆的口吻,揮手:“快去吧,媽媽,早點回來。”

    丁小甜笑出了聲,連忙說自己很快就回來了。

    騎著自行車離開生產隊去公社的路上,丁小甜一直沉浸在女兒帶給她的歡樂之中。

    到了公社,她去了信用社家屬院,熟門熟路地找到了袁會計。

    袁會計則是帶著她去了同一個家屬院的另一棟樓,那一棟樓有三層,會計主任蕭主任住在二樓。

    於袁會計住的筒子樓不同,蕭主任家住的樓是每間房一溜排開,推開門是屋內的一個公用的“1”字形走廊,走廊對麵是另一戶人家,相當於隔著中空的庭院門對門。這種戶型的房子一溜四間房。

    除了頭一間和最後麵一間不是門對門,中間的兩間都是門對門。

    這種房子比筒子樓好一點兒的是中間兩間房的窗戶對著走廊,既采光又通風。

    一頭一尾的房子是南北的窗戶,都打開的話,會有穿堂風,也可以采光。

    這樣奇特的戶型設計,丁小甜還是頭一次見到,別看她重生之前是活了六十八歲的丁老太,她也沒看見過。

    蕭主任就在這個戶型設計的第二間屋見的丁小甜,當然,袁會計也跟著進去了。

    三人在屋裏說話,窗戶和門都是關上的,蕭主任擰開了屋裏的吊扇的開關,這樣一來,大家在屋子裏坐著說話也不會覺得熱了。

    蕭主任還給丁小甜倒了一杯涼白開。

    丁小甜也不客氣,端起涼白開就喝,旁邊,袁會計正在跟蕭主任寒暄。

    她說丁小甜幫著自己用肥皂換了一些雞蛋,挺不錯的,所以她把丁小甜叫來跟蕭主任親自談,反正基本情況之前她也跟蕭主任說了。

    蕭主任點點頭,看到丁小甜放下手裏的裝白開水的茶缸之後,就說:“小甜同誌,我有八十四張肥皂票可以買八十四塊肥皂,十二尺布票,你拿去隨便買什麽布都行。我這個人也很幹脆,之前我也對袁會計說過了,我要換雞蛋,就跟她用肥皂票跟你一樣的換法。布票呢,就按照一般的棉布價格來算。八十四塊肥皂,換三百個雞蛋,十二尺布票,換一百二十個雞蛋。這一共是四百二十個雞蛋。隻不過,要是你一次給我送這麽多雞蛋來,我們家吃不完就不新鮮了。我想,要不你每次給我送二百個雞蛋來,分成兩次送,也就是過幾天你給我送一次,再過兩個月你給我送一次。你看這樣行不行?”

    丁小甜聽完算了算時間,如果自己過幾天給她送二百個來,然後再過兩個月送剩下的兩百個,正好那個時候自己去部隊探親回來,也有時間送。還有,她認為蕭主任考慮得當,因為在夏天,雞蛋放久了的確不新鮮。

    “好,蕭主任,就按照你說得辦,這次你給我十二尺布票,以及二十八塊肥皂票,我給你送二百二十個雞蛋來,然後再過兩個多月,我再上你家來取剩下的肥皂票給你換雞蛋。”

    “那我這就你去那肥皂票和布票。”

    蕭主任高興地站起來,打開門去給丁小甜拿票去了。

    不一會兒,她走了回來,把丁小甜要的布票和肥皂票給了她。

    丁小甜就問她:“下周二我把雞蛋直接送到您這裏來還是袁會計那裏?”

    蕭主任想了想說:“你送去袁會計那裏吧,她到時候會轉交給我的。”

    丁小甜:“行。”

    從蕭主任家裏出來,袁會計稱讚丁小甜很聰明,會說話和處事。

    丁小甜知道她什麽意思,因為自己剛才那樣說,袁會計就替蕭主任跑了腿辦了事,蕭主任是袁會計的領導,以後肯定會對袁會計另眼相看,將來要是有升職機會或者加工資的評比,袁會計會比其他同事更容易獲得領導推薦和評優。

    “哪裏,哪裏。”丁小甜謙虛地說。

    兩人分開之前,袁會計說以後要是有什麽需要她幫忙的地方,請丁小甜盡管提出來。

    丁小甜當然說好。

    公社信用社裏麵有了一定的人脈關係,如果將來她要貸個款什麽的話,也比一個熟人不認識要容易多了,就是不知道她將來會不會有貸款的時候。

    反正,能跟金融機構的人認識,對丁小甜來說有利。

    從蕭主任家裏出來還不到十一點,丁小甜去了公社供銷社買布和買肥皂。

    十二尺做襯衣的花布,丁小甜買了六尺白底紅花的,這是給三妹做襯衣的,至於給母親做襯衣的,她選了六尺素淨的鴨蛋青色的棉布,一共花掉了八塊四毛錢。二十八塊肥皂,十塊零八毛。現在她的兜裏隻剩下一塊八毛錢了。

