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鮑氏道兵

字數:4518   加入書籤

A+A-




    丹陽地處於京畿,遍地豪強,其中的佼佼者紀氏與張氏,都成功轉型為了文化士族,享有清譽,不僅於台省位列公聊,同時在鄉裏也盤根錯結,難以計數的中小鄉豪甘為羽翼。

    但是要說在丹陽地界的隱性影響力,恐怕還不如鮑氏,鮑靚被尊稱為老神仙,又執天師道大祭酒,於民間施灑符水,為人祈福,誰家有事都會來求,幾乎網羅了各個階層。

    整個莊子裏,充滿著濃烈的天師道色彩,那時的道教還比較原始,遠不如後世華美,也沒有仙風道骨的氛圍,隻是在莊裏各處豎滿了道幡,一些重要的建築還貼著道符,正中一尊大殿專門供奉三官帝君,即便是莊中佃戶,都能口誦一二道經,並以老神仙的信徒自居。

    楊彥倒是看的津津有味,不時以古怪的目光望向葛慧娘,這個小娘子好象從來沒有誦過道經啊。

    葛慧娘俏麵一紅,嚅嚅道:“楊家郎君,你可別這樣看我,我對天師道是不感興趣的,仙人陰長生曾自稱,世間有四十五仙,加他四十六仙,如果有這麽多仙人在世上,那他們為何會對人間的災難視而不見呢?難道人成了仙,就非得絕情寡欲麽?”

    “嗯?”

    楊彥驚訝的看著葛慧娘,身為道教世家的嫡女,有這份覺悟不容易啊。

    葛洪顯得有些訕訕,袖子一揮:“休要亂說。”

    葛慧娘吐了吐舌頭,躲在了鮑姑身後。

    鮑姑搖搖頭道:“彥之你別見笑,慧娘從小就愛胡思亂想,家君每次見著她呀,都恨其不爭,我和葛郎也不願強迫於她,隻得由著她了。“

    葛慧娘不依道:”阿母,慧娘是娘子,娘子的職責是相夫教子。“

    這話一出,葛洪和鮑姑的麵色都有些精彩,葛慧娘也意識到失言,又躲去了蕭巧娘身後,可是蕭巧娘的身量和她差不多,遮擋不住,於是荀灌撲哧一笑,把葛慧娘拽了過去。

    楊彥也是心中一動!

    葛洪與鮑姑自慧娘之後再無所出,看其夫妻恩愛的模樣,不可能不行人倫大禮,這怎麽看都不正常,再觀鮑靚,也隻有鮑姑一個女兒,難道是與服用的丹藥有關?

    要知道,重金屬中毒,不僅影響建康,還會影響到男性生殖。

    楊彥有馬寶,配上藥材可以解去重金屬中毒,可是怎麽拿給葛洪呢?

    直接說你那方麵有問題是不行的,甚至托言能解去丹毒,葛洪都未必會要,畢竟丹藥是葛洪自己煉的,要了就等同於承認自己煉的丹有問題。

    這隻能留待以後再說,好在葛洪筋骨強健,數十年之內,丹毒並不會危及生命。

    說話間,一行人被引入客舍,各自洗漱,鮑姑也吩咐佃戶殺豬宰羊,置了一頓豐盛的晚餐,第二天一早,就領來了兩百戶部曲。

    男男女女,有老有少,約有一千多人。

    鮑姑說道:“這位是東海國相楊彥之,即將北上赴郯城就任,老神仙有符詔,命爾等改投楊彥之門下,隨府君征戰四方,蕩盡天下陰邪,亦可建功立業,光宗耀祖。“

    那一千多人毫不猶豫,齊齊施禮:“謹遵老神仙法旨!“

    鮑姑又道:”還不參拜府君?“

    “我等拜見主公!”

