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一章 烽煙逐浪
字數:6073 加入書籤
“燕雲鐵騎,倒是名不虛傳,強的機動力和衝擊力,竟能如此快攻陷河間郡,兵逼渤海郡!”
接到戰報時,別說其他勢力,便是包括姬湦在內的周軍,也被北燕攻勢給震住了,好凶猛的攻勢!
“此次北燕大軍,兵分五路,分別由燕國公及四侯親率,再加上燕雲十八騎和神槍侯負責攻堅,而且河間郡兵力空虛且早被北燕滲透,如此戰績,倒也不奇怪!”
奧文昌仔細揣摩著戰報,微微搖了搖頭分析道,引得楊怡、宋天峰、馬加及親近其他大將之人,紛紛點頭呼應。
周王姬湦本就厚賞燕國公一脈,若是夏國真那麽好攻伐,那不是正好證明他們太無能?數路大軍圍攻,竟然至今尚未覆滅夏國。
“當然,燕國公顯然也是立功心切,有些不惜代價的瘋狂之勢!”奧文昌又補充了句。
“有功當賞,有過當罰,其餘並不重要!”
姬湦擺手阻止眾人繼續議論,轉移話題問道:“如今韓國戰局如何?”
“稟告吾王!如今禦天王王錚和雙槍王孤心傲二王,已經殺到東都城下,隔著數十裏安營紮寨,隨時會攻城;又有禹域和莫謝二將,分率大軍,紮營東都南部和東方,既是在防備東南韓軍回援,也是在防備我軍!”
大軍在外,天策士本就有收集、揣摩和分析之責,奧文昌迅匯報道,又迅接道:
“根據情報,原本攻打函穀關的玄相王霍坦、鎮武王乾侖和銀妖尹天德,業已率軍通過伊闕關和平津關,正全趕往東都,估算短則三日,長則七日,即可抵達城下!”
“好快的度,大商天王,名不虛傳啊!還是韓軍太弱了,竟然如此快被擊潰……”
在場大半人臉色微變,宋天峰頗為詫異讚歎道。
以目前形勢,就算周軍立刻揮兵攻關,也難以及時抵達東都城下,和商軍爭奪了。
當然,姬湦雖未明說,周將卻看得出來,周王並無和商軍夾攻東都而爭奪的意思,否則也不會一直枕兵關外,坐觀戰局變化了!
“東都……”
姬湦微笑搖了搖頭呢喃道。
相對其他人,姬湦擔任過東都留守,又主持過冀州大戰,更清楚天都的恐怖。
不可否認,如今商軍不管是猛將還是強者、軍力等,都遠勝東都內韓軍。但是,能否攻陷東都,還真難說得很。
姬湦忽然問道:“鎮淮公情況如何?”
“鎮淮公已征伐至河內郡,短則五日,長則半月,必能攻陷全郡!”奧文昌迅匯報道。
姬湦濃眉大皺,搖頭叱道:“不夠!還是不夠,並不保險!傳令鎮淮公,五日內攻陷河內全郡,枕兵河畔;半月內,至少也得攻陷絳郡,最好也能攻陷河東郡,才足以完成我軍部署!”
河內郡和河南郡毗鄰,兩郡就隔著條黃河,東都洛陽直線往北,對應的是河內郡濟源城。
周軍想完成對河南郡的包圍,就必須拿下河內郡,封鎖黃河。
當然,最好也攻陷河內郡西部的絳郡和河東郡,才比較保險,提防商軍突襲或其他勢力援助東都,或者是韓軍突圍。
其中絳郡往南對應函穀關,河東郡往南對應弘農郡。
姬湦既然想圍死東都,自然得圍得水泄不通,不放過任何空隙,免得功虧一簣,那就虧大了!
“隻是……冀州區域和夏國大戰,分潤了我軍不少兵力,鎮淮公恐怕……力有未逮啊!”奧文昌頗為公正提醒道。
“事在人為!”
姬湦皺眉叱道,要不是兵力不足,自己早就直接揮兵攻關,何需駐軍觀望呢?
不待其他人多說,姬湦再次吩咐道:“南陽侯盡快率軍潛往伊闕關;忠武侯盡快率軍潛往平津關。注意隱匿行蹤,靜待軍令,軍令一出,便不惜代價攻陷兩關,封死關內商軍退路!”
“是!”
在場眾人一驚,宋天峰和左破軍副將李武,鄭重起身應諾。
周王姬湦好大的野心,若是宋天峰和左破軍能攻陷且守住兩關,大商四王一妖和二將,很大可能會折戟東都,大商運朝可算殘廢,還能掀起多大浪花呢?!
此次謀劃若成,周國大勢成矣,統一天下,指日可待!
如今,洛陽八關,已經有對應的精銳周軍虎視,隻要周王一聲令下,便可齊攻八關,封死河南或韓國。
函穀關是德妃娘娘林雅鎮守,兵力最多,主要看林雅態度如何。如果林雅死守,商軍不大可能攻破。
伊闕關是南陽侯宋天峰及其南陽軍,是商軍撤離的第一選擇,但南陽軍有三萬地級精銳,十萬精兵,綜合軍力傲視周國,乃至天下。
大穀關是明心侯楊怡及其臥龍軍,還有南蠻諸部;轘轅關是周王姬湦親率虎豹騎,還有羅武侯馬加及馬武軍;旋門關是四寶鎮將孔雀及其呼雷軍;孟津關是忠武侯左破軍和袁福通所率鐵騎,如今左破軍被抽走,就由袁福通負責鎮守了!
