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五章 水軍來襲

字數:4556   加入書籤

A+A-




    所謂借,就如劉備借荊州,借了肯定不會還,但沈充也沒有更好的法子,自己因病回鄉,委托楊彥代掌蘭陵,並不觸犯朝庭律法,況且自己可以在適當的時候,暗示朝庭解了自己職務,楊彥必不甘心蘭陵太守由別人就任,說不定還能挑動朝庭和楊彥的爭鬥呢。

    ‘哼,老夫倒要看你能否吃得下蘭陵!’

    沈充暗暗冷笑,勉為其難的點頭:“也罷,便依楊府君所言!”

    “沈府君明智!”

    楊彥拱手讚了句,就向陣內看去,火把影影綽綽中,隔著沈充不遠,不正是傅衝麽?

    楊彥笑道:“傅君別來可好?”

    傅衝無顏見楊彥,草草拱手,隨即半低下腦袋,臉扭在了一邊,一副羞見故人的模樣。

    楊彥不以為甚,向沈充道:“傅君乃北人,回吳興必水土不服,請沈府君把傅君任為長史,接替錢長史之職。”

    傅衝頓時渾身劇震,憑著本心來說,他並不願隨沈充回吳興,一回去,這輩子就完了,永無大展身手的機會,隻是他也明白,沈充不可能放自己走,本來已經認命,卻不料楊彥把自己給撈了出來,並委以如此重任。

    沈充走了之後,蘭陵沒有太守,政事全由長史說了算,以長史代行太守職,雖然軍權被楊彥自任司馬截留,可傅衝並無野心,他的最大願望,是做個能臣,青史留名。

    薜氏從車裏探出頭,小聲道:“傅郎,楊府君待你,恩比天高,這次你可莫要犯傻,哪怕你放不下臉麵,也請你想想妾與恒兒,尤其你父被羯賊掠去,強押入君子營,哪怕將來重見天日,名聲也毀了,泥陽傅氏全在你一身啊!“

    ”阿翁~~“

    傅恒可憐兮兮的看著自己的父親。

    傅衝歎了口氣,怔怔看著楊彥,心裏充滿著羞愧,自己因拉不下臉麵,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絕了楊彥的好意,要是自己真有伯夷叔齊那樣不食周栗的氣節倒也罷了,可偏偏受了楊彥諸多恩惠,卻不思報,反而一再躲避,這是人能做的事麽?

    自己被豬油蒙了心啊。

    而楊彥不以為忤,一再施恩,給自己揮所長的舞台,哪怕楊彥所為,與謀反並無二樣,可泥陽傅氏和江東小朝庭素無淵源,談不上忠心。

    這時,他的腦海中回蕩著一個聲音: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

    仿佛心結打開,傅衝現出了如釋重負之色,翻身下馬,深深一躬:“府君在上,傅某……愧之啊!”

    楊彥擺了擺手:“傅君有大才,一個長史而己,不算什麽,隻是暫時委屈傅君了。”

    沈充的眼裏翻湧出了怒火,這是當麵挖牆角,一點麵子都不給,不過他沒法計較,隻是哼道:“沈某倒要恭喜楊府得一臂助,也罷,老夫盡快讓士儀與傅君交接!“

    “好說!”

    楊彥拱手道:“時辰不早,沈府君請回城,楊某恭候佳音。”

    沈充明白楊彥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不會就這樣把自己放了,於是又哼一聲,率部回返,傅衝也向楊彥拱了拱手,便隨隊而去。

    ……

    沈充回了城,雖然憋屈難當,但也沒辦法,隻能按楊彥要求,解除了錢鳳的長史職務,轉授給傅衝,又選派數十名親信回吳興,把人手調撥過來,最後寫了封因身體不適難以操持政務,請楊彥代管蘭陵的信函送入郯城,他留了個心眼,沒蓋太守大印,隻蓋了自己的私章,這主要是怕被朝庭追究,楊彥並不在意,欣然納之。

    沈充一時半會走不了,形同於做客,楊彥也暫時把氶城放下,派軍占了蘭陵下屬的戚、合鄉、昌慮與蘭陵四縣,當然了,為表示對傅衝的尊重,楊彥隻派軍維持秩序,政務及縣令人選還是交由傅衝安排。

