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章 清晨江邊

字數:4433   加入書籤

A+A-




    (謝謝好友門閥掘墓人的500大賞,願同勉同進~~)

    因著小冰河期的影響,九月下旬,已經是寒風一陣接一陣了,江邊尤其濕冷,江風攜帶著潮濕的水汽不停的往單薄的衣物裏鑽,雖有營帳阻隔,尚不至於冷入骨髓,卻也手腳冰涼,十分的不舒服。

    人與人之間,會天然的形成小圈子,蕭溫、蕭仁和朱鍥本是親戚,同為蘭陵人士,又出身相近,一路南來共過患難,很自然的擠在了一間營帳裏。

    三人都已經成親了,妻子兒女留在晉陵,隻身隨著楊彥上路。

    寒冷、對妻兒美妾的想念,再加上心事重重,均是難以入眠。

    “哎~~”

    朱鍥歎了口氣道:“此去郯城,前途難料啊,以往在晉陵雖然清苦,卻不用擔心被重重胡虜圍困攻殺,今若再去,必是戰鬥連場,不知我等幾人,尚有誰能活到最後。“

    蕭溫苦笑道:”事已至此,抱怨何用?既便府君放還我們,我們又有何臉麵去見族中父母妻兒?“

    ”嘿!“

    蕭仁突然嘿的一笑:”從兄,朱三,我怎麽越想越冤,本來我們蕭朱兩姓安居晉陵,與府君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卻因巧娘,招惹了府君,結果巧娘不僅未能索回,還倒貼兩千人口,回想起來,或是落入了府君的彀中啊。“

    ”哈哈!“朱鍥苦中作樂,哈哈一笑:“那也是你蕭家見色起意,糾由自取,偏生巧娘與你倆形同陌路,尤是讓我好笑。“

    ”去你的!“

    蕭溫一腿蹬在朱鍥的屁股上,也笑罵道:“我蕭氏若是冤,那你朱氏便是無妄之災,哈哈。“

    朱鍥的臉苦了下來,搖搖頭道:”也不知家君如何著想,罷了,既來之,則安之,倘若真的客死郯城,那我就化為厲鬼,日日夜夜糾纏你蕭家,誰叫我朱家攀了你這門惡親,不過我觀府君也非尋常人物,尤其是今晚的選兵,便是讓人耳目一新,或能帶著我等死中求活。

    還有啊,我倒是覺得你二人應盡力化解巧娘的怨氣,說到底,這層兄妹關係是無論如何都抹煞不去的,若是得巧娘諒解,再以巧娘與府君的親厚,或能被重用啊“

    蕭仁想到了蕭巧娘的倔強脾氣,不禁暗暗頭疼,無奈道:”家君何嚐不是如此著想,好在來日方長,慢慢找機會罷。”

    蕭溫也揮揮手道:“睡罷,明日尚須早起趕路!”

    ……

    這一夜睡的並不實沉,第二天天不亮,帳外傳來金鼓之聲催促起床,三人滿麵倦容鑽出營帳,江風呼嘯而來,傾刻間便把好不容易積蓄的些許熱量一衝而散,均是打了個哆嗦,又忍著寒冷就著涼水洗了臉,精神才好了些。

    了了炊煙升起,女人們三五成群的做飯,麥子用水浸一浸,便置入鍋中煮,煮成糊狀還得有一會兒,石板則架在了薪柴上烤,當熱氣上來的時候,一小勺食油澆了上去,再攤上麵,撒上蔥花與少許的鹽,一張金黃的蔥油餅便是這麽做出來的。

    聞著那香氣,讓人由不得精神一振。

    蕭溫讚道:“聽聞楊郎油乃府君所製,不僅奇香撲鼻,飯裏加了油,挨到半夜都不覺饑餓,確是別出樞機啊!”

    “誒,那邊!”

    朱鍥卻是注意到沿著江邊,親衛們三三兩兩站著,一手曲伸,一手束腰,雙腿的姿式也是古怪的很。

    “走,我們去看看。”

    三人相視一眼,快步走去,正見楊彥身邊伴著蕭巧娘,在指點著什麽。

    “見過府君!”

