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高產農作物

字數:3467   加入書籤

A+A-




    方雲的計劃是,每個甲長給牛九頭,八個甲長有七十二頭耕牛就夠了,這樣一來,隻需要投入五百兩就夠了。

    而且這些買牛的銀子方雲也不會白出,他會在耕地開墾完之後,將這些牛全部以無息貸款的形式賣給軍戶們。

    軍戶們前三年不用交稅,三十畝地,至少能有無十石糧食,留十二石自己吃,再留七八石應付突發情況足夠了,剩下的三十石都可以換成銀子。

    山東的糧價均價在五錢每石,三十石就是十五兩銀子,買下耕牛完全不是問題。

    方雲也不打算要軍戶一年就還清,而是在三年免稅期內還清就行。一頭耕牛也就七兩銀子,分成三年每年就隻需要還不到二兩五錢銀子,對軍戶來說沒有任何壓力。

    同樣,方雲還可以把耕田要用到的鐵犁、鋤頭等種田需要用到的農具,全部賣給軍戶。

    這樣不僅軍戶不用為耕牛等農具發愁,方雲也能收回一大半開墾的成本,一舉兩得。

    於是方雲對劉曄及其他幾個甲長說道:“我給你們每個人九頭耕牛,開墾所要用到的農具我也會替你們全部準備好,至於糧食。。。”方雲頓了頓繼續道:

    “就按人口來計算,不管男女老幼,每人每天一斤糧食,不過隻有在開墾的期間是免費的。等開墾完這三千畝畝地以後,如果家裏沒有糧食的,也可以來找我,不過那時就算是借的,等你們收了糧食之後再還給我。

    所以你們幾個人必須盡快把土地開墾好,雖然已經錯過了種小麥和水稻的季節,但還可以種玉米,種紅薯、土豆等,這些都是耐寒高產的糧食,尤其是紅薯,一畝地的產兩,就夠讓你們吃上半年的飽飯了。”

    紅薯在古代可是好東西,連牛逼哄哄的康乾盛世都是靠吃紅薯吃吃出來的。

    在後世社會可以達到畝產兩千到三千公斤,明朝雖然沒有後世那個條件,但是畝產七百公斤,還是問題不大。

    明末著名內閣大臣徐光啟在的甘薯十三勝文中的第一勝就是說了:‘一畝收數十石’。

    明朝一石大概一百二十斤,就算徐光啟有些誇張,可就算按照十石計算,也有一千兩百斤,所以方雲估計畝產七百公斤是有可能的。

    劉曄被方雲說的一愣,玉米很少有人種植,劉曄年紀不大,沒有見過玉米,紅薯他更是連聽都沒有聽過,所以根本不知道方雲在說什麽。

    “大人說的玉米是應該玉蜀黍吧,這個小人知道,我們這邊就有,我以前也種過玉。。。玉米。不過因為口感不好,很難賣出去,官府收稅時也不收玉米,後來就不種了。至於大人說的紅薯、土豆,卻是沒有聽說過。”

    第三甲的甲長崔廣說話了,崔廣今年正好五十歲,在古代,這個年紀也算是高壽了,他吃過的鹽比劉曄吃過的飯還要多,玉米不但見過,而且還種過玉米。

    玉米、紅薯(番薯)、馬鈴薯等糧食作物原產於美洲,具有耐旱、耐貧瘠、產量高等特點,被稱為“美洲高產作物”。

    其實它們在明朝中葉以後便已傳入中國,玉米被稱為玉蜀黍,明朝晚期,許多有識之士大力推廣種植這兩種高產作物。比如明末非常有名的大臣徐光啟就為推廣紅薯種植而總結了“甘薯十三勝”進行宣傳。

    具體為:一畝收數十石,一也;色白味甘,於諸土種中,特為敻絕,二也;益人與薯蕷同功,三也;遍地傳生,剪莖作種,今歲一莖,次年便可種數百畝,四也;枝葉附地,隨節作根,風雨不能損,五也;可當米穀,凶歲不能災,六也;可充籩實,七也;可以釀酒,八也;幹久收藏屑之,旋作餅餌,勝用餳蜜,九也;生熟皆可食,十也;用地少而利多,易於灌溉,十一也;春夏下種,初冬收入,枝葉極盛,草穢不容,其間但須壅土,勿用耘鋤,無妨農耕,十二也;根在深土,食苗至盡,尚能複生,蟲蝗無所奈何,十三也。”

    上述一大通說明,主要是為了說明,紅薯產量高,而且耐旱,耐旱能力強,而且還沒有小麥和稻米那麽難伺候。

    盡管玉米和紅薯早在隆慶、萬曆年間便已進入中國,但它們也沒能在崇禎大災中拯救大明。主要原因是這兩種作物的食用口感不如大米和麵粉,特別是紅薯食用之後有脹氣、泛酸等不良反應,因此百姓的種植積極性不高,再加上糧商不收,就更加沒人種了。

    其實天啟年間,也曾經推廣過一段時間,不過民間的反應強烈,甚至引起了民變,最後不了了之。

    而崇禎剛開始根本就沒有這個意識,因為他沒有接受過正統的帝王教育,等到崇禎年中後期,小冰期時期影響擴大,在去區推廣種植玉米和紅薯,已經有些為時已晚了。況且這個時候發農民起義頻發,崇禎投鼠忌器之下,更沒有那個心思了。

    這一點崇禎皇帝就不如他老祖宗朱元璋了。

    要知道明朝以前,古代人在寒冬季節除了在家裏通過燒柴火等方式取暖外,對穿衣取暖一般有兩種辦法。

    一個是動物的皮毛,有條件的皇室貴族,王公大臣或者富商巨賈一般用狐、貂等高檔動物的皮毛,而普通老百姓家由於條件有限,就隻能選擇羊、狗等動物的皮毛;而真正能夠用起羊毛、狗毛的老百姓也是極少數。

    而大多數都是用另一種方法來禦寒,那就是采用絲麻這種作物來製成衣服或者被褥來禦寒,可這種方法禦寒效果很差。

    朱元璋本是草根出生,建立明朝之後,小時候的冬天經曆依舊讓他曆曆在目。

    為解決老百姓的過冬問題,鬆江地區的一種農作物引起了他的主意,這個農作物就是棉花。

    朱元璋是個實幹家,覺得棉花好用立刻就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但就像推廣紅薯一樣,那時多數老百姓並不知道棉花有多大的價值,又不能吃,所以背地裏都在抵觸,種的都是能填飽肚子的那些農作物。

    為此,朱元璋決定采用強硬手段,強製推行,消極待命和不聽話的官員不是回老家,就是被幹掉了,當然朱元璋也不是一味的蠻幹,他是皇帝,擁有的手段太多了,他還通過實際行動來支持種棉花的人。即“益種綿花,率蠲其稅”,意思就是:誰家多種植棉花,誰家就可以免收賦稅。

    於是,廣大農民在確保自家能勉強度日的情況下,都開始大力種植棉花。最後的結局就是普通老百姓也能穿的起禦寒的棉衣了,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如果崇禎能像朱元璋推廣棉花一樣推廣紅薯,不說能不能造就一個像康乾盛世一樣的時代,給大明江山續幾十年的命應該沒問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