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一章 殺胚入關

字數:5474   加入書籤

A+A-




    qin jin間,黃河長度有近三千裏,但兩地往來基本上都依賴蒲阪津{今山西永利},這一段河麵,正是黃河拐彎處,自北向南的黃河,流經此處突然拐了個大彎,自西向東奔湧而去,尤為壯觀,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黃河東岸,有蒲阪關,關城高約三丈,方圓五裏,為土石混合結構,上方旌旗林立,擠滿了羯趙軍卒,於關城後方約三裏,是蒲阪城。

    《帝王世紀》有雲:堯舊都在蒲,舜都蒲阪,說明早在數千年前,蒲阪便是華夏文明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禹貢》中的九條貢稅線路皆通向蒲阪,蒲阪商屬缶邦,春秋屬晉,戰國屬魏,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蒲阪為河東郡治,始皇帝東巡郡縣,至帝舜之都,曾親登蒲阪以顯神威。

    而黃河西岸是臨晉關,與蒲阪關隔著六裏黃河相對而峙,高度與麵積相差不大,臨晉關後方五裏,是臨晉縣城{今陝西朝邑鎮},為雍州馮翊郡治,劉趙守卒緊張的望向對麵。

    雖然兩趙已達成了盟約,但十來年的敵對豈是一紙文書所能化解?

    “主上這不是引狼入室麽?”

    “哎,主上也是沒辦法啊,對明軍屢戰屢敗,若不與羯奴結盟,恐怕國都要亡了,但願長生天保偌,羯人過河莫要攻我臨晉。”

    “誒?對麵有兵力調動,難道是石虎出來了?”

    到底石虎的名氣在那兒,很多人從關城上夠著脖子往對麵看,可黃河寬達六裏,視力再好也看不清,隻能是一群群的小黑點。

    慕容皝、宇文乞得龜與拓跋仡那相繼來到河邊,後者還好些,前兩人都有隔世之感,郯城之戰,曆曆在目,兜了一圈,又回了原點,對手還是楊彥。

    尤其是慕容皝,曾先附石虎,再與楊彥合謀反水,坑得石虎隻身脫逃,他相信此仇此恨,石虎不會忘記,因此在趙國遣使勸說之時,他竭力反對,但慕容廆再三斟酌,答應了與石趙結盟。

    一方麵是明國實在太強勢了,如果劉曜被滅,下一個必是石勒,石勒再滅,慕容部還能獨善其身麽?他認為羯人會顧全大局,暫時放下仇恨。

    另一方麵,是石勒劃的蛋糕太大,此戰過後,勒占關中,割並州給拓跋氏,拓跋氏退出代北,幽燕盡歸慕容。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慕容部在連續數年與羯人的作戰中,快撐不住了,畢竟拓跋氏的背後是茫茫草原,打不過可以跑,而慕容部的背後是宿敵高句麗,高句麗趁著羯趙來攻,沒少落井下石,慕容部形同於兩麵作戰,雖然高句麗實力不強,但不時從背後捅一下,也夠慕容部受的。

    “中山王來了。”

    宇文乞得歸突然低呼一聲。

    石虎已年過三旬,由於長期與鮮卑人作戰,更見精壯剽悍,一雙銳目炯炯有神,似是完全放下了對慕容部與拓跋部的仇恨,哈哈大笑道:“讓三位賢弟久等了,愚兄來晚一步。”

    “我等也是剛來不久,中山王客氣了。”

    三人打著哈哈,拱手回禮。

    石虎如沐春風,笑著擺了擺手,幾步來到黃河岸邊。

    與前兩日滔滔黃水中裹挾著大量浮冰不同,一夜的西北大風,使得河床兩岸堆滿了大小不一的冰淩,嶙峋突聳,千奇百怪,最高處足足堆出了兩到三尺的厚度,河麵則結上了一層厚厚的波紋狀橫向冰蓋,大體呈乳白色。

    石虎向左右看了看,搬起一塊兩百斤左右的巨石,高舉過頭,嗨的一聲暴喝,便奮力向河麵擲去。

    “咚!”

    約十丈遠的冰麵傳來一聲巨響,冰屑四散飛濺,並有喀啦啦的脆響傳來,以巨石為中心,冰麵現出了放射狀裂痕,但是冰麵沒開裂!

    “好!”

    “大王神力!”

    “此戰必破明軍!”

    周圍傳來了如雷般的叫好聲。

    石虎也頗為滿意自己露的這一手,隨意啪啪的拍了幾下手掌,便向慕容皝三人笑著問道:“今日便渡蒲阪南下,如何?”