    這還是她早上去老屋把孩子交給母親帶時,從她那裏借了十元錢,加上她剩下的十一塊錢,才把這些東西買了。

    不過,她也不著急,因為今天她大哥代替她去城裏取了丈夫寄來的三十元後,她手上就鬆了。

    她的隨身空間的籃子裏有二百六十多個雞蛋,後天送到袁會計那裏二百二十個雞蛋,她都還剩下四十八個。

    更何況二十八塊肥皂還會給她換來二百八十個雞蛋,加上原先剩下的,她有三百二十多個雞蛋了。

    總之,她手裏的硬通貨雞蛋是越來越多了。

    買了東西,丁小甜把它們都放到隨身空間裏,接著推著自行車去了公社集體的茶館。

    星期天,茶館的生意很好。

    偌大的茶館裏坐著不少人,男男女女坐在一起擺龍門陣,喝茶聽評書。

    她把車子停在茶館外頭,進去茶館裏麵坐著要了一杯茶,一個燒餅,一共花了五毛錢,坐在裏麵聽評書,喝茶吃餅休息。

    她跟古老師約的是下午兩點在供銷社後麵的巷子裏見麵。

    茶館裏麵有個掛鍾,可以看時間。

    看看已經一點四十了,丁小甜站起來,從茶館裏麵出來,騎上自行車去了公社供銷社後麵的那條小巷子。

    她到的時候古老師還沒來,等了一會兒,才見到她從小巷子另一頭過來了。

    “丁老師,等久了吧?”古老師一見到她就笑著問。

    丁小甜說自己剛來。

    古老師帶路,讓丁小甜跟她走。

    十多分鍾之後,她們進了公社鋼鐵廠的廠區家屬院,一大片平房區。

    古老師帶著丁小甜去了這片平房區的一排平房前,她在一間安裝著紗窗的紅色木門前停下來,輕輕敲了敲門,裏麵傳出來一個中年女人爽利的聲音:“來了!”

    腳步聲近了,門被拉開,門口站著一個剪著齊耳短發的四十歲左右的胖胖的中年女人。

    她一看到古老師,就笑著說:“小古快進來。”

    古老師沒有立即走進去,而是指了指自己身後站著的丁小甜說:“鞏姐,這就是我跟你說的我們學校的代課老師丁老師,她愛人是連長,家在農村……”

    後麵的話她沒說了,因為丁小甜的情況她早就跟鞏蓉說過,現在隻需要稍微介紹一下就行。

    丁小甜把自行車停好,朝著鞏蓉點頭,接著喊了她一聲:“鞏姐。”

    “丁老師,快進來,我早就給你們泡好茶了。”鞏蓉熱情地招呼道。

    古老師帶著丁小甜,跟在鞏蓉身後進了屋。

    屋子裏的吊扇正在轉著,坐在底下的竹椅上,喝著茉莉花茶,丁小甜聽古老師跟鞏蓉八卦了一些家長裏短的事情。不外乎是她們家裏的男人和孩子親戚間的事情,算是女人們聚在一起必談的內容。

    兩個人聊了一會兒天,才說到了丁小甜希望說到的正事。

    那就是鞏蓉都有些什麽票,想換多少雞蛋。

    鞏蓉板著手指說:“有八十七張肥皂票,三十六塊肥皂,布票二十一尺,膠鞋十五雙,線手套布手套十二雙,還有勞動布的工作服好幾件……”

    丁小甜聽她這樣一說,就知道被自己算準了,這位公社鋼廠的車間主任的愛人家裏這種勞保品一定多,隻不過多到這個程度還是讓丁小甜有些吃驚的。

    她不禁想,難道,這位鞏姐和她丈夫是鋼鐵廠的雙職工,不然這勞保福利也不會這樣多。

    所以,她緊接著就試探地問:“鞏姐,你家裏的勞保這麽多,是不是你跟你愛人都是鋼鐵廠的職工啊?”

    鞏姐沒來及回答,古老師搶先一步笑著說:“被你猜對了,鞏姐在鋼鐵廠的職工食堂工作,負責給職工們煮飯打飯。”

    “原來鞏姐在職工食堂工作啊,怪不得家裏這麽多勞保!”丁小甜感歎道。

    鞏蓉說:“還是我愛人車間發得多些,我們食堂除了給我們在食堂工作的職工吃得好些,勞保要少得多。”

    聽說鞏蓉在鋼鐵廠職工食堂工作,還要換這麽多雞蛋丁小甜也是不太理解。

    丁小甜想,食堂工作的職工難道發的福利不該是雞蛋這些副食品嗎?