    千餘人又轉向楊彥施禮。

    “這……”

    荀灌等人互相看了看,都沒想到會如此順利。

    楊彥也暗汗,到底是宗教世家啊。

    宗教這種東西,雖然愚民的成份相當大,卻不是一點用都沒有,看看鮑氏的部曲就知道了,在執行命令上雷厲風行,在忠誠上也顯然超出蕭氏與朱氏拚湊出的三百戶部曲。

    誠然,手下摻雜著這樣一支道軍不可能沒有隱患,但楊彥一窮二白,根本沒得選,其實天師道流傳於江南,淮北沒有天師道生存的土壤,楊彥倒不擔心天師道會在他的手底下慢慢坐大。

    楊彥抬手微笑:“諸君快快請起,世叔母既將諸君交托於我,今後我與大家同甘共苦,禍福相依。”

    一名三十多歲的中年人拱手道:“承蒙主公不棄,我等誓死相隨!“

    ”請問先生名諱?“

    楊彥問道。

    中年人道:”屬下得老神仙賜姓鮑,名叁!“

    一般來說,能被賜予主家姓的部曲家丁,除了忠心,還都各有才能,因功晉姓,於是問道:“你們當中,有多少賜姓為鮑?”

    “屬下鮑令!”

    “屬下鮑潛!”

    “屬下鮑誨!”

    ……

    這真是不問不知道,一問居然有十幾個,楊彥於是叫過來交談,漸漸地,他發現這些人並不是他想象中的滿腦子極端思想,行為處事還是趨向於正常人,隻是多了份對鮑靚的崇拜與信仰,這不是什麽大問題。

    再通過了解,與尋常鄉民部曲相比,由於誦讀道經與畫符寫篆之需,這些部曲幾乎人人識字,顯然是意外之喜。

    雖然人過給了楊彥,但是與蕭家一樣,都需要為其準備糧草行裝,葛洪一家三口暫時留在丹陽籌備,楊彥等人則告辭離去。

    又過一天,回到了建康,目前楊彥與蕭巧娘居無定所,回草棚住是不可能了,畢竟太有失體統,要是被人認出來的話,鐵定要被參上一本。

    那麽,該去哪裏住呢?

    荀華見著楊彥的神色,轉頭笑道:“巧娘,這幾日你和你家郎君就來我們府裏住吧,剛好我們還要向楊郎討教討教功夫。”

    蕭巧娘看向了楊彥。

    楊彥倒不客氣,拱了拱手:“那就有勞了。”

    一行人策馬直奔荀府。

    其實士族府邸,往往常年都有外人居住,有的是故舊好友,有的是鄉下來的土親戚,有的是破落士族賴著不走,尋求晉身之階,不過荀府因荀崧本不是名士高人,平時在家做主的又是荀灌,倒沒什麽人往來。

    由於荀崧在台省辦事,無從拜見,趁著日頭尚早,在安頓好之後,楊彥便帶著蕭巧娘出門去拜會裴妃,之前先去了店鋪。

    店裏袁耽和謝尚都不在,楊彥問明了這幾日的進帳,便道:“把我的那份錢準備好,對了,還有契書也給我。”

    “請郎君稍等!”

    掌櫃施了一禮,就撥起算盤,啪噠啪噠的計算。

    蕭巧娘倒是明白了楊彥的心思,不依的扯了扯:“郎君,真要給人啊!”

    楊彥回頭笑道:“裴妃生活窘迫,我作為她的國相,自有贍養她的義務。“

    蕭巧娘嘟著嘴道:”那也用不著把店鋪給她吧,據葛世伯計算,到明秋,至少能日入十來萬錢呢。“

    楊彥一記爆栗敲在了蕭巧娘額頭,嘿嘿一笑:”你這娘子怎如此小氣,放心吧,你家郎君賺錢門路多的是,不缺這間店鋪,等到了郯城,那賺錢的手段包你大開眼界。“

    蕭巧娘揉了揉腦門,跺了跺腳,又朝楊彥翻了記白眼。

    不片刻,掌櫃放下算盤,拱了拱手:”回郎君,屬於郎君的利錢為三十四萬八千錢,是否要全部裝上?“

    ”嗯!“

    楊彥點了點頭。

    掌櫃指揮人手,用兩個大箱子裝了滿滿的錢,再把屬於楊彥的那份契書遞過,楊彥才與蕭巧娘離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