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雜誌》劉、柴內情

字數:4675   加入書籤

A+A-




    杭州分店,二樓

    聽完了孫友福的介紹,劉勉臉上帶著恍然和些許的惆悵。

    “一別五年,京城發生了太多的變化了,也許我要是哪天回了家,都沒人認識我了。”

    孫友福看著麵前的劉勉,神情也有感慨,與五年前那個青澀瘦小明顯帶著稚氣的劉勉相比,如今的劉六爺已到而立之年。

    麵容、氣質都成熟硬朗許多,甚至其唇上已經開始留起了短須,更給劉勉添了幾分穩重之氣。

    馬晉的八個親傳弟子,孫友福都見過,甚至包寶、郭同幾人和他私交甚篤,但他仍不得不承認,眾弟子中最肖馬晉者,還是這位劉六爺。

    尤其是隨著劉勉年歲越長,就越來越像年輕版的馬晉………

    ………

    孫友福看著和馬晉肖似的劉勉,心裏微微有些感念於其話語裏的惆悵,再想起這段時間劉勉對自己的幫助,孫友福突然腦子一熱,開口勸道。

    “既然想家,六爺何不求駙馬讓您回京一趟………”

    孫友福的話音一落,劉勉就猛然抬頭,死死的盯著他,雙目放出兩道異彩,語氣有些激動又帶著緊張道。

    “孫掌櫃,不,老孫,你是我師父的信任的心腹掌櫃,是他身邊的近人,你覺得以我師父的性子,我要是去信一封求師父回京,師父會……同意嗎。”

    劉勉臉上滿是期待的看著孫友福,而孫友福確是心帶苦澀,其實方才話沒說完時,他就有些後悔了。

    劉勉回不回京,這是人家馬晉師徒的事,說破大天,他就是個打工的,哪有做這個主的能耐。

    也就是今天他被劉勉話中的惆悵有所打動,又加上因為杭州分店,他對劉勉心有感激之情,才多了這句嘴,不然以他的謹慎性子,是絕不會胡亂給人出主意的。

    更何況涉及到自己主家………

    …………

    不過話既然說出口了,孫友福現在再想往回收也來不及了,再加上他確實對劉勉有些好感。

    暗自咬了咬牙,孫友福心裏歎了口氣,也罷,就當還人情了。

    頓了頓神,孫友福先起身向門外吩咐兩句,然後回到座位上,給自己和劉勉各自倒上一杯酒,而後開口問道。

    “六爺,你真想回京?”

    “想,做夢都想。”

    事到如今,二人之間話也說開了,劉勉也沒有什麽藏著掖著的意思了,將麵前的杯中酒,一飲而盡,而後緩緩開口。

    “老孫,我跟你說實話,這五年裏,其實師父也不是沒叫我回京看看,隻是當時分社事情太忙,我實在抽不開身,便回信拒絕了。

    如此幾次三番之後,師父便以為我專心主持這邊分社工作,怕分我心,往後書信裏多是問候關心一下,回京之事卻是從來沒提過。

    而後來分社這邊穩定下來,我能抽出時間來時,我這邊又怕師父誤會什麽,一直沒有請求回京,如此一來,他老人家不提,我也不好意思主動說,這事兒就僵著。

    不瞞你說,我大姐、二姐出嫁,我沒在京城送親,祖父病重於榻,我沒在跟前伺候,父母見老,我沒在京城供養,於弟於孫於子,我劉勉都做的不合格啊…………”

    這邊說著,劉勉不知不覺就紅了眼眶,留下兩滴男兒淚來,又連灌了三四杯酒。

    ………

    孫友福在一旁看著,心裏也有點不是滋味,甚至還有幾分同病相憐之感。

    劉勉在杭州待了五年,他孫友福為了擴張鼎香樓分店也天南地北跑了好幾年,一年到頭也見不到幾次妻兒。

    從這點看他還要略強於劉勉,怎麽說每年他回京幾次,給馬晉匯報一下情況,順便打理總店事務,而劉勉卻隻能守著西湖望京城。

    不過,看著不斷灌酒的劉勉,孫友福也沒心情秀什麽“優越感”,攔住了還要喝的劉勉,勸道。

    “六爺,方才您說的我大致也聽明白了,我以為,此事不算難,隻是您這邊因為有點……顧忌,一直下不定決心罷了。

    不然,以您和駙馬的感情,回京隻是一句話的事。”

