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涼涼禦史

字數:4675   加入書籤

A+A-




    八月初十

    正值酷暑,天上烈日炎炎,曬得整個京城如同蒸籠一般。

    以往大街上人聲鼎沸的熱鬧景象,早已不複存在,許多人忍不了天上酷日的爆曬,守在家裏不出來。

    隻有一些為了生計奔波的苦命人,不顧炎熱的幹活賺錢,但在這種暑氣逼人的日子裏,不一會就汗流浹背,隻能咬牙勉力支撐。

    ……

    都察院

    京城監察衙署,小院

    忍受不了外麵的酷熱,馬晉躲在廳房的書房裏,關上門守著冰盆避暑。

    馬晉這個人,不怕冷,但天生耐不住熱,可偏偏今年的京城夏季尤其的炙熱。

    這年頭又沒有空調,馬晉就隻能讓手下的衙役拚了命往房間裏的添冰盆。

    ……

    在都察院,每到夏天,衙門裏管後勤的知事司都會給位禦史分發冰盆,用以避暑,這也算是一種官員福利。

    不過,知事司每天分發的冰盆數,根據品階是有定量的,像蔡陽、陳明水這樣的頂頭大佬,那自然是敞開量的供應,要多少有多少。

    而像馬晉這樣的七品小官,一天最多也不過能分兩盆冰,這還是知事司沒有克扣的結果。

    當然知事司也不敢克扣這些,整天拿著筆杆子噴人的禦史老爺的冰盆,否則惹火了這些禦史,一紙奏折告到上麵,知事司的主官郎中就得換人。

    不過雖然不會克扣,但也不會多加,這是長久以來的定量,最少有幾十年的曆史了,誰也挑不出知事司的理。

    ……

    兩個冰盆看著不少,但在這樣的酷暑下,短短一兩個時辰就化了,沒了冰盆,那就得自己苦熬,這對馬晉來說可是萬萬不能忍受的。

    而且隻有兩個冰盆,對降暑的作用也很有限,馬晉忍受了一天,次日就掏銀子在外麵購冰。

    他賺了幾萬兩銀子,可不是存在錢莊上生鏽的,人生在世,及時行樂方為上,不能揮霍無度,但也不能苦了自己。

    一直足足在書房裏擺了六七盆冰盆,才把書房裏的溫度降下來,馬晉也舒了口氣,停止了折騰。

    ……

    而馬晉也會做人,不但自己舒服,還照顧到其他同僚,成天樂、莫悲、閔國祥等和他交好的禦史們,也紛紛得到了不少好處。

    後來馬晉看監察衙署其他的禦史每日仍在暑日中苦熬,怨聲載道,心中一動,直接大手一揮,每天從外麵購來兩大車冰,用來給眾禦史消暑。

    大乾關於硝石製冰的技術,早已流傳開來,所以冰的價格並不貴,但雖然冰不貴,但架不住消耗快啊。

    這些禦史又不像馬晉有好幾家聚寶盆一樣的商鋪,是個大土豪,他們這些低級官員,主要是靠俸祿過日子,京城物價又貴,養活一大家人哪有這麽容易,所以冰盆這類消耗品是能省則省。

    現在馬晉自己出錢購冰供同僚消暑,這個貼心的舉動,一下子迎來眾禦史的感激,馬晉在京城監察衙署的聲望暴漲。

    ……

    對馬晉這種明晃晃的花錢收買人心,不是沒有小人眼紅,向上麵打小報告的,隻不過馬晉還沒做出應對,這人就被監察衙署的眾禦史聯合起來,群起而噴之。

    這場風波還沒開始,便銷聲匿跡,上麵的大佬就是後來知道了此事,也沒做什麽表示,畢竟馬晉願意掏錢,理由也說得過去,馬晉打出為同僚解決後顧之憂,團結一致朝廷效力的大旗,誰也挑不出錯處來。