第八關廣成關,位於汝陽之畔,在伊闕關和大穀關的南方,距離洛陽較遠。周軍隻是派了個三品大將鎮守,並無精兵,主要是封關提防其他勢力幹涉河南戰局。
商軍想撤離河南的話,隻能從函穀關、伊闕關和平津關離開。其他關卡,分布在洛陽南、東、北三方,基本落入周軍手中,商軍自然不會選擇了!
“吾王英明遠見!隻是,單憑南陽侯和忠武侯,兵力也不足,若是商軍反撲,恐難守住啊!”
奧文昌心思劇轉間,就明白姬湦打算,隻是頗為擔憂提醒道。
河南商軍,可是有四王一妖兩大名將,宋天峰和左破軍固然頗具威名,卻也難以抵擋。
此外,伊闕關和平津關是商軍和東都的重要通道,商軍肯定也會嚴防死守,十之八九還會源源不斷派來援軍,增援東都戰局,更不保險了!
“後手罷了!如今我軍也抽不出更多軍力了,隻要我軍能盡快覆滅夏國,便能盡快匯聚河南,到時何需擔憂兵力不足?”
姬湦毫不猶豫應道,頓了下,又朝宋天峰和左破軍副將李武說道:
“若是等商軍撤離,我軍尚未會師,那兩關就無需死守了。如果到時夏國已滅,就要靠兩軍拖住商軍了!”
“微臣領命,萬死不負聖恩!”
宋天峰和李武齊齊臉色堅定應道,更有難以掩飾的亢奮和期待。
這任務,固然極重,風險極大。但是,若能辦到,功績賞賜肯定也極大。
比如宋天峰,原本就是個普通鎮將,就因為死守合肥郡城南城,撐到援軍抵達。雖然南陽軍幾乎覆滅,宋天峰卻因此封侯,並讓南陽軍一躍成為七大鎮軍之,便是三寶大軍也不如南陽軍。
如果此次宋天峰能守住伊闕關,把商軍堵死在關內,封公並非奢望!
“報……”
就在此時,一道殘影掠入殿內,卻是個身穿錦衣,麵白無須之人……蓮花影衛,拜倒匯報道:
“啟稟吾王!德妃娘娘應諾死守函穀,不讓商軍一兵一卒通過,並已讓關內韓軍韓將離開函穀!”
“哦?!”姬湦眼神一亮,這是個不錯的消息。
對東都戰局和商軍來說,函穀關自然最為重要,從西都出的商軍,如果從函穀關通過,而非從伊闕關和平津關,能節省五到十天的路程,這影響可就大了!
“那兩國約定呢?德妃娘娘如何回應?”奧文昌卻是不悅追問道。
那蓮花影衛恭敬應道:“這個……德妃娘娘並未正麵回應,根據林大人回饋,德妃娘娘並無離開函穀關的跡象,應會保持中立!”
“嗯?!這也……”奧文昌皺眉呢喃著。
“如此足矣!”
姬湦擺手打斷奧文昌的不滿,看向馬加吩咐道:
“轘轅關,就交給羅武侯了!孤要率虎豹騎趕往渤海一趟,盡快滅掉夏國!”
“吾王……”
奧文昌、楊怡、宋天峰等人,訝異疑惑喊道,想奉勸,又不知該說什麽。
“是!”反倒是馬加沒有多想,毫不猶豫地鄭重應道。
奧文昌想了想,奉勸道:“吾王!如今有燕國公、晉國公和神風侯,還有諸位鎮將,三方圍攻渤海,已經足夠了吧?何需勞駕吾王親自前往!”
“夠自然是夠了!反正孤留在此處,也沒什麽事,反而讓商韓兩軍不放心,不如暫時離開。”
姬湦微笑點頭應道,又看向東北方皺眉呢喃道:“孤也見見夏王,看夏王為何寧死不降!”
劉公公遲疑了下,低聲匯報道:“吾王!淑妃娘娘有派人傳言,請吾王多給她一點時間,她必能勸降夏王!”
聲音雖低,卻也足夠在場眾人聽聞了。
西南兩方圍攻,本就讓夏軍節節敗退,危在旦夕。如今北燕投降,燕國公雷鳴親率大軍,氣勢洶洶南征,更是給以夏國當頭棒喝,徹底斷了夏王的希望和僥幸!
“晚了!回應淑妃,在孤率領虎豹騎抵達渤海時,夏王若能臣服,尚可封侯。否則……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與人無尤!”
姬湦有些惱怒地搖頭應道,劉公公低頭躬身應諾。
夏王的心思,姬湦大概猜得到,和韓王林納一樣,一直抱著僥幸心理。
也算人之常情,能獨立為王,誰想臣服為臣?!
隻是韓王還有個東都為依仗,北燕的臣服和猛攻,幾乎掐滅了夏王張憶的僥幸心理和希望曙光,才動搖了,想臣服了!
&1t;tab1e sty1e="idth:1oo%; text-a1ign:netter;">&1t;tr>&1t;td>&1t;/td>&1t;td>&1t;/td>&1t;td>&1t;/td>&1t;/tr>&1t;/tab1e>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