    當著鞏蓉的麵,丁小甜也沒問,她隻是向鞏蓉說了下怎麽換雞蛋,跟古老師的價格一樣,八分錢一個,鞏蓉拿票給自己,她拿著票去買了肥皂等物品給鞏蓉雞蛋,鞏蓉付出買日用品的錢就行。

    隻不過,她為了鞏蓉考慮,認為每兩個月換一次好些,那樣雞蛋新鮮些。

    她呢,一次負責給鞏蓉換兩百個雞蛋,然後鞏蓉需要的話,她過兩個月再來。

    鞏蓉聽了,說:“好,那就按你說的做。我去給你拿三十塊肥皂,還有十二雙膠鞋來,這些東西你拿去給我換成雞蛋,天天堆在屋裏,落上麵不少灰,我看見都堵心。”

    她去拿了個大號的帆布口袋,把家裏的那些堆了很久的三十塊肥皂和十二雙膠鞋裝進去,簡直有處理了垃圾的爽感。

    鞏蓉把這個大口袋交給丁小甜,說:“我也不急,下個星期的星期日,你給我拿雞蛋來都行。要是記不住我家,你就交給古老師,她會轉交給我的。”

    丁小甜說好。

    她把袋子拎出去,捆在了自行車後座,接著她向鞏蓉告辭。

    鞏蓉卻說現在差不多四點了,她要去單位食堂上班了,她們都是倒班,上下午晚上輪著來,還有一個半小時,中班的工人要下班了,她要去煮飯了。

    古老師也說她要回去準備晚飯了。

    丁小甜推著自行車跟著她們吵廠區外走,古老師中途拐彎回家了,剩下丁小甜跟鞏蓉一起繼續往前走。

    鋼鐵廠的食堂在很大的一個壩子裏,房子修得象廠房,丁小甜經過的時候,鞏蓉邀請她進去看一看。

    丁小甜想反正今天也是休息,也不趕時間,就跟著她一起去看看好了。

    她進去看到食堂裏麵的廚師正在切菜炒菜,鞏蓉進去跟另外的女職工一起淘米蒸飯。

    所有的炊具都是特大號的,鍋鏟簡直象鏟子一樣,廚師翻炒菜的時候,真要有體力才能翻得動,所以這裏麵幹活的職工耗費的體力不會比鋼鐵廠煉鋼的工人少。夏天,在爐灶跟前一樣是高溫。

    幹活的鞏蓉,問她要不要一會兒在這食堂吃個晚飯再回去,她可以辦招待。

    丁小甜說不用了,下次吧。

    從鋼鐵廠食堂出來,她騎著自行車回前進村,路上,她想起三妹曾經說過的話,說她有個做飯的好手藝,不如去單位的食堂工作。但是她今天看了鋼廠大食堂的廚師們炒菜,她認為那麽多菜,那麽大的鍋,還有用那麽大的鏟子鏟菜,就算她的手藝再好,也炒不出好菜來。

    她比較合適的是小鍋小炒,走精品路線。

    所以,她真要炒菜也是去比較好的集體飯店做廚師,而不是進單位食堂。

    還有就是她擔心自己真成了職業廚師了,對於做飯的興趣就會下降了。

    騎車回前進村的路上,丁小甜隻確定了一點,她是不合適進單位食堂工作的,她妹妹丁小蘭出的主意經不起現實的考驗。

    想到丁小蘭,丁小甜就想到了她犯花癡,喜歡那個潘晉原的事情,也不知道母親有沒有好好跟她談一談,讓她別做那種傻事。

    如果三妹繼續固執地要去追那個潘晉原,她還管嗎?

    可能,要管,也要曲線進行吧。

    要是最後實在管不了,也隻能由得她去了。

    回到前進村,丁小甜去新屋那邊,她大哥大嫂已經從縣城回來了。

    丁建軍把丁小甜的私章還有三十塊錢交到她手裏。

    丁小甜也把她今天在公社供銷社買的給母親和三妹做衣服的布拿出來,給了大哥。

    丁建軍問丁小甜買布花了多少錢,他拿給她。

    丁小甜說不用了,千萬不要跟自己客氣,然後她去找母親說話,問了問母親有沒有跟三妹談一談。

    唐玉香說,中午吃完飯後,她找了小女兒,專門說了說那件事,可小蘭卻不願意聽,她說人有追求自己愛情的權力,連革命先烈都說什麽愛情比生命可貴的話。

    “哎,她真是會曲解革命先烈的話啊。”丁小甜聽了有些頭痛,“媽,你一會兒把我給她買的布鎖好,你跟她說,要是想要穿新衣服,就要答應你,不要去跟那些知青攪合在一起,總之,能勸就勸吧。”

    唐玉香說好。

    丁小甜這才去把女兒抱著回新屋那邊去了。

    晚飯之後,她把丁建國叫到跟前,交給他一個任務,讓他在下工的時候,盯緊他三姐,看她去找誰玩,如果去找了知青點的那個新來的上海知青李誌文,或者去了第八生產隊找了上海知青潘晉原,就來告訴自己一聲。

    丁建國答應了,說交給他就是。

    她手上重新有了肥皂和膠鞋,上門來找她換雞蛋和膠鞋的社員們絡繹不絕。

    沒到一個星期,她手上的貨都被換完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