    大佬們也不傻,這事誰管,誰就落下麵官員的埋怨,反正不是什麽大事,索性都睜隻眼閉隻眼了。

    而馬晉也沒想到自己無意中的舉動,能造成這麽大的作用。

    可以說馬晉此舉非常得人心,一下成為了京城監察衙署的紅人,無論是誰見了他都笑嗬嗬的打招呼。

    見效果這麽好,馬晉又把魔爪悄悄伸向了整個京畿道,反正他土豪,不在乎拿錢鋪路。

    最後馬晉嫌買冰太麻煩,索性讓周福海購來一些硝石,讓一些下人在府裏製冰,這樣既供應了府裏的需要,也方便他交好同僚。

    就這樣,馬晉靠著一車車冰,給都察院送來了一陣陣清涼,有好事的禦史,為了誇讚他的豪舉,還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涼涼禦史。

    當時馬晉聽到這個這個外號的哭笑不得,涼涼禦史,太特麽不吉利了,在他的強力抵製下,這個好聽的外號也沒叫起來。

    ……

    書房

    六個冰盆,有秩序的擺放在書房的各個角落,靜靜的散發著冷氣,整個房間涼爽異常。

    馬晉正在伏案創作說嶽下部,之前梅方來要的八部劇本,馬晉已經完成了一篇,就是那部著名的《秦瓊賣馬》,已經給梅方送去了,剩下的幾篇,梅方也不急著要,馬晉就慢慢琢磨。

    這三個月中,馬晉名下的幾個產業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新華書店和牛家合作的十萬本新書已經乘船南下,而杜山的《冷麵羅成》下部和笙悅的《武唐戀》也已經發售。

    不得不說,冷麵羅成的作者杜山是個勤奮型的作者,不用兩個月,就已經將《羅》的下部寫完,馬晉聽徐許說,杜山已經開始籌備新書,聽說是寫單雄信的。

    而和他同時被書店力捧的官步,還在埋頭寫《薛》的中部,這個杜山雖然銷量沒有官步好,但勝在速度快,馬晉還是挺欣賞他的。

    《羅》的銷量沒什麽起伏,和上部差不多,一萬出頭,而另一本新書《武唐戀》,則有些出乎馬晉他們的預料。

    倒不是銷量大爆,反而《武唐》的銷量到最後隻將將過了三千本,這還是馬晉親自作序的結果,否則還會更低,安逸和徐許都已經準備將這書腰斬了。

    但這本書在書迷中引起的反響很大,大多數人對這本書的態度呈兩極分化,要不棄之如屐,要不愛之如狂。

    這本書的許多死忠書迷看了書之後,竟然給笙悅寫信,討論劇情,這可是馬晉都沒收到的待遇。

    這個情況徐許、安逸幾人有些懵,還是馬晉拍板,覺得這本《武唐》還有潛力,親自寫信給笙悅,讓其繼續寫。

    ……

    新華書店前景喜人,鼎香樓也不差,鐵刪街的新店已經開業,掌櫃的還是孫友福,至於老店,馬晉則是請了一位齊的掌櫃管理。

    憑借鼎香樓的精美菜式,再加上馬晉在都察院積累的好人緣,天天領一大幫禦史來鼎香樓聚餐,孫友福借此很快讓新店打開了局麵。

    鼎香樓一躍成了附近僅次於醉仙樓的酒樓,並且對醉仙樓的龍頭位置虎視眈眈。

    ……

    事業發展得順利,馬晉的感情也是蒸蒸日上,這段日子,馬晉一反之前的躲避態度,有空就往肅王府跑,和大舅哥顏易拉關係。

    經過孜孜不倦的努力,馬晉終於打動了顏易,幫著他往顏妍遞了一封信,讓馬晉驚喜的是,顏妍收到他的信後,竟然給他回了一封。

    然後,兩人就開始了筆戀的模式,可憐顏易堂堂一個親王,竟被二人當成了信使,後來顏易煩了,把這差事交給了十三皇子顏元。

    結果顏元大嘴巴,這事被熊孩子顏傑知道了,這就麻爪了,為了哄這個倒黴的小舅子,馬晉可是出了不少血。

    不過這也不是壞事,有了這些大小舅子的掩護,馬晉和顏妍的感情迅速升溫。

    ……

    馬晉正寫著書呢,公孫禾急忙忙的衝進書房。

    “大人,蔡大人派人過來傳令,讓您去他的衙署裏接聖旨。”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