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七章 王敦退路

字數:5354   加入書籤

A+A-




    漢建安十四年,孫權與周瑜、魯肅、張昭於鄂縣城東虎頭山商議建都大計,聞鳳鳴,遂築feng huang台,魏黃初二年,孫權改鄂縣為武昌,於此建都,吳國正式建立。

    武昌吳國舊宮。

    “丞相!”

    江南冬季濕冷,王敦年紀大了,耐不得寒,屋裏燒著從建康買來的煤爐,溫暖如春,不過他的老寒腿仍是發作了,正躺在軟榻上,由兩名嬌俏的小婢女按摩著膝蓋,王含則坐在一邊,品著茗茶,卻是一名宦人在外探頭喚道。

    “何事?”

    王敦睜開眼睛,緩緩看去。

    “稟丞相,有夷陵急報!”

    “哦?進來!”

    王敦一下子坐直了身子,目中含著期待,畢竟楊彥北返襄陽,不僅錢鳳在證實,他也在證實,結合方方麵麵的情況,可以確認楊彥確實無力南下,而王敦所忌憚者,無非楊彥,對李雄是看不上眼的,也對擊潰成軍充滿著信心,他相信錢鳳的能力。

    王含嗬嗬笑道:“必是士儀捷報,如若一切順利,明春處仲可於成都賞花了啊,嗬嗬,聽聞成都舊宮,每到春季花團錦簇,實乃人間勝景也!”

    “嗯~~”

    王敦捋著胡須,心情愉快,是自逃回武昌之後,頭一回露出了笑容。

    那洋溢著的喜氣感染了宦人,笑著入屋,奉上信函。

    “哦?怎不是士儀?”

    王敦接過,注意到信函不是錢鳳寫的,而是來自於巴陵,心裏有些不解,不過並未多想,不緊不慢的拆去封印,再抽出一看,頓時呆若木雞,手也一滑,信函飄落地麵。

    “處仲?”

    王含心頭猛的一緊,撿起信函一看,也呆住了!

    五萬大軍於大破成軍之後,被潛伏於數十裏外的明軍精騎突襲,措不及防,幾乎全軍覆沒,錢鳳、魏乂諸將及三萬餘卒悉數降了明國!

    “怎……怎會如此?”

    “怎會如此?錢士儀,你誤了丞相,誤了我家啊!”

    王含不敢置信的咆哮起來。

    是的,五萬精銳全軍覆沒,在實質上斬斷了王敦入蜀的希望,隻能坐困武昌,等著明軍來攻,日夜難安,心理上的煎熬不要太大。

    “處仲,處仲,凡投叛的那些逆賊,應一律抄滅滿門,以儆效尤!“

    王含又滿麵獰猙的望向了王敦。

    ”哎~~“

    王敦重重歎了口氣,身形竟有些佝僂,擺了擺手:”數萬軍卒,涉及數十萬人,誰能滅得過來,更何況錢鳳家在長城,怎麽去誅?不誅錢氏,卻誅別人,叫人怎能心服?“

    ”那……那該如何是好?“

    王含急的大叫。

    王敦並未說話,呆呆望著殿外。

    王含如負氣般的咆哮起來:”既然已是窮途末路,不如降了拉倒,諒那豎子還不敢殺了你我!“

    ”扶寡人起來!“

    王敦卻是向左右厲喝。

    ”諾!“

    那名宦人與隨侍的婢女小心翼翼的扶起王敦,還有人拿起鶴氅給王敦披上,連大氣都不敢喘,唯恐一個不留神觸怒王敦,被斬了泄憤。

    好在王敦並未發作,隻是腳步有些蹣跚,在殿門駐足,望向了外麵。

    “處仲,天氣濕寒……”

    王含跟了出來,剛剛勸說,王敦就打斷道:“未到最後一刻,寡人絕不言敗,寡人剛想了下,楊彥之所說的北方諸胡聯袂南下並非全無可能,若真到那刻,便是寡人重整旗鼓之機,你放心,寡人不會垮,還承受得了。“

    王含尋思道:”確是,楊彥之很可能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但以此子稟性,必會有所防備,我等可要做什麽?“

    王敦淡淡道:”如今武昌兵力不超過五萬,人心浮動,士氣低迷,水軍又沒了,你以為還能做什麽?“

    ”這……“

    王含語滯。

    是的,五萬兵力從絕對數量上講,不算少了,但武昌並不是什麽戰略要地,無非是附近江麵受江心諸多沙洲影響,忽寬忽窄,最窄處僅一裏半不到,最寬處達十餘裏,在武昌有所布置,可以扼大江中遊,可這對於明軍,又有什麽用呢?