    三人同時施禮。

    楊彥擺了擺手,笑道:“不必多禮,昨晚可有睡好?”

    蕭溫道:“不敢當府君垂詢,尚好!”

    “哼!”

    蕭巧娘輕哼一聲,這三個滿臉倦容,一看就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三人嘿嘿一笑,都暗道一聲好現象,不過蕭巧娘立刻就把腦袋扭去了一邊,這讓他們如哽在喉,有些尷尬,特別是蕭仁,當初綁架蕭巧娘是他親力親為,他也能感覺到蕭巧娘對自己的怨念最深。

    楊彥不說話,隻是微笑視之。

    還是蕭溫指向親衛問道:“府君,他們這是……“

    楊彥傲然一笑:”本將得明師點撥,自創形意拳,你們所見,乃是形意拳的入門功夫三體式,常站可上體天心,下悟己心,合陰陽五行,增長力氣,思維逐步敏捷,以此為根基練拳,可拳法通神,馳騁沙場,並收強身健骨,延年益壽之妙。“

    這就吹的有點神乎其神了,不過一看周圍的親衛,很多都是一副深有同感之色,於是,朱鍥問道:”府君,真有如此神妙,那與五禽戲相較如何?“

    五禽戲的流傳也挺廣的,很多武者都以五禽戲作為基本功練習,比如荀灌!

    楊彥淡淡道:”未曾比試,未可知也。“

    ”哼!“

    蕭巧娘不滿的又哼一聲。

    蕭仁連忙賠著笑道:”府君,那能否教與我等?“

    楊彥看了看蕭巧娘,便道:”巧娘,你來教。“

    ”郎君!“

    蕭巧娘不依的跺了跺腳。

    楊彥臉一沉:“我得去教士卒站馬步,剛好有你幫我分擔,你們可願由巧娘教授?“

    “願意,願意!”

    三人忙不迭點頭。

    ”噢!“

    蕭巧娘也不情不願的應了下來,隨即又似想到了什麽,撇了眼蕭仁,哼哼冷笑道:”都用心聽著,照我所說去做,做不到,我可不會客氣!“

    蕭仁暗暗叫苦,看這從妹的樣子,分明是要報複啊,不過他也沒辦法。

    “先練著吧,我再給你喚些人來!”

    楊彥招呼了句,就把部曲中的蕭、朱、鮑、荀四姓給叫了過來,由蕭巧娘代他授藝。

    他則去了另一邊,教士卒站馬步。

    馬步在現代,是練習武術的基本樁步,素有入門先站三年樁、要學打,先紮馬的說法,但是馬步的全稱是拒馬步,是步兵手持長槍抵擋騎兵衝擊的戰術步伐,分低中高三種站法,保證前後三根長槍能同時刺出,並隨著左右跑動移步,使槍頭永遠對準騎兵。

    在宋代,蒙古騎兵的返身回射出現之前,宋軍以拒馬步配鉤鐮槍對抗金軍騎兵是很有效的。

    雖然返身回射是馬步的天敵,不過不考慮戰術上的克製,站馬步可以穩定重心,增加下盤力量,強健內腑,瞬間爆發力倍增。

    往往一名武者的功夫,很少來自於打沙袋,舉重等力量練習,而是通過馬步站樁逐漸長勁,原理就是咽喉和屁股的鎖閉能力增強,胸腹器官的承受力和內分泌功能隨之改善,身體各部肌肉,特別是腰腿肌肉逐漸強健有力,為身體素質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因此馬步在本質上也是一種樁功,隻是沒有三體式那樣複雜精妙,不需意守丹田,時間久了自然聚氣,將來站不了三體式的,全部去站馬步,其實不僅止於步卒,即便是騎兵常站,因著下盤力量的增加,對於騎術的提高也極為有效。

    實際上在明代戚繼光操演鴛鴦陣之前,軍隊的組織性紀律性並不普遍受重視,朝庭向民間驀兵注重個人武勇,馬步樁功是考核的標準之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