    “由中山王做主便是。”

    三人同時施禮。

    石虎哈哈一笑,招了招手。

    有軍卒驅趕民夫上前,拿那鑿子、斧子、錘子,叮叮當當一陣忙活,把河岸邊參差不齊的冰塊敲掉,方便車輛下河,不片刻,一大片被清理出來,河麵光滑平整。

    石虎再一招手。

    各軍收拾起營寨,依次渡河。

    臨晉的劉趙軍更見緊張,但礙於盟約,並未張弓搭箭,隻是城頭站滿了人,石虎則如變了個人一樣,麵色和藹,向城頭笑了笑。

    ……

    五十萬人馬渡河,夾雜著數萬車駕與大批物資,從早到晚,才勉強渡完,次日清晨,全軍分為數股,彼此之間相隔著二十來裏,浩浩蕩蕩向長安開進。

    羯人渡過黃河的消息也如旋風般傳遍了馮翊與京兆兩郡,民眾恐懼交加,拖家帶口奔逃,道路上,人馬不絕,車流不斷,又因天氣嚴寒,時不時就有貧民凍斃於途。

    潼關!

    “開門,開門啊!”

    “快開門,讓我們出關!”

    關城下,圍滿了密密麻麻的車隊和民眾,焦急的向城頭吼叫。

    “奉主上嚴令,任何人不得出關!”

    一員將領屹立城頭,厲聲呼喝。

    “將軍,羯人就在後麵啊,不出關難道等死?”

    “求將軍開恩啊,放我等離去,活命之恩,必有厚報!”

    城頭下炸了鍋,男女老少,紛紛跪下哀求。

    一名將領心生不忍,轉頭勸道:“將軍,石虎凶暴,民眾為避禍棄家出逃,不如……開關放他們出去罷?”

    “哼!”

    守將冷哼一聲:“出了關就是明國,難道把百姓放歸明國資敵?若讓主上得知,你我有幾個腦袋夠砍?來人,擂鼓三通,若不退去,放箭!”

    “速速離去,三通鼓後,未走者,格殺勿論!”

    有大嗓門的軍卒向城下大吼,隨即,咚咚咚的鼓聲檑了起來。

    “將軍,開恩哪!”

    底下的民眾大哭,有人被嚇的退後,還有人心懷僥幸,依然跪著不起。

    很快,三通鼓檑完,城頭一排弓箭手出現。

    “放!”

    霎時間,箭如雨下!

    “啊,啊!”

    “阿母,阿母,你怎麽了,快醒醒啊!”

    “劉永明,你濫殺無辜,天打五雷劈,不得好死啊!”

    城下慘叫大作,民眾四散奔逃,那絕望的眼神透著怨恨!

    一輪輪的箭矢灑下,奪走了一條條的生命,老人,孩子,婦人,丁壯,甚至還有麵皮白淨的郎主郎君。

    他們過著優越的生活,家裏動輒幾百到數千頃的良田,不愁吃,不愁穿,身邊美妾如雨,俏婢如雲,可今日,在潼關城下做了枉死鬼。

    那一具具屍體,或仰,或臥,還有蜷成一團,那漆黑的眼珠已沒了瞳仁,卻透著對生的渴望,鮮血流淌,漸漸地凍成了一塊塊暗紅的冰塊。

    “嘎!嘎!”

    幾隻禿鷲飛過,從天空傳來淒厲的叫聲。

    “將軍……”

    有將領被驚著,渾身一個哆嗦,轉頭望向了守將。

    守將眼裏一抹凶戾閃過,揮揮手道:“來人,都拖一邊去,挖個坑埋了!”

    “咯吱吱~~”

    潼關那厚重的城門這才打開,隊隊軍卒湧出。

    ……

    關中民眾,除了往潼關奔逃,還有人逃向長安,也有人逃向關西,如今的關中,真正成了一座囚籠,昔日引以為傲的關口,今日成了囚門,外麵是生機,裏麵是死亡。

    “大王,前麵有一群民眾!”

    羯人和鮮卑聯軍離開臨晉,已經有兩日了,這時,前方出現了一隊足有數萬的平民,拖家帶口,拖馬帶車,自東向西移動。

    十八騎之一,支屈六眼裏閃爍著綠光,興奮的向石虎拱手。

    石虎有了刹那的遲疑,石勒治國,倒也不是一昧的濫殺,有時還是講究民心的,臨行之前,告誡石虎少做殺戮,多收攏關中民心,可是麾下諸將管不了那麽多啊。

    他轉頭望去,眾將的眼裏,滿含著對鮮血的渴望,他自己也是個殺胚,他覺得心跳都加快了,於是猛一揮手:“上!”

    “殺!”

    眾將各率部曲,衝殺而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