    明軍並不依賴大江從事運輸!

    同時退一步說,趁著胡騎南下北上夾擊,從武昌進軍,能攻打的方向隻有江陵、豫州淮南一帶,江陵是想都別想,沒有水軍的配合,根本不可能攻克江陵,而豫州淮南屬於明國腹地,凶險異常,又有楊彥正牌泰山葛洪駐守,幾乎沒有希望的。

    而且於胡騎南下之時北上攻打明國,就形同於徹底撕破臉,一旦楊彥挺了過去,必會回頭清算,自己和王敦屬於琅琊王氏王基那一支,雖子嗣不繁,王應也戰死在了姑孰,卻有血脈留下,是搏一搏,還是承受滅族的惡果?

    “哎~~”

    王含長歎了口氣,他認同了王敦的作為,至不濟,還可回琅琊鄉裏養老,家族、血脈能傳承下去,有著高門大族的底蘊,實沒必要做困獸之鬥,未來並非沒有重振門閥的機會。

    王敦又道:“寡人與明王之爭,乃是爭天下,並無私仇,有些事不能過頭,不過靜觀變局並不是無所為,切莫被奚狗趁火打劫!“

    “我明白了!”

    王含點了點頭。

    站在王敦的立場,他寧可降楊彥,也不會降司馬紹。

    ……

    一路上極盡小心,無時不刻的派出斥候打探動向,近九千成軍緩緩的靠近了巴東。

    巴東顧名思義,是梁州巴東郡的郡治,論起戰略地位,遠不如魚複,魚複扼魚複蒲,也即白帝城下矍塘關,巴東的意義在於可沿著山間峽道,逆著長江去往江州,因此楊彥並未去攻魚腹,而是直接抄小道進逼巴東,畢竟入川的道路名義上哪裏哪裏是必經之路,可實際上不是這樣,所謂不通之處,也隻是個別節點較為狹窄,埋設zha yao,炸開就是。

    簡而言之,巴蜀山川之險被人為的放大了,實沒必要繞一圈走魚複,因為從魚複南下,依然是巴東。

    當然了,不取魚複在理論上存在被抄後路的風險,但是楊彥從降卒口中了解到,魚複關城極小,駐紮兵力千餘,這點兵力自保都來不及,拿什麽抄後路?

    尤其待得水軍西進,以zha yao炸毀位於白帝城下,江心處一個叫做灩澦堆的大礁石時,魚複之險將去掉一半,水軍可以直接從水麵攻打關城,多半是不戰而降的結果。

    躲在密林中,李班和李驤心情忐忑,既擔心錢鳳未來,直接去取江州,又怕巴東已失,自己這近萬人的隊伍將變得毫無意義。

    “來了!”

    就在耐心被漸漸耗去之時,密林深處竄出一條人影,李班緊緊看了過去。

    這正是探路的斥候,奔到近前,喘著粗氣拱手:“稟太子,太傅,錢鳳那賊領軍三萬,正於巴東城下勸降!”

    “哦?”

    李班現出了喜色,這顯然是最好的局麵,不過仍是問道:”可開始攻城?“

    斥候道:”未有,末將怕被覺察,不敢靠的太近,隻是遠遠看著,錢鳳主力距城池約兩三裏之遙。“

    ”好,再等等!“

    李班點點頭道。

    ”不可耽擱!“

    李驤卻是攔著。

    “為何?待得荊襄軍攻城,我軍從後部突然殺出,可一戰而定之,何必過早出現?”

    李驤道:“太子莫要忘記,巴東守軍僅數千,而錢鳳足有三萬,十倍於之,倘若巴東開城獻降,豈非錯失良機?老夫也明白,過早進攻並非最佳,卻不得不防啊!”

    李班神色一滯。

    是的,得知了己方五萬大軍慘敗,僅以數千守軍被錢鳳率三萬人圍城,憑什麽保證守將不會獻降?

    “也罷!”

    李班猛一咬牙:“立刻出擊,但莫要弄出過大動靜!”

    “諾!”

    眾將紛紛拱手應下,隨即散開,帶著軍卒悄悄向林外進發。

    誰都明白被荊襄軍發現的越晚,成功的幾率就越大,因此均是摒著氣,小心翼翼的行走,待得半個時辰之後,到了密林的邊緣,果然,前方數裏一片黑壓壓的軍卒,還未開始攻城。

    .。妙書屋:.8(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