    七日後,東海國及蘭陵四縣的局麵已初步掌控,各項事務有條不紊,也在這一日,蘇峻經一路逃竄,終於回了淮水北岸,渡過淮水,便是他的老巢盱眙。

    蘇峻帶了五千軍出征,損失倒不太大,跟著回返的兵卒過三千五,如這類敗仗,以往在青州的時候沒在曹嶷手下少吃,甚至有一兩次輸的更慘,卻從無一次讓他如此銘心刻骨。

    畢竟自己一方是優勢兵力,哪怕楊彥及時平定了郯城內亂,可投入戰場的兵力始終隻有五六千,而自己四方聯軍近兩萬,居然大敗虧輸。

    那拿著個大竹杈子的古怪陣法,那能把人洞鑽的腕口巨箭,那密如飛蝗的短矢,無不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最讓他畏懼的,還是東海軍騎兵。

    騎兵一出,勝局奠定。

    自打在青州招驀流民獨立成軍以來,蘇峻從未見過這樣的軍隊,怕是河北的胡虜鐵騎,亦有所不及。

    “將軍!”

    韓晃望向了河岸邊的碼頭,便道:“此敗非戰之罪,實因郗公部不堪大用,率先被楊彥之騎兵衝潰,才引亂局,好在我軍損失不大,他日重整旗鼓,未必不能再戰。”

    “韓將軍說的是!”

    部將徐會附合道:“此戰亦非一無所得,至少我等親見了東海軍的戰法,請將軍恕末將直言,那楊彥之練兵確有可取之處,我軍吸其長處,引為己用,他日未必不能練就一支強軍。“

    ”嗯~~“

    蘇峻望向了東麵,捋著胡須歎道:”楊彥之一代奇才,今次大敗,怕是淮泗口很難再索回,而此子睚眥必報,總有一日會兵臨盱眙,以我之力,難以抵抗,還是要請強援啊!“

    蘇逸倒是明白了兄長的心思,往西麵一指:”可是豫州祖約?阿兄,祖約難及其兄,豫州鄉豪尚未歸心,聽說陳川亦被楊彥之放回了蓬陂,重招舊部,令祖約手忙腳亂,他哪有工夫幹涉淮北局勢?且此人貪吝好財,若是讓他進入淮北,怕是為禍不遜於楊彥之。“

    蘇峻哼了聲:”祖約誌大才疏,總有可供運作之機,不過此事還須從長計議,走罷,先登船回城,來日我與劉正長商議下再說。“

    ”諾!“

    眾將齊齊施禮,各引著部眾上船。

    不片刻,三十條船緩緩劃離岸邊,向淮水南岸駛去。

    當時的這一片地域,屬於今天的洪澤湖區,雖然洪澤湖還未成形,但河彎處處,連通著許多的小湖泊,淮水在這一段的水麵也異常寬闊,足足有十裏左右。

    這也是蘇峻對淮泗口念念不忘的一個主要原因,盱眙與淮泗口相比,隻是沿河重鎮,不具有交通要道的功能,且水麵太寬,也不利於擺渡過河。

    四月底五月初正是盛夏時節,水流洶湧,水手們小心翼翼的操著舟,惟恐被衝向下遊。

    “將軍,快看!”

    韓晃突然現出了驚恐之色,猛的指向上遊。

    隻見上遊駛來了十來艘船,張著滿帆,順流而下,度急快,為幾船竟是鬥艦!

    “不好!”

    蘇峻一看,就不是自家船,麵色大變道:“聽說楊彥之練了水軍,於我等來攻之時開走躲藏,娘的,這哪裏是躲藏,必是伏在了盱眙附近,就等著老子回來施以偷襲。”

    別看東海軍船隻不多,除了那幾艘鬥艦,就全是商船,可蘇峻麾下沒有水軍啊,他的人馬是從青州南下,別說訓練水軍,恐怕連建設水軍的意識都沒有,部分軍卒還不通水性,落水必死!

    蘇逸急聲道:“阿兄,增派劃槳水手,隻要我軍先一步上岸,楊彥之縱伏有水軍,又能奈我何?”

    蘇峻心急如焚,但好歹是主將,理智還是有的,眼下距南岸尚有五裏,橫渡水流洶湧的淮水談何容易,受水流影響,度快不得,而東海水軍距自己約十裏,順流而下,完全有可能先一步攔截,那真是全軍覆沒了。

    猛一咬牙,蘇峻喝道:“傳令,調轉船頭,迎戰!”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