    作為馬晉手下的得力幹將,劉勉的顧慮他很清楚。

    事實上,此事就向他說的,很簡單就能解決,劉勉是馬晉的親傳弟子,來杭五年,將《雜誌》南方分社經營的有聲有色,功勞很高,他要說回京,馬晉沒有不同意的道理。

    隻是有一點,就是劉勉說的,他怕請求回京馬晉會有所誤會。

    馬晉會誤會他什麽呢?

    其實這裏麵其實另有內情,隻是劉勉出於一些原因沒有直接說清楚,但孫友福作為鼎香樓總掌櫃,馬晉手下的心腹,卻是對此有所了解。

    …………

    此事內情是這樣的,想當初馬晉創立《雜誌》時,將柴月、劉勉這兩位弟子也帶進編劇部,隱隱作為日後《雜誌》主事人培養。

    而馬晉隨後也是這麽幹的,在《雜誌》慢慢步入正軌之後,馬晉就讓劉、柴二人一同主持《雜誌》工作,他自己退居幕,隻掌控大局。

    剛開始,劉、柴二位共同主事《雜誌》,是以劉勉為正,柴月為副的,後來因為劉勉被馬晉派來主持南方分社建設。

    京城總部的主事人就成了柴月,而劉勉這個分社主事人名義上是歸總部管轄的,以前的副手兼師妹竟然成了自己的上司,那時的劉勉心裏是不太舒服的。

    如果事情光到這就算了,劉勉調離出總部,在《雜誌》主事人之爭中落入下風,柴月大獲成功,成為繼馬晉之後第二位《雜誌》總編。

    可偏偏劉勉是個能幹的,來到杭州之後,短短幾年就將南方分社幹的有聲有色,甚至一定程度上能和《雜誌》總部進行分庭抗禮。

    這樣事情就尷尬了!

    想當初劉勉在《雜誌》總部時,就立下了不少功勞,身邊自有一批擁躉愛戴支持,當時這群人為了劉勉南下之事,還在總部小鬧了一下,隻是被馬晉強勢鎮壓下來。

    但雖是如此,總部那邊還是有不少支持劉勉的,而南方分社這邊就更不用說了,全是劉勉一手建立起來的,論威望,馬晉都不一定能壓住他。

    毫不客氣的講,如今劉勉在《雜誌》的威望、功勞、資曆以及各種方麵,都超過了柴月這個真正的總編主事人。

    近兩年來,很多支持劉勉的人,都不隻一次的提出過讓劉勉回京,取代柴月任《雜誌》總編之位。

    不過,柴月那邊也不是孤家寡人,她有自己的一大群班底支持自己,雙方一度因為此事鬧的很僵。

    劉勉之前說馬晉除了前期提過幾次讓他回京探望,而後就再沒說過此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此事,劉勉說什麽師父怕他分心工作什麽的,隻是為了維護自己師父,話說的好聽罷了。

    不過,劉勉回京這事到這,之間牽扯涉及的方麵,越發大了,甚至連馬晉都存有顧慮,心生猶疑,劉勉就更別說了。

    什麽怕師父誤會,劉勉真正怕的是柴月那邊誤會………

    …………

    若是因為自己回京,柴月這邊和他的支持者以為他回去是為了爭權,兩方進而引發衝突,以《雜誌》現在的龐大規模,一旦發生衝突,恐怕馬晉都未必能控製的住。

    說實話,劉勉很想回京,但為了大局,他隻能在杭州忍著,因為《雜誌》是他近八年的心血,從《雜誌》成立那時起,劉勉就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雜誌》在大乾有今天的地位,馬晉是頭功,而功勞第二的名號,沒人敢和他搶,也沒有資格跟他搶。

    如果不是為了《雜誌》不受傷害,保住自己這八年的心血,劉勉早就回京了…………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