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九章 成國朝會
字數:4784 加入書籤
(謝謝好友天體運行論的兩張月票,好友浪裏小白龍的月票~~)
巴東雖為巴東郡的郡治,但群山環繞,往來不便,城內羌、氏、晉與西南夷混雜,楊彥暫時沒有大動幹弋的意思,在北方推行的占田製並不打算在南方強製推行。
畢竟江北才是明國的基本盤,又被戰火摧殘過,易於改造,而江南多未開發,且士家大族、庶族豪門與諸夷酋帥的勢力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相對而言,運用經濟手段,以先進的生產力輾壓士庶豪強要比軍事手段的效果更好。
比如絹麻,建康的絹麻已經完全被裴妃和胡氏壟斷,別家在超低價的競爭下,紛紛破產,要麽改種糧食,要麽把土地賤賣,偏偏裴妃是有兵的,來硬的也不行。
而棉也在東海國的沙壤土上試栽成功,雖然質量不怎麽樣,成本也較高,但未來隨著品種的改良與大麵積推廣,早晚有一日會走向千家萬戶,進一步蠶食絹麻的份額。
更何況當前的主要矛盾不是人多地少,而是經百年戰亂,地廣人稀,把人口從莊園和塢堡圩寨中釋放出來,成為自耕農,或從事工商業才是擺在麵前的最重要問題。
因此楊彥對巴東沒做任何改變,甚至連守將都沒換,直接給了個雜號將軍,任為明國的巴東太守,反正他還年輕,可以在一統天下之後慢慢把江南納入正軌。
三日之後,全軍沿長江逆流而上,由巴東到江州約七百裏,沿途再無城池,到十一月初,趕到江州的時候,城頭已經易了幟,錢鳳先一步取了江州。
攻取江州的過程沒任何懸念,江州是雙城,其一位於現今重慶的江北區,始自於漢,城池規模較小,其二由李嚴於長江和嘉陵江交匯處的渝中半島所築,周長十六裏,雙城的格局頗似於成都大城與少府城,又或是洛陽與金墉城,小城是大城的拱衛。
因小城僅方圓五裏,屯兵有限,錢鳳及部將立功心切,一日一夜攻破小城。
最初李嚴有把渝中半島挖斷,使真正成為孤島的想法,可以更好的防備孫吳來攻,但諸葛亮生怕李嚴據江州自立,堅決不同意,並把李嚴調離江州,因此半島與陸地主體連通,錢鳳隨即派軍上島,斷去大城與陸地的聯係,充分利用心理戰術,日夜不停在城下喊話,四日之後,大城終於撐不住,開門迎明軍入內。
“參見大王!”
錢鳳上前,向楊彥匯報了作戰經過。
楊彥點頭表示讚許,李驤卻是冷哼一聲,猛一甩袍袖。
李班也怒視錢鳳,若非此僚,怎會落到這般下場?
錢鳳倒是不急不忙,嗬嗬笑著拱手:“兩軍對壘,無所不用其極,偷襲貴軍,實是情非得己,若有得罪之處,還望李公見諒!”
“哼!”
李驤又哼一聲,可人家錢鳳也沒說錯,要說和自己的分別,無非更加狠辣一點,因此這次倒沒甩袖子,隻哼了哼,以示不憤。
“好了,好了!”
楊彥擺手笑道:“明日孤便放李公與李郎回成都,若有成軍降卒願離去者,孤不強留。“
”什麽?“
李驤和李班大吃一驚,都沒想到楊彥真會放自己走,還把降卒帶走,一時之間,竟愣住了。
還是李驤最先回過神來,忙給李班打了個眼神,祖孫二人雙雙拱手稱謝。
“多謝大王寬厚!”
“嗯~~”
楊彥點了點頭,笑道:“走罷,進城。”
由於楊彥意外的下令把降卒放回成都,李驤和李班匆匆告辭,去安排此事,魏乂這才不解道:“大王,放了李驤李班倒也罷了,為何把降卒也放走?”
楊彥瞥了眼錢鳳。
錢鳳不慌不忙,捋須一笑:“魏將軍,大王此舉,照鳳看來,不出有三。
其一,成軍降卒有兩萬,按日食七升計算,每日耗食1400石,而巴山蜀水,輸糧困難,大王又不能讓成軍去攻打漢安和成都,倒不如放了,節約糧草。
其二,釋放降卒可以宣揚大明軍威與大王的仁義之名,令敵無心迎戰。
其三,成軍久不事操演,戰鬥力有限,編入軍中並無大用。“
楊彥接過來道:”待得三峽打通,可從江陵輸送糧草,但在我軍進逼成都之前,能省則省。“
”噢~~“
魏乂現出了恍然大悟之色。
……
重慶在現代的地位很高,是西南經濟中心,而在當時,江州所處的位置,形同於一道文明的分界線,在江州以西,是廣袤的成都平原,深受秦漢文化影響,物產豐富,經濟發達,在江州以東,則是連綿大山,是巴人及諸夷的聚居地,也是秦漢與巴人爭戰的最前線。
雖經數百年戰爭,巴人被納入了中華民族大家庭,隻是要想開發江州以東,也即梁州的連綿大山難度很大,楊彥斟酌再三,打消了把江州更名為重慶的想法,也不打算對江州作大範圍改造,其中的關鍵便是人口,中原腹地尚人口不足,哪有多餘的人口遷來江州?
暫時江州的定位,仍是蜀中咽喉,軍事要塞!
次日,李驤李班領一萬五千降卒踏上了歸途,每人攜帶十日口糧,另有近五千不願再回成國,鐵了心要跟隨明軍建功立業,楊彥總不能趕人走吧,隻得把人留下。
又過五日,於藥領四萬五千軍趕至,明軍的總兵力達九萬之眾,靳月華、兮香、菱香也混雜在了女千牛衛中,於是楊彥於次日向四百裏外的漢安進發。
漢安雖名義上屬於成國,可實際上成國在當地的力量極其薄弱。
自惠帝永平元年起,因八王之亂與和關西羌氏起兵反晉,大批關中士人與關西流民入蜀謀生求食,迫使漢安及周邊的牛革卑和資中諸縣的本土居民向外遷徙,至惠帝太安二年,巴人李特據蜀建號,次年其子李雄稱帝,國號成,西南俚僚及諸夷乘機北侵,漢安全境為夷僚所據,縣牙也隨之僑居異地,同時資中縣因戰亂頻繁,名存實廢,牛革卑縣改隸蜀郡,當地動蕩不休。
而此時,蜀中大震!
成都位於川西高原與川中丘陵的過渡地帶,自秦漢起就是西南地區的商業中心。
至魏晉,成都又分築大小兩城,商業及糧倉集中在小城,商品堆積如山,店鋪、貨攤鱗次櫛比,大城則商業氣氛淡薄,居住著公卿權貴與蜀地豪強,發揮行政中心的職能。
當明軍向漢安進發的時候,李驤與李班也領殘兵敗將回了成都,李雄大驚,召集群臣上朝議事。
其實從夷陵大敗至今已經有二十來天了,李雄也於數日前通過逃回成都的軍卒得知了大敗的消息,可直到李班李驤回返,進一步確認了江州已失才商討此事,這種效率,很是讓人無語。
由於劉禪明智的選擇了開城出降,使得成都未受兵災摧殘,宮室基本保留完好,因此李雄在原蜀漢宮室的基礎上稍加修葺就直接使用了。
寬闊的大殿內,李雄頭戴衝天冠,身穿黑色冕服,高踞台階上首。
台階下方,端坐著一眾文武官員。
殿內氣氛凝重,靜的都能聽到彼此的呼吸聲,每個人都明白江州失守意味著成國不再安全,明軍可以直接從東麵攻來,一旦漢安再失,大成恐有滅國之禍。
李雄掃了眼階下群臣,問道:“今江州已落明軍之手,以太傅所言,明軍挾荊襄降卒而來,或有十萬之眾,眾卿都議議,該如何應敵?”
範氏為蜀地望族,範賁父範長生因資助李雄起兵,被拜為丞相,於父病故後,賁繼父職。
丞相為百官之首,範賁施禮道:“稟陛下,江州乃蜀中藩籬,群山連綿,明軍遠道而來,必糧草不足,也無法於數月間盡收民心,陛下應速發兵拒之,隻須拖上些時日,明軍或不戰自退。”
車騎將軍任回拱手道:“陛下,丞相所言甚是,我大成尚有精兵十五萬,俱可為陛下效死,請陛下勿要遲疑。”
李雄看向了李驤。
李驤滿麵羞愧,歎了口氣:“冬春水淺,舟船易行,明軍可由大江從江陵運糧